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指导第一章解决中学化学问题的常用工具 规范答题提分课(一)装置的气密性检查.pdf
规范答题提分课(一)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核心精讲1.原理:创造条件使装置内外压强不等,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2.常用方法:微热法(图a装置)具体操作: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容器。现象与结论:导管口产生气泡,停止加热或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2)液差法(图b、c装置)具体操作:连接好仪器,b中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水,使b中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或c中乙管加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现象与结论:若液面位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3)滴液法(图d装置)具体操作: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水,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现象与结论:若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4)抽气法(图e装置)具体操作: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轻轻向外拉动或向里推动注射器的活塞。现象与结论:一段时间后,活塞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5)吹气法(图f装置)具体操作:打开弹簧夹,向导管口吹气。现象与结论:如果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且停止吹气后,夹上弹簧夹,长颈漏斗液面保持稳定,则表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液差法的拓展)模板建构1 .对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可按如下文字进行答题: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描述现象一得出结论。微点拨气密性检验的关键词:(1)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2)液差(封)法的关键词是封闭、加水、液差。2 .答题时易忽略的几句关键性的文字叙述:(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2)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弹簧夹;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预测演练1.(2 0 2 2 广东“六校联盟”模拟节选)在探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定“一2 一0 硫元素的转化”进行探究,计划选用5 与H?S 反应。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并动手实验、验证方案:A B C D证明以上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具体操作是 O答案:关闭A中恒压滴液漏斗的玻璃塞和G的活塞,打开活塞H,往 B烧杯中加水没过导管口,用酒精灯微热A中的烧瓶,B管口有气泡产生,冷却后管口形成一段液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2022 广州模拟节选)高氯酸镂(N H C 1 0)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已知N H,C I O,受热不稳定,4 00 时发生分解反应:2 N H C 1 0 4-N2 t +20J +C 121 +4 H Q。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常用试剂,设计下图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对 N H QO i 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 为 N H,C 1 O,的热分解装置,可 选 取 的 装 置 是(填字母)。(2)暂不连接装置A,仪器组装完毕后,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点燃酒精灯微热装置D中的玻璃管,装置F中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停止微热,若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答案:(l)b(2)装置B、C中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加固训练】1 .(2022 重庆模拟)下列装置中,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的是()【解析】选 A。A 项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之间有橡胶管连接,压强相等,水一定能顺利流下,不添加其他仪器无法检查气密性;B项利用液差法:夹紧弹簧夹,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内加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后,通过液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C项利用加热(手捂)法:用酒精灯微热(或用手捂热)试管,通过观察烧杯中有无气泡以及导管中水柱是否变化即可检查;D项利用抽气法: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通过观察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即可检查。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ABC(1)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o(2)关闭图B 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置后如图所示。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3)关闭图C 装置中的止水夹a 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试判断:C 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是答案:(1)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关闭止水夹a,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若滴入少量水后很快停止流下,则气密性良好(2)不漏气 加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导致压强增大,使长颈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3)无法确定由于分液漏斗和烧瓶间有橡皮管相连,使分液漏斗中液面上方和烧瓶中液面上方的压强相同,无论装置是否漏气,都不影响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滴入烧瓶考点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安全(基础性考点)必备知识夯实(-)从实用性层面认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1.药品取用(1)根据药品的状态和用量选择取用仪器取用药品使用仪器固体药品粉末状药匙或纸槽块状镜子一定量托盘天平液体药品多量用试剂瓶倾倒少量胶头滴管一定量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2)图示向仪器中加入药品的操作方法向容器内加固体药品/-1慢慢(粉末状药品)(块状药品)向容器内加液体药品助理解药 品 的 取 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操作要点:粉 末 状”一平二送三直立”;块 状“一横二放三慢竖”。