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试纺的收获和心得体会(5篇).docx
-
资源ID:90928737
资源大小:44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试纺的收获和心得体会(5篇).docx
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试纺的收获和心得体会(5篇)有关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备设施。我们在距今6020_年前的半坡遗址看到,半坡人在居住地四周挖掘深沟,以提防野兽和外部的攻击。假如把半坡村落视为城市的最初萌芽,深沟也就是当时相当于城墙的设施。待到人们创造筑墙技术后,城墙自然伴随城市同时诞生,成为古代城市的显著标志了。据史册记载:“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此城郭之始也。”这大约是在距今约4520_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历代曾屡次修建城墙。它们多数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但我们看到的这座城墙仍可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隋代。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并于其次年在龙首塬北麓修建了大兴城。大兴城规模浩大,构造严密。除围绕城市的外郭城城墙外,城内围绕宫城和皇城也筑有城墙,形成“城中有城”的格局。唐王朝建立后,将隋代的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唐长安城根本上沿袭了大兴城的规模和布局,只是对大兴城进展了扩建和修建。唐代末年,朱温挟持唐昭宗逃往洛阳,留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出于军事防守需要,放弃外郭城和宫城,把长安城缩小到皇城之内,以皇城城墙作为长安城的城墙,形成自五代至元的长安城规模。公元1369年,明王朝大将徐达从山西进入陕西,将原来的奉天路改为西安,意为“西方长治久安”。从今开头了明在西安的统治,也拉开了明在西安修建城墙的序幕。由于西安在历史的政治、军事地位极高,所以,明王朝在对全国广筑城墙的过程中,对西安城墙的修建更为重视。朱元璋任命长兴侯耿柄文和都指挥使璞英主持修建。从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洪武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78年,历时8年,西安城墙的修建才全部竣工。明西安城墙修建得高大结实,西、南两面城墙根本上和唐长安城皇城的范围一样。东、北两面城墙分别向外扩移了三分之一。这座城墙的形状是一座长方形。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南城墙长4256米,北城墙长4262米,西城墙长2706米,东城墙长2886米,周长13.9公里。最初的西安城墙采纳黄土夯打而成。在城墙墙基和墙顶还分别有一层厚80厘米和45厘米的三合土层。这种三合土用黄土与石灰、糯米汁、猕猴桃汁拌合而成。枯燥之后,坚硬如石,用镐都刨不动。 西安城墙自明代初年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穆宗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1568年,陕西都指挥使张祉为原来的城墙内外包砌了青砖。清乾隆年间,也就是公元1781年,陕西巡府毕沅对城墙进展了大规模补修。沿旧城墙先围基石后灌脚,再用黄土逐层夯打,至顶部铺砌青砖,并对整个城墙外壁加厚砖面。城墙内每隔4060米,用青砖砌筑水槽一道,排解城墙顶面雨水,对西安城墙的长期爱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自1983年以来,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展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建成了环城公园,使这座古建筑重新焕发了从前风采。 西安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科学、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备体系。 护城河也叫“城壕”,是城墙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阻滞敌人进攻,甚至可以利用有利地形把敌人趁机毁灭。围绕西安城墙的护城河宽20米,深7米。跨过护城河就是城门,而连接护城河与城门的唯一通道就是吊桥。吊桥的桥头两侧有铁环,贯以粗大的铁索与麻绳,系在闸楼上,用滑轮掌握升降。平常,守城士兵听从晨钟暮鼓的指挥,早晨降下吊桥,开启城门;晚上升起吊桥,断绝交通。一旦发生战斗,吊桥升起,城门紧闭,城门就成为结实封闭的战斗堡垒。 城门是城防体系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平常,它是出入城市的通道。战斗时,又是攻守双方争夺的首要目标。因此,明代非常重视完善城门防备设施。尤其值得留意的一大技术突破是采纳了券拱式城门。明代以前,城门沿袭砖门的过梁式构造。