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pdf

    • 资源ID:90929073       资源大小:12.58MB        全文页数:1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pdf

    2022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受到鼎湖山泉声的多美响,感受到泉声的丰富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评赏析感受到泉声的美妙,在读中感悟。2.通过想象,感受到泉声的变化多端,体会泉的趣味。三.教学准备录音,投影片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师:板书“听”字。(耳 惠)猜猜这是什么字。2、揭示:它是“听”的繁体字,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都是有很多讲究的,大家看看这个字,这是一个会意字,从这个字的结构上你能看出些什么?仔细看看它的组成。像 这“听”字带个耳朵很容易理解,用心去听,你们尝试过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耳朵、带着我们的心一块到鼎湖山听泉去。板书:鼎湖山听泉(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把描写泉水的词语画记下来。(生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2、交流找到的词语。(交流过程中理解:不绝于耳交错流泻)3、同学们画记了不少词语,老师归纳了 一下。课件出示: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清亮时隐时现交错流泻遮断路面4、自己读读这两组词语,看看你能发现些什么?比较一下这两组词语,你会发现一一(第一组描写的是听到的泉水的声音,第二组描写的是看到的泉水的样子。)板书:(不绝于耳)师:泉水不但清纯悦耳,而且形态多样。5、这儿还有一组词语,谁来读读?课件出示:浓阴、繁花似锦、草 丰 林 茂、古木参天师:这是写什么的?生: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师:是的,你们看,鼎湖山上绿树成荫、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古木参天,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对“草丰林茂”作了更为生动的描述,谁能找出来?(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指导朗读这句话。设疑:绿从脚下伸展开去,漫山遍野,郁郁苍苍,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这些景物的蓬勃生机和泉水又有什么关系呢?(是泉水滋润了万木。)6、教师小结:看来泉水不仅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山的万木,蕴育出蓬勃的生机,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这美妙的泉水和泉声吧。(出示课件)7、再美美地读一读。自由读。8、配乐朗读。9、过渡:是啊!在这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听到这悦耳的声音,谁不为之倾倒呢?所以作者忍不住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并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板书:用心品味1、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找出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声音?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作者把它们比作了哪些声音?(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乐)2、你听过这些琴声吗?(课件出示音乐声音及特点)小提琴:轻 柔 琵 琶:清脆大提琴:厚重回响铜管乐:雄浑磅礴(相机指导:试着读出轻柔的感觉,其它可学生自读)3、照着一二两句的样子,有感情地读一读。4、让我们闭上眼睛,和作者一起去用心聆听、辨识、品味.课件出示音乐,教师范读。5、泉声汇聚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大自然就是这交响曲的作者,泉声就是一个个跳动的美的音符。让我们通过朗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让我们再仔细地读读第四自然段。(配乐、分角色:教师引读开头,第一、二组女生读小提琴声,全体女生读琵琶声,第三、四组男生读大提琴声,全体读铜管乐声)6小结: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那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折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咦,流连是什么意思?(舍不得离开。)为什么它要在花间流连呢?7、再听音乐,想像一下它好像还像什么声音?它们在干什么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我们走进了山泉的世界,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于是体会到泉水的生命之美。作者谢大光在文章的最后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一来一起读。蒙胧中,那滋润着鼎湖山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的清泉,仿佛汩汩地流进了我的心田。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鼎湖山听泉,我们用耳朵去听,我们更用心去听,于是我们便发现了与众不同的美。此时,老师只想借作者谢大光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次愉快的鼎湖山之旅。(啊,我完全陶醉在泉水的歌唱之中。说 什 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我却道,“山不在名,有泉则灵”。蕴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梦也罢,醒也罢。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2、能联系课文,借助朗诵理解词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背诵第四自然段。