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大纲.pdf
机电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6 级)敖 学 大 纲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 0 6年 8 月目 录目 录1、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2、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94、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135、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176、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大纲.217、可编程逻辑器件课程教学大纲.258、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教学大纲.289、电工考证课程教学大纲.3110、家电考证课程教学大纲.3411、高频电子课程教学大纲.3712、传感器课程教学大纲.4013、C语言课程教学大纲.4314、数据库课程教学大纲.4615、机械制图CAD课程教学大纲.4916、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大纲.5417、电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5818、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大纲.6119、制冷技术课程教学大纲.6420、音响设备课程教学大纲.6721、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70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技术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 时:7 2学 分:5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电工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程。学生通过本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课打好基础,也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程适应高职高专电子工科专业.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2)理解电路的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3)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4)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等效变换。2、能力培养要求(1)会计算电路中各点的电位;(2)会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正弦交流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频率,理解相量表示法;(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电路和方法;(3)正弦交流电路的瞬时功率,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经济意义;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4)理解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阻抗串联和阻抗并联的计算;(2)会用相量法求解正弦电路。(三)三相交流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2)掌握三相负载的连接方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了解三相电源的产生方法,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电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负我星形,三角形连接;(2)会用学过的知识对负载做正确的连接;能正确选择导线的型号。(四)电路的暂态分析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产生过渡过程的内因和外因;(2)掌握换路定则。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换路定理(五)变压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理解铁心线圈的基本电磁关系;(2)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其工作原理及额定值;(3)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4)了解常用变压器的结构及用途。2、能力培养要求掌握电压、电流及阻抗变换,掌握其工作原理及额定值。(六)异步电动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2)理解工作原理,机械特性以及铭牌数据的意义;(3)了解调速和制动的方法;(4)掌握启动和反转的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能看懂电机的铭牌;(2)掌握启动和反转的方法。(七)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控制电器的功能和用法;(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短路、过载、失压保护方法;(3)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启停、自锁、连 锁 控 制、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2、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短路、过载、失压保护方法;(2)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启停、自锁、连锁控制、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八)安全用电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2、能力培养要求理解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九)实验实验一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定2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实验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巩固对基尔霍夫定律电压定律、电流定律的掌握。实验三日光灯电路及功率因数的提高掌握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实验四三相交流电功率测量掌握功率表的接线和使用方法。实验五点动自锁捽制掌握点动、自锁控制电路的原理实验六正反转控制掌握接触器控制的正反转电路的原理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1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 021 22电路分析方法6283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 421 64三相正弦交流电路2245电路的过渡过程446磁路及变压器447三相异步电动机888继电-接触器1 041 49安全用电22合计6 01 27 2四、课程习题要求课后必须精选适量的习题作业,以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学生严禁的工作作风.根据学生适当情况上适当的习题课.五、考试形式及要求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成绩折算比例为:期末成绩:平时考核:实验成绩=7 0:2 0:1 0 o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常晓玲.电工技术(上册).西安电子大学出版社,2 0 0 42、吴 项.电 工 电 子 技 术.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03、石 生.电路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24、丁承浩.电工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 9 9 95、陈小虎.电工实习(1).北京:中 国 电 力 出 版 社 19 9 9七、说明1、本大纲的学时分配是建议性。不同专业可跟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本课程适应于采用演示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还可以借助幻灯,电视,电影,现场观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作业要求课后必须精选适量的习题作业,以巩固和加强理解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根据学生适当情况上适当的习题课。制定人:郭继红审定人:崔宗超批准人:郝小会4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 时:6 0学 分:5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电工基础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是应用电子专业入门性质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木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结构及P N结的形成;(2)掌握P N结的单向导电性;(3)掌握晶体二极管的原理、伏安特性及性能参数;(4)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模型及应用电路。2、能力培养要求(1)会测试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2)会分析二极管的应用电路。