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pdf
人教版2020年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溶流质量g溶港质量g水的质量/g0氧化钙的质量,g 硝酸钾质量g 稀盐酸的质量,g时间“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镭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因为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所以溶液的质量减少,故不符合题意;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随着加入的硝酸钾的质量的增加,溶液的质量,从一个不为0的值逐渐增大到硝酸钾饱和,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含有水,所以开始水的质量不为0,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钵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水的质量不再增力口,为一定值,故符合题意;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因为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选Co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 解 度/gA.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B.t;C 时,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 C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 0 ,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2D.t;C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时,溶质质量分数为甲 乙 丙【答案】B【解析】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 0 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A.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如升温会析出固体,所得仍是饱和溶液;B.t:C 时,丙的溶解度为1 2 g,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 0 0 g)X 1 0 0%,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 2+(1 2+1 0 0 g)X 1 0 0%l l%,故可以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丙溶液;C.t?时,甲、乙两种物质在相同量的溶剂里形成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 0 ,析出甲的质量比析出乙的质量大,因为降温前后甲的溶解度差较大;D.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i o o g)x i o o%,t 0 c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丙,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聚也是乙甲=丙,溶液升高到t 时,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2而增大,溶质不析出,故溶液组成不变,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升温后甲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丙,所以升温后三种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选 B3.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 0 g (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 3%,1 8 0 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 3.8 g,则分解的A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 知 2 N a H C O =N a C O +H o+C O T)A.6 0%B.4 7.3%C.4 0%D.3 3.6%【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5 0 g x 2 3%=1 1.5 g,23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4 2 g。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 3.8 g,则减少的质量为:5 0 g-4 3.8 g=6.2 go减 少 的 6.2 g 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根据差量法有:2NaHCO=Na CO+HO+CO T Am3 2 3 2 2168 18 44-62x 6.2g168 _ x6262g解得 x=1 6.8 g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62 g xl()0%=40%。42g故 选 C o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F e O (F 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2 3B.C O (C O)先通入足量的浓N a O H 溶液,后通过浓硫酸2c.C a O (C a C O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D.N a C l (N a C O )加入过量C a C l 溶液,过滤、蒸发、结晶2 3 2【答案】B【解析】除杂的要求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除杂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而一氧化碳不反应,能除杂;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要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是氯化钙过量,引入氯化钙杂质。选B5.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溶液以PH港番P H加 水 的 体 积 “稀玄酸,址便最)t(s)A BC DA.向 p H =2 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向N a O 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m 表示食盐的质量,A%表示溶质质量分数)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答案】D【解析】A.溶液的p H 小于7,溶液呈酸性,p H 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 H 大于7,溶液呈碱性,p H 越大碱性越强;p H 等 于 7,溶液呈中性。向p H =2 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使溶液的酸性变弱,溶液p H 变大,但是始终呈酸性,不会出现p H 等于7或p H 大于7;B.向N a O 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氢氧化钠溶液,p H大于7;随酸的加入,pH不断减小,刚好完全反应p H等于7;酸过量时,溶液呈酸性,p H小于7;C.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开始,随食盐的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D.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先反应完,但是铁比同质量的锌生成氢气多。选D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6.某同学将m g M g、A l、Z n、F 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A.2.4 W m W 6.5B.2.4 m 6.5C.1.8 W m W 6.5D.1.8 m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玲B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D和E的物质类别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若D是一种白色固体,则B玲D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若C为单质,A和B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他条件不变。