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8物理试题(解析版).pdf

    • 资源ID:90912711       资源大小:2.64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8物理试题(解析版).pdf

    2022年 6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8 物理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关公式或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 取 10 m/s2一、选择题I(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 分,共 3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属于力的单位是()A.kg-m/s2 B.kg-m/sC.kg-nr/s D.kgs/nr【答案】A【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 a可知,机的国际单位为kg,a 的国际单位为m/s2,则F的单位为kg-m/s2,故 A 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链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不变B.足球下落过程中惯性不随速度增大而增大C.乒乓球被击打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不变D.篮球飞行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关【答案】B【解析】因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故链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A 错误。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则惯性大,足球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故惯性不变,B 正确。乒乓球被击打的过程中,球与球拍发生弹性形变,随着形变量的变化,乒乓球受到的作用力也发生变化,C 错误。一般情况下,篮球在低速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 错误。3.如图所示,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吞食荷花花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3题图A.鱼儿吞食花瓣时鱼儿受力平衡B.鱼儿摆尾出水时浮力大于重力C.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D.研究鱼儿摆尾击水跃出水面的动作可把鱼儿视为质点【答案】C【解析】鱼儿吞食花瓣时在空中处于最高点,此时鱼儿受重力作用,鱼儿与花瓣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则此时鱼儿受力不平衡,A错误;鱼儿摆尾击水时受到水的作用力,鱼儿摆尾出水时,水对鱼儿的作用力大于鱼儿的重力,并非浮力大于重力,B错误,C正确;研究鱼儿摆尾出水的动作时,鱼儿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把鱼儿看成质点,D错误。4 .关于双缝干涉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复色光投射就看不到条纹B.明暗相间条纹是两列光在屏上叠加的结果C.把光屏前移或后移,不能看到明暗相间条纹D.蓝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比红光的大【答案】B【解析】复色光投射,在屏上可以看到彩色条纹,A错误;明暗相间的条纹是两列相干光在屏上叠加的结果,B正确;根据干涉现象中两相邻的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公式盘=方 可知,把光屏前移或后移,/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即 心 会发生变化,但依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C错误;因7红7苣,由A x=)可知,ATQ AXM,故D错误。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磁场对静置于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8.小 磁针N极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是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C.正弦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时,电流最大D.升压变压器中,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大于原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答案】B【解析】恒定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对静止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A错误;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N极的受力方向即所指方向,B正确;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小,故电流也最小,C错误;无论是升压变压器还是降压变压器,若变压器是理想变压器,则穿过原线圈和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相同,若变压器不是理想变压器,即有漏磁和能量损失,则穿过原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大于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D错误。