(二)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参数;(2)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特性曲线;(3)掌握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工作情况;(4)理解放大电路的工作点稳定问题;(5)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交流性能计算;(6)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的概念及影响频率响应的因素;(7)了解波特图。2、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利用图解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能力;(2)能看懂三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3)会分析三极管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5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掌握用公式法和微变等效电路法分析其放大电路的静态及动态性能;(3)了解三极管与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特点。2、能力培养要求(1)会区分各种场效应管的异同;(2)会区分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异同。(四)功率放大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效率与Q点位置的关系;(2)掌握乙类、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计算;(3)理解功放管的选择。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分析各种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原理;(2)会根据放大电路的不同要求选择功率放大电路;(3)会简单计算功率放大电路的功率、效率等。(五)集成运算放大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镜像电流源、微电流源的工作原理、特点和主要用途;(2)重点掌握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各项指标的计算;(3)正确理解运放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分析各种电流源电路的不同作用;(2)具备分辨各种差分放大电路的能力并能够合理应用与不同的场合。(六)反馈放大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一般表达式,4种反馈组态及其特点;(2)掌握瞬时极性法判别正、负反馈及反馈类型,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掌握在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负反馈放大电路增益的近似估算;(4)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的原因和条件,及其消除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会分析不同类型的反馈的不同特点,并根据电路的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反馈类型;(2)能够熟练判断反馈电路的不同类型。(七)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基本运算电路的组成和原理;(2)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推导基本运算电路;(3)了解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4)了解有源滤波电路的分类及频率特性。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利用基本运算电路分析复杂电路;(2)能够根据电路要求及滤波电路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A)信号产生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正弦波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幅值平衡条件;6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2)掌握RC串并联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起振条件、稳幅原理及振荡频率的计算;(3)能利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LC正弦波振荡电路能否振荡;(4)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迟滞比较器的工作原理;(5)掌握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画出其波形。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根据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熟练分析电路能否振荡;(2)能够熟练分析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并判断其产生的波形。(九)直流稳压电源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各项指标的计算;(2)了解带放大器的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的稳压原理;(3)掌握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输出电压的计算,三端集成稳压电源的应用:(4)了解并联开关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看懂各种稳压电路;(2)能够根据电路要求选择合适的整流滤波电路并合理选择其中的各元件。(卜)实验实验一、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半导体二极管电路测试要求:1、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2、学会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测量并会判断二极管的好坏。实验二、共射放大电路有关参数的测试要求:1、会熟练连接电路。2、熟练测试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倍数。3、了解放大电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应注意的问题。实验三、射极跟随器要求:1、理解射极跟随器的组成和原理。2、验证射极跟随器的功能及作用。实验四:低频O T L 功率放大器的调试要求:1、理解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熟悉OTL电路的调试及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实验五:差动放大器要求:1、理解差动放大器的原理。2、加深对放大器的性能和特点的理解。实验六: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要求:1、了解负反馈电路的组成。2、验证负反馈能降低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展宽频带。7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4262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1 021 23场效应管放大电路444功率放大电路4265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6286反馈放大电路6287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888信号产生电路449直流稳压电源224合计4 81 26 0四.课 程 习 题 要 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也;通过完成作、也,使学生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其内容为木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内容。题型多样,重点考核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成绩折算比例为:期末成绩:平时考核:实验成绩=7 0:2 0:1 0。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2、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13、唐竟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 9 9 84、谢嘉奎.电子线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 9 9 9七、说明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增加至少1 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制定人:陈永利审定人:崔宗超批准人:郝小会8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电子技术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 时:6 0学 分:5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知识,并为从事有关实际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了解数字电路的研究对象、特点与应用;(2)熟练掌握常用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3)掌握常用码制(8 4 2 1 B C D码、余三码),了解循环码、格雷码等其它码制。2、能力培养要求(1)了解数字电路的研究对象、特点与应用;(2)学会不同进制之间的互相转换。