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鼎湖山听泉,读题。二、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已经随作者披着薄雾,踏着泉水,来到了岭南古刹庆云寺,一路上,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清泉,大家一定还记得,刚过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泉声,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这是描绘的白天的泉声,那么,入夜之后,泉声又是怎样的呢?三、学习第四段1、自由轻声读第四自然段2、指导读第一句(1)课件出示第一句(2)“万籁俱寂”是什么意思?读出那种意境。(3)如果我们是客人,那么鼎湖山就是主人,他不仅慷慨地捧出他那动人的声音,还一直把它传送到耳边,多热情,多好客啊,读出来。3、指导读第二句(1)出示第二句(2)这么美妙的泉声,只用耳朵听是不够的,所以作者说要用心细细地聆听、辩识、品味!(3)指导读4、指导读第三句(1)、过渡:作者是怎样用心去聆听、辩识、品味的呢?让我们设身乍的想一下,此时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作者一边躺在床上,一边在心里不停地赞叹,读第三句,用(出 示)“啊,这是的声音,多像一样啊!”哪种泉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就说哪一种。(2)、自由练说。(3)、指名回答。(4)、放泉声录音,指导朗读。相机板书:轻柔厚重回响清脆雄浑磅礴(5)、指导背诵。5、指导读第四句(1)、过渡: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清亮的泉水,听到了那悦耳的泉声,又仿佛在欣赏一曲欢快活泼的响乐。(2)出示句子。(3)指导朗读。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出示:鼎湖山因为有了清泉,所以。2、同座互说3、指名回答。4、齐读最后一节。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3 鼎湖山听泉是苏制洪编教材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吟哦讽诵而后得之”,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把本文当作这一单元的范文,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进而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这是一篇精美的游记散文,以游踪为线索,以“听泉”为中心,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抓住线索,梳理文脉,从“听”字入手,找出作者四次听泉的句子,并能说出每次听泉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第二课时进行深度阅读,抓住一个“听”字,重点赏析第8段“枕泉而眠”,理解作者是如何由听泉而领悟出人生的哲理。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注重诵读教学,采 用“六读”教学法让学生吟哦讽诵,从诵读中得到启发,最终应达到能理解作者在状写的景物中寄寓的深刻的人生哲理。1.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理解作者寄寓的人生哲理。3.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吟哦讽诵来品味精彩段落。寓理于景,理解作者在景物状写中寄寓的人生哲理。“六读”教学法第二课时导入:上一讲,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四次聆听到鼎湖山美妙的泉声,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第四次听泉。第一步:听读感知文意。(8分钟)1 .听 录 音(第8段),圈点出每词美句。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提示: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第 二步:析读一一赏析美点。(1 2分钟)1.作者笔下的泉声很美,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品味。例: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赏析: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声比作提琴声,写出了听到的泉声柔曼的特点,这是作者深夜听泉听到的第一个层次。2 .作者从听泉中悟出了哪些道理?请结合课文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组织学生读后先在书上做批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生命在诞生、成长、繁衍、死亡,新陈代谢的声部,由弱到强,渐渐展开,升腾而成为主旋。)3 .如何理解“看不见的指挥棒”?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的心;它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意,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 三步:韵读读出韵味。(7 分钟)1 .这么美妙的泉声,这么深刻的道理,这么精美的文字,一定引起你的共鸣,请以小小组为单位,带着对鼎湖山泉水喜爱的感情朗读第 8段,朗读时可以进行创新,形式由各小组自己设计,比一比哪一小组的设计最新颖,读得有韵味。2 .二到三个小组朗读其他同学评点(评点依据:设计是否科学、新颖,朗读是否有感情。)3.全班齐读,读出韵味。第四步:辨读比较辨微。(1 0 分钟)1.课文为什么会让我们有如此美的感受?比较两个句子,读一读,辨别优劣。例1(出示幻灯片),第8段“那柔曼如提琴者飞瀑落下深潭”与下面这段进行比较,看谁写得好。“轻柔的泉声,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清脆的泉声,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厚重回响的泉声,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雄浑磅礴的泉水,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提示:课文第8段写得好,写得美。