参军事角度看,这种城门的最大弱点是经不起火攻。因此,城门上往往眼设置水池,以防敌人火攻。也因此留下“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的成语。券拱式城门的消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一色青砖构造不仅使得城门更加结实,而且可以有效地抵挡火攻。 在古代,双方作战,当敌人跨过护城河时,城门却又挡住了去路。所以,在攻城的一方常有几个人扛着粗重的木桩前来撞门,要花费好长时间才能将城门撞开,而有时也可能撞不开。明西安城的城门特别结实,门扇用厚达16厘米的木板制成,一扇城门须用木材2.8立方米,重达3.19吨。门扇上下横匝着9道宽15厘米,厚23厘米的铁条加固,每两道铁条的间隔处,钉有180枚四棱攒顶的铁蘑菇针。整个门扇上共有1800枚铁蘑菇针。这样密集的钉群,挤密了门扇的木材,增加了门扇刚度,使箭矢无法射入。有的城门还在门扇后的城门洞内,设置了拒马桩、陷马坑、铁蒺藜等,进一步阻挡敌人进攻。 为了提高城门防备的保险系数,城门实际上由三重组成,即:闸楼、箭楼和主楼。闸楼在最外,它的作用是升降吊桥,也叫“阙楼”、“樵楼”。象征门阙,兼用来打更。闸楼三面有城墙与主城墙相连,形成一个半月形的立体空间,叫“羊马城”。敌人即使攻入闸楼城门,也好像进入瓮内,会受到来自四周居高临下的攻击,因此楼下这一空间也叫“瓮城”。箭楼在正中,正面和两侧都有窗户,供射箭用。箭楼与箭楼之间用围墙连接起来的也叫“瓮城”,瓮城内可屯兵。无论敌人进入第一瓮城还是其次瓮城,箭楼均可发挥攻击作用。正楼在最里,正楼上面的城楼是城门的主题建筑。城楼距地面高约32米,长43.2米,三重飞檐,四角高翘,回廊围绕,庄重稳健,是主将镇守指挥的所在。城墙外侧,每隔120米有一个突出于城墙主体之外,宽20米,长12米的敌台,俗称“马面”。整个城墙上共有“马面”98座,“马面”上面的建筑叫敌楼,两个敌台之间相距120米,正好形成一个立体穿插射击区域。也正是弓、弩、箭等古代远射程冷兵器的有效杀伤射程。而它的一面为60米,为“一箭之遥”。这样的布局便于从侧面射杀攻城的敌人。因此,古人有评论说:“有城无台,亦如无城,是城所以卫人,台又所以卫城也。”敌楼供士兵避风雨和储藏物资。城墙上外侧有矮雉,又称“垛墙”,整个城墙共有5984个矮雉。垛墙上有垛口和方孔,可供射箭和嘹望。内侧的矮墙称为“女儿墙”,墙高1米,没有垛口,它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士兵行走时坠入墙下。在西安城墙四角各有一座城楼叫“角楼”。假如你绕城一周,就会发觉,城墙的四个角唯独西南角是圆形的,其它三个角是直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个角是保持了元代长安城蒙古式风格的转角圆状。明城墙在隋、唐、元代城墙遗址根底上改建而成,范围和唐长安城皇城范围根本一样。 在箭楼与正楼形成的瓮城中,有同向城头的马道。缓上没有台阶,便于战立刻下。全城共建有登城马道11处。登城马道底部道口的门是朱漆的,俗称“大红门”。战斗期间,这里是调兵遣将的咽喉要道,必需保证畅通无阻。为防敌人奸细混入城墙保卫部队中,登城马道戒备严密,平常不允许守成士兵私下,也不许闲杂人等靠近逗留。等到军中禁夜炮响后,铁门便紧锁了。 西安城墙除明代在东、西、南、北有四个门: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安远门外,随着岁月的变迁,城门也发生种.种变化。现在我们除了可以看到这四个门,还可以看到:勿幕门、朱雀门、含光门、玉祥门、中山门、尚德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等,这些名称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沉浮衰兴。 明西安城墙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它以悠久的历史,伟岸的雄姿,神奇的颜色吸引了八方游客。好了,西安城墙就参观到这里,我们将连续带大家去参观钟鼓楼。感谢大家! 钟楼和鼓楼是古代中国城市的特有建筑。钟与鼓本是中国最早消失的打击乐器,它的诞生至少有3020_年以上的历史。最初作为祭礼、朝仪、娱神中的礼器和乐器。大约自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八世纪开头用于军事指挥。古代中国城市兼有军事城堡性质,除城市四周构筑城墙,挖掘城壕,设置吊桥外,与之配套的还需要在城市中心修建钟鼓楼作为指挥中枢。平常以晨钟暮鼓报告时辰,定时启闭吊桥,紧急状态是用以报戒备严,指挥城防。这种严密的城市防备系统在明代进展到顶峰。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它的钟楼和鼓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建筑就是钟楼。钟楼位于西安市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占地1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是1378平方米。它建于公元1384年,也就是明洪武十七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距目前位置1000米左右。当时迎祥观是西安市的中心,但钟楼在建成220_年后,随着城市中心的东移,城门改建,新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形成,位于迎祥观的钟楼便日益显得偏离城市中心。