则D玲B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A为单质,B和C含有相同的元素,A能生成B和C,故A 3 B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也可能是置换反应,如A是碳,B是二氧化碳,C是一氧化碳,故A选项错误;B、当A为碳,B为二氧化碳、C为一氧化碳时,D、E分别可以是碳酸钠和碳酸钙,都属于盐;D、E分别也可以是碳酸钙和碳酸,属于不同类物质,故B选项正确;C、当D为碳酸钙,B为二氧化碳时,B玲D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D、若C为单质,A和B含有相同的元素,则C可能是氧气,A可能是过氧化氢,B可能是水,则D可能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生成水的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Bo1 2.用足量的C O还 原8.0g某种铁的氧化物,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1 2.5 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可能是A.FeO B.Fe203 与 FesO2,的混合物C.FeO与Fe304的混合物 D.Fe3O4【答案】C【解析】【分析】一氧化碳和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详解】设 生 成 1 2.5 g碳酸钙,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O+Ca(OH)=CaCO J+H O2 2 3 244 100 x 12.5g44=1 0 0 x 12.5gx=5.5g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夺取一个氧原子,该氧原子来源于铁的氧化物,故8.0 g铁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5.5 gx 1%1 0 0%=2 g;则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48.0 g-2 g:g=6:7 ,当 F e。与 F e。的分子个数比为3:1 时,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56 16 3 46:7,故 选 C o1 3.可燃物R是 C、H、C H、C 0 或 CH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gmim2000反应后质量/g00m3m4m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m=l/9 m时,R是H1 4 2m+m=m 时,R是C或C 0!2 3 m:m=l l:9 时,R 是 C H 或 C H O3 4 4 48 m/I l +8 m/9+4 m/73 4 5 2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R、氧气反应后质量变为0,是反应物;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是0,是生成物,要确定R是哪种物质,生成物是什么,就要通过反应前后质量的关系来进行确定。氧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 H 2+。2 点燃_ 2 H 2。,其中氢气与水的质量比为1:9,正确;碳或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此时m+m=p i,3 正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C%+2 0 2 点燃工。2 +2%0,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 1:9;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 C H Q+3 0 点燃,0 +24 H 02,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的质量比为1 1:9;通过分析可知,当m3:m 产 1:9 时,R 是 CHCHOj 正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如果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则R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生成物中的氧元素的质量大于或等于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3 441 0 0%=8 m/l l ,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 x 1 6 x 1 0 0%=8 m/9 ,4 lg 4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用金屿 1 0 0%=4 1 7 1/7 ,通过分析可知,8 m/l l+8 m/9+4 m/7 2 m,正确。故选D。34 5 21 4.密闭容器中盛有C%和。2 的混合气体,点燃使其充分反应,C H4全部转化为C O、C 02和H20,待容器恢复至室温,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 6%.则反应前C%和。2 的质量比为()A.4 :1 3 B.3 :1 0 C.2 :7 D.1 :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假设反应后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 0 0 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元素1 0 0 g x 3 6%=3 6 g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 0 0 即誓g=6 4 g 根据元素的守恒,可知甲烷中碳元素曾质量为3 6 g,则甲烷的质量为3 6 g x 1 0 0%=4 8 g,甲烷中氢元素的质量为4 8 gx ,x io o%=i2 g,甲烷燃烧时,其中的氢元素转化为水中的氢元素.则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2 1 2 g 正 x 1 0 0%j=1 0 8 g,反应后生成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为1 0 8 g-1 2 g=9 6 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氧气的质量为6 4 g+9 6 g=1 6 0 g。则反应前c。和。抻质量比为4 8 g:1 6 0 g=3:1 0 ,故选瓦1 5.向质量为m 的 Z n 和 F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 u C l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2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的颜色一定呈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3 种C.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滤液中一定有Z n C l和FeCl2 2【答案】D【解析】Zn+CuCl=ZnCl+Cu2 265 64Fe+CuCl=FeCl+Cu2 256 64由此可知,锌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减少,铁的反应使固体质量增加,质量为田的Z n和E e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C u C l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 为m o说明锌、铁都参与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有Z n C l和FeCl,选D22点睛: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6.下图中 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好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甲乙丙AHgOQiBCCOO:CH2CO3C01H2ODBaCI:BaCO:HC1A.A B.B C.C D.D【答案】B【解析】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汞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B、碳和氧气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不能通过反应转化成氧气;C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D氯化钢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氯化钢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钢和盐酸。选B点睛:熟练掌握常见化学方程式,掌握物质间的转化方法。17.将22.2gCu2(OH)2cO3放在密闭容器内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 为15.2g。