美就美在能让人仿佛听到了泉水流动中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到了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是因为课文中把泉水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钢管”的乐声,这就是比喻的好处。)例2(出示幻灯片),再与下面一段做比较:“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像钢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提示:上段读起来,感觉有点生硬,而课文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感觉到很美。这是因为课文用了排比句,具有节奏感,美就美在有节奏感。)第五步:背读 熟读成诵(5分钟)1 .经过两次比较,大家认为这一段文字很美,好的语句需要积累,请大家带着一定的速度背诵这段文字: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入深潭。2 .背诵小竞赛。第 六步:吟读对联小结。(3分钟)1.根据课文内容,请你就鼎湖山的泉水对一副对联,作为对这篇课文的小结。上联:泉水隐隐约约滋润万物下联:泉声(提示:老师明确对联的特点,如不仅字数相同,且词性要一致,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结构要一致等。提示根据课文内容上联可写泉水,下联可从泉声方面对。)(答案参考:泉声泠泠淙淙洗涤心灵)以“听雨”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仿照第8 节“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升腾而成为主旋。”一段,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各个角度来写雨声,写出雨声的层次感,尝试寓理于景,在景物状写中寄寓的人生哲理。鼎湖山听泉谢大光听读 感知文意析读一一赏析美点韵读读出韵味辨读一一比较辨微背读一一熟读成诵吟读对联小结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41.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认 读1个字。2.能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4.能说出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泉水变幻莫测、悦耳动听的,能说出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5.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泉声变幻莫测、悦耳动听。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听泉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看到课题就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课堂上学生会会学的比较投入。文章的文字很美,想象也很丰富学生一定愿意读背。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在读中想象,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对最后一段的理解要尊重学生的感受。重视朗读和默读,在朗读中理解,在默读中思考,朗读和默读相结合。让学生聆听一下各种乐器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从学生查阅的作者资料和鼎湖山的资料导入课文的学习。1.今天我们学习14课鼎湖山听泉,你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了解多少鼎湖山的情况呢。(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绝顶有湖,因名顶湖,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遂易名为鼎湖。风景区内群峰竞秀,古木参天,以丛林古刹、飞瀑流泉著称。山之绝顶有湖,四时不竭。)2.今天,我们就在著名散文家谢大光的引领下共同感受这奇幻的自然风光。二、检查预习,学会生字新词。练习正确地朗读课文。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时纠错。学生读课文时指导他们读准下面的字音。万籁俱寂雄浑磅礴湿漉漉汩汩地古刹琵琶卵石菩提树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与大家交流或提示大家?3.交流点拨:重点指导:鼎和籁的书写不绝于耳:在耳边不停地作响。清纯:指泉水流淌的声音清脆,没有杂音。厚重:形容古刹钟声和大提琴的声音,音域宽而低沉,与清脆相对。繁花似锦:各种各样的花像色彩鲜明华丽的绸缎。菩提树:相传释迦牟尼曾坐菩提树下顿悟佛理,所以菩提树称为佛树。万籁俱寂:一点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寂静。2 .再次练习读课文一遍,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并想一想每自然段的内容。第一自然段:驱车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第二自然段:我们白天进山观景听泉。第三自然段:我们在庆云寺借宿。第四自然段:我们在寺中听泉,泉声变化万千,令人心旷神怡。第五自然段:泉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段。按地点转换和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第三部分(35)4.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脉络。三、作业。继续练习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在课文第4自然段中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泉水变幻莫测、悦耳动听的,能说出自己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从第一段导入。鼎湖山内古木参天,群峰竞秀,特别是庆云寺附近散步着数千亩自然林,粗细不等的山泉从大大小小的山石表面和夹缝中不停地流淌着,发出淙淙水声,汇成了“铿鸣金石”的合唱。为了欣赏这一明景,我们从肇庆驱车半小时便来到了鼎湖山,来到了这里看到了什么呢?出示下面的句子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1.把你看到的读出来。2.这个时候来看泉,你感到怎么样?把你的愉快心情读出来。二、细读课文,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1.