6.神舟十三号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技术”,在近地轨道上,返回舱脱离天和核心舱,在圆轨道环绕并择机返回地面。则()A.天和核心舱所处的圆轨道距地面高度越高,环绕速度越大B.返回舱中的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不受地球的引力C.质量不同的返回舱与天和核心舱可以在同一轨道运行D.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答案】C【解析】天和核心舱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 就 粉3=,送 工 得。泮;,可知随距地面的高度的增加,天和核心舱的速度减小,A错误;航天员处于失重状态时,依然受到地球对其的引力,即 尸=牛,B错误;返回舱和天和核心舱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其质量不同,但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均相同,C正确:返回舱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的过程中,因大气的摩擦阻力对其做负功,故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少,D错误。7.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用这些光子照射逸出功为2.29 eV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初eV8-04-0.853-1.512-3.41-13.6第 7 题图A.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80 eVB.n=3 跃迁到n=l 放出的光子动量最大C.有 3 种频率的光子能使金属钠产生光电效应D.用 0.85 eV的光子照射,氢原子跃迁到n=4 激发态【答案】B【解析】大量处于=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以释放出3 种不同能量的光子,从=3 能级跃迁到=2 能级时有/?VI=E3E2=1-89 e V,从=2 能级跃迁至!I =1能级时有Av2=E 2i=10.2 e V,从=3 能级跃迁至!J =1 能级时有63=&臼=12.09 e V,显然能量最大,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反=加一川 0可知,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m=V 3 Wo=12.09 eV2.29 eV=9.80 e V,故 A 错误。由动量p=,=当可知,辐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其动量也越大,故 B 正确。从 =3 能级跃迁到=2 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加i=l.89e V,小于金属钠的逸出功,故处于=3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出的3 种光子中只有2 种可以使金属钠发生光电效应,C 错误。要使氢原子从=3 能级跃迁到”=4 能级,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只能为E 3=0.66 e V,故 D 错误。8.如图所示,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演示了水球光学实验,在失重环境下,往大水球中央注入空气,形成了一个空气泡,气泡看起来很明亮,其主要原因是()第 8 题图A.气泡表面有折射没有全反射B.光射入气泡衍射形成 亮斑”C.气泡表面有折射和全反射D.光射入气泡干涉形成“亮纹”【答案】C【解析】当光从水中射到空气泡的界面处时、一部分光的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发生了全反射现象,所以水中的空气泡看起来特别亮。但并不是全部的入射光都发生全反射,也有一部分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所以气泡表面也会有折射现象,故选C。9.如图所示,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正对平行金属板M、N间存在匀强电场,板长为L(不考虑边界效应)。1=0时刻,M板中点处的粒子源发射两个速度大小为V。的相同粒子,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到达N板时速度大小为小v o;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刚好从N板下端射出。不计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贝1()第9题图A.M板电势高于N板电势B.两个粒子的电势能都增加C.粒子在两板间的加速度a=5”D.粒子从N板下端射出的时间t=优 二I)【答案】C【解析】由于粒子电性未知,有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故M、N板电势的高低无法判断,A错误;由题知,垂 直M板运动的粒子速度增大,则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粒子完全相同,故在电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相同,平 行”板向下的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电场力均做正功,故两粒子的电势能都减小,B错误;两粒子由M板中点射入,设板间距为d,垂直M板向右的粒子运动满足(啦 D o)?