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区2022届化学高一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5份试卷合集】.pdf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A.Cl2 B.氯水 C.Ca(ClO)2溶液 D.CaCL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C L 遇水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不选A;B.氯水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不选B;C.Ca(C10)2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不选C;D.CaCb溶液不能生成次氯酸,没有漂白性,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故选D。2.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H(CHtC(X )H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1H12O2B.I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01%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D.该有机物能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G1H12O2,A 正确;B.分子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I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m0IH2发生加成反应,B 正确;C.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较基,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C 正确;D.分子中不存在醛基,该有机物与热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不会生成砖红色沉淀,D 错误;答案选D。3.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B.B於ZMSO4溶液 CuSOj溶液金 祁 心 酸Nn2c,NinSiOjF 勺溶液5%的HzQ?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验证非金属性:C lC Si实验室制氨气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捌【答案】D【解析】【分析】A.没有构成闭合回路;B.盐酸易挥发,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C.氯化核分解后,在试管口又化合生成氯化钱;D.由控制变量研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知,只有一个变量。【详解】A.没有构成闭合回路,不能形成原电池装置,则不能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A 错误;B.盐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则不能比较C、S i的非金属性,B 错误;C.氯化钱分解后,在试管口氨气与氯化氢又化合生成氯化钱,不能制备氨气,应利用铉盐与碱加热制备,c 错误;D.由控制变量研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可知,只有一个变量催化剂,则图中装置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 正确;答案选D。4.标况下,某气体的质量为2.8 克,体积为2.24L,其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8 B.56 C.112 D.28g/mol【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n=三计算相关物理量,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以此解答。详解: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其质量为2.8克,则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T T=0.1m ol,/,口/一口M=TTTTT=28g/mol,所以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所 以 A 选项是正确的。5.在 1 L 浓度为0.2mol【-iFe(NO3)3和 1.5 molL“H 2 s 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9.2 g 铁粉使其充分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11.2 LB.反应后的溶液中c(Fe2+):c(Fe3+)=2:1C.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16.8 g 铁粉D.反应后的溶液还可以溶解19.2g铜【答案】D【解析】【分析】涉及的反应有 Fe+4HN03-=Fe+N0 t+2H2。,Fe+2Fe3=3Fe2 Fe+2H=Fe2+H21;39.2g 铁粉为 0.7moL 溶液中硝酸根离子0.6m ol,氢离子3m ol,氧化性:硝酸FeH*,生成NO时消耗0.6mol铁粉,2.4mol氢离子;剩余的0.Imol铁粉发生Fe+2Fe=3Fe,生成0.3moiFe,【详解】A.分析可知,反应后不产生氢气,A错误;B.分析可知,生成 0.3m oiFe,剩余的 Fe为 0.6m ol,溶液中 c(Fe2*):c(Fe)=O.3:0.6=1:2,B 错误;C.反应后的溶液,含有0.6mol Fe,0.6mollT还可以溶解0.6mol铁粉即33.6g,C错误;D.反应后的溶液含有0.6molFe”,还可以溶解0.3molCu,即 19.2g,D正确;答案为D;【点睛】根据氧化性的强弱:硝酸FeH*,确定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乙醇中的乙酸用图甲装置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乙烯用图乙装置C.用自来水制取少量的蒸储水用图丙装置D.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可用图丁装置【答案】C【解析】【详解】A.乙醇与乙酸互溶,不能利用分液的方法除去,A 项错误;B.酸性高镒酸钾可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烷中又引入了新的杂质,B 项错误;C.用自来水制取少量的蒸储水可采用蒸储方法,图丙符合题意,且科学规范,C 项正确;D.盐酸不是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无法通过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得出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的结论,D 项错误;答案选C。7.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的长短无关;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达到平衡时,反应停止了,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A.B.C.D.【答案】B【解析】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对;条件改变,可使原平衡发生移动,错;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的时间的长短无关,对;化学平衡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大于0,是动态平衡,对、错。答案选B。8.长征2 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气化锂、气化锂、氤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 号火箭的优良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D、T 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B.