(2)取用液体用倾倒法时试剂瓶上的标签朝向手心,必要时可用玻璃棒引流。2.常见试纸的使用(1)试纸的种类及用途淀粉KI试纸检验Cb等 有 氧化 性 的物质品红试纸检验S02等 有 漂白 性 的物质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碱性气体(或溶液)蓝色石蕊试纸检 验 酸 性气体(或溶液)pH试纸:定量(粗测).检 验 溶 液 的 童 碱 性.读数时取整数(2)使用方法一一试纸使用操作的答题模板检验溶液:取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检验气体:先用蒸储水把试纸润湿,用镜子夹取或黏在玻璃棒的一端,然后再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深思考某同学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时,他先用蒸储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该同学的操作是否正确?为什么?该操作是否一定有误差?提示:不正确。因为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时,pH试纸用蒸储水润湿,相当于将原溶液稀释,测量结果可能会有误差。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稀释必然会造成测量数据错误,若溶液呈中性,则对结果无影响。3.物质的溶解(1)固体的溶解常用仪器:烧杯、试管、玻璃棒等。促溶方法:加热、研细、搅拄或振荡等。(2)气体物质的溶解或吸收溶解度不大的气体,如C O?、C b、H 2 s等,用如图a所示装置。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如N H,、H C 1等,用如图b所示装置吸收原理:i .倒立漏斗式由于上部有一容积较大的空间,当水进入该部分时,烧杯中液面显著下降而低于漏斗口,由于重力作用,液体又流回到烧杯中。i i.肚容式(图中的I和H)装置原理与倒立漏斗式类似。出.接收式(图中的山、I V、V)使用较大容积的容器将可能倒吸来的液体接收,防止进入前端装置(如气体收集装置等)。它与 肚 容 式的主要 区 别 是 液 体 不 再 流 回 到 原 容 器。iv.隔离式(图中的VI、皿)导 管 末 端 与 液 体 吸 收 剂 呈 隔 离 状 态,导 管 内 压 强 不 会 减 小,能 起 到 防 倒 吸 作 用。(3)液 体 物 质 的 溶 解(稀 释):一 般 把 密 度 较 大 的 液 体 加 入 密 度 较 小 的 液 体 中。4.仪 器 的 洗 涤(1)方 法:使 用 毛 刷,用 去 污 剂 和 水 冲 洗。(2)洗 净 的 标 准:玻 璃 仪 器 内 壁 附 着 均 匀 的 水 膜,既 不 聚 成 水 滴,也不成股流 下。补 短 板 常 见 仪 器 内 残 留 物 的 洗 涤残留物洗涤剂容器里附有的油污NaOH溶液或热的纯碱溶液容器壁上附着的硫CS?或 热 的 NaOH溶液试管上的银镜稀 HNO3AgCl氨水容 器 内 残 留 的 MnO?热的浓盐酸(二)从 安 全 角 度 掌 握 试 剂 的 存 放、实验安全1.常见危险化学药品的标识2.化 学试剂的保存(1)试剂瓶的选择根据药品状态f液固体体:用广口瓶用细口瓶根据感光性.见光易分解的:、见光不分解的:用棕色瓶用一般瓶 玻璃塞:不能盛放碱性物质根据腐蚀性I 橡胶塞:不能盛放强酸、强氧化性物质和 有机试剂(2)试剂保存“十防”保存依据保存方法典型实例防氧化密封或用后立即盖好加入还原剂隔绝空气N a2 s。3、N a2S K I 溶液等用后立即盖好F eS O i 溶液中加少量铁屑K、N a可保存在煤油里,白磷保存在水里,L i 只能保存在石蜡里防潮解(或防与水反应)密封保存N aO H C aC l2 C u S 04 C aC2 P 2 O 5等固体;浓硫酸也要密封保存防与C O z反应密封保存,减少露置时间N aO H、N a()3 溶液、石灰水、N a。固体等密封保存防挥发密封,置于阴凉处液封浓盐酸、浓氨水等密封置于阴凉处液澳用水封防燃烧置于冷暗处,不与氧化剂混合贮存,严禁火种苯、汽油、酒精等防分解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浓硝酸、K M nO,溶液、A gN。,溶液、氯水等防水解加入酸(碱)抑制水解F eC L 溶液中加稀盐酸防腐蚀能腐蚀橡胶的物质用玻璃塞或塑料盖能腐蚀玻璃的物质用塑料容器浓硝酸、K M nO,溶液、氯水、溟水等腐蚀橡胶;汽油、苯、C C L等能使橡胶溶胀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防黏结碱性溶液用橡胶塞N aO H、N&C O 3、深思考F eS O 7 H?0 俗称绿矶,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补铁剂的制造,在实验室硫酸亚铁溶液保存时,需要加入适量的 和,原因是N az S i O;溶液等防变质现用现配银氨溶液等提示:铁粉 稀硫酸 加入铁粉是为了防止F e 被氧化,加入稀硫酸是为了防止F e 水解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4.实验安全装置意外事故处理方法金属钠、钾起火用沙土盖灭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湿抹布盖灭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或小苏打溶液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N a H C()3 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先用胶头滴管将水银吸入特定的回收瓶,再用硫粉覆盖液澳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擦洗重金属盐中毒喝大量豆浆、牛奶,并及时送医院(1)防倒吸装置(2)防堵塞安全装置(3)防污染安全装置实验室制取C 1?时,尾气的处理可采用生装置。制取C O 时,尾气处理可采用装置。制取压时,是否需尾气处理?需要。若需要可采取皿装置。关键能力进阶,能力点一:化学实验基础操作1 .化学实验中的六个“第一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一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2)检查是否漏水一一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3)调“0”点一一天平等的使用。(4)验纯一一点燃可燃性气体。(5)分别取少量溶液一一未知溶液的鉴别。(6)润湿一一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2 .化 学实验基本操作规则(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装酸性及氧化性溶液。(2)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也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用。(3)烧瓶、烧杯、锥形瓶不可直接加热。(4)pH 试纸不能直接蘸取待测液,不能用蒸储水润湿。(5)药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触,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K、N a 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中。(6)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7)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测液体温度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8)用天平称量药品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9)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更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的溶液。(1 0)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镶子夹取。3 .化 学实验中的上下关系(1)收集气体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 9 的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小于2 9 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2)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方放出,上层液体要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在引流时,玻璃棒的上面不能靠在容量瓶口,而下端则应靠在容量瓶刻度线下的内壁上(即下靠上不靠,下端靠线下)。