怀着愉快的心情上山吧,上山后你一定看到了清亮的泉水,听到了美妙的泉声,请你认真读课文,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出来。并把自己的感受简单写出来。2、给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3.交流分享。(1)过了寒翠桥,就听到了淙淙的泉声。看到了什么?进山一看,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能把你看到的情景给大家说说吗?(漫山遍野都流淌着清清的泉水,可以看到褐色的山石,可以看到青青的小草和苔葬)学生说后再读课文。引读:师 读“进山一看”生接读“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师读“草丰林茂”生 读“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声不绝于耳。”(2)愈往上走树愈密,绿荫愈浓,这个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泉水隐到了浓荫的深处,而泉声却更加清纯悦耳。忽然,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活泼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汇成一片美妙的音响。朗读和想象相结合,努力使每个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个人感受。(3)夜晚,一切都趋于平静。因为山静,更显得泉响,泉水流过高低不平的地方,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样的泉声?出示下面的句子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比较阅读并分析课文为什么会让我们有如此美的感受?比较两个句子,哪句好,好在哪里?与下面这段进行比较,看谁写得好。轻柔的泉声,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清脆的泉声,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厚重回响的泉声,是无数道溪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雄浑磅礴的泉水,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课文写得好,写得美。美就美在能让人仿佛听到了泉水流动中发出的不同声音,感受到了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是因为课文中把泉水比作“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钢管”的乐声,这就是比喻的好处。2、再与下面一段做比较: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小提琴一样轻柔;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那像钢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上段读起来,感觉有点生硬,而课文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感觉到很美。这是因为课文用了排比句,具有节奏感,美就美在有节奏感。泉水还会流过哪里?你试着用“那像一样是”的句式说几句。泉水声音还是千变万化的呢,这些声音是怎样变化的?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为什么千变万化呢?师 说“泉声忽高忽低”引导生接说“这是泉水绕过树根”师 说“泉声忽急忽缓”生接说“这是泉水拍打卵石”师 说“泉声忽清忽浊”生接说“这是泉水穿越草丛”师 说“忽扬忽抑”生接说“这是泉水流连花间”“绕过拍打穿越流连”都是流的意思,如果都换成流淌你觉得好不好?“绕过”、“拍打”、“穿越”、“流连”,这些词语更是把泉水当作人来写,写出了泉水的欢快,让我们感觉到泉水与人是那么的亲近,那么的充满活力把你对泉水的喜爱读出来。最好能背诵下来。三、总结。在这万籁俱寂的晚上,一切似乎都已沉睡,只有鼎湖山的泉声如歌、如诗,多姿多彩,不绝于耳。美吗?妙吗?大自然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它借鼎湖山清纯悦耳、欢快活泼的泉声演奏出一首首美妙动听的乐曲,让人不由自主地喜爱上它。当然,这些乐曲只有用心聆听、品味才能听出来。作者就是因为用心聆听、品味鼎湖山的泉声,才深深地喜爱上了它,使这泉声汩汩地流进了他的心田,相信也流进了你的心田。四、作业1、选背课文中你最喜欢的文句文段。2、仿照文章的写法,通过对声音的描写表现一种自然事物或景物。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5教学思路: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流畅的文字再现了鼎湖山引人入胜的泉声,抒发了作者对泉声的喜爱之情。我把“感悟、朗读、倾诉”作为设计本堂课教学的出发点。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看画面、品读美文,体验课文语言文字之美,感受文章的意境之美,形成语言积累,产生情感共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课件配乐显示鼎湖山泉水图片,师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领略了鼎湖山的风采,聆听了鼎湖山那清亮圆润的泉声,鼎湖山的泉声给你留下怎样的映象?2、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跟随作者谢大光去看一看鼎湖山那清亮的泉水,听一听它那美妙的泉声。二、一路泉声,初步感悟。1、让我们先到山路上去看泉、听泉吧!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同学们让我们再默默地读一读这段话,一边读一边在书上找出描写泉水的词语用一一画下来,找出描写泉声的词语用画下来。(生按要求进行自主学习)3、交流所画的词语课件出示:描写泉声的词:淙淙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描写泉水的词:清亮时隐时现交错流泻遮断路面4、自己读读这两组词语,看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生回答:(我从淙淙一词体会到泉水很响,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淙淙的 水声了)(我从清纯悦耳一词体会到泉水声很美,很动听。)(我 从“时隐时现”一词体会到泉水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与游人捉迷藏呢!)5、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些语句。(课件出示语句)生自由读,指名读。