笈化锂、气化锂、氟化锂都是强还原剂C.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3D.LiH易与水反应生成H 2,且每生成ImolHz转移电子的是数目为2N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H、D、T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属于同位素,故 A 错误;B、氢化锂、气化锂、氟化锂中H、D、T 均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强还原性,是还原剂,故 B 正确;C、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应为8:9:10,故 C 错误;D、LiH中,H为-1价,在 H?O中,H 为+1价,所以:Im ol氢气生成是一个-1价 H 和一个+1价 H 结合,所以只有Imol转移电子数目,故 D 错误;故选B。9.根据下表部分短周期元素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皿0.1600.1450.1120.1040.066主要化合价+2-3-26-2-2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V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L Q,则 L 为 Mg 元素,Q为 Be 元素,原子半径M 的介于L、Q 之间,则 M 为 A1元素。A、&R为H2S,H2T 为 H2O,水中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高IW AHz S,即 Hz R CHz T,故 A 错误;B、金属性M g 比Be强,则 Mg 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 Q,故 B 错误;C、M 与 T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故 C 正确;D、I?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Q?-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不相等,故 D 错误;故选C。10.下列试剂保存或者盛放方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盛放在铜质器皿中 B.NaOH溶液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C.稀硝酸盛放在铁质器皿中 D.锌粒保存在细口玻璃瓶中【答案】B【解析】A.浓硝酸能够与铜发生反应,不能盛放在铜质器皿中,可以保存在铁质或者铝质器皿中,A 错误;B.NaOH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不能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可以保存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B 正确;C.稀硝酸能够与铁反应,不能盛放在铁质器皿中,可以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C 错误;D.锌粒保存在广口瓶中,D 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注意明确化学试剂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注意广口瓶与细口瓶的区别。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C12中 3 5c l 与 3 7c l 两种核素的个数之比与HC1中3 5C1与3 7C 1 的个数之比相等18g H2。中含有的中子数为IONA标况下,等体积CH,和 HF所含的电子数相同只有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等物质的量的CN和总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0 与180 间的相互转化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答案】D【解析】分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原子;同位素原子在不同物质中个数之比不变;H2O 含有8 个中子;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态;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可能形成离子键,如钱盐;CPC和 N2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均是三对;同位素原子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详解: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但微粒可能为原子、分子、离子等,如 Na,NHj的质子数都是11,HF,N e的质子数都是1 0,但不是同种元素,错误;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原子,因此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正确;同位素原子在不同物质中个数之比不变,所 以 C12中 35cl与 37cl两种核素的个数之比与HC1中 35cl与 3 7 a 的个数之比相等,正确;18gH2。的物质的量是Im o l,其中含有的中子数为8NA,错误;标况下HF不是气态,等体积C%和 HF所含的电子数不相同,错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可能形成离子键,如氯化钱中钱根离子与氯离子存在离子键,错误;CPC和 N2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均是三对,因此等物质的量的CW和 N2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正确;与,8O 之间的转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因此不可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l6o 与,8O 间的相互转化,错误。答案选D。1 2.招 二 二 是最早发现的Ne元素的稳定同位素,汤姆逊(J.J.Thomson)和阿斯通(F.W.Aston)在 1913年发现了不二二下列有关至二二和及二 二 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同分异构体 B.不同的核素 C.性质相同 D.同系物【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石二二和瑞二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分析判断。详解: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石二二和君二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 错误;B.五二二和煦二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核素,B 正确;C.君二二和相二二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C 错误;D.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原子团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石二二和及二二互为同位素,D 错误。答案选B。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A.在标准状况下,22.4 L 水所含分子数目为NAB.1 mol-L-,K2SO4溶液所含K+数目为2NAC.Im ol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或 NazCh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D.2.4 g M g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O.INA【答案】C【解析】【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A 项错误;B.没有告知溶液的体积,离子的数目无法计量,B 项错误;C.