到了明神宗万历20_年,也就是公元1582年,在陕西巡抚龚懋贤的主持下,将钟楼来个整体拆迁,迁至今址。据钟楼的碑文记载,移建工程除重新建筑基座外,木质构造的楼体全是原样原件。所以耗资不多,工程快速。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楼高36米,重檐斗拱,攒尖高耸,屋檐微翘,华美庄重。由基座,楼身和楼顶三局部组成。基座是正方形,每边长35.5米,高8.6米,全部用青砖砌成。基座四周正中各有一个高和宽都是6米的十字穿插券洞。楼身为正方形木质构造,边长22米,高26米,四周五开间,外面以回廊围绕,里面为二层楼,楼内有木梯回旋而上。楼内上下两层正方形大厅里,陈设着明代以来各种珍贵瓷器及红楠木家具,四周门上布满浮雕画,风格厚朴生动。楼顶为四角攒尖构造,上面掩盖着碧绿色的琉璃瓦,顶端大圆顶高达5米,里面是木心,外贴铜皮,铜皮上再箔敷一层黄金,金光闪闪,辉煌绚烂。 钟楼的西北角上陈设着一口明代铁钟,重5吨,钟边铸有八卦图案。这口钟建筑以明成化年间,也就是公元1465年1487年间。但它比钟楼早先悬挂的铜钟却小得多了。钟楼原先悬挂的巨钟是唐代景云年间铸造的“景云钟”。现在这口钟保藏于西安碑林。据说,钟楼从迎祥观迁到今址后,虽然楼的式样大小并没有转变,但景云钟却怎也敲不响了。没有方法,只有另换。对于景云钟不响的缘由,有人认为它是“历世长远,神武有灵”,不愿被热挪动;也有人说,钟置于室内正似乎是“待瓮以呼”,当时应当移到楼外。但无论如何,这给钟楼的历史又添上一层神奇的颜色。 为了将景云钟移到新建的钟楼上,当年在西大街西段搭起一座斜桥,利用桥面斜坡把景云钟运到了钟楼上。据说“桥梓口”也因此而得名。钟楼内西墙上嵌刻有钟楼歌和钟楼记碑刻。钟楼歌是当年修建钟楼的陕西巡抚龚懋贤在解职赴京时登楼所赋。诗中对钟楼做了热忱的赞颂。钟楼记是督修过钟楼的巡抚张楷所作,具体记述了钟楼的身世。在钟楼的门上有木刻浮雕故事画共64幅,其中有木兰参军、嫦娥奔月、柳毅传书、八仙过海等等。这些木刻浮雕故事,给钟楼增加了不少历史趣味。建国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又对钟楼进展了三次大规模修葺,使这座古建筑又焕发了从前的风采。 与钟楼遥遥相对的是鼓楼。鼓楼位于钟楼的西北角。鼓楼楼底门洞为南北向,北通北院门,南达西大街。鼓楼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比钟楼要早四年,与钟楼是姊妹楼。在鼓楼的第一层北面有一面巨鼓,与钟楼上的晨钟形成暮鼓,所以称为鼓楼。鼓楼占地1999平方米,建筑面积1804平方米。楼体呈长方形,总高33米,基座高8米。基座的门洞高与宽均为6米,洞深38米。鼓楼建筑为重檐歇山式,琉璃瓦覆顶,重檐三滴水。楼分上、下两层。南北檐下各有一块匾,每块匾重约3吨。南边的匾额是:“文武盛地”,为清乾隆皇帝御笔刻书。北面的匾额为“声闻于天”,是咸宁县书生李允宽书写。在鼓楼的外檐都饰有斗拱,四周有回廊。在鼓楼的三楼有14根红色显柱,24根隐柱穿插立。里面挂有3只大宫灯,12盏中宫灯,16盏小宫灯。天花板上油漆彩绘云形图案,古色古香,非常漂亮。1953年,国家拨款对鼓楼进展了大修,设立了文管所,细心爱护,使鼓楼更加秀丽雄伟。现在,钟鼓楼交相辉映,使古城西安更加漂亮壮丽。 好了,钟鼓楼的参观到这里就完毕了。感谢大家! 有关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到西安巡游时,您肯定想去看看大雁塔二这座唐代古塔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古人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作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大雁塔高高屹立在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距市中心约4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 大雁塔前身是闻名的慈恩寺。慈恩寺初名无漏寺,到了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筑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美丽,为唐都长安最雄伟、最壮丽之佛教寺院。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慈恩寺和大雁塔巡游一番。 各位游客,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筑的寺院,具有其他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华丽堂皇,装饰华美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我们先来看寺院山门前这对威猛的石狮子。说来也怪,一般外域传入我国的东西,总是先传入实物,而后才有依据实物创作的艺术品。而狮子落户我国,却例外地先传人狮子石刻艺术品,而后才有真狮子的消失。