6、小结:作者一进鼎湖山,这泉水就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走在山路上一边听泉,一边看泉;一边看泉,一边听泉,心情多么愉快呀!让我们再到课文中去感受感受吧。齐读。7、同学们,再来看看老师这里的一组词语。课件出示:浓阴、繁花似锦、草丰林茂、古树参天这是写什么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勃的景象)8、(课件显示一组图片)是的,你们看,鼎湖山上绿树成荫、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古木参天,绿从脚下伸展开去,漫山遍野,郁郁苍苍,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可这些景物的蓬勃生机和泉水又有什么关系呢?(是泉水滋润了万木。)9、课文中还有一个地方对“草丰林茂”作了更为生动的描述,谁能找出来?出示句子:愈往上走树愈密,绿阴愈浓。湿漉漉的绿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涌向山顶。这是怎样的气势!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10、看来泉水不仅美妙动听还滋润着鼎湖山的万木,蕴育出蓬勃的生机,让我们怀着感激的心情自由地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三、品味泉声,全心领悟。1、看着清亮活泼的泉水,听着清纯悦耳的泉声,我们忍不住循着钟声,来到了半山腰的庆云寺,并决定就在这座寺院里借宿。师述: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这时候躺在床上,可以用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课件播放纯音乐配泉声)2、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离开了教室,来到了美丽的鼎湖山上?是不是感觉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此时都一一回响在耳边?3、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聆听、辨识、品味到哪些泉声?师课件出示: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师看录象画面范读。问:在这些泉声中你喜欢哪种泉声?(1)指导体会学生交流。a、我喜欢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在草丛中流淌的泉水声,因为他是那样的轻柔,舒缓。b、我也喜欢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在草丛中流淌的泉水声,我仿佛看见泉水抚摸着青青的小草,用轻柔的声音跟小草说着什么?能读出这泉水的轻柔吗?指名读(2)自主交流体会其它泉声,并指导朗读,读出各种泉声不同的特点。(3)泉声这么美,请自由练读这四句话,读出泉声的轻柔、清脆、厚重回响、及她的雄浑磅礴。(4)指名读,师为其配上音乐。(5)分组读:一个组读第一句,增加一个组读第二句,再增加一个组读第三句,最后一句全班读。4、夜晚,作者回味着白天所看到的、听到的,渐渐的,自己的心和山泉融在了一起,不禁谱写了一曲奇妙的交响曲,你们说这交响曲真正的作者是谁呢?(大自然)。5、是啊!大自然就是这交响曲的作者,泉声就是一个个跳动的美的音符。让我们通过朗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音乐起,生齐读。)6、同学们,这么美的语言,要是能背下来变成自己的语言,那该多好呀!轻声背诵。7、配乐看录象引背8、课件出示: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9、当我第一次读这几句话时,我的眼前出现了清纯的泉水,第二次再读时,仿佛这些泉水都有了生命,当我第三次读时,我的眼前出现的不再是泉水,而是?我不说了,你们自己读读看。(交流)10、课件出示:那 像(小提琴)一 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首)o那 像()一 样(悠扬)的,是(泉水绕过树根的声音)。那 像()一 样()的,是(泉水拍打卵石的声音)。那 像()一 样()的,是()。生交流、仿写句子。11、我们走进了山泉的世界,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于是体会到泉水的生命之美。美的感受往往能孕育出了美的语言。能谈谈你此刻的心情吗?12、我们应该感谢作者谢大光,让我品味,引我遐思。作者谢大光在文章的最后他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一齐读第五节。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还觉得鼎湖山的清泉只是人带来听觉上的感受吗?课件显示:鼎湖山因为有了清泉,才。用这一句式说话。13、师小结:是啊,鼎湖山正是有了终年不息、静静流淌的清泉,才有了草丰林茂、繁花似锦、古木参天的鼎湖山,是清泉滋润了鼎湖山的万木,孕育出鼎湖山蓬勃的生机。(板书:滋润万木孕育生机)此时,老师只想借作者谢大光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今天这次愉快的鼎湖山之旅。师激情背诵结束语。四、拓展延伸1、当小导游,把鼎湖山介绍给你喜欢的人听。2、写一篇介绍家乡风景名胜的文章。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润万木孕育生机教学反思:鼎湖山听泉一 文 中“听”字是这篇美文题眼,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山泉的各种姿色和声响,以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创造了一幅幅诗的画面和令人陶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万泉齐鸣的世界里。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把“感悟、朗读、倾诉”作为设计本堂课教学的出发点。充分利用图画、音乐、语言渲染,上出情境,上出美感。本节课第二自然段的教学我抓住描写泉声与泉水的词语,让学生感悟、体会泉水的多、泉声的响、美。