一如2=2 而,则2 4 d=%2;平行M板向下的粒子,刚好从N板下端射出,则 竖 直 方 向 有 方 水 平 方 向 有v=2 ad=vf则。=乎,解 得/=,=学,C正确,D错误。*乙 0 L1 0.如图所示,一轻质晒衣架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两斜杆夹角0=60。一重为G 的物体悬挂在横杆中点,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A.作用力为雪G 8.作用力为坐G5 oC.摩擦力为坐G D.摩擦力为坐G【答案】B晒衣架左侧斜杆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整体平衡可知4FN=G,对斜杆,有 t a n 3(T=4,解FN得FN=*f=笔,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作用力F=7 F$+f=兴 G,故 B正确,A、C、D错误。1 1.如图所示,一根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光滑杆,两端分别固定着相同的轻弹簧,两弹簧自由端相距X。套在杆上的小球从中点以初速度V向右运动,小球将做周期为T 的往复运动,则/第 1 1 题图A.小球做简谐运动8.小球动能的变化周期为考C.两根弹簧的总弹性势能的变化周期为T。.小 球的初速度为:时,其运动周期为2 T【答案】B【解析】小球未压缩弹簧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回复力作用,由简谐运动的定义可知,小球的运动不是简谐运动,A错误;小球由中点向右运动开始计时,运动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的动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过程中小球动能与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的周期均为多B正确,C错误;若1 2.风力发电已成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图所示,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某风力发电机在风速为9 m/s时,输出电功率为4 0 5&W,风速在5 10,心范围内,转化效率可视为不变。该风机叶片旋转一周扫过的面积为A,空气密度为p,风场风速为v,并保持风正面吹向叶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12题图A.该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功率与风速成正比B.单位时间流过面积A 的流动空气动能为%Av2C.若每天平均有1.0 x108&W的风能资源,则每天发电量为2.4x109&W./7。.若风场每年有5 000 h风速在6范围内,则该发电机年发电量至少为6.0 x105 kW-h【答案】D【解析】风力发电机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单位时间内叶片接收到的空气的质量m=pAv,其 动 能 则 发 电 机 的 输 出 电 功 率 与 成 正 比,A、B 错误:若 1.0X108kW 的风能资源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天发电量为E=1.0Xl()8kwX24 h=2.4X 109kW-h,由于风力发电机的转化效率无法达到百分之百,故每天的发电量低于2.4X109 kW h C 错误;风速在5 10 m/s范围内,转化效率可视为不变,则风速在6m/s时输出的电功率X405 kW=120 k W,则年发电量至少为=Pf=6.0X 10$kW h D 正确。13.小明用额定功率为1 200卬、最大拉力为300 N 的提升装置,把静置于地面的质量为20依的重物竖直提升到高为85.2,的平台,先加速再匀速,最后做加速度大小不超过5 m/s?的匀减速运动,到达平台的速度刚好为零,则提升重物的最短时间为()A.13.2.V B.14.2 s C.15.5 s D.17.0 s【答案】C【解析】由题知,提升装置最大拉力F=3 0 0 N,故重物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功=彳空=5 m/s2,重物运动的最大速度为Om=6 m/s,重物先做加速度大小为ai=5_m/s2的匀加mg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大小达到。=4 _ m/s时,功率达到最大,此后以额定功率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大小达到6 _ m/s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过程的加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短,故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也为5 m/s?时,所用时间最短,由运动规律可知,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八=转 捻=0.8 s,重物匀加速运动的位移大小加=i =1.6 m,匀减速运动的时间。2=号=当 s=1.2 s,重物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小通=争2=3.6 m,所以变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8 5.23.6 1.6)m=80m,设此段位移所用时间为,3,由动能定理有P/3 一”名 仁 品 若 一/加,解得f 3=13.5 S,总时间 =+/2+f 3=15.5 s,C 正确。二、选择题n(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秦山核电站生产6 14 c的核反应方程为7 l 4 N+o%T 6I 4C+X,其 产 物 6 14 c的衰变方程为 6,4C 7N+T 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B.6 14 c可以用作示踪原子C.T e来自原子核外D.