(二)逻辑代数基础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逻辑与、或、非,理解其含义,掌握几种常用的逻辑函数的表达式,真值表以及逻辑符号;(2)熟悉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基本定律及常用规则;(3)了解逻辑代数的公式化简法,化简的意义和最简的概念,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函数化简;(4)了解逻辑代数的卡诺图化简,掌握最小项及最小项表达式,熟悉卡诺图化简法及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化简。2、能力培养要求(1)学会逻辑函数几种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2)具备逻辑函数的化简能力。(三)逻辑门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2)了解T T L与非门电路结构、工作原理、电压传输特性、输入/输出特性、主要参数及其9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测量方法;(3)了解T T L门电路的其它类型,熟悉0C门、三态门的逻辑功能和应用;T T L门电路产品型号知识;(4)了解T T L与C M O S门电路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相互连接。2、能力培养要求(1)学会查资料找到所用集成数字器件的管脚图和功能表;(2)会分析OC门、三态门的具体应用电路。(四)集成触发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基本R 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动作特点,掌握其逻辑功能及描述;(2)了解同步R 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动作特点、逻辑功能及描述;(3)掌握边沿式触发器的动作特点、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描述;(4)熟悉J K、D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根据所给的触发器特点绘制出波形图;(2)具备J K、D触发器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五)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施密特触发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回差特性及应用,了解门电路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和集成施密特触发器;(2)熟悉多谐振荡器的工作特点、参数,了解R C环形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3)了解单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熟悉其特点及应用;(4)熟悉5 5 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举例。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的应用场合;(2)学会5 5 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六)组合逻辑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和分析方法,掌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方法;(2)掌握编码器的逻辑功能,包括二进制编码器、二一十进制编码器和中规模集成8 3线优先编码器,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编码器的使用;(3)掌握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包括二进制译码器、二一十进制译码器,中规模集成译码器,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使用;(4)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的使用;(5)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冒险及其消除方法。2、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逻辑电路的能力;(2)学会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合电路。(七)时序逻辑电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和逻辑功能分析方法,熟悉常用时序逻辑电路;(2)掌握计数器的逻辑功能,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掌握N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10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3)掌握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重点掌握中规模集成移位寄存器的应用;(4)熟悉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的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1)学会用中规模计数器构成N进制计数器;(2)具备查阅手册应用其他中规模数字电路芯片的能力。(八)数模和模数转换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D/A 转换器的电路结构,掌握转换结果的计算;(2)了解D/A 转换器的参数,了解C D A 7 52 4芯片;(3)理解转换器的转换步骤,了解逐次逼近型、双积分型A/D 转换器的特点.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了解D/A 或者A/D 转换器的参数(九)实验实验一集成逻辑门电路逻辑功能的测试要求:1、熟悉逻辑实验箱的构造和使用。2、验证常用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与非、或非、异或门)的逻辑功能。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实验分析要求: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2、验证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功能。实 验 三 3 8 线译码器的逻辑功能验证要求:1、掌握用实验来分析集成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方法。2、熟悉中规模3 线一8 线译码器的应用。实验四触发器的功能验证要求:1、学习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2、进一步熟悉R S 触发器、集成J K 触发器和D触发器的触发方式。实验五中规模计数器的功能验证及应用要求:1、熟悉中规模集成计数器7 4LS 1 6 1、7 4LS 1 6 8 的逻辑功能的测试方法。2、掌握中规模集成计数器的应用,构成N进制计数器的方法。实验六移位寄存器的功能验证及应用要求:1、熟悉中规模移位寄存器7 4LS 1 9 4的逻辑功能。2、掌握移位寄存器构成环形计数器、扭环形计数器的方法。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1绪论222逻辑代数基础663逻辑门电路4264集成触发器4265脉冲信号产生与整形6286组合逻辑电路1 221 47时序逻辑电路1 041 48数模和模数转换器44合计481 26 0II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四、课程习题要求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每节课程布置作业2题左右。五、考试形式及要求期末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以及用中规模集成芯片的能力成绩折算比例为:期末成绩:平时考核:实验成绩=70:2 0:1 0 o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杨志忠.数字电子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制定人:张咏梅审定人:崔宗超批准人:郝小会1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 时:60学 分:4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本课程是在学生学完电子技术类基础课程之后,为加强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开设的体现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综合应用的综合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和接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原理知识和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各主要环节的设计、调试方法,并了解单片机在测量、控制等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应用。初步具备应用单片机进行设备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概述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单片机的定义和优点;(2)了解单片机的应用模式、单片机软、硬件的设计原则;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过程及开发工具的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对单片机有个整体认识,具备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其他系列单片机的主要特性的能力。(二)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单片机的I/O 口结构。了解单片机复位的方法及复位状态;(2)掌握MCS-51单片机的引脚功能及片外总线结构。