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精品讲义.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育才小学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20XX 年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 6-13 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 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 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四 教学措施:1 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 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3 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4 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围绕科学技术、诗歌朗诵、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等主题来编排的,本学期共学习五个单元,古诗四首 京剧 李时珍是精读课文,饮食文化是略读课文。本组涉及知识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有:1、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认识生字、掌握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了解中华古代科学技术和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的贡献。2、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另外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二 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对民间传说故事有一定了解和比较感兴趣,个别学生可以讲述。三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3、能背诵古诗,有学习中古传统文化的兴趣。4、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5、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四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2、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五.教学措施;示范读、泛读和学生自读相结合 六.教学进度安排(学期总课时)。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 蒙书诵读 第 1 课 声律启蒙(一)教学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教学过程:一、简介声律启蒙。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早教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 2 页 六、拓展活动:第 2 页 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课声律启蒙(二)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玑。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 4 页 六、拓展活动:第 4 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二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3 课声律启蒙(三)一、教学内容: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崖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 6 页 六、拓展活动:第 6 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三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 4 课、笠翁对韵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 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讲解第一段 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 苍穹 下响 高舂 青春 2、学生一起说文意。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2、收集对联。第二单元 诗词诵读 5、登金陵凤凰台 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教学难点: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二、检查积累(李白诗中的名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17、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越中览古 1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 1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三、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有关写作趣事:介绍李白(略)写作趣事:黄鹤楼与凤凰台 黄鹤楼与凤凰台同为中国历史名胜。它们的出名,是与两位诗人分不开的。传说崔颢游览黄鹤楼,留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久,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非常欣赏。当时有人要李白题诗,出于对崔颢的尊重,李白谦虚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于是“无作而去,为巨匠敛手”。文坛因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然而,李白毕竟属于那种充满创作天才的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没有尽情尽意,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也就是过后不久,李白在游览金陵凤凰台时,步崔颢原韵,作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一出,马上博得了“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许。确实,崔颢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不过,细读起来,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不难发现李诗的概括力和意境都比崔颢高。李诗前两句概括了崔诗前四句的意境,腾出第二联怀古,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崔颢怀古为“思乡”,而李白怀古却是“忧国”,两者相比,李白的思想境界也要比崔颢的高。四、朗读诗歌(反复读)五、翻译诗歌(略)六、分析鉴赏:师以“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诗歌能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语导入:1、介绍传说(略)2、提问、交流:A/“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独自、孤独的意思。慨叹时间的流逝,六朝繁华一去不返,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吴王的富丽宫苑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贵族留下的只是荒冢,威风不再,烜赫难久,诗人在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C/“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写远景,所写景色有何特点?有何作用?若隐若现(半隐半现)、气象万千、雄伟壮美。意在揭示人世无常,江山永恒的主题。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暗点诗中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仍然翘首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1)比喻:“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拦贤臣,或喻皇帝被奸臣包围。借代: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2)“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3)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可见他内心的赤诚。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旨意深远,意境阔大,使是人产生强烈的共鸣。3、小结:意境是古代诗歌特有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主要由诗中的“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所构成。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动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只有“景”和“情”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构成摄人心魄的意境。4、分析景情关系: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情景结构特点无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先景后情;2/先情后景;3/纯景含情;4/先事后景 5、分析诗中景与情存在怎样的关系?