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诗词五首》名师精品讲义1.pdf

    • 资源ID:90940933       资源大小:890.0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诗词五首》名师精品讲义1.pdf

    诗词五首名师教案 第一课时 O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饮酒其五),体会诗歌的音韵美。2.尝试通过意象和品词析句的方法理解诗歌,初步品析诗歌中景中含情,情中见理的特点。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心中的田园 看到“田园”这个词语,你会联想到哪些景或物呢你“心中的田园”是怎样的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 学生对田园生活比较陌生,由“心中的田园”说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田园”的理解。二、读出“悠然”诗韵 1.自读(读准字音、节奏)。2.听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概括感情基调:悠然)。3.展读(点生朗读,学生互相评价)。4.竞读(配乐,读出“悠然”诗韵。语速要慢,语气舒缓从容,声音要悠长,重点词、韵脚还可加重或适当延长)。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沉浸诗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三、品读“悠然”真意 1.悠然赏美景。(1)大声朗读诗歌,边读边想诗人的田园里有什么结常、这些景物配一个合适的修饰语,如:简陋的草庐、疏疏落落的篱笆。(2)请发挥想象,尝试用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描述画面。(3)为什么悠然“见南山”,而不作“望南山”明确:“见”写出了一种无意为之、悠然忘我的心境,与全诗闲远散淡的氛围是吻合的;“望”则更有目的性,更像有意为之,破坏了诗歌自然而然、浑然天成的意境。2.悠然品真情。诗人说“心远地自偏”,在诗人的心中,什么离他近什么离他远 明确:在田园之中,人闲适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采菊东篱、见南山、望飞鸟,诗人的内心是悠然的,这种关系是亲密的“近”的关系。在世俗官场中,诗人是否有这样的体验(简介背景)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具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个督邮,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从此,躬耕陇亩,读书为文,不再为官。明确:诗人的“心远”,实质上是诗人对“官场”世界的疏远,远离尘世,超凡脱俗。设计意图 这首诗重点是理解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悠然遐思,而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与这份逸趣却有不小的审美距离。描绘画面,“远”与“近”的对比,都是帮学生领悟陶渊明归隐田园、热爱自然的“悠然”情怀。四、感悟“悠然”人生 1.诗人感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拓展阅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找出诗中所写的景和所做的事,思考:“真意”指什么 屏显: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明确:榆柳、桃李、远人村、墟里烟、微雨、好风似乎都张开双臂欢迎他,而狗吠、鸡鸣都充满了诗意,故园的景物都是那样的恬静优美;种豆、理荒秽、酌春酒、摘园中蔬又是那样的怡然自得。“真意”,就是远离了世俗、名利,去亲近自然、欣赏自然;就是要隐居田园,热爱田园,坚守本性。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为何“欲辨已忘言”明确:诗人沉醉田园,视之为归宿。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是心灵归宿。“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至情言语即无声”,内心涌起的感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是一种悠然脱俗的境界。3.结合本诗和下面诗句,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屏显: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抽言辞。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明确:现实生活中的陶渊明是劳累辛苦的,他内心也有过挣扎。他原本可以生活得舒适些,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违背自己的内心,比忍饥挨饿更让他痛苦。陶渊明归隐田园,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在为后人留下流传百世的诗文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设计意图 适当向课外拓展,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归隐生活的悠闲恬静的欣悦,更深地理解诗人选择的“悠然”人生。引领学生由一首诗去了解一个人,由一首诗意图走进诗词世界。五、结语 让我们不断地学习陶渊明那“豪华落尽见真淳”“更无一字不清真”的不朽诗篇,用一生去慢慢品味他心灵的悠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春望,体会诗歌的韵律特点;品析诗歌中融情于景等艺术手法。2.深入理解本诗,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扩展了解杜甫其人及其他相关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与诗人相遇 简介作者。“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写的是谁你从这副对联中得到了哪些信息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杜甫。2.简介背景 755 年,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攻入了长安城,在长安城烧杀抢掠,繁华的长安城几乎被践踏成一片废墟。756 年七月,杜甫投奔朝廷,渴望大有所为,却被叛军抓住,困居长安。此时,国家动荡不安,家人生死未卜。第二年四月,他才乘隙逃离长安。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设 计 意图 了解了诗人及其写作背景,学生更容易读懂诗歌,读懂诗人的情感,为下文的学习张本。