在剩余固体里加入10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红色金属。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5.2g剩余固体是纯净物 B.过程中生成CO2和%0的质量和为7.0gC.残留红色金属质量为12.8g 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碱式碳酸铜分解时,部分生成了氧化铜,部分生成氧化亚铜设分解生成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为m,生成氧化铜的质量为xC u(0H)CO=CuO+H O+CO T2 2 3 2 2222 80m x222 80=2C u(OH)CO=2CU O+2H O+2CO T+O T2 2 3 2 2 2 22x222 2x14422.2g-m 15.2g-x2x222 _ 2x144-22.2g-m 15.2g-xm=l 1.1g由计算可得X-o g因此生成氧化铜、氧化亚铜的碱式碳酸铜的质量均为1 1.1g,生成氧化亚铜的质量为15.2g-8g=7.2g设生成铜的质量为y,与氧化亚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n2Cu O+H SO=Cu+CuSO+HO2 2 4 4 2144 98 647.2g n yi144=98=647.2g n1n=4.9gy=3.2gCuO+HSO=CuSO+HO2 4 4 280 988g n280=98酝2n2=9.8gA、剩余固体加硫酸后生成铜,说明15.2g剩余固体是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是混合物,故A不正确;B、过程中生成CO2和H2O,氧气的质量和为7.0 g,故B不正确;C、残留红色金属为铜,质量是3.2 g,故(:不正确;9.8g+4_9gD、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4.7%,故D正确。故选D。100g18.N aC 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原理,包含了氯碱工业,电解法制取金属钠,侯氏制碱,生产盐酸,制取漂白粉(有效成分是Ca(C10),部分生成物2A.NaC 0的热稳定性比NaHCO差2 3 3B.氯碱工业制得纯碱C.侯氏碱法的产品是NaHCOD.工业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而不是氯气和石灰水【答案】D【解析】A、由碳酸氢钠受热转化为碳酸钠可知,NaHCO的热稳定性比Na 8 差,错误;3 2 3B、氯碱工业制得纯碱、氯气、氢气、氢氧化钠、盐酸等,错误;C、侯氏碱法的产品是NaCO和NHCI等,错误;D、由于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太低了,不适用于大量生2 3 4产,故工业制取漂白粉采用的是氯气和石灰乳反应,而不是氯气和石灰水,正确。故选D.1 9.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 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A.40%B.41.2%C.57.1%D.8.4g【答案】A96【解析】200g9.8%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200gx9.8%x 98=19 6g。烧碱、小苏打与稀硫96酸反应都生成硫酸钠。216g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9.2gJ42=28.4g,28.4g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8.4g-19.2g=9.2go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2gx3-23=1.2g,样品中小苏打的质12 23量为1.2g+4=8.4g,小办打中钠兀素的质量为8.4gx 4=2.3g,烧碱中钠兀素的质量为9.2g-232.3g=6.9g,烧碱的质量为6.9g-r4 0=12g,样品的质量为12g+8.4g+0.6g=21g,此样品中小苏8.4g打的含量为均xl00%=40%,故选A。2 0.将 乙 酸(CHC00H)和葡萄糖(CH 0)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3 6 12 6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 -9a B.1 -8a C.12a D.8a【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乙酸(CH COOH)、葡 萄 糖(C?O)、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3o 12 b进行分析解答。【详解】乙 酸(CHfOOH)、葡 萄 糖(C,H,O p、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则将3 6 12 o乙 酸(CH3COOH)和葡萄糖(C H 0)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x2):(16x1)=1:8;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l-a-8a=l-9ao故 选A.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1)小丽在学习了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提出如下疑问:为什么高锦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而氯酸钾却不需要?你 认 为 高 锦 酸 钾 加 热 制 取 氧气在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小刚分别观察了高镭酸钾和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发现用高镭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试管变黑,棉花团上有黑色颗粒物,而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后的试管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需不需要塞棉花团与反应物的物理性质有关。你 认 为 小 刚 所 说 的 物 理 性 质 是 指,棉 花 团 上 的 黑 色 颗 粒 物 最 可 能 是.A高镭酸钾B镭 酸 钾C二氧化镒小华认为除了反应物的物理性质还可能与其化学性质有关,于是查阅资料,发现高镉酸钾相比氯酸钾更具有可燃性,且容易发生爆炸。(2)在学习完双氧水在二氧化锦催化条件下制取氧气后,赵老师提问:双氧水制取氧气相比高镭酸钾和氯酸钾有那些优点,于是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相比用高镭酸钾和氯酸钾的优点。在比较了高橘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制取氧气的条件后,小刚提出疑问,者没有一种既不需要加热,又不需要催化剂的制取氧气的方法。老师告诉同学们潜水员在海底呼吸用的氧气就是用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叫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制取的。于是带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进行上述实验,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 _ _ _ _ _ _ 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液体未流下,原因是_ _ _ _ _ _ _ _待充分反应后,取少量反应液加几滴酚配,发现溶液变红,写出锥形瓶里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3)小明查阅资料还发现,海底潜水员呼出的气体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产生氧气,关于反应最终生成的固体物质进行了如下猜测。猜测一:氢氧化钠 猜测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猜测三: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浓硫酸无水硫陵铜 X 的化学式为,其作用为.a 仪器的名称,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_ _ _ _ _ _ _ _二氧化碳通入到烧杯中,发现蜡烛先熄灭,随后裹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燃烧起来,以此得 出 二 氧 化 碳 具 有、的性质。a 中裹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未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燃烧具备的条件.以此得出人体呼出的气体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_ _ _ _ _ _ _【答案】防止高钵酸钾颗粒堵塞导管试管变黑,棉花团上有黑色颗粒物C不需要加热,节约资源 检查装置气密性 分液漏斗瓶塞未拔掉2H O+2Na O=4NaOH+O T2 2 2 2碳 酸 钠 NaHCO3吸收少量的氯化氢气体硬质玻璃管CaCO+2HCl=CaCl+H 0+C0 T密度比空气大 不支持燃烧 可燃物、氧气、温度3 2 2 2达到着火点 2CO+2Na O=2Na CO+O【解析】【分析】【详解】(1)在试管口塞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镭酸钾颗粒堵塞导管;故填:高镒酸钾颗粒堵塞导管。