(4)用水冷凝气体时,冷凝管中水从下端口流入,上端口流出(逆流原理)。(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水银球应在液面下,而测蒸气温度时,应与蒸储烧瓶支管口相平。(6)制气体实验中,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下,而用分液漏斗加液体时,漏斗下端不能插入液面下。典例精研【典例】(2 0 2 1 浙江6 月选考)下列图示表示灼烧操作的是()【解析】选 B。灼烧过程中应使用珀烟、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等仪器,A 装置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装置,C装置为蒸储装置,D 装置为过滤装置,B 装置满足灼烧操作。原因分析理论解释有同学用装置B 灼烧N a O H 固体,对仪器有什么要求?为什么?提示:灼烧N a O H 固体时不能用普通的珀期,因为N a O H 在加热条件下能与陶瓷中的S i。?反应,应该用铁珀期灼烧N a O H 固体。迁移应用1.(2 0 2 2 南昌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或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点 燃 酒B.稀释浓硫酸 C.液体加热 D.配制100 mL精灯0.1 mo卜 L盐酸【解析】选 C。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容易失火,A 错;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B 错;D 项未用玻璃棒引流。2.(2 0 2 2 深圳模拟)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收集H?B.用蒸干A1 C L 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C.用分离N a C l 溶液和B a S O q 固体D.用分离C C L 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解析】选 B。用收集上,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故A正确;不可以用蒸干A 1 C L 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氯化铝会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为三氧化二铝,故 B错误;用分离N a C l 溶液和B a S O”固体,过滤可以实现固液分离,故C正确;用分离C C L 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C C L 的密度比水大,且与水互不相溶,故 D 正确。|教师|【加固训练】1.(2 0 2 2 鸡西模拟)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苯萃取滨水中的澳时,将澳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B.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须经烘箱烘干后才可使用C.配制4 8 0 m L 0.5 m o l L-1的N a O H 溶液需称量9.6 g N a O H 固体D.向某溶液中滴入2 滴 L l F e G N”溶液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 e?+【解析】选 D o 苯的密度比水小,用苯萃取溟水中的漠时,澳的苯溶液在上层,应将其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A 项错误;中和滴定时,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没有烘干不影响测定结果,B 项错误;配制4 8 0 m L N a O H 溶液应选用50 0 m L 容量瓶,需称取的N a O H 固体的质量为0.5 m o l -L X 0.5 L X 4 0 g -m o r =1 0.0 g,C 项错误;根据 F e?+能 与 F e(C N)e.形成 F e s l F e l C g*蓝色沉淀可知,D 项正确。2.(2 0 2 2 华南师大附中模拟)关于实验操作或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盐酸和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减小误差B.分液漏斗、容量瓶、滴定管在使用前都要检查是否漏水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时,加几滴C u S O 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D.海带提碘实验中可用C C 1,溶解海带灰,增强碘的浸出率【解析】选 D o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需要盐酸和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让盐酸完全反应,以减小误差,故 A正确;用于盛装液体、含有活塞或塞子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漏,所以容量瓶、分液漏斗、滴定管使用时都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故 B正确;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时,加几滴硫酸铜溶液,锌能置换出铜,锌和铜在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 C正确;海带中含有的是碘离子不是碘单质,用四氯化碳溶解海带灰,不能增强碘的浸出率,故 D 错误。3.(2 0 2 2 福州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描述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苯萃取碘水后的分离操作B.配 制 1 m o l L-的N a Cl 溶液时的定容操作C.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验证(Ag 2 S O 4)(Ag 2 S)【解析】选 B。苯的密度比水小,下层放出的是水层,故A 错误;配制1 m o l L 的N a Cl 溶液时当加入蒸储水距刻度线1-2 c 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储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定容操作正确,故B 正确;盐酸的浓度和碳酸钙的状态都不同,没有控制唯一变量,故 C 错误;悬浊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银能与硫化氢直接反应生成硫化银沉淀,不能验证/(Ag 2 s0 J 与 XP(Ag2S)的大小,故D 错误。4.(2 0 2 2 西安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给液体加热NaOH纸片C.称量D.过滤【解析】选 A o 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操作是在容量瓶中注入适量水,塞上瓶塞,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倒立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 8 0 后,再次检验,如果不漏水即可,A 项正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B 项错误;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易吸水,称量时应该在小烧杯中完成,C 项错误;过滤时漏斗颈的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D 项错误。7 能力点二:化学试剂的保存与实验安全典例精研【典例】(2 0 2 0 山东等级考)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冷水贮存白磷B.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教师专用司信息提取白磷,二氧化硫,金属钾的燃烧信息转化白磷的着火点较低,容易自燃;二氧化硫中硫的价态为+4价,与浓硫酸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钾燃烧时会生成K2 O 2、K02等物质,均能与C O?