大家知道狮子是在东汉年间由波斯引入我国的,石狮子则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慈恩寺大门口,有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晰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根据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20xx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敬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惊奇的是这两尊八面威严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悦耳动听,非常悦耳。各位游客,您能猜出这是什么缘由吗? 走进寺院是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由于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众所周知,一般寺庙都有大雄宝殿,慈恩寺也一样。它的大雄宝殿位于寺院中心高台上,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 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0xx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自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悦耳动听。 各位游客,我们走出藏经楼,就能看到壮丽宏伟的大雁塔。看到这座唐代建筑,你们肯定会又感慨又奇怪吧?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此塔为何要以大雁命名呢? 根据印度佛教传奇,当时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肯定不会遗忘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筑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 到了大雁塔,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名僧玄奘,他是慈恩寺内的第一任住持方丈。相传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闻名高僧玄奘大师为安置他从西域带回来的经书、佛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在慈恩寺西院,敕建了大雁塔。当年三月开工,玄奘亲自监造,一年建成。 各位游客,大家肯定看过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及据此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那么西游记里的唐僧是否就是唐代这位闻名和尚玄奘呢?玄奘法师俗姓陈,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究佛教的精蕴。玄奘于唐贞观三年(公元620xx年)从长安动身,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上天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西行直至天竺,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学成后返回长安,历时20xx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回国后,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共译著佛经75部1335卷,撰写了大唐西域记,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应当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类西出取经为背景而写成的,但故事里的唐僧不全指玄奘,而是一个经过艺术化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 各位游客,大雁塔在建时高60米,5层,砖表土心,光盘梯。后塔心砖缝草木丛生,渐趋颓废。经武则天长安年间、唐玄宗天宝年间、后唐长兴年间几次改造,大雁塔比原先长高了4.5米,还加了两层。底层每边长25米,基座为方形,边长45米至48米,每层四周均有券门,塔内装有楼梯。塔底层门楣上均有精致的线刻佛像,尤其是西门楣的释迦牟尼佛说法图,上刻当时废殿建筑的写真图,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讨论后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宝贵资料。塔南门东西两侧的砖龛内镶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碑都是唐代闻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为唐代碑刻中的精品,是受国家爱护的宝贵书法原刻,是讨论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完全可以这样说,这座仿木构造的楼阁式方形砖塔,造型简洁,气概宏伟,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时代风格,是我国佛教建筑中的杰作。 