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0年6月版).pdf
-
资源ID:90930299
资源大小:15.66MB
全文页数:10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0年6月版).pdf
低风险地区夏季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目 录第 一 篇 场 所 篇.1一、居家.2二、写字楼、办公场所.3三、宾馆.5四、商场和超市.7五、银行.9六、餐 厅(馆).11七、理发店.13八、农集贸市场.15九、公园.17十、旅游景点.19十一、健身运动场所.21十二、咖啡馆、酒吧和茶座.23十三、影剧院.25十四、游泳场所.27十五、会展中心.29十六、游艺厅和网吧(咖).31十七、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33十八、图书馆.35十九、歌舞厅(K T V).37二十、公共浴室.39二H-、医疗机构.4 1二十二、铁路客运.4 3二十三、道路客运.4 5二十四、水路客运.47二十五、民航.49二十六、城市公共汽电车.51二十七、城市轨道交通.52二十八、出租汽车.53二十九、回国人员转运车辆.54第 二 篇 单 位 篇.55三十、社区.56三H 、企业.57三十二、进口物资转运.59三十三、建筑业.60三十四、邮政快递业.62三十五、机关事业单位.64三十六、托幼机构.66三十七、中小学校.68三十八、大专院校.70三十九、养老机构.72四十、儿童福利院.74四十一、流量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76四十二、监狱.78四十三、精神卫生医疗机构.80四十四、医疗废物处置中心.82四十五、物业管理中心.84第 三 篇 人 群 篇.86四十六、老年人.87四十七、伤残人士.88四十八、孕妇.89四十九、儿童.90五十、学生.91五H 、就医人员.92五十二、警察.93五十三、企业职工.94五十四、海 关(边检、卫生检疫)人员.95五十五、司机.96五十六、快递员.97五十七、7n、电、煤气等工作人员.98五十八、售货员.99五十九、保安.100六十、环卫工人.101六H 、保洁员.102六十二、服务员.103六十三、食品消费者.104六十四、食品从业人员(加工、销售、服务等).105六十五、教师.106第一篇场所篇一、居家1.做好体温计、口罩和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2.做好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3.室内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空调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开启前,先行打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如可以,建议空调运行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4.家庭环境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及时清理室内垃圾。5.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勤晒衣被。6.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7.呼吸道疾病患者生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8.外出时,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时佩戴。9.要注意检查下水管道、卫生间地漏等的U型管水封,缺水时及时补水。2二、写字楼、办公场所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对进入的办公人员和服务人员无需体温检测。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6 .保持公共区域和办公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7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9 .服务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3外科口罩;办公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1.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4三、宾馆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宾馆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做好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客房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需“一客一用一消毒6 .保持大堂、电梯口、前台和客房走廊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7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5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前台应设置“1 米线”,提醒客人保持安全距离。9.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顾客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 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6四、商场和超市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对进入商场和超市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存储柜、购物车筐、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卫生间门把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做好清洁消毒。6.保持电梯、咨询台和售货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咨询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应设置“1米线”,提醒顾客排队付款时保持安全距离。79.推荐顾客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尽量减少排队时间。购物时间不超过两小时。10.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手套。顾客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 米以上距离情况下,在商场和超市内可自愿戴口罩。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3.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8五、银行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银行的客户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对取号机、柜台柜面、密码器、签字笔、点钞机、A T M机、公共座椅等公用物品设施做好清洁消毒。6 .保持银行大厅、电梯口和咨询台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7 .在大厅内设置“1 米线”,提醒客户排队取号或在A T M机存取款时保持安全距离。8 .控制大厅内办理业务的客户数量;推荐客户优先考虑网络银行或在A T M 机上办理日常业务;在服务台或柜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提醒客户加强手卫生。9 .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戴一次性手套。及时进行手9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客户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银行内办理业务时可不戴口罩。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0六、餐 厅(馆)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餐厅(馆)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做好收银台、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6 .保持大厅和电梯口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7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收款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 .推广分餐制,餐 厅(馆)提供公筷公勺。就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9.工作人员保持工作服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110.工作人员营业过程中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在餐厅(馆)可不戴口罩。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2七、理发店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理发店的顾客和理发师等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用于烫染服务的排风机在营业过程中应保持开启。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做好收银台、座椅、物品存储柜和操作台等公用设备设施和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6 .保持门厅和顾客等候区等区域环境整洁,及时清理垃圾。7 .有条件时,可在收银台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 .理发工具以及顾客用品(毛巾、围布等)做 到“一客一用一消毒二9 .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鼓励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1 0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13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1.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顾客在理发店内要戴口罩。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3.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4八、农集贸市场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农集贸市场的顾客和工作人员无需体温检测。4.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顶棚式或露天市场交易区应宽敞通风;室内市场在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或使用抽气扇加强空气流通。5.加强地面、摊位等清洁消毒,市场每天结束经营活动后,应开展一次全面清洁消毒。6.加强公用卫生间卫生管理和内部清洁,应清除公厕周围露天堆放的杂物等垃圾。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加强垃圾的卫生管理,市场应设立集中、规范的垃圾站/房(应密闭),并配备专用加盖的废弃口罩收集筒(箱)。每户配备加盖垃圾筒(箱)。市场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不污染道路和周围环境。8.完善给排水设施,地面设下水明沟,下水道保持畅通,15地面和下水明沟无污水、无积水淤积物;应配备地面冲洗水龙头和消毒设施,便于污水的冲洗消毒;污水排放应符合相关规定。9.市场内实行分区经营,确保市场内按照果蔬类、鲜肉类、禽蛋类、粮油类、水产品、熟食品和调味品等大类分区,并明确标识。10.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费,购买商品时与他人保 持1米以上间距。采购时间不超过两小时。1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2.工作人员、售货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保 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离情况下,顾客在农集贸市场内自愿戴口罩。13.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4.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如有空调通风系统,则同时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6九、公园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公园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加强办公区域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做好公园内公共设施、座椅座凳、健身器材、果皮箱、垃圾桶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6 .保持公园内清洁卫生,公园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7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 .实行预约制,调控入园游客数量。9 .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1710.公园内的商店和小卖部等小型零售场所需做好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1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2.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游客可不戴口罩。13.入口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或大屏幕,提醒入园游客、工作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传。14.