经过一个半衰期,10 个 6 14 c将剩下5个【答案】A B【解析】核反应方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故 X的质量数为14+1 1 4=1,电荷数为7+0 6=1,X是 J H,A正确;6/(:能发生。衰变,可知其具有放射性,故可以用作示踪原子,B正确;0衰变中的电子是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C错误;半衰期是统计学的概念,故对于少数原子核,半衰期的概念并不适用,D错误。15.如图为某一径向电场示意图,电 场 强 度 大 小 可 表 示 为 =也 a 为常量。比荷相同的两粒子在半径r 不同的圆轨道运动。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及重力,贝 4()第 1 5 题图A.轨道半径r 小的粒子角速度一定小B.电荷量大的粒子的动能一定大C.粒子的速度大小与轨道半径r 一定无关D.当加垂直纸面磁场时,粒子一定做离心运动【答案】BC【解析】由题图可知,电场方向背离圆心,粒子在其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故粒子带负电,由电场力提供向心力,有E=*E q=%得愕。只与粒子比荷有关,两粒子比荷相同,故在电场中运动的速度大小相同,/越小,由。=半 可 知,粒子运动的周期越小,粒子运动的角速度越大,A错误,C正确;带电粒子运动的动能队今而与可,故带电粒子的电荷量越大,动能越大,B正确;由于粒子做圆周运动的方向不确定,故加磁场时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可以指向圆心,也可以背离圆心,粒子可以做近心运动,也可以做离心运动,故D错误。16.位 于x=0.25 m的波源p从t=0时刻开始振动,形成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2.0 s时波源停止振动,t=2.1 s时的部分波形如图所示,其中质点a的平衡位置xa=1.7 5 ,质点b的平衡位置X b=-0.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25 Q 75/125第16题图A.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波发生干涉8.t=0.42s时,波源的位移为正C.t=2.25 5 0 4,质点a沿y轴负方向振动D.在0到2 s内,质点b运动总路程是2.55机【答案】BD【解析】干涉现象指的是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发生叠加的现象,图中两列波并未出现叠加,故A错误;由 题 图 可 知 波 速-m/s=2.5 m/s,波长2=1 m,则周期T=1=0.4s,振幅A=0.15m,f=0.42s时,波源的位移与f=0.02 s时的位移相同,由图像可知波源的起振方向沿),轴正方向,00.1 s时间内波源由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位移为正,B正确;/=2.25s时,相比于/=2.1 s 时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了 Ar=oA/=0.375 m,故质点a 的振动情况与f=2.1 s 时平衡位置在x=L375 m 处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由“上下坡”法可知f=2.1 s时,平衡位置在x=1.375 m 处的质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C 错误;02 s 内,波传到b点 所 用 的 时 间 布=皆=弟 s=0.3 s,故质点6 振动的时间为2 s-0.3 s=1.7 s=y T,由于波源从平衡位置开始振动,故。2 s 内,质点b 运动总路程s=4A X m=2.55m,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 小题,共 55分)17.(7 分)(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 所示,长木板水平放置,细绳与长木板平行。图 2 是打出纸带的一部分,以计数点0 为位移测量起点和计时起点,则打计数点B 时小车位移大小为 c m.由图3 中小车运动的数据点,求得加速度为加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钩 码 长 去 板 细 绳 小 车 打 点 计 时 器第 17题 图 10 4 B0 1cm 2 3 4 5 6第 17题图2利用图1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需调整的是(多选)。A.换成质量更小的小车B.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C.把钩码更换成祛码盘和祛码D.改变连接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的夹角v/(m s_,)第17题 图3第17题 图4(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 实 验装置如图4所 示,在该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单选);A.拉着细绳套的两只弹簧秤,稳定后读数应相同B.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拉力的方向需要再选择相距较远的两点C.测量时弹簧秤外壳与木板之间不能存在摩擦。.测 量 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若只有一只弹簧秤,为了完成该实验至少需要.(填“2”“3”或“4”)次把橡皮条结点拉 到0点。【答 案】6.20(6.15 6.25均 可)1.9(1.7 2.1均可)BC(2)。3【解 析】(1)小 车 从 起 点O到 打 计 数 点B的 位 移XOB=XBxo=6.20 cvw0.00 cm=6.20 cm;根 据 题 图3数 据 点 作 出v-t图像,v-t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在图像上相隔远一点取两点,a,1.25-0.30.