学生通过已有的体验和感悟,自然在胸中流淌着美的情感,融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第四段重点段教学时,在这段精彩的文字出现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营造了一个静静听泉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我引导学生“听泉、辩泉、说泉”,积极表达出自己的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悟朗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者的文字中那声,那情,那韵的熏陶和感染,很快地触及到了作者的心灵,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6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难点:学会本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几幅树与泉水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谈感受教师:树:生命力的象征,蓊蓊郁郁,令人神往,令人陶醉泉水:似听见它们的欢笑,流淌的声响总之,这种生机勃勃、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令我们神往现在让我们接着这幅图想象这样一种情景:天空飘起了细雨,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我们的视野也随之模糊,景物也笼罩在烟雨中,看不真切此时你又有何感想?或有另一种惊喜,或为欣赏不到美景而惆怅,不管怎样此刻我们肯定有一种感官会更加灵敏一一听觉这节课我们就要充分发挥耳朵的潜力,在想象中走进鼎湖山去聆听那里的泉声(板书:鼎湖山听泉)二、释题迅速浏览课文,说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点拨析题的角度,学生交流讨论,如学生不能解决,教师补充)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一个“泉”字,用听觉来感受,写出了鼎湖山独特的美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要求:1.读准字音2.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课文大意(学生读书,圈点关键信息)重要词语:流连忘返生意盎然迥然不同万籁俱寂可见一斑翩翩起舞(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明确:这篇散文主要写作者游览鼎湖山听泉时的见闻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揭示了人生哲理四、再读课文,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1.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请问同学们,游记散文一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按照游人的行踪顺序来写2.默读课文,划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明确:作者行踪顺序是:到达鼎湖山一一过了寒翠桥一一进入山中一一行至半山,补山亭一一庆云寺一一寺旁客房3.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游记散文随着作者的行踪的变化,景物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写作方法就是移步换景,作者这样移步换景,就逐渐把山泉的形态和精神都描摹出来了作者为了让读者了解当时的环境和观赏景物时的背景,还约略交代了时间的变化,哪位同学来概括一下?(学生讨论归纳)概括:黄昏一一晚饭后一一夜间体会课文用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方法,理解课文是以空间转换为主,辅之以时间来组织材料4.课文在这两条线索的组织下,行文非常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教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然后点名让学生回答,明确课文层次学生讨论后回答:第一部分(第1段)初闻泉声,如见泉影第二部分(第2 3段)引发联想,爱上山泉第三部分(第4 7段)补山亭仰望、庆云寺漫步第四部分(第8 1 0段)得到感悟,枕泉而眠五、吟哦讽诵,体会情感1 .指导学生运用“吟哦讽诵”的方法诵读课文1 3节,并将自己读书时的收获写下来,准备交流(分小组诵读课文,注意诵读要领)2 .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并指出诵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再次诵读、体会,并在班上巡回指导3 .组织学生谈谈诵读的体会和感想,可以从诵读的方法上谈,也可以就课文内容谈4.总结诵读方法读出快慢,读出轻重,读出情景,读出感情(技巧,情感)借助想象,让作者所绘景象展现在面前品读泉美时,应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带着感情去读,揣摩作者的情感,把喜悦读出来六、课堂小结整篇课文以“听”字统领全文,围绕“听”字组织材料,本节课我们侧重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课文的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七、课后作业运用吟哦讽诵的读书方法自由诵读全文附: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第一部分(第1段)初闻泉声,如见泉影第二部分(第2 3段)引发联想,爱上山泉第三部分(第4 7段)补山亭仰望、庆云寺漫步第四部分(第8 10段)得到感悟,枕泉而眠行踪顺序:登岸一一寒翠桥一一山中一一补山亭一一庆云寺(半山)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出泉声的美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品味,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教学重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出泉声的美难点: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体会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教学步骤:一、检查复习指名学生说出作者的行踪:登岸一一寒翠桥一一山中一一补山亭一一庆云寺(半山)二、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作者在山途中观景听泉,感受到了泉声之响,泉水之多,泉声之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三、悉心阅读,走进文本通过上节课的阅读,尽管鼎湖山山泉之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还是模糊了一些,下面请同学们细读文章,划出文中表现泉水优美的词句,加以赏析看看鼎湖山的泉水究竟是什么样的(学生阅读,划出相关词句赏析)(此处学生们可以畅所欲言,侧重于他们的主观感受,但在引导上对字词句段、章法、修辞、写法都要予以强调)1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感受到的泉声妙不可言、变化莫测、变化多端、清纯悦耳、欢快活泼、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忽高忽低、忽缓忽急、忽清忽浊、忽抑忽扬、不绝于耳2.