游客们,大雁塔自建成至今,历代名人都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句。杜甫有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的赞语,岑参有“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的名句。诗人气概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慨,经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有关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大雁塔景区是一处佛教圣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与唐代高僧玄奘法师有亲密的关系,唐僧取经译经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全部佛教寺院,都是僧众供佛、礼佛、诵经的道场,而大慈恩寺、大雁塔与其他寺院相比毕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古今中外和尚如云、高僧很多,那么唐僧玄奘何许人也?唐僧取经的故事为什么广为流传,今日大家参观过这个景区后,就会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信任大家都知道西游记唐僧取经的故事吧? 然而在这个景区却没有西游记神话中“唐僧师父”,也找不到降妖除魔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但你会感受到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经故事。要说玄奘何许人?我们说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中国人,是一个具有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的中国人。他又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唐太宗尊称他是“法门之首领”,唐高宗称他是“真如之冠冕”。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大雁塔南广场。本景区由主景区即大慈恩寺、大雁塔和南北广场、东西两苑组成,占地约500亩。在广场的中心耸立着一尊唐僧玄奘西天取经的高大铜像。只见他气宇轩昂,身披袈裟,手执锡杖,迈着坚决的步伐,好象正奔波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上。身后就是他开创的慈恩祖庭,是他主持的译经道场大慈恩寺,以及他所修建的大雁塔。 玄奘(602-664年),俗姓陈名祎,河南偃师人,自幼聪明超群,勤奋好学。13岁被朝廷破格录用,在洛阳净土寺剃度为僧。玄奘先后周游全国十余省,遍访十余位高僧名贤,拜学经典,穷尽各家学说,誉满京师,被誉为“释门伟器和佛门千里驹。” 在全国各地游学后,他回忆佛教传入中国620xx年以来、佛经残缺不全,教义分歧,派别纷争的状况。玄奘在对佛经研习中,对佛经的质疑之处多达百余条。他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国,也就是现今的印度,去探求佛教的精蕴,以解众疑,弘扬佛法。公元620xx年他结伴上表奏请,申请赴印求法,未得到朝廷的批准。其他人纷纷退缩,而他不为所动,矢志不改,并且利用出国之前3年时间,从佛经讨论、语言梵文及物质精神等方面作了充分预备。遂违禁出关,即违法偷渡出境,昼伏夜行,只身前往,开头了他西天取经的困难历程和传奇故事。现在请大家连续参观。 现在我们来到大慈恩寺,寺院的正门称为山门,也叫三门,分别称为空门、无作门、无相门,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之门。大家看,门上的牌匾是亲自题写的“大慈恩寺”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慈恩寺创立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为其母以追荐冥福修建寺院,故得名“慈恩寺”。寺院虽系太子李治为其母追福而建,也表达了其父唐太宗思念文德皇后的心愿。唐太宗和文德皇后从小结发,情深意长,13岁即“嫔于太宗”,当时太宗李世民才17岁。太宗即位时,立其为皇后。文德皇后为人贤良正直,顾全大局,严于律已,她为了大唐社稷,力避裙带之嫌,她坚持不愿自己兄弟子侄担当朝廷要职。而对于魏征、房玄龄等忠勇良臣,却全力保谏爱惜。皇后的申明大义,正直贤慧,成为大唐贞观盛世的良佐栋梁。在临终遗言时还强调“不行厚葬,俭薄送终”。如此贤淑开朗,确不愧为一位有胆识、有胸怀的女政治家。对文德皇后的去世,太宗非常悲恸,向近臣表白:“朕非不知天命而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记耳!”所以大慈恩寺的创立,实际是唐太宗父子两代为文德皇后祈福之举,也是唐王朝对一代贤后的纪念。 唐代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南晋昌坊东半部,约398亩,总共1897间,僧众300,为长安规模雄伟之佛教寺院之一。在慈恩寺建成之初,朝廷特地迎请从印度取经回到长安、正在弘福寺译经的玄奘担当寺院的上座住持,大慈恩寺遂成为当时中国佛教界的最高学府而辉煌一时。唐末以后因战事不断,寺院渐渐荒凉,经受代屡次修理,至公元1446年,才奠定了今日寺院规模。 