可得小牛加速度 a=()6()_()()1.9 zn/s o本实验要利用悬挂钩码的重力表示绳子拉力,必须满足小车质量要远大于悬挂钩码的质量,A错误;实验时需要调整长木板的倾斜程度,用重力分力补偿打点计时器对小车的阻力及其他阻力,B正确;把钩码更换成祛码盘和祛码,便于实验中改变绳子拉力,C正确;实验时要使细绳始终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错误。实验时两弹簧秤的读数不一定要相同,A错误;在已记录结点位置的情况下,再需要一个点,就能确定拉力方向,8错误;测量时弹簧秤外壳可以与木板存在摩擦,不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正确。用一个弹簧秤完成实验至少需要把橡皮条结点拉到。点3次,第1次弹簧秤拉一个细绳套,将结点拉到O点,记录力F的大小和方向,第2次弹簧秤拉一个细绳套产生拉力F”手拉另一个细绳套产生拉力F 2,将结点拉到0点,记录弹簧秤示数(R的大小)和方向,记录F2的方向,第3次手沿着B的方向拉细绳套,弹簧秤沿着F2的方向拉细绳套,将结点拉到0点,记录弹簧秤示数(F2的大小)。18.(7分)(1)探究滑动变阻器的分压特性,采 用 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滑片P从A移 到B的过程中,负载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化。图2为实验器材部分连线图,还需要(填、广力广用“公”或 一 夕)连线侈选)。图3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匕第18题 图1第18题图2已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o=l O 2,额定电流I=L O A。选择负载电阻R=10Q,以 R两端电压U为纵轴,为横轴(x为 AP的长度,L为 AB的长度),得到U 4 分压特性曲线为图4中的“厂;当 R=1 0 0。,分压特性曲线对应图4中的(填“II”或“1 H );贝 I 滑动 变 阻 器 最 大 阻 值 的 选 择 依 据 是。(2)两个相同的电流表G i 和 G 2 如 图 5所不连接,晃 动 G i 表,当指针向左偏时,静止的Gi表的指针也向左偏,原因是(多选)。第 1 8 题图5A.两表都是“发电机”B.G i 表是“发电机”,G?表是“电动机”C.Gi表和G2表之间存在互感现象D.G i表产生的电流流入G2表,产生的安培力使G2表指针偏转【答案】af、fd、ce 1.50+0.02 H RoR BD【解析】(1)由题图4 可知,电压表量程选取0 3 匕 由题图1 可知,题图2 中还需要af、fd、ce连线;电压表量程为。3 匕 最小分度为0.1 V,则电压表示数为1.50 H由电路图可知,R 与RA P并联后再与RP B串联,RAP+RPB=RO=10 Q,当 R=100Q 时,RAPR,R 与RA P并联部分的电阻趋近于RAP,滑片移动时电路总电阻几乎不变,U =U RAP 名RAPR总=普 卜 U 近似与关成正比,故分压特性曲线对应图4 中的n,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的选择依据为RoRo(2)G i表指针偏转,内部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则 G i表相当于“发电机”,电流会流 入 G2表内部线圈,而该线圈处于磁场中,安培力使G2表指针偏转,则 G2表相当于 电动机”,B、。正确。19.(9 分)物流公司通过滑轨把货物直接装运到卡车中。如图所示,倾斜滑轨与水平面成24。角,长度h=4 根,水平滑轨长度可调,两滑轨间平滑连接。若货物从倾斜滑轨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其 与 滑 轨 间 的 动 摩 擦 因 数 均 为 货 物 可 视 为 质 点(取 cos 24。=0.9,si”24。=0.4)。(1)求货物在倾斜滑轨上滑行时加速度a i的大小;(2)求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v 的大小;(3)若货物滑离水平滑轨末端时的速度不超过2 m is,求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l2o第 19题图【答案】(1)2 An/s?(2)4 m/s(3)2.7 m【解析】(1)货物在倾斜滑轨上滑行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24 u mgcos 24=mai,解得 ai=2 m/s2货物在倾斜滑轨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 v2=2 a,l1)解得货物在倾斜滑轨末端时速度大小v=4?/s。(3)货物在水平滑轨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p m g=m a 2,由 V I 2 v 2=-2 a 2 1 2,解得水平滑轨的最短长度h =2.7 根。2 0.(1 2 分)如图所示,在竖直面内,一质量m的物块a 静置于悬点。正下方的A点,以速度 v逆时针转动的传送带MN与直轨道A B、C D、FG处于同一水平面上,A B、MN、C D的长度均为1。圆弧形细管道D E 半径为R,E F 在竖直直径上,E 点高度为H。开始时,与物 块 a 相同的物块b悬挂于O点,并向左拉开一定的高度h由静止下摆,细线始终张紧,摆到最低点时恰好与a 发生弹性正碰。已知m=2 g,1=1 m,R=0.4 in,H=0.2 m,v=2 mis,物块与MN、C D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H=0.5,轨道AB 和管道D E 均光滑,物块a 落到F G 时不反弹且静止。忽略M、B 和 N、C 之间的空隙,C D 与 D E 平滑连接,物块可视为质点。