学生赏析语句,自由发言例句:(1)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赏析: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水清脆、厚重、雄浑等特点让人眼前仿佛呈现出鼎湖山泉水的美丽景象,表现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之情(2)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赏析:一 个“送”字能让人体会到鼎湖山的“殷勤、好客”,“枕边”比“耳边”更确切,“枕边”除含有“耳边”的意思,还 说 明“我”已“躺在床上”,静下心来(3)孕育生机,滋润万木,泉水就是鼎湖山的灵魂赏析:作者在玄思妙想中捕捉到了生活的真谛,字里行间蕴涵着对生命的赞颂以及催人奋进之情,突出了大自然对人心灵的净化作用3.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能感受到这么有层次的泉水交响乐?明确: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就是源于对清泉的喜爱,使作者能感受到这么有层次的泉水交响乐让我们来品读最能表现这种情感的第8段4.作者用他那生花的妙笔把泉水形象化,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声音将这种美传达给其他人(指名同学朗读)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来聆听泉声(播放课件)5.我们也来发挥想象,试着仿写几个句子(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句子)同组推荐同学上讲台评点赏析(注意是否运用了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进行写作的方法)四、总结作者写景的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明确:1.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2.运用比喻、想象、描写等方法,将景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深刻的感受了作者奏出了 一首奇妙的泉水交响乐,人的灵魂是否也如泉水一样清澈,能在漆黑的夜里,发出多层次的音响与节奏,扣人心魄,引人思索呢?作者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六、课后作业写一篇游记板书设计:鼎湖山听泉鼎湖山泉水:妙不可言、变化莫测、变化多端、清纯悦耳、欢快活泼、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作者情感: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热爱大自然 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学习吟哦讽诵的要领,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2 .感受鼎湖山的优美景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3.帮助学生领会文章写泉声的各种层次,并领悟话语中蕴含的哲理。4.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掌握诵读要领,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3、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由听泉而生悟,领会文中深含的哲理。2、学习和运用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和变换角度表现景物的方法教学时间: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搜集鼎湖山有关资料、作者有关资料2、认真阅读,掌握基本词汇,思考、理解文章写作思路,体会文本中作者的感情教学过程及内容:一、导入新课:祖国的大好河山美不胜收,你在观赏美景时,面对大自然中的种种万物,你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学生可结合假期游历众说纷纭,教师做适当的肯定。下面我们学习 鼎湖山听泉,了解谢大光在鼎湖山听泉时到底产生了怎样的感受?1、学生资料交流:作者简介:谢大光男1 9 4 3年生,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人,中共党员。1 9 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1 9 62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 9 8 0年开始发表作品。鼎湖山介绍: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一一星湖齐名,是地球同纬度上唯一的一片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也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 9 7 9年成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网的成员之一。鼎湖山景区古道两旁,森林苍翠。林中有2 0 0 0多种植物,飞水潭飞瀑从3 0米高的峭壁上倾泻而下,雾罩云飞,章太炎当年在瀑布旁的眠绿亭题了四个字:涤瑕荡垢;庆云寺依山而建,嵌于千峰碧翠中,是岭南著名的佛教第十七福地,建于明末;鼎湖山有野生高等植物1 8 43种,栽培植物67 3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本文为当代散文家谢大光写,却与众不同。2、词语掌握:肇庆泓泠泠菩提污垢遐想怅惘翩飞礼遇柔曼万籁俱寂楹联二、整体感知1、带着自己的猜测,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教师可配乐)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作者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3、此类型的文章,我们一般定为什么文体?它们通常以什么为顺序来组织材料?-游记散文,空间转换顺序。4、学生圈

    注意事项

    本文(2022《鼎湖山听泉》教学设计.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