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天津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pdf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 7 月 2 3 日12时 4 1 分在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表面降落、巡视探测三大任务。今 年 10月底计划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实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图 为“天间一号 发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天问一号”发射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范围约为()A.53%B.61%C.70%D.79%2.与地球相比,月球和火星都没有发现生命存在,主要是因为两天体()A.体积、质量太小,大气稀薄 B.距日远,获得的太阳辐射少C.自转周期长,气温日较差大 D.距小行星带近,陨石袭扰多【答案】1.C 2.A(1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 7 月 2 3 日 12时 41分在海南省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即北京时间120任地方时为2 3 日 12时 4 1 分,则地方时0 时经线大约是7(F W,从 0 时经线向东至 180。即为新一天的范围,即 250。跨度为新一天的范围,经计算可知新一天的范围约为70%。故选C。【2 题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主要从温度、大气和水角度分析。与地球相比,月球和火星都几乎没有大气,没有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其体积、质量太小,引力不够,因此大气稀薄,不适合人类的生存,A 正确;其它不是主要原因,B、C、D 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立秋至处暑期间天气晴好条件下辐射量日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A.B.C.D.4.该地最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 B.河西走廊 C.松嫩平原 D.海南岛【答案】3.C 4.B【3题详解】立秋至处暑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昼长夜短,早于当地时间6点日出,晚于当地时间18点日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太阳辐射量应为0,而不是大于0或小于0,随着日出,太阳辐射逐渐增大,到正午时刻达到最大,之后太阳辐射减小,读图可知,曲线中,只有曲线满足该条件,故选C。【4题详解】太阳辐射应在当地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表示太阳辐射的变化曲线,该曲线达到最大值时,北京时间约在13 14点,所以当地的经度大约位于90 E-105 E,AC D错(注意珠江三角洲的经度大约位于110 E-120 E之间),B正确,故选B。下图是我国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5.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最接近A.600千米C.110千米B.720千米D.1100千米6.假若一架直升机执行科考任务,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飞行到泰山站,则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东北 B.一直向西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D.先向西南后向东北【答案】5.B 6.C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山站与昆仑站经度相差不大,可以忽略经度差异,泰山站的纬度是7 3。5 1 5,昆仑站的纬度是8 0。2 5 5,故两地的直线距离为(8 0。2 5,-7 3。5 1)x lllkm,约为7 2 0 km,选 B。【6题详解】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 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段,两点间的大圆劣弧应向高纬弯曲。长城站和泰山站同在南半球,两站间的大圆劣弧应向南弯曲,且根据两地的经度,可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偏东方向,故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飞行到泰山站,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选 C。1 1 月 2 4 日(彝族年假期)早上,小明的一家驾车从雅安返回西昌,8:3 0 小明在车上打开收音机,听到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的消息。9:3 0 左右汽车穿越泥巴山随道,小明发现隧道两侧天气截然不同,进隧道前(北侧)云雾缭绕,过隧道后天气晴朗无云。由于山路弯曲,9:4 0 左右小明发现太阳时而在汽车左前方天空,时而在汽车右前方天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较,“嫦娥五号”选择在海南文昌发射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更低,同样的火箭发射航天器重量更大海南地势更低,发射初速度更大海南地处沿海,更方便大型火箭运输文昌基地建设晚,技术更先进A.B.C.D.8 .太阳出现在汽车右前方天空时,汽车的行驶方向是()A.从北向南行驶 B.从西向东行驶 C.从东向西行驶 D.从南向北行驶【答案】7.C 8.B【7 题详解】与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相比而言,海南文昌纬度更低,自转线速度更大,火箭发射所获得的初始速度更大,同样的火箭发射航天器重量更大。同时,海南文昌地处沿海,大型火箭的运输条件更为便利,正确:海南文昌火箭发射初速度更大的原因是其纬度更低,而地势低导致地球自转线速度小,错;材料并无信息表明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的技术更先进,错。综上所述C 正确,AB D 错误,所以选C。【8 题详解】9:4 0 应为北京时间,当地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 个小时左右(成都经度约为1 0 5 毛,可参考记忆以便解题),此时当地时间约为8:4 0 左右,此时太阳应位于当地东南方天空。所以当发现太阳出现在汽车右前方天空时,汽车的行驶方向应是自西向东行驶,B 正确,AC D 错。所以选B。如图中M 0 N 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两题。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速度:P=Q=M=0 N B.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M 0 为晨线 D.N 0 为晨线1 0 .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Q 点的地方时为1 7:0 0 B.N 地地方时为6:0 0C.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再 过 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答案】9.D 1 0.D【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为极点俯视图,根据自转方向可判断为南极点。P、Q、M、N在同一纬线上,线速度相同,O 纬度高,线速度小于其余四点,A 错误;所在半球为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河流左岸侵蚀严重,B 错误:MO N为晨昏线,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时日期分界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图可知,P 与极点连线为0时经线,所在半球为夜半球,根据自转方向,NO 为晨线,MO 为昏线,C 错误,D 正确。故选D。【1 0 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P 点为0时,与 Q 点相隔1 2 0。,相差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Q 点的地方时为1 6 时,A错误;N地与P 地间隔大于9 0。,N地地方时不是6:0 0,B 错误;若阴影部分1 1 期是5日,则跨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非阴影部分是6日,C 错误;Q 点所在为1 8 0。经线,再过8小时,时刻是0点,全球为同一日期,D 正确。故选D。1 1 .2 0 2 0 年 2月底,我国黄河站(下图)空间物理观测台迎来了极夜之后的首次日出。坚守岗位的科学家们是新时代的“追光者”。据此完成黄河站首次日出时,可能正在欣赏日落的地点是()7977120 24A.北京(4 0。N,1 1 6 E)B.达卡(2 4 N,9 0 E)C.悉尼(3 4。S,1 5 1 E)【答案】BD.