若 h=1.2 5?,求 a、b碰撞后瞬时物块a的速度vo 的大小;(2)物块a 在 D E 最高点时,求管道对物块的作用力FN与 h间满足的关系;(3)若物块b 释放高度0.9 ,h 1.2 m)(3)见解析【解析】物块b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m g h=1 m vb2,解得V b=5 m/s,在最低点,物块a、b发生弹性正碰,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vb=m vo+m v%,*2=/即 2+|1 1 1 4 2,联立解得碰后物块a的速度v()=V b=5 m/s(2)假设物块b从%高度释放时,物块a 运动到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对物块a、b运动的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 g h 1 2 g m g l-m g H=0,解得 h i =1.2 m,由此可知,物块a 要运动到E 点,物块b释放的高度h 2 1.2 m,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 E 点对物块a 受力分析有2V EFA r+m g=m-,对 物 块 a运动的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 g h -2 pm g l m g H=vE2,解 得 FN=0.1 h 0.1 4(N(h L2 m)o(3)由几何知识可得1DF=H。当 h=1.2 加时,物块a 刚好停在E 点,物块a 运动的位移XI=3 1+1DF=3 m,当 1.2 w h 1.6 5 m时,物块a 通过E 点后做平抛运动落在F G 上,当 h=1.6 5 机时,物块a 落到F G 上的位置到F 点最远,物块a、b碰撞后速度交换,则对物块 a、b的运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 g h-2 1 1 m g i-m g H=m vE,2,解得 V E,=3 mis,由平抛运动规律可得t=y=0.2 s,物块a 落到F G 上的位置到F 点的最大距离s,=V E,t=0.6 /H,解得物块a 运动的最大位移x“=3 1+l DF+s,=(3.6+g)m,综上可得,当 L2?Wh 1.6 5,w 时,物块a 最后停下时的位置满足(3+明,Wx (3.6+坐)从 h=0.9 s 处释放物块b时,设物块a 停下的位置到C 点的距离为h,对物块a、b 运动的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m g h pm g l|i m g lx=0,解得l x=0.8%,物块a运动到距C 点 0.8%处速度恰好为零,则物块a 运动的位移X2=2 1+l x=2.8 m,从略小于1.2?高度释放物块b,物块a 不能通过最高点E,运动到能到达的最高点后将返回 C D 段,设物块a 停下的位置到D 点的距离为人,对物块a、b运动的全过程分析,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m g h-2|x m g l|i m g rx=0,解得 1 =0.4 m,物块a 运动的位移X3=3 1 匕=2.6 m 2.8 m,调整物块b的高度,物块a 可以刚好停在D 点,综上可得,当 0.9 加 h 1.2?时,物块a 最终静止的位置x的范围为2.6?,V3=a(t3-12),在 t2 t3时间内,对线圈由动量定理有nBMq=mv3,其中Jq nBl(s i-S 2)R+R o整理得(t3 t2)?+(t3 12)1=0,币+3解得t3=2 S。22.(10分)离子速度分析器截面图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空心转筒P,可绕过。点、垂直xO y平面(纸面)的中心轴逆时针匀速转动(角速度大小可调),其上有一小孔S 整个转筒内部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转筒下方有一与其共轴的半圆柱面探测板Q,板 Q与 y 轴交于A 点。离子源M 能沿着x 轴射出质量为m、电荷量为一q(q0)、速度大小不同的离子,其中速度大小为vo的离子进入转筒,经磁场偏转后恰好沿y 轴负方向离开磁场。落在接地的筒壁或探测板上的离子被吸收且失去所带电荷,不计离子的重力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若速度大小为v o 的离子能打在板Q的 A处,求转筒P角速度3的大小;(2)较长时间后,转筒P每转一周有N个离子打在板Q的 C处,OC与 x 轴负方向的夹角为9,求转筒转动一周的时间内,C处受到平均冲力F的大小;(3)若转筒P的角速度小于 鬻,且 A处探测到离子,求板Q上能探测到离子的其他&的值为探测点位置和O点连线与x 轴负方向的夹角)。【答案】靠 (4 k+l谭(k=O,1,2,)(2)T 气4%=,1,2,)QK K 2 71-7C K,16或5-63)【解析】(1)由题意可知,速度为V 0 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半径为R,洛伦兹力充当2向心力,有 qv()B =m*,解得B =m v()qR 离子在磁场中转过了上的圆周,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1 1 2?r R T TR1=”=了 丁=丽,转筒P转动的角度3 t=2 k?r+全解得转筒P的角速度3=(4 k+l)M k=O,1,2,)。I X(2)设速度大小为v的离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得R,=R f a%,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有qB R v=-m/0解得 V =V()3 ,R,R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万 一 0 )=(兀 一0 )三,转筒转动的角度s t,=2 iw+e(n=0,I,2,),转筒转动的角速度”=(产 禁.骸n=0,1,2,)-由动量定理有F 7 7=N m v,G),(2 wr+0)N m v o2 9 八,八解得 F=2 (乃 一8)i R ”幻 6=0,1,2,)。(3)第问可知,转筒转动的角速度(4 k+哦=5 2 n分析上式可知,k=l,&=%一 乃,n 只能取0或 2,解得。=看乃或今。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8物理试题(解析版).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