钠与氧气生成的产物无论是谁,1 mol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失电子数目均为NA,C 项正确;D.2.4gM g的物质的量为O.lm ol,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为0.2NA,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择C 项。14.下列物质进行一氯取代反应,产物只有两种的是()A.(CH3)2CHCH(CH3)2 B.(CH3CH2)2CHCH3C.(CH3)2CHCH2cH2cH3 D.(CHsbCCH2cH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该分子中的等效氢只有一种,所以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正确;B、该有机物中的等效氢有4 种,则一氯代物有4 种,错误;C、该分子中的等效氢有5 种,则一氯代物有5 种,错误;D、该分子中的等效氢有3 种,则一氯代物有3 种,错误。答案选A。15.加碘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还添加了适量的K I(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I03和 NaCl为离子化合物,均只含离子健B.KIO3中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强C.KIO3只有氧化性,无还原性D.2 3 岫气1 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7:8【答案】D【解析】A.KIO3属于离子化合物,含 有 1-0共价键和离子键,故 A 错误;B.仁的原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破 卜 故 B 错误;C.KIO3中的I 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 C 错误;D.23Na37a中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11+17):(23-11+37-17)=28:32=7:8,故 D 正确;故选 D。1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A.化学反应的能量可转化为为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等;B.化学反应是否加热才能进行与反应热无关;C.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或吸热没有关系;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详解:A.化学反应的能量可转化为为热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等,不一定表现为热能,如可燃物的燃烧,既转化为热能,又有光能,A 错误;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例如铝热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进行,在常温下不反应,B错误。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例如铝热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进行,但属于放热反应,C 错误;D.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放热或吸热,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反之吸热,D 正确;答案选D。1 7.在碘水中加入K I发生如下反应:l2(aq)+(a q)H I(a q)(a q 表示水溶液)。某卜、K I混合溶液中,c(I3)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平衡浓度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曲线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L(a q)+r(叫)Ij (a q)是放热反应B.压强变化对该平衡影响不大C.状态D 时,v 正 V 逆D.状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的 c(b)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象曲线走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卜一浓度减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 A 正确;B.反 应 l 2(a q)+(a q);=l(a q)是溶液中的反应,压强对物质浓度影响不大,对该平衡影响不大,故 B 正确;C.图上每一个点都代表平衡状态时的c(b),状态D 时,反应未达平衡,c(I;)小于平衡时的浓度,所以反应向正向进行,丫 正 丫 逆,故 C 错误;D.由图象曲线走势可知,当温度升高时,卜一浓度减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状 态A与状态B相比状态A温度较低,平衡正向移动,c(L)小,故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等知识点,难度不大,化学平衡移动是高考的热点,注意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其他物理量无关。18.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CH4(g)+2O2(g)=C O2(g)+2H2O(g)恒/=-801.3kJ/mol结论:阳的燃烧热为 i.3 k j/m o l、K 9TB.Sn(s,灰),二 fn(s,白)+2,1 kj/mol(灰锡为粉末状)结论: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灰锡而损坏C.稀溶液中有:H*(a q)+O H(a q)HQ =-57.3 k j/m。结论:将盐酸与氨水的稀溶液混合后,若生成Im o lH20,则会放出2.3 k J 的能量D.C(s,石 墨)+0 2(8)=:02(8)皿=一3-5k J/m o l,C(s,金刚石)+(M g)=C 0 z(g)A/=-395 kJ-mor结论:相同条件下金刚石性质比石墨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燃烧热的概念来回答;B、降温平衡逆向移动;C、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I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D、石墨比金刚石能量低,稳定。详解:A、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产物(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不能是气态水,故 A 错误;B、降温平衡逆向移动,锡制品在寒冷的冬天因易转化为灰锡而损坏,故 B 正确;C、一水合氨是弱碱,故 C 错误;D、两式相减得C(石墨,s)=C(金刚石,s)A H 0,石墨能量小于金刚石,则金刚石比石墨活泼,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燃烧热,中和热概念分析应用,解题关键:掌握概念实质,易错点C,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Imol水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一水合氨是弱碱。难 点 D,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1 9.已知中和热的数值是57.3KJ/mol。