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我中华》精品教案.pdf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花城版第七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爱我中华教学设计广州市萝岗区镇龙第二中学杨春婉 背景分析:爱我中华是一首集中我国西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4/4拍,歌曲在五声宫调式的基础上揉进了大调式的因素,色彩明朗。曲式结构为三段体,即A+B+A+C。其中,A 段(领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题段,B 段和 C 段(齐唱部分)是与 A段构成对比的段落。整段音乐既跳荡又平稳,表现出一种载歌载舞的喜悦之情。B 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这个只有三个音(sol、rei、dao)构成的乐段基本上重复的是一个音型,这种带有集体舞风格特点的节奏型,第一次轻松地将歌曲送上高潮。C 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此段音乐的节奏型既表现出“呼口号”的气势,又表现出集体舞的欢快和热烈。整首作品有张有弛,一气呵成。【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授课年级:初一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一、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二、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爱我中华。三、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西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教学难点】学生对西南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方言特点比较陌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教学设想】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感觉、欣赏的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体验的机会;【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一、导入:播放一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回答他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和表扬。二、引入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课件 1:背景画面)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我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呢?师:他们是:P22 生:汉族、回族、藏族、壮族、白族、蒙古族、苗族等。师:由于各民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使得各个民族和地区在歌舞音乐上也存在差异。三、欣赏、学唱歌曲:1、师: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西南民族音调为素材创作的歌曲爱我中华,思考:(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结构特点: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 b、装饰音。完整视唱旋律。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四、知识渗透由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师:我们刚才学习了爱我中华这首歌,也基本熟悉了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的特点,那么我国的这些少数民族的歌舞音乐都分别有哪些特色呢?请看资料。接下来我们就欣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歌舞音乐。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先请欣赏一段蒙古族歌舞音乐。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2、举例:娃哈哈 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维吾尔族:被誉为“歌舞民族”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3、傣族:动作优美灵活有雕塑式的造型美。举例:杨丽萍的孔雀舞等。4、藏族:“弦子舞”一般用于慢板抒情音乐。举例:翻身农奴把歌唱、青藏高原六、欣赏由宋祖英演唱的爱我中华,全体学生进上步熟练此歌。五、游戏“超级模仿秀”一师: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游戏好吗?请看大屏幕(课件11:模仿秀 1)音乐响起 先请大家一起模仿用方言来演唱。再次欣赏原音重现!学生们非常踊跃。教师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分别演唱,较优秀的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二师:现在模仿秀2 开始,(课件 12)音乐响起 :同学们知道要模仿什么吗?(跳舞!)答对了!大家一起欣赏采茶舞曲片段,并学习采茶的舞蹈动作。(教师视学生模仿情况可将采茶动作配合着音乐稍微规范统一,更加形象化、生动化。)集体模仿之后可挑选几位同学上台来代表小组模仿表演。让同学们自己评价。仍然给较优秀的同学予表扬和鼓励。(响音乐)六、完整演唱:(课件教师范唱)让学生尽量用学过的方言来演唱,中间部分可适当加入舞蹈动作。体会采茶时愉快、喜悦的心情。七、总结: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会了用鸟语般的方言来演唱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歌曲,它委婉细腻,富有诗情画意,仿佛把我们带入那风光秀丽的江南,和一群美丽的采茶姑娘们一同分享着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劳动中孕育着欢声笑语,劳动中孕育着无数美妙的歌曲,劳动中孕育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乔羽简介:乔羽,著名词作家,全国第一届金唱片奖获得者,有“词坛泰斗”之称,1927 年生,山东济宁人,原名乔庆宝。1946 年考入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学习,曾任华北大学三部剧本创作员。194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剧家协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创作员。1977 年后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院长,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等,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徐沛东:创作的音乐作品有:歌剧将军情;舞剧枣花;电影摇滚青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风雨丽人、东周列国、雍正王朝等并创作歌曲近千首。出版有近百盘个人作品专辑。代表作品有: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风景这边独好、乡音乡情、辣妹子、红月亮、种太阳、久别的人、爱我中华、我像雪花天上来、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天地喜洋洋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中国我属于你漓江情儿童歌曲你我手拉手等。有一百余首作品获全国各类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