现在寺院的范围东西阔160米左右,南北长318米左右,共计93亩,该寺院主要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法堂藏经楼,大雁塔及玄奘三藏院。东西两侧分别为方丈院、僧院、寺管院、文管院等。 我们大家走进山门,可以看到钟、鼓二楼对峙,东侧钟楼内悬挂有一口铁铸的“雁塔晨钟”。该钟铸造于公元l548年,钟上铸有“雁塔晨钟”4个苍劲的大字,这口雁塔晨钟自造成启用至今日,始终作为大慈恩寺行仪标准,是本寺佛教活动和众僧生活的组成局部。晨钟作为佛教大型法器,是召集众僧进展法事之用。寺院僧人们每天闻钟而起,闻鼓而眠。当拂晓时分,晨钟那嘹亮的阵阵钟声划破晨曦朝霞,缭绕在西安城南上空,共敲3阵,每阵36响,共鸣108响,表示断除尘世人生108种苦恼,祈祷盛世太平、万民安乐、五谷丰收。 西侧鼓楼悬挂一面大鼓,寺院称为暮鼓,为横置座鼓形式,钟、鼓均为寺院大型法器。东西配殿原为东观音殿,现为客堂,西为地藏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参观。高台上的大雄宝殿为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的匾额金光闪闪,系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大殿前香火兴盛,大殿内供奉有佛祖三身佛像,中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西为法身佛卢舍那佛,东为应身佛释迦牟尼佛。佛像两侧是佛的弟子,东为迦叶,西为阿难,两旁还有普贤菩萨塑像和文殊菩萨像,均为明代雕塑,分别象征真理和才智。另外东西两厢排列着包括玄奘在内的18尊罗汉像,此种排列是将佛的16位声闻尊者与其说者庆友、译者玄奘共列为18罗汉,为我国18罗汉较早的排列形式,以后还有其它排列形式。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境地,指已消退一切苦恼进入涅槃,不再生死轮回,应受天人供给者。罗汉的三义即为:杀界,就是断绝贪、嗔、痴等一切苦恼;应供。应受外人供给;不生,永久进入涅槃,不再进入生死轮回。在大殿供奉的主尊背后塑有立于大海鳌头之上的南海观音菩萨像及众菩萨、龙女、木叉等150身人物,还有善财童子53参求法学道故事,生动好玩,生动展现出南海之中普陀洛伽山观音菩萨说法道场的蓬莱仙境。 在大雄宝殿西侧墙壁上镶嵌着几通“雁塔题名记”碑,象这样的雁塔题名碑在我景区有几十通。“雁塔题名”始于唐代,指得是在长安考中的状元和进士,齐集大雁塔题名,以及武举在小雁塔题名的文化活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陕西乡试题名碑文就有:“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元820xx年考中进士后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一时成为佳话。人称“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岁才中进士,他赋诗曰:“从前龌龊缺乏夸,今朝放纵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闻名诗句,成为脍炙人口的美谈。 在古都长安雁塔题名活动虽连续一千多年,而进士题名仅仅连续到唐末。由于自唐末以后各朝各代,长安城不再是国都京城,陕甘两省乡试举人仿效唐进士雅举在雁塔进展题名活动。在大慈恩寺院内和大雁塔上,至今尚存的明清两朝乡试举人题名碑有73通。另外在荐福寺小雁塔院内至今也保存有明清武举题名碑17通,也称“雁塔题名”。由于在大小雁塔仿效唐人题名于塔壁、颇具唐风遗韵,后来渐渐形成为文题大雁塔、武题小雁塔。这些都是讨论我国科学制度的历史资料。 大殿北面为两层高的法堂藏经楼,上层藏有玄奘曾翻译的经卷,下为法堂,供奉着一尊阿弥陀佛像,系明代铜铸鎏金佛像。法堂还陈设着玄奘供奉的佛座、玄奘负笈图及窥基、圆测碑拓画像等。圆测市新罗国王孙,由年出家来到中国后,从学于玄奘门下;窥基是玄奘嫡传弟子,本是开国元勋尉迟恭的侄子,每当出门有三车厢随,故有“三车和尚”的外号。由此可见玄奘在当时的名声与地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脚下,大雁塔原称慈恩寺浮图。玄奘法师为了妥当保存从印度取经带回的大量佛经和佛舍利,于公元652年附图表上奏,经朝廷批准,在本寺西院,建筑5层佛塔。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与建塔劳动,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 至于“雁塔”的名称由来,有数种说法。而玄奘自己编撰的大唐西域记中所述的佛教故事最为可信。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两宗,大乘戒食肉,小乘不戒。古印度摩揭陀国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释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一天,中午将过,众僧饥肠辘辘,午饭尚未着落,甚为埋怨。有一和尚忽见空中群雁飞过,随口出戏言:我等诸僧多日没有吃肉了,若菩萨有灵,应知我们的逆境呀!话音刚落,即见头雁退着飞,到了这个僧人前便折断翅膀掉了下来,众僧人大惊,明白是如来设法教育他们,众僧赶忙跪拜,并将那只雁葬于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从今归信大乘,不再吃肉。