小刚所说的物理性质是指高锯酸钾加热容易升华,棉花团上有黑色颗粒物;A、高钵酸钾是暗紫色的固体,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镭酸钾也不是黑色固体,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锦是黑色固体,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填:试管变黑,棉花团上有黑色颗粒物 Co(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用高锌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填:不需要加热,节约资源。在制取气体前,为了能收集到气体,加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液体未流下,是分液漏斗上面的瓶塞没有取下;故填:分液漏斗瓶塞未拔掉。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酚肽,溶液变红,说明制取氧气后的溶液显碱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也就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O+2Na O=4NaOH+O t.2 2 2 2故填:2H O+2Na O=4NaOH+O T。、2 2 2 2(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最终生成的固体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碳酸钠;故填:碳酸钠。图中第一套是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把制取的气体通过X 的饱和溶液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要除去氯化氢气体,用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根据所学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仪器a是硬质玻璃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2HCl=CaCl+H 0+C0 T;3 2 2 2故填:NaHCC)3 吸收少量的氯化氢气体硬质玻璃管CaCO+2HCl=CaCl+H O+CO3 2 2 2二氧化碳通入到烧杯中,蜡烛在烧杯的底部,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故填: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a 中裹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未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人体呼出的气体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0+2Na 0 =2Na CO+0 .2 2 2 2 3 2故填: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2cO+2Na 0 =2Na CO+O。2 2 2 2 3 22 2.小红学碱的性质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并把两个实验的滤液都倒入了一个烧杯中,结果烧杯中产生了少量气泡,最终还有白色沉淀生成。回答下列问题:实 验 中酚酷溶液的作用。实验中滤液的溶质除有氢氧化钠外,还有(填化学式)。(3)烧 杯 中 产 生 白 色 沉 淀 物 的 化 学 方 程 式。(4)小红对烧杯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小红认为除有N a C l夕卜,还可能含有:猜 想1:还可能含有C a C l2猜 想2:还可能含有,为了验证猜想1提出方案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烧杯中的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 入N a C O溶液2 3猜 想1正确【答案】显示中和反应发生及反应程度 N a C O C a C l +N a C 0 =C a C O +2 N a C l N a C O2 3 2 2 3 3 2 3有白色沉淀【解析】(1)澄清石灰水解稀盐酸均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实验中酚儆溶液的作用是显示中和反应发生及反应程度;把两个实验的滤液都倒入了一个烧杯中,结果烧杯中产生了少量气泡,最终还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实验中滤液的溶质除有氢氧化钠外,还有N a C O ;2 3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 为:C a C l +N a C O =C a C O J+2 N a C I ;如果氯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氯2 2 3 3化钠;若氯化钙过量,则溶质除了氯化钠以外还有氯化钙;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除了氯化钠以外还有碳酸钠,故小红对烧杯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小红认为除有N a C l外,还可能含有:猜 想1:还可能含有C a C l ;猜 想2 :还可能含有N a C O ;为了验证猜想1提出22 3方案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烧杯中的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 入 呼。3溶液有臼色沉淀猜想1正确2 3.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量氮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呢?大家围绕上述问题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请你共同参与完成:氢 氧 化 钙 溶 液 与 碳 酸 钠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呢?(猜想假设)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是 O(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猜想二不正确步骤二: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 _ _ _ _ _ _ _ _ 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交流)步骤二中小红认为选择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也可得到同样的结论,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0【答案】Na CO+Ca(OH)=CaC。J +2 N a O H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无明显变化 碳酸钠2 3 2 3吗【解析】试题分析:(1)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xH-2NaOH(2)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生成物一定有,反应物可能含有(即有可能其中一种反应物过量),猜想一:只有氢氧化钠,说明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猜想二: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反应物碳酸钠溶液过量,故猜想三有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所以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实验探究】实验步骤一,滴加过量稀盐酸,得到猜想二不正确,说明没有碳酸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明显变化;步骤二:得到结论是猜想三正确,并且有白色沉淀这个现象出现,说明加入的物质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切出现白色沉淀,故是滴入碳酸钠溶液【反思交流】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证明氢氧化钙的存在,还可通入二氧化碳考点: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化学性质24.(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图.A B C D E F(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 _ _ _,_。