下列反应物混合时,产生的热量等于57.3KJ的 是()A.Imol/L 稀 HC1 和 lmol/L 稀 NaOH(aq)B.500mL2.0mol/L 的 HC1(aq)和 500mL2.0mol/L 的 NaOH(aq)C.500mL2.0mol/L 的 CH3coOH(aq)和 500mL2.0mol/L 的 NaOH(aq)D.lmol/L 稀 CH3COOH(aq)和 lmol/L 稀 NaOH(a(l)【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只知道酸和碱的浓度,但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生成水的量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放热多少,故 A 错误;B、500mL2.0mol/L 的 HC1(aq)和 500mL2.0moI/L 的 NaOH(aq),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 Imol,放出的热量是为57.3kJ,所 以 B 选项是正确的;C、500mL2.0mol/L 的 CH3coOH(aq)和 500mL2.0mol/L 的 NaOH(aq),反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Im o l,但是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吸热,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故 C 错误;D、只知道酸和碱的浓度,但是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确定生成水的量的多少,也无法确定放热多少,并且醋酸是弱酸,弱酸电离吸热,故 D 错误。答案选B。2 0.已知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分子呈平面结构,六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下列对丙烯(CH3-CH=CH2)结构和性质的推断正确的是()A.丙烯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取代反应B.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有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过量的丙烯通入浓滨水中,观察到淡水褪色,溶液均一稳定D.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丙烯既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CHyCH=CH2中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甲基可发生取代,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甲基为四面体构型,以此来解答。【详解】A.含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甲基上H 可发生取代反应,A 正确;丙烯分子中含甲基,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则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故 A 错误;B.丙烯分子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H 原子被甲基取代产生的物质,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键角是120。,所以丙烯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 错误;C.丙烯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澳代烷烧,该物质是有机物,难溶于水,因此观察到滨水褪色,但得到的液体有分层现象,C 错误;D.丙烯分子可看作是乙烯分子中的一个H 原子被甲基取代产生的物质,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而甲基为四面体构型,因此丙烯分子中不可能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原子的共线和共面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1.I.某温度(t)时,水 的KW=1043,则 该 温 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5,理由是,将此温度下pH=11的 NaOH溶液aL 与 pH=l的 H2s。4溶 液 KL混合,(1)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 a:b=;(2)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 a:b=0II.25时,0.1molL“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pH=4 B.由 H 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 IO6倍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x10,D.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答案】大于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 大 10:19:2D【解析】I.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某温度(PC)时水的K“=ixio-I3ixi(r i4,则该温度大于2 5 C,故答案为大于;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l)pH=ll的 NaOH中 c(OH)=0.01moVL,pH=l的硫酸中c(H+)=0.1moVL,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酸中n(H+)等于碱中 n(O H),则 0.0等=0.1b,a:b=10:1,故答案为 10:1;若所得混合液的pH=2,混合溶液中c(H+)=0.01mol/L,c(H+)=OAmol/LxbL-0.0mol/LxaL=0.01moVL,a:b=9:2,故答案为9:2;n.A.c(H+)=O.1 mobL1 xo.1%=10-4mol/L,pH=-lglO4=4,故 A 正 确;B.水电离出的 c(Ef)等于溶液中c(OH)=mol/L=10 lrtmoVL,由 H A电离出的c(H卡)为 10/m()i/L,所以由H A 电离出的c(lT)约为水电.c(+)c(A-)1 n-4 x 1 O-4,.离出的c(H+)的 IO。倍,故 B 正确;C.电离平衡常数K=、J moI/=lxlO-7mol*L-,c(HA)0.1故 C 正确;D.HA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H A电离,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的pH减小,故 D 错误;故选D。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分)2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第W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NaOH浓溶液和品红溶液的棉球。A BC D(1)写出装置B 中指定仪器的名称a,b o(2)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5Cbt+8上 0。依据该原理需要选择A、B、C装置中的 装置制取氯气。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填“X”或 Y”)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处的现象:;处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装置D中的作用是。(5)某同学根据两处棉球颜色的变化得出结论:Cl、Br、I 原子的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上述实验现象(填“能”或 不 能”)证明该结论、理由是.【答案】分 液 漏 斗 圆 底 烧 瓶 A X Cl2+2Br+=2 C r+B r2棉 球 变 蓝 Cl2+2 0 H-=C r+C 1 0-+H20检验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 不能 实验无法证明B r和 I 得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解析】分析:实验室制备氯气可用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也可用高镒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Br溶液、碘化钾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Br2、I 2,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12+2O1T=Cr+C1O+H2O,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1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a 为分液漏斗,b 为圆底烧瓶;(2)高钛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是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备气体装置,选 择 A装置;(3)检验氯气的性质时,不能先通过NaOH溶液,否则会消耗氯气,且起不到尾气吸收的作用,应 从 X端进气。