小结并板书:(1)景与情的关系:景中含情,为抒情张本 (2)景情结构特点:先景后情 第 6 课、古诗两首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两首,汴河怀古作者是唐代诗人皮日休,题乌江亭作者是唐朝的杜牧。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 14 页 六、拓展活动:第 15 页 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 7 课 诗词两首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和元朝张养浩写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二、学习西塞山怀古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知识链接:第 17 页 四、学习山坡羊 潼关怀古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结合注释初步感知、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 19 页 六、拓展活动:第 19 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 8 课 诗词两首 一、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第 8 课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章碣写的焚书坑,和宋朝辛弃疾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学习焚书坑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知识链接:第 21 页 四、学习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 23 页 六、拓展活动:第 24 页 七、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 魅力汉语 第九课 对联 教学目标 一、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二、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三、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一些名联。教学重点 读、积累对联。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教学准备:在黑板张贴一副完整的对联,课件一套,红纸,黑色彩色笔若干。学生:课前搜集对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 2 孩子们,过年了,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对联(教师指向张贴在黑板上的对联),学生齐读课题。3(1)抽学生读:“春回大地,春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家新”。读了对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2)教师讲解,指导学生认识对联。(师:每逢过年,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要张贴用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副完整的对联包括横联、上联、下联,别看简简单单的对联,它包含的内容可丰富了。)二、交流搜集的对联 1.小组交流搜集的对联。2、体会对联的特点。(1)对联中有一些特殊的词语,如:四字词、三字词分别体会含义)“爆竹声声”、“梅花点点”,读了这两个词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过年的热闹场面,听到了鞭炮噼噼啪啪的声音,看到了朵朵梅花在寒冷的冬天展示它的美丽,散发着它的芳香)“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组词语是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的,在读中体会农民伯伯给我们送来了什么?(丰收的粮食、肥壮的牛羊)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读好了这些词语,你想把它们送给谁?(生:我想把它们送给做生意的人,祝他们生意红红火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边读边体会,你感受到了什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鼓励,教师不作具体讲解)(2)对联必须具备的特点:一、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二、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三、朗读指导 1生很容易入情入景地读好对联)(1)配乐自由读。(2)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对联进行朗读,并读给小伙伴听听,小伙伴读得好的,给他画上一面小红旗进行奖励。(3)抽学生读、评读、赛读。(4)男女生以对对子的方式朗读对联。2 过渡:读好了对联,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一下对联有什么特点。(1)学生汇报:两两相对,每句字数相等,根据前面的词语教学,学生很容易观察出对联中都藏有四个字的词语 和三个字的词语。(2)教师相机点击课件,将对联分成“/”的节奏指导朗读。(师:我们读对联时,不仅要有感情地朗读,还应像古诗那样,读出对联的节奏,读出韵味)(3)教师引读,学生再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积累词句。3对对联。(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书中的对联与黑板张贴的对联有什么不同。(缺少横联)教师相机出示四句横联(辞旧迎新、欣欣向荣、恭喜发财、普天同庆),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将横联添加在课文中的对联上。(2)学生汇报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对对联。四、拓展交流 1 2 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十课 谜语 教学要求:1.通过谜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培养猜谜的兴趣,寓教于乐。2.了解谜语的组成、特点及类别。3.了解谜语的发展过程、积累自己喜欢的谜语。教学重难点:了解谜语的发展,积累自己喜欢的谜语。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 谜语(板书课题)。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谜语?2.学生交流。谜语:是暗示文字、事物,让人猜测后知道答案的隐语。3.出示问题(小组讨论)(1)谜语是由哪几部分组成?(2)谜语是怎样由来的?(3)谜语可以分为那几大类?(举例说明)4.全班交流以上问题。5.如何猜谜语?(结合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来说明)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同桌同学的眼睛,你都能发现什么?“上边毛,下边毛”指的是我们的睫毛,中间是我们的眼珠,是什么颜色的呢?再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呢?那么它和我们遇到的葡萄像不像啊?前面的几句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把我们眼睛的最基本的特征都讲出来了,所以我们同学能很快猜出他说的是眼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方法,它叫做“比喻”。就是把一样东西比做另一样东西,把眼睛比做葡萄。当然两者必须有相似之处,就像眼睛和葡萄他们的形状是一样的,而眼睛是黑的,黑葡萄的颜色也是黑的。下面我们请同学也模仿它的样子来造句子,运用一下比喻手法。“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同学们是用什么瞧的呢?对了,是用眼睛,所以这句话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大家发现了吗?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谜语。这个谜语和上面那个很像,谁能做做小老师来分析一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同学们把小提示找出来了吗?大家再来互相观察一下。6交流搜集的谜语。(1)小组内互相猜谜语。(2)全班交流、互猜谜语。7.作业:搜集自己喜欢的谜语 10 则,写在读书笔记上。11.谚语与歇后语 教学目标:1.了解谚语与歇后语的来历、组成部分。2.认识、积累谚语与歇后语。3.体会谚语与歇后语的含义。教学方法: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感受谚语和歇后语的特点,丰富谚语、歇后语的积累,并形成运用谚语和 歇后语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的浓厚兴趣,养成自我感悟、自觉积累、主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教学策略:重感悟:让学生在探究性的朗读中感受歇后语的特点,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去领略歇后语的魅力 重积累:有机引入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整合教学资源,在喜闻乐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运用:让学生学会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有机运用积累的歇后语。重迁移:有机实施迁移策略,让学生有效实现运用从积累语言到运用语言的迁移,学以致用,有效实现课内课外迁移,形成能力 教学重点: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感受歇后语的特点,丰富歇后语的积累 教学难点: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的浓厚兴趣 2.形成运用歇后语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 我们祖国语言文字丰富多彩。多读多背,不仅可以丰富我们语言的积累,还可以感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今天让我们在一次感受一下吧!