反应。联想质疑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少量的白磷,应该怎样取用白磷,为什么?提示:先用小刀把白磷切下一块,再用镜子取出。因为常温下白磷在空气中很容易自燃,取用白磷时必须在水中切割,才能避免白磷自燃着火。【解析】选 D。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 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SO?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B 正确;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 正确;K 燃烧有K2O2、KO,生成,K A,K0?和 CO?反应生成(X 助燃,所以不能用CO?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 错误。原因分析理论解释金属钠着火时能否用水、干粉灭火器灭火?为什么?应该怎样灭火?提示:钠为活泼的碱金属元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能与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且金属钠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因此不能使用水、干粉灭火器等来扑灭金属钠着火。可以用干燥的沙子覆盖以隔绝空气而灭火。迁移应用 命题角度一:试剂的保存1.(2022 晋中模拟)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或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B.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玻璃瓶中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解析】选 D。A 项,氢氟酸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浓硝酸会腐蚀(氧化)橡胶塞;B项,汽油或煤油会使橡胶塞溶胀;C 项,由于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会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反应,且二者见光不分解,不用放于棕色瓶中;D 项,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时,为防止氯水腐蚀(氧化)橡胶塞,应用磨口塞,为了避免氯水、硝酸银见光分解,应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2.(2022 深圳模拟)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B.新制的氯水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C.漂白粉要密封存放于干燥阴凉处D.浓盐酸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即可【解析】选 D o 由于金属钠易与水、空气中的氧气等发生反应,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隔绝空气和水蒸气,A 正确;新制的氯水中的HC1O见光易分解,故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中,B 正确;漂白粉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故要密封存放于干燥阴凉处,c正确;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故不能保存在敞口试剂瓶中,必须密封保存,D 错误。教师专用1.(2 0 2 2 威海模拟)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N a 保存于煤油中B.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C.氯水保存于无色试剂瓶中D.浓硫酸保存于铁质容器中【解析】选 C。N a 的密度大于煤油,在空气中易反应,所以保存于煤油中,A项正确;过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反应,所以应密封保存,B项正确;氯水中有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应该保存于棕色试剂瓶中,C项错误;浓硫酸与铁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可以将浓硫酸保存于铁质容器中,D 项正确。2.(2 0 2 2 济宁模拟改编)在实验室里,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试剂是()A.浓硫酸 B.浓硝酸 C.石灰石 D.氯化钠【解析】选 B。棕色试剂瓶盛放的药品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成N O?、。2、H2O,因此浓硝酸保存时应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命题角度二:化学实验操作安全及意外事故的处理3.(2 0 2 2 徐州模拟)下列实验操作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的是()A.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B.把消石灰与N H C 1 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C.取用少量白磷时,应在水中切割白磷,剩余的白磷立即放回原试剂瓶中D.做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后的试管,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解析】选 C。A 项,乩与的混合气体容易爆炸,点燃前必须验纯;B 项,N H:,极易溶于水,导管直接通入水中会倒吸;D项,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热,易造成暴沸。4.(2 0 2 2 茂名模拟)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及避免伤害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是()A.操作:使用稍浸入液面下的倒扣漏斗检验氢气的纯度B.操作:使用C C L 萃取澳水中的澳时,振荡后需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C.操作:吸收氨或氯化氢气体并防止倒吸D.操作: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解析】选 Do由于连通氢气发生装置的导管在液面以下,所以可以防止点燃不纯氢气时发生爆炸,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 A不符合题意;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该操作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故 B不符合题意;水层在下层不能防止倒吸,应该使用四氯化碳,该操作不正确,故 C不符合题意;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操作正确,但不是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的,故D符合题意。【加固训练】(2 0 2 2 舟山模拟)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下列化学操作的方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灭火B.不慎将盐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C.酒精灯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D.氢氧化钠固体洒落到地板上,立即用水冲洗【解析】选 B o 金属钠着火应用干燥的沙子盖灭;酒精灯不慎着火,用湿抹布盖灭;眼睛里溅进盐酸,应立即用水冲洗;氢氧化钠固体洒落到地板上,应先收集再用大量水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