熟悉单片机的存储器组织;(3)掌握机器周期和震荡器周期的关系;理解时钟电路和CPU时序;(4)了解单片机概貌;编程、程序验证与加密;HMOS型 MCS-51单片机的掉电操作方式。2、能力培养要求(1)会设计上电及按钮复位电路;(2)会设计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根据振荡频率计算机器周期的时间。(三)单片机的指令系统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熟悉MCS-51指令系统的7种寻址方式和指令的格式;(2)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的使用;(3)掌握算术运算类指令的使用;(4)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的使用;1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5)掌握控制转移类指令的使用;(6)掌握布尔变量操作类指令的使用。2、能力培养要求(1)学会运用每条指令,分析指令对标志位的影响;(2)具备通过查表得到指令的代码、字节数、机器周期数的能力;(3)具备计算相对地址(偏移量);程序的执行时间的能力。(四)单片机的程序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2)熟悉常用的伪指令;(3)掌握简单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查表程序和子程序等结构程序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学会一些常见程序的设计方法并能编制简单应用程序;(2)具备画程序框图的和读懂稍微复杂程序的能力。(五)中断系统及定时器/计数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4种输入输出方式的特点;(2)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理解中断系统的结构和中断响应过程;(3)理解定时器/计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初始化和简单应用。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把中断和定时器的应用结合起来,编制一些简单程序;(2)具备多个中断源处理的能力。(六)单片机的系统扩展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单片机的三总线结构,理解M C S-5 1单片机系统扩展的基本原理;(2)理解常用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以及并行接口芯片的引脚及功能;(3)理解单片机和常用ROM和RAM芯片,并行接口的连接方法,学会确定地址范围:(4)掌握数字L E D静态显示、动态显示不同的电路设计工作原理及简单显示程序设计;(5)理解独立式按键、行列式键盘的电路设计、工作原理、与单片机的接口及键输入程序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能根据设计要求为单片机扩展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2)掌握以下常用芯片的使用及与单片机的连接方法;E P R O M:2 7 1 6 2 7 1 2 8R A M:6 1 1 6、6 2 6 4并行I/O接口:8 1 5 5(3)具备看懂单片机的显示和键盘接口的简单硬件图和编制程序的能力。(七)单片机的测控接口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理解常用的D/A和A/D转换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引脚;(2)理解这些常用芯片和单片机的接口方法和具体应用;(3)熟悉模拟信号输入极性变换(双极性)方法、模拟信号的多路输入及采样保持器在A D C应用中的实用技术。14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2、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看懂DAC接口电路和ADC接口电路、应用电路及编制应用程序;(2)能够非常熟练的进行开关量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设计。(A)实验实验一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演示要求: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对单片机有个感性认识。实验二常用指令练习要求:熟悉仿真软件的应用,理解常用指令的执行结果。实验三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练习要求:逐步掌握这些常用程序的设计,会在仿真软件中看最终结果。实验四定时器和中断实验要求:逐步掌握定时器和中断应用时候的初始化和步骤。实验五 可编程I/O 接口 8 1 5 5 实验要求:学会应用8 1 5 5 的初始化,了解8 1 5 5 的工作方式。实验六显示程序实验要求:理解动态显示的原理,学会编制显示程序。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1计算机应用概述222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6283指令系统1 221 44程序设计基础1 021 25中断系统和定时器821 06单片机系统的扩展4267单片机的测控接口628合 计4 81 26 0四、课程习题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程序,应尽量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加深对书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基本的实践训练。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其内容为本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内容。题型多样,主要考查学生对单片机各部分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指令系统的理解和使用汇编语言编程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单片机接口的了解和理解情况。成绩折算比例为:期末成绩:平忖考核:实验成绩=70:2 0:1 0 o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李全利.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李传军.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3、周航慈.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4、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5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七、说明1、本大纲建议学时78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但是最少不能少于60学时。2、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应该增加至少1周的课程设计时间。制定人:张咏梅审定人:崔宗超批准人:郝小会16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技术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 时:6 0学 分:4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 L 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性能优越、灵活通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国外引进的自动化生产线,还是自行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都广泛采用单台或多台可编程序控制器组成。所以,掌握P L C 技术,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是电类各专业(如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工业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电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功能、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使学生掌握一种至二种基本机型,掌握P L C 捽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为今后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可编程控制器概述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定义,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和分类。2、能力培养要求对可编程控制器有个整体认识,具备阅读资料了解其他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特性的能力。(二)可编程序控制器构成原理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能力培养要求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过程以及输入/输出映像寄存器的理解,能够清楚的知道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三)S 7-2 00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S 7-2 00系列P L C 的构成;(2)了解S 7-2 00系列P L C 的编程概念;(3)掌握S 7-2 00系列P L C 内部元器件;(4)掌握输入、输出扩展。17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明白P L C 的工作过程和计算机及单片机的工作过程不同;(2)具备P L C 输入、输出扩展的能力。(四)S T E P 7-M I C R 0 的使用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S T E P 7-M I C R 0的主菜单功能及使用,梯形图编辑器主菜单功能:(2)了解S T E P 7-M I C R O 的通讯功能及联机操作。