氯气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 r+Br2;氯气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b+2r=2Cr+l2,碘遇淀粉显蓝色,所以实验现象是棉球变蓝;氯气有毒需要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在碱性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O H=C F+C 1O +H2O;(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1O,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把品红放在最后可观察氯气是否被吸收完全;(5)由于不能保证氯气和浸化钠完全反应,则生成的溟单质中含有过量的氯气,则不能证明Br和 I 得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点睛:本题考查氯气制备、性质实验的设计、物质性质和反应现象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有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明确实验原理和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污染性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分)23.A 是一种气态烧。B 和 D 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以 A 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其中成路线如下图所示:I|乙酸乙酉9(1)A 制备B 的方程式为 o(2)B 与 钠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利 用 B 与钠反应制备氢气,若制得1 mol%需要B molo(3)物质B 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为C,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o(4)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TFl写出加入的试剂:(a)是,(b)是。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是,是.【答案】CH2=CH2+H2O催 对L CH3cH20H 2cH3cHzOH+2Na-2cH3cH2()Na+H2T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饱和碳酸钠溶液 H2SO4 分液 蒸储【解析】B 和 D 反应生成乙酸乙酯,B 氧化生成C,C 氧化生成D,故 B 为乙醇,C 为乙醛,D 为乙酸,A 与水反应生成乙醇,故 A 为乙烯。催化剂(1)乙烯与与水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方程式为CH2=CH2+H2。t CH3CH2OH,故答案为催化剂CH2=CH2+H2O-CH3CH2OH;(2)乙醇与钠反应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放出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3根据方程式,制得 ImolHz 需要 2moL 故答案为 2cH3cH2OH+2Na2cH3cHzONa+HzT;2;Cu(3)乙醇在空气中可以被氧气为乙醛,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zOH+Ozf 2CH3CHO+2H2。,故答案为Cu2CH3CH2OH+O2 t 2CH3CHO+2H2O;(4)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a,溶解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中不溶分层分液后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蒸储混合溶液分离出乙醇,然后向剩余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b,稀硫酸与醋酸钠反应生成醋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蒸储将醋酸分离出来,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稀硫酸溶液;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中不溶分层分液后将乙酸乙酯分离出来,蒸储混合溶液分离出乙醇,故答案为分液;蒸 储。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涉及烯煌、醇、醛、竣酸的性质与转化和乙酸乙酯的除杂。解题时注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性质的掌握。本题的易错点是方程式的书写。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 10分)24.I.在恒温、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N?和 x m o l上发生如下反应Nz(g)+3Hz(g)=2 N H 3(g),20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 k J,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6 m o 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80%。请回答下列问题:(1)20 min 内,V(N2)=。(2)该 反 应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下 列 叙 述 中 能 表 示 该 反 应 达 到 平 衡 状 态 的 是(填 序 号)。N z 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单位时间断裂03 t m o l H-H 键,同时生成0.6 m o l N-H键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2v i E(Hz)=3 v 逆(N H3)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H.1883 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了电离学说,在水溶液范围内对酸、碱作出了严密的概括。请回答下列有关水溶液的问题:(4)用电离方程式表示氨水溶液是碱性的原因_ _ _ _ _ _ _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o(5)25C时,在含HA和公的溶液中,HA和公两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溶液p H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比较下列大小关系(填编号)在p H4.76 的溶波中,c ()+(0斤)c (H*)。A.大 于 B.小于 C.等 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等于E.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答案】V(N2)=0.010 m o l/(L m i n)N2(g)+3 H2 (g)=2限(g)AH=-92 k j/m o l N H3 H20 N H 4+0H-C 032+H20 H C 03+0i r B D【解析】设平衡时氮气转化率为a,则N2(g)+3H2(g)2N H 3(g)开始的量(m o l)1.0X0改变 的 量(m o l)a3a2a平衡的量(m o l)L 0-a x-3a2a=8 0%,解得 x=1.0,2.0-2a=l.6,解得 a=0.2。