这就是雁塔名称的由来。“雁塔”一词前加一“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筑雄伟壮美,二是后建的荐福寺塔也随着称为雁塔,为了区分,遂分别称为大雁塔、小雁塔。玄奘在印度求法时,还专程前往参礼了这座出名的雁塔。 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筑的这座佛塔,因砖表土心,风雨剥蚀,40多年后渐渐毁坏。武则天长安年间(公元701-720xx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戚施钱重建。遂将大雁塔改建为七层宝塔,人称七级浮图,较前更加庄重宏伟。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概由此而来。 千百年来,大雁塔始终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和标志性建筑。高耸入云的大雁塔,象征着玄奘法师崇高的人格品质和宏大精神。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构楼阁式砖塔,更以“唐僧取经”故事著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通高为64.7米,门楣门框上雕刻有唐代线刻画。四门楣分别以流畅生动的阴刻线雕有佛、菩萨、金刚力士画像。特殊是西门楣线刻画中,那讲经说法的佛祖,神情端庄慈爱,30尊各路菩萨神态自若、栩栩如生。是今日我们讨论唐代建筑、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在宏伟的大雁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着唐太宗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作太子时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两通“二圣”丰碑,均由当时的中书令(宰相职)褚遂良所书。像这样两碑碑文和碑额都相对排列,左右对称。镶嵌于佛塔,这是绝无仅有的。碑文下方又雕刻有衣带飘逸,舞姿飞动的舞乐天人,细看“序”碑乐师所执乐器为管乐,而“记”碑乐器为弦乐。如此天乐舞姿,如同佛国仙境。 有人称雁塔圣教序碑为“二圣三绝碑”。一是二圣御撰太宗李世民撰序,太子李治撰记之威名,二是玄奘取经赞扬玄奘西天取经宣扬佛法之内容,三是大家书法褚遂良之书法名作,四是立于皇都长安城内佛门大慈恩寺的庄重神圣之地。所以此碑为国宝中之珍宝,名碑中更享盛名。 现在,大家来到大雁塔的一层。首先请看两侧墙壁上这两通石碑,一是玄奘负笈图,一是玄奘译经图。这两碑的画面是玄奘法师光芒人生的生动写照。 再看塔柱上悬挂的四幅长联,是由唐太宗、唐高宗和玄奘法师的原话编制而成。 第一幅:摘自唐太宗御制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意是:玄奘法师称得上是佛教的首领,他冒着朝廷禁令和生命危急,克制种种困难险阻而单身独骑远征求法,遍访高师,探询和讨论佛经,将这些佛教真理广为弘扬,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其次幅:摘自唐高宗御制大慈恩寺碑,大意是:玄奘法师可称得上是佛教的冠冕人物,在取经路途,风餐露宿,他使佛灯高照,使佛教得以弘扬,他代表着一个时代,他超越了西域的佛图澄、鸠摩罗什、竺道生和慧远这样的高僧,玄奘法师的功绩和精神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三幅的意思是:奉敕创立大慈恩寺,又奉旨翻译佛经,我真诚地盼望佛法慧流弘扬光大,定能够保佑国运长期,圣教得以弘扬,光照中华史册,才智的情怀天下可鉴,永久映照在弘扬佛法的福田之上。 第四幅的意思是: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修建这一佛塔,以安置从西天带回的佛教三藏经典,宏伟的佛塔愿千佛保佑,同来关注;我们还要树立丰碑,镌刻两位圣上所撰写的宝贵碑文,佛塔圣迹将与天地同在,永久耸立在长安胜地。 现在我们开头向上攀登参观。请大家轻步登塔、留意安全。在各层都有丰富的陈设,分别供奉有明代鎏金佛像、印度佛教高僧赠送的佛祖舍利,陈设有佛脚印碑石,系玄奘晚年刻制供奉的佛足石的复制品,以及玄奘诗词、于右任、齐白石诗词书法作品等。其中第六层悬挂有唐代几位大诗人的诗词书法作品。 公元752年秋天,正值大雁塔创立100周年,诗圣杜甫会同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5位大诗人,同登大雁塔,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雁塔诗会。他们凭栏远望,看到古塔巍巍,秋景如画的情景,激发了每个诗人的情怀和诗兴。闻名的边塞诗人岑参兴致勃勃呤唱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大家请杜甫赋诗,只见他情怀澎湃,诗句如潮,一开口就语出惊人,气概非凡,他吟唱道:“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裂,泾渭不行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些诗作都是难得的千古绝唱。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层,真有一种“登临出世界”的出神入化的奇妙感受,向四周凭栏远眺,古城的壮美风光尽收眼底,让人留连忘返。 