2、能力培养要求具备通过S T E P 7-M I C R O 软件编写程序和调试的能力。(五)S 7-2 00系列P L C 基本指令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基本逻辑指令,数据处理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2)了解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2、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应用基本指令编写程序的能力;(2)具备通过程序控制指令编写高级程序的能力。(六)S 7-2 00系 歹!)P L C 功能指令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表功能指令、转换指令、中断指令和其他功能指令;(2)掌握高速处理指令。2、能力培养要求(1)能够应用表功能指令、转换指令、中断指令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程;(2)具备应用掌握高速处理指令的能力。(七)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掌握P L C 应用系统设计的具体方法;(2)了解P I D控制功能的应用;(3)了解导线二维标注法的电器图的设计。2、能力培养要求(1)具备P L C 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可以编写小型控制系统程序;(2)能够通过导线二维标注法进行电器图的设计.(A)可编程序控制器联网通讯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P L C 的 C P U 与计算机设备的通讯;(2)了解S 7-2 00系列P L C 自由口通讯。2、能力培养要求能够实现P L C 与计算机设备的通讯。(九)其他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OMRON、F P 1、F X等的简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了解 OMRON、F P 1、F X 等的 P L C。2、能力培养要求能够载实际使用中选择不同的P L C。(十)实验18可编程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实验一工作台自动循环控制内容:设计工作台自动循环的PLC控制电路。要求:理解循环指令的使用。实验二智力竞赛抢答器内容:根据要求设计程序。要求:掌握应用软件的编程方法。实验三电动机星一三角启动内容:根据电动机星-三角起动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要求:通过实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四自动送料装车系统内容:根据自动送别料装车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要求: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PLC控制方法。熟练使用PLC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实验五水塔水位系统内容: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编写用户程序。要求:了解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及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验六电梯控制内容:根据控制要求,设计PLC外部电路。编写用户程序。要求:了解自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及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三、课程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1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222可编程序控制器组成原理223S7-20 0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444STEP7-MICR0 的使用445S7-20 0 系列PLC基本指令12126S7-20 0 系歹!PLC功能指令667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设计1212248可编程序控制器联网通讯449其他可编程序控制器介绍22合 计481260四、课程习题要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中的程序,应尽量在计算机上调试运行。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加深对书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是基本的实践训练。五、考试形式及要求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其内容为本大纲所要求的基本内容。题型多样,主要考查学生对PLC各部分结构、工作原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指令系统的理解和使用编程软件的能力,考查学生对PLC的了解和理解情况。六、课程的主要参考书1、赵金荣,叶真.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钟肇新,彭侃.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3、王永华.现代电气及可编程技术.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七、说明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电路、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电机及拖动系统、自控原理等课程之后进行教学,并可与单片机、交直流调速系统等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学习。制定人:张新军审定人:崔宗超批准人:郝小会20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大纲电子线路CAD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线路CAD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 时:60学 分:4开课学期:第二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别:必 修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电子线路CAD-Protel99是我校电子专 也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主要学习Protel99的功能安装的基本知识;原理图编辑器的功能和原理图绘制方法;掌握印制板编辑器的功能、单面和双血印制板设计过程和技巧、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方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路原理图绘制和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方法及基本操作,为学生将来社会工作打下一定的应用软件的能力。课程的基本任务1、熟悉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原理图设计环境。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概念及设计流程、原理图设计环境、管理器、设计环境设置等。(2)用工具画原理图。主要包括:原理图画图工具、原理图绘图工具、编辑原理图的工具、元件库、网络表操作等。(3)画元件图。主要包括:元件编辑器、管理元件、画原理图的工具栏、画元件图示例、报告文件等。(4)原理图画图练习。主要包括:画图前奏、画图示例、练习等。2、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设计电路板的电路板编辑器PCB、零件封装的零件封装编辑器PCBlib、元件的布局、自动布线以及手工调整等。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电子线路CAD-Protel99 是我校应用电子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主要学习Protel99的功能安装的基本知识;原理图编辑器的功能和原理图绘制方法:掌握印制板编辑器的功能、单面和双面印制板设计过程和技巧、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方法。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路原理图绘制和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方法及基本操作,为学生将来社会工作打下一定的应用软件的能力。课程的基本任务1、熟悉绘制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方法与技巧:(1)原理图设计环境。主要包括:电路原理图概念及设计流程、原理图设计环境、管理器、设计环境设置等。(2)用工具画原理图。主要包括:原理图画图工具、原理图绘图工具、编辑原理图的工具、元件库、网络表操作等。(3)画元件图。主要包括:元件编辑器、管理元件、画原理图的工具栏、画元件图示例、报告文件等。21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大纲(4)原理图画图练习。主要包括:画图前奏、画图示例、练习等。2、掌握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设计电路板的电路板编辑器PCB、零件封装的零件封装编辑器PCBlib、元件的布局、自动布线以及手工调整等。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Protel99 的简介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Protel99软件的发展历史;(2)了解 Protel99 的特点;(3)了解 Protel99 的组成。2、能力培养要求能够正确安装和卸载Protel99软件。(二)初识 Protel99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板设计的基本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