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如有空调通风系统,则同时对其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8十、旅游景点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旅游景点的游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加强办公区域的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做好旅游景点内公共卫生间、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以及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6 .保持旅游景点内清洁卫生,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用密闭化运输。7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 .实行预约制,科学合理制定营业时间,调控进入景点游客数量。199.减少现金售票,鼓励线上购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购票和支付方式。10.旅游景点内的商店和小卖部等小型零售场所需做好清洁消毒、通风换气,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11.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2.工作人员工作期间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游客可不戴口罩。13.入口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或大屏幕,提醒进入旅游景点游客、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14.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0十一、健身运动场所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对进入健身与运动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做好前台、走廊、公共区域、休息室、健身器材、更衣室、淋浴间、洗手间等清洁消毒。6.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前台、电梯口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依据场馆实际情况,通过预约服务的方式适时调控进入场所的人员数量,避免人员过度密集。建议顾客运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9.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21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进入场馆内可不戴口罩。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2十二、咖啡馆、酒吧和茶座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咖啡馆、酒吧和茶座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每天对经营场所、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等场所公用物品和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及时清理垃圾。5 .加强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6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收款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 .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 米线”。8 .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服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9 .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23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可不戴口罩。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1.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4十三、影剧院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对进入影剧院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每天定时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放映厅、走廊、扶梯、座椅、3D眼镜、洗手间及手经常触摸的地方等)进行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电梯口、收银台和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实行预约制,控制观影人数。推荐观众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方式购票,提醒观众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25待区等设置“1 米线”。建议观影时间不超过两小时。8.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9.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10.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1.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6十四、游泳场所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游泳场所的顾客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 .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对公共设施设备及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如储物柜及钥匙、换衣凳、洗手间、扶手把手等)进行清洁消毒。6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服务台、电梯口、咨询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 .加强对泳池水、淋浴水和更衣室等卫生管理以及淋浴室的通风换气。8 .销售泳衣或者租赁游泳相关器材的商店要做好清洁消毒,鼓励采取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9 .实行电话、微信、A P P、小程序等预约方式进行客流限制,引导顾客分时段锻炼,避免人群聚集。建议顾客减少27在淋浴间(室)和更衣室的停留时间。场所内活动时间不超过两小时。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1.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可不戴口罩。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3.当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28十五 会展中心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参展人员和观众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展馆内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6.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出入口、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控制展览的规模、参加展览的厂家数量和观众的人29数;增加展位之间的距离;实行预约制,控制进入会展中心的观众人数。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参展厂商和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11.入馆观众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情况下,可不戴口罩。12.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3.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0十六、游艺厅和网吧(咖)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顾客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办公区域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如电脑鼠标、键盘、开机键、玩具、游戏机、电梯间按钮、扶梯扶手、公共垃圾桶等)要定期清洁消毒。6.保持游艺厅和网吧(咖)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管控分流,控制游艺厅和网吧(咖)内顾客数量和停31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顾客娱乐或上网时间不超过两小时。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顾客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2十七、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参观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馆内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应定期清洁消毒;为观众提供的拐杖、轮椅、雨伞、语音导游设备等物品应“一客一用一消毒6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7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8 .实行预约制,控制进入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的参33观人数。参观时间不超过两小时。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参观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 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4十八、图书馆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对进入图书馆的借阅人员和工作人员不进行体温检测。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保持图书馆内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馆内电梯、楼梯、电子阅览器、自助借还书机、触摸屏、卫生间等公共接触区域应定期清洁消毒。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咨询台、电梯口、图书借阅室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办理书刊借还,借阅人员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8.对每日、同时段入馆人数进行控制,借阅人员须实名35登记。借阅时间不超过两小时。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借阅人员在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与他人保持1 米以上距离情况下,无需戴口罩。11.入口处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提醒入馆人员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6十九、歌舞厅(K T V)1 .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 .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 .进入歌舞厅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 .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 .加强对茶具、杯具等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洁消毒;麦克风使用完毕后及时更换筒套,并做好清洁消毒。6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 .建议对顾客实名登记和实行预约制,包厢内控制顾客数量。建议顾客适量饮酒,减少肢体接触。顾客娱乐时间不超过两小时。378.推荐顾客采用非接触扫码付款,提醒顾客保持安全距离,并在收银台、等待区等设置“1 米线”。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38二十、公共浴室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3.对进入公共浴室的顾客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4.保持经营场所空气流通,定期开门、开窗。如使用集中空调,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5.每日须对门厅、楼道、操作区域、休息室、电梯、楼梯、卫生间、淋浴间、更衣室等公共部位进行清洁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6.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大堂、电梯口、前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7.所有的用品包括餐具、客用浴服、毛巾、洗浴按摩用具 应“一客一用一消“,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用品。顾客存39衣柜应“一客一消”或提供“一次性袋子”。8.采取限流、错峰等方式,减少顾客聚集。做好顾客信息登记。顾客缩减洗浴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保持安全距离。推荐采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方式付款。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10.工作人员工作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11.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12.当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