(l)20m i n 内,V(N 2)=w i-=0.0j 0m o l/(L,m i n);,十 UI/L J L J L J(2)0.2m o l 氮气参与反应时放出18.4k J 热量,则 I m o l 氮气参与反应时的婚变为一号 当=-92二 二/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z(g)+3H 2(g)=2N H 3(g)A H=-92 k j/m o l;(3)根 据“变量不变达平衡”进行判断。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N 2体积分数为变量,当其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单位时间断裂0.3m o l H-H键,同时生成0.6 m o l N-H 键,都是指正反应速率,无法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不一定达平衡,故错误;反应在恒容条件下进行且所有反应物均为气体,密度不是变量,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平衡不一定达平衡,故错误;2V 正(H 2)=3v 迎(M W,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平衡状态,故正确;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若其不再改变则反应达平衡,故正确。答案选;(4)一水合氨属于弱碱,能部分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N f t-H z O u N H j+O l T;碳酸钠为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而使其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C 0产+40=H C O j+O l T;(5)A.在 p H 4.76 的溶液显酸性,c(A)4.76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A-)+(0l T)可能大于c (H D,若无其他阳离子则可等于,答案选D。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 选 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 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A.合金材料 B.催化剂 C.农药 D.半导体材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可以用来做导体,可以用来做合金等,像镁和铝等,故 A 错误;B.可以用于做催化剂的元素种类较多,一般为过渡金属元素,故 B 错误;C 非金属元素位于右上方,非金属可以制备有机溶剂,部分有机溶剂可以用来做农药,故 C 错误;D.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接区域的元素通常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可以用来做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如硅等,故 D 正确。故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和 互 为 同 素 异 形 体B.C21150H与 CeHsOH互为同系物C.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所有性质都相同D.笈、气、第三种核素互为同位素,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A.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B.同系物需要满足结构相同,分子式相差n 个 CH2的物质;C.同分异构体只是分子式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D.同位素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详解】A.同素异形体指的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02和 03属于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A 项正确;B.同系物需要满足结构相同,分子式相差n 个 CH?的物质,C2H50H与 C6H50H结构不相似,且分子式也不相差n 个 CM,B 项错误;C.同分异构体只是分子式相同,但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C 项错误;D.同位素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D 项错误;故合理选项为A,3.下列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A.CH3cH20H和 CH30cH3互为同分异构体B.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C.CH3cH3和 CH3cH2cH3互为同系物D.2和 互 为 同 素 异 形 体【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H3cH20H和 CH30cH3分子式相同,均为C2H(),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B、干冰是C O 2,冰是水,二者不是同一种物质,B错误;C、CH3cH3和 CHH2cH3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CH?原子团,二者互为同系物,C正确;D、。2和 都 是 氧 元 素 形 成 的 单 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正确。答案选B。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叙述不正确是()A.金属材料根据其组成可分为纯金属和合金B.密度大于4.5gcnf3的金属称为重金属C.铁、铝、镒以及它们的合金称为黑色金属D.金属钠、镁、铝都是有色金属和重金属【答案】D【解析】【详解】A 项、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故 A 正确;B 项、重金属原义是指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汞、铅、镉等,故 B 正确;C 项、根据金属的颜色和性质等特征,将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主要指铁、锌、珞及其合金,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称为有色金属,故 C 正确;D 项、金属钠、镁、铝的密度都小于4.5g/cm3,不属于重金属,属于轻金属,故 D 错误;故选D。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氮气的结构式:N=N B.F 的结构示意图:、C.中子数为2 0 的氯原子:20nCl D.NH3的电子式:H:N:HH【答案】B【解析】A、氮气的结构式为:N三N,错误;B、F 的结构示意图:2 8,正确;C、中子数为2 0 的氯原子:3717C 1,错误;D、NHS的电子式:H:N:H,错误。答案选B。H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nA族,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r(W)r(Z)r(Y)B.X、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C.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D.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和共价键【答案】B【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 O 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且原子序数大于X,则 Y 为 Na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H A 族,且原子序数大于Y,则 Z 为 M g元素;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且为短周期元素,则 W 为 S 元素,即 X、Y、Z、W 分别是O、Na、Mg、S 元素。【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