二、读诗韵,与诗人同行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自读,注意语速、节奏、重音和情感。3.点生配乐朗读。4.全班配乐齐读。设 计 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配乐诵读,更好地体会诗歌韵律特点,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三、赏诗情,与诗人同忧 1.赏析春之所望。(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请你发挥想象,用第一人称描绘画面。远景:山河城郭 中景:荒草残木 近景:春花飞鸟特写:稀疏白发(2)与昔日长安城对比。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杜甫丽人行 2.赏析春之所感。(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破:满目疮痍之态已跃然纸上,实是触目惊心。深:草茂人稀,物是人非,叫人满怀凄然 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搔: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2)拓展阅读月夜,比较两首诗在思想感情和写法上的异同点。今夜鄘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设计意图 体会学习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景情分析法、炼字法、拓展延伸法等,从而与千年前的“诗圣”直接对话,去触摸他的心跳 四、悟诗魂,与诗人相知 1.感悟诗人一片赤诚(1)比较阅读春望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这两首诗一悲一喜,请找到他们所表达的情感的相同点。屏显: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明确:当他想到国家遭殃、战火不熄、生灵涂炭的时候就流泪不止;而当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于是又喜极而泣,不能自已。可见,杜甫的忧来自于国家,喜亦是来自于国家。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屏显:诗人的天赋就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闻一多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2)点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2.感受诗人多样情怀。他也曾一腔豪气,满怀雄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也曾珍惜友情,情深义重,“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他也曾泣血为诗,坚定执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也曾热爱春光、诗情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四千年文化中最瑰丽最庄严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对他的赞美,他当之无愧。他为我们树起的是文学的丰碑,也是人格的丰碑。设计意图 用诗歌赏析法“读诗,用对比阅读法论人”。通过课外拓展、对比品析,理解杜甫对国家始终不变的守望,激发学生对诗圣杜甫的仰望之情。五、结语 历史长河奔流,千年诗篇生辉。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情怀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背诵春望。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深入体会古诗的韵律,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2.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情怀。3.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诗鬼”生平事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他一生应试难中,仕途失意,又愁苦多病,27 岁就英年早逝。他的诗继承积极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的想象,浓艳的色彩,瑰丽奇峭的语言,在诗坛上独树一帜,人称之为“诗鬼”。一天,李贺带着他的诗卷去谒见韩愈,因正值酷暑,韩愈倦极思睡,衣带已解,闻报后想推辞不见。可是打开诗卷,第一首就是雁门太守行,读罢大惊,立即束带出见。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看它究竟为什么让韩愈拍案叫绝呢 解题。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其音节、格律都比较自由。设计意图 利用故事,调动学生走近李贺的兴趣,为理解诗的情感奠定了基础。二、读诗,感受铿锵韵律美 1.齐读(读准字音)。2.自读(字正腔圆,朗朗上口,语速稍慢)。3.竞读(读出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美。大多数节奏是“二二三”拍;强调:报君/黄金台上/意)。设计意图 叶圣陶说过:“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想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通过层层推进的朗读吟诵,激活学生的情感共鸣,在吟读中入情入境入 三、赏诗,品析秾丽语言美 1.简介背景:在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唐王朝和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烽火连年。2.点生朗读,想象作者描写了哪些具体场景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场景,加上想象,描绘你所看到的画面。明确:三个场景:一个在白天,敌军云集而来,官军戒备森严;一个从白天到黄昏,表现战争的惨烈;一个在午夜,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3.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请从“意象新奇、色彩浓艳”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1)读懂诗歌赏色彩之美。如:黑云使人联想到大敌当前的形势紧急。金鳞戒备森严,显示出不可侵犯的气概。燕脂战场血流成河,渗入泥土中,在夜色中凝为紫色。红旗红旗半卷,写乘夜奔袭之状。(2)读懂诗歌赏意象之奇。如:角声