二、出示歇后语、谚语,朗读指导,感受语言的特点 1.谁来说一说,我们这次的语言属于什么呢?2.说说谚语、歇后语的特点 3.读好歇后语,首先得会读(1)指名逐条练读。(2)齐读。4.如果带着一定的感情去读,就会读出味来(1)引路:芝麻开花-节节高 a 怎样才能读好呢?自己试着练读。B 谁来带着感情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C 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条歇后语(2)自由练读:带着感情去读,读出那种味来(3)反馈效果: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4)集体练读。5.读了这么多遍,你感受到歇后语还有哪些特点?三、创设情景,课内积累运用(一)积累所学的歇后语 1.比一比,谁背得快 2.同桌合作背诵。(一人背前半部分,一人接背后半部分)3.谁愿意接受考验?(二)运用所学的歇后语 刚才积累的歇后语你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吗?下面进行情景填空 四、语文活动,拓展运用 实践(1)分发纸条(2)看谁写得多(3)限时答 3 分钟(4)反馈与激励(五)看谁说得好 五、课后迁移,促进积累运用 1.小结 2.提供“作业自助餐”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1)我会背(2)我会查,开展课后阅读,积累更多的歇后语(3)我会编,编一个生动的故事情节 第四单元 古代都城 12、北京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与难点:1、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3、使学生了解北京改革开放后的新面貌。教学过程:1.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观看后请你谈一谈你的感受。学生谈观看升旗仪式录像后的感受。师:每当五星红旗伴着一轮红日升起时,首都北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到广场上参加升旗仪式的人很多,只要是到过北京的人都要到天安门广场去观看升旗仪式,因为只有这时才能真正体验到做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天安门广场去了解我们的首都北京。(板书课题)2.新授 师: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都有谁去过北京呀?这么多同学去过北京,那谁愿意到前面来找到北京的位置呢?师: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由于每天都要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所以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因此,天安门广场就成为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所向往的地方。如果我们乘坐直升飞机来到天安门广场的上空,你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课件演示)师:这是一幅什么图?能按我们以前学过的可平面图方位的知识来介绍一下天安门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广场上这几大建筑物的方位吗?学生介绍。师:天安门广场白天鲜花如海,夜晚华灯齐放。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每天要迎接数以万计的游人到这里观光游览,除了天安门广场以外,你还想了解北京哪些方面呢?学生提问题,教师归纳出板书。政治文化国际交往改革新貌历史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同学们提出的这五个方面的问题分成小组来讨论,带着你手中收集的资料,自己选择讲座内容,自己寻找合作伙伴,自己确定汇报方式,讨论后老师看一看哪一位同学汇报的方式最新颖,开始吧。自己到各自小组去。师:好,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同学们这么踊跃,积极性非常高,教师感到很高兴。那么我们先从哪方面入手呢?老师先请历史古迹这小组来汇报。生:我们这一小组同学给大家当一次小导游,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游览北京的名胜古迹。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小帽和小旗。生:同学们请跟我们一起乘坐旅游号去逛北京城吧。生:介绍历史古迹(历史名胜,顺口溜,歌曲等形式)师:刚才这小组同学小导游当得称不称职呀?大家鼓励一下。师:昨天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名胜古迹,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板书,悠久的古城)师:今天首都北京又以展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下面哪小组接着汇报?生:我们小组用收集的大量图片资料来汇报北京政治方面的情况。派出二名代表发言。生:实物投影展示图片。师:通过你们小组的汇报,教师看出你们小组在课前收集资料下了很大的功夫,汇报的非常好,给予奖励。师:下面哪一小组汇报?生:我们小组对文化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师:通过你们查找的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你们小组在查找资料方面真有方法,课余时和其它同学互相切搓一下你们的好方法。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师:下一组。生:我们是某某小学记者站的小记者,我们小组对北京的国际交往方面进行了考察。生:我们的考察到此结束,课后我们将把北京国际交往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做一下详细的报导。师:通过同学们对北京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汇报,我们可以看出这几方面与全国各城市相比都比较突出,所以被称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板书)。由于这三个方面在全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所以人们称首都北京为祖国的心脏。师:从 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北京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处可见。师:下面就请最后一组同学汇报。生:由于改革开放后北京的变化很大,我们小组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汇报。师:老师这有一段关于北京改革开放后的录像,请大家来欣赏。师:通过同学们新颖汇报形式,老师看出同学们又掌握了许多新的学习方法。师: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北京,使这座具有 3000 多年历史的古城又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20XX 年 7 月 13 日发生了一件令全国人民为之振奋的好消息是什么呢?请看(播放录像)三、总结:我们申奥成功了,人们欢呼,人们喝彩,为申奥成功喝彩,为北京喝彩。新世纪的北京正为自己规划着明日的蓝图。四、课堂检测: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 13、西安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西安的历史文化底蕴。(2)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3)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西安这座文化名城的热爱之情。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体味作者对西安渗透灵魂的情感,激发起学生对中国历史文明的兴趣及热爱。教学方法: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个单元三教学目标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研读教学法。“研读”指研究性阅读。具体地说就是知道学生反复阅读和理解课文,变学生被动的地听讲为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问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3)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的展示,化文本中抽象的文字为直观的视觉感受与冲击,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体味文章的内涵。教学步骤:一、导入语 刚才我们欣赏了一组西安名胜古迹的图片,通过解说,我们也初步了解了西安的历史文化。那么西安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呢?中国有句俗语:“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我要说的是:“不到西安,不算真正了解中国。”所以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去西安看看。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一下西安的魅力所在。二、探讨西安的古城魅力 1)气派不倒,风范犹存的,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2)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3)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的所在地。小结:西安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2、作者为什么会那么热爱西安呢?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座古城,保留了很多可供参观游览的古迹吗?阅读文章第五段,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爱西安的原因?也就是说西安对作者有着怎样的生命意义?明确:一切都在与历史对话,调整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有人说:“到上海看50 年,到北京看 500 年,到西安看 5000 年。”是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