游客朋友,现在让我们缓步下塔,留意安全。到后面玄奘三藏院连续参观。 现在,大家来到玄奘三藏院的门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组仿唐风格建筑群,由中院大遍觉堂、东院般若堂、西院光明堂三院组成,其面积为3224平方米。 假如要问:西安大慈恩寺的镇寺之宝是什么?那就是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佛骨舍利,由于玄奘舍利与佛舍利都是极为宝贵的佛教文物。 游客朋友,在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觉堂,供奉着玄奘坐像和玄奘大师的一份顶骨舍利。与此同时,玄奘其他灵骨舍利已广布在世界各地,象征着和传播着玄奘精神,将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玄奘三藏院内有近400平米精致的大型壁画,反映了佛界圣景和玄奘的生平故事。从玄奘诞生、出家、出国求法开头了他辉煌的一生。 玄奘于公元620xx年从长安动身,游学西域。经兰州、敦煌、高昌等地,取道吉尔吉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沿着“丝绸之路”,以惊人的毅力,闯“万死之地”,克制数不清的困难险阻,前往佛国印度。漫漫西行取经路上,布满着险恶和很多的困难险阻。但在玄奘面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过不了的通天河。在人迹罕至的沙漠孑然孤行。当水囊倾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几度昏厥于沙丘,在这危急绝境面前,玄奘靠着“不至西天,不东归一步”的誓言和信念,绝处逢生,脱离险境。 经过整整3年的困难跋涉和5万余里孤征,玄奘最终到达佛国圣地天竺印度,如愿以偿地就学于闻名的那烂陀寺。公元645年,玄奘西行取经归来,携带大量佛舍利、8尊佛像及657部佛经,载誉回国,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国人的盛大欢送。抵达长安时,僧俗百万之众倾城出迎,盛况空前。公元648年,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奉受太宗敕请,到大慈恩寺担当首任住持,连续翻经。他先后在长安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铜川玉华宫等译场组织翻译历时20xx年,直到圆寂。 概括玄奘的翻译,有数量多、质量高、内容全和路子新4个显著特点。首先,玄奘无论从质量上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仅玄奘一人就译出1335卷佛经。由于玄奘译本精确牢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许多,因之玄奘译本被视为 “准梵本”。由此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以及很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 我国的翻译从佛经翻译开头,而玄奘开创了我国佛教翻译史上的“新译”先河。玄奘是我国历史上闻名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同时又是一位对祖国无限忠贞的宏大爱国者。他还把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老子等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沟通与沟通,奠定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情意。有一首诗高度概括了玄奘精神,并寄语今日的留学生和青少年。其诗曰:“雁塔曾将贝叶藏,千秋盛誉赞玄奘。不辞艰辛游天竺,取得真经返大唐。留学只缘图利国,求知理应做腾骧。诸君勿被香风醉,莫把他邦当家乡”。为继承和弘扬玄奘的爱国主义精神,大雁塔已被选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公元664年,玄奘在铜川玉华寺圆寂,唐高宗得知噩耗后,罢朝三日,失声痛哭说:“朕失国宝也,国失栋梁也!”玄藏灵柩运回京城,安置在慈恩寺翻经堂,京城道俗哀号动地,奔赴吊唁。在进行玄奘法师葬礼时,送葬者多达百万之众,当晚有3万多人露宿在墓旁,为玄奘守灵。人们对这位舍命求法,呕心沥血译经,生前辉煌一世,死后苇席裹尸的一代高僧表示了崇高的仰慕和悼念。这里已成为永久瞻仰玄奘、纪念玄奘的佛教圣地。 游客朋友们,大雁塔主景区参观就到这里。下来我们到北广场和东苑、西苑去参观。北广场是全亚洲最大的水景喷泉和唐代文化广场,东西两苑有别具特色的陕西民俗文化公园。 有关西安试妆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送大家到西安巡游。 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位于黄河西岸渭水平原的中部。这里是良田纵横,一目万顷的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中华大地上,镶嵌在黄土高原南端的这颗刺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