(2)用高锌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装置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通过F、G装置除去杂质,则接口顺序:B连 接()连 接()连接C(填小写字母)。(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H.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作出了猜想,请你补充丁同学的猜想。同学甲:可 能 是CaCI2和Ca(OHl;同学乙:可能只有CaCI2;同学丙:可 能 是CaCI、HCI和Ca(OH)2 2同学丁:可能是。你认为该小组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酷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同学甲猜想不正确实验2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先有_ _ _ _ _ _ _ _,后有同学丁猜想正确(5)(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答案】锥 形 瓶 集 气 瓶A 2 K M n O jM n O jM n O jO J ef cd Hck CaCi2丙气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物是否过量【解析】【分析】【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为固液反应装置的锥形瓶;为收集气体的集气瓶;(2)高钵酸钾制取氧气采用固体加热装置,所以为发生装置为A,高锌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锌酸钾、二氧化镭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为:A2KMnO=K MnO+MnO+0 t.4 2 4 2 2(3)制备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需要去除水蒸气和氯化氢,干燥放在集气瓶之前,去除氯化氢之后,所以先利用饱和碳酸氢钠去除氯化氢,然后利用浓硫酸吸水性,去除水蒸气,除杂和干燥都是从长导管一端通入气体,故顺序为BTeff cd;(4)猜想同学甲:氢氧化钙过量时是CaCI2和Ca(OH)2;同学乙:恰好完全反应时是CaCI;2同学丙:可能是CaCI2.HCI和Ca(OH)2;同学丁:稀盐酸过量时是CaCI,2HCI;该小组同学的猜想中不需做实验就可以否定的是同学丙,因为氢氧化钙和稀盐酸不能共存;进行实验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酸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另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先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后有沉淀产生,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盐酸,同学丁猜想正确;(5)反思与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2 5.超氧化钾(K 02)是一种黄色固体,它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它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2CO2=2K2CO3+302,某学生为了验证这一实验,以大理石、足量的盐酸和超氧化钾为原料制取。2,设计出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1)A是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乙图中图1、图2、图3中选择_,写出装置制取CO2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B装 置 的 作 用 是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2)表明D中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时的现象是_,在宇宙飞船上可以安装盛有Na2O2(过氧化钠)的装置,它的作用是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请你写出F装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G装置反应,请在下面的仪器中根据上述反应选择适当的仪器组成一套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各仪器从左到右的接口顺序是b l ()玲()-()。(填各仪器接口处的字母)。【答案】图2 CaCO+2HCl=CaCl+C0 T+H 0 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3 2 2 2气体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E装置导管口气泡冒出缓慢MnO2Na O+2CO=2Na CO+O 2KC1O=S2KC1+3O T f e g2 2 2 2 3 2 2&【解析】【分析】【详解】(1)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面以下,故发生装置应选图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2HCl=CaCl+CO T+H O;3 2 2 2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HCI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装置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故C装置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2)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E装置导管口出现气泡,当E装置导管口气泡冒出缓慢时,表明D中的超氧化钾样品接近反应完毕;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N a、0、C,生成物中含0,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有N a、C,结合超氧化钾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故还应有碳酸钠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0 +2CO=2Na CO+O.2 2 2 2 3 2(3)F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氯酸钾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下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KC1O-2=21+30;3 A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浓硫酸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洗气应“长进短出”,故应从f 端进入,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要想得到干燥的氧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J,故各仪器从左到右的接口顺序是b f f-e-g。2 6.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列仪器进行制取气体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将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填仪器名称)加入 A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确定C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应满足的条件是-o(3)实 验 室 制 得 的 氢 气 可 用 上 图 装 置 中 (填字母序号)收集。MnO【答案】长 颈 漏 斗 2 H 2。2 12 H 2。+。2 个反应物为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c d【解析】【分析】【详解】(1)由装置图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将过氧化氢溶液通过长颈漏斗加入A中,在二氧化镐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O 22H2O2=2 H2O+O2t;(2)确定C作为气体发生装置,不需加热,是固液常温型反应,多孔隔板上的物质应该是块状的,试管中放入液体,固液接触开始反应,故需要反应物为块状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3)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根据图示装置,可选用c从短管进入,或d装置排水法收集。故 选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