阿皮亚(1 4 S,1 7 2 W)【详解】我国黄河站极夜之后的首次日出应在正午 1 2 时。由图可知,黄河站在1 2 七 左右的位置,时差计算为经度每差1 度为4分钟。北京与之相差1 0 4。即 6个小时5 6 分钟,即当地时间1 8:5 6,由材料信息可知,此时是2月份,北京在1 8 点之前日落,A错误。达卡与之相差7 8。即 5个小时1 2 分钟,即当地时间1 7:1 2,B正确。悉尼与之相差1 3 9。,即 9个小时1 6 分钟,即当地时间2 1:1 6,悉尼已经日落,C错误。阿皮亚与之相差1 8 4。,即 1 2 个小时1 6 分钟,即当地时间深夜0:1 6,D错误。故选B。2 0 1 9 年 6月 1 7 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 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 6 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2 .图中n圈层以上共有的圈层数及此次地震的震源所在的圈层是()A.3 I 圈层 B.3 II圈层 C.41n圈层 D.41V圈层1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1 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II圈层厚度不均硅铝层连续分布C.HI圈层空间分布规则但不连续 D.IV圈层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答案】12.B 13.D【12题详解】据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可知,图中H 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在II地壳以上有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共 有 3 个圈层。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由材料“震源深度为16千米”可判断出,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壳,所在的圈层是H。综上,B 正确,A、C、D 错误。故选B。1 3 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1 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A 错。图中显示,II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地壳上层硅铝层在海洋底部很薄,尤其是在大洋盆底地区,太平洋中部甚至缺失,是不连续圈层;下层硅镁层在大陆和海洋均有分布,是连续圈层。所 以B错。图中显示,in 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 错。图中显示,IV 圈层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 正确。故选D。下图是我国东部四城市日照时教(曲线)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降水量(毫米)日照时数(小时)甲 乙 丙 丁14.图中四城市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丙甲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15.5 月份,丙地日照时数大于丁地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度大 B.正午太阳高度大 C.受低气压控制 D.白昼时间长且多晴天【答案】14.A 15.D【14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区,降水量自北向南由少到多,且北方雨季较短,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南方雨季较长,降水季节变化较小,据图中降水柱状图可以推知,四城市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丙甲乙丁,A正确,BCD错误;故选A。1 5 题详解】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向北昼越长,据前面分析,丙地纬度高于丁地,故丙比丁地昼长更长,日照时间长;由图可知,5月份,丙地未进入雨季,晴天多,而丁地己经进入雨季,阴雨天气多,丙地比丁地日照时间长,D正确;5月份,丁地离太阳直射点更近,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度较大,AB错误;丁地受低气压影响小,C错误;故选D。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小题。地区年平均气温()1 1.62 3.52.61 8.32 1 0 C 积温()4 1 4 08 2 0 02 8 0 06 5 0 0年降水量(m m)6 8 31 9 8 05 3 81 3 5 01 6 .关于表中四地的说法,最有可能正确的是()A.地位于华北平原 B.地位于云贵高原C.地位于塔里木盆地 D.地位于海南省1 7 .表中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A.热量不足 春小麦 B.水源短缺 冬小麦C.光照不足 水稻 D.降水少 甜菜【答案】1 6 A 1 7.B【1 6 题详解】我国温度带的分界线与积温有关,当积温8 0 0 0 C 时为热带;积温在(4 5 0 0 C,8 0 0 0 C)之间时为亚热带:积温在(3 4 0 0 C,4 5 0 0 C)时为暖温带;积温在(1 6 0 0,3 4 0 0 C)之间为中温带;积温1 6 0(T C时为寒温带。表中积温为4 1 4 0 C,故为暧温带,可能为华北平原;积温为8 2 0 0。C为热带,云贵高原为亚热带;枳温为2 8 0 0 C为中温带,而塔里木盆地为暖温带;积温为6 5 0 0 C为亚热带,海南为热带。故 A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1 7 题详解】为我国暖温带,而年降水量为6 8 3 m m,最有可能为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为水资源短缺,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故 B正确,AC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3 大题,共 4 9 分)1 8 .读 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 B 河段的河流流向。(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 0 0 米,水坝坝址有A 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答案】(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 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2)8 0 0-1 2 0 0 米之间。(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 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1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20 400 N(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必要条件。【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 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2 0.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甲图为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乙图为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资料统计图,下表为甲图中两城市各月平均日照时数表(单位:小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气温(C)降水量(mm)乙月份1234567891 01 11 25.86.57.58.59.49.610.29.98.77.66.35.88.18.79.610.510.711.210.29.58.98.88.18.0(1)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2)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3)比较甲图中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瓦德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答案】(1)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2)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并产生位移。(3)冬季地比地日照时数少。原因:地比地纬度高,冬季昼长更短;地较地更靠近沿海,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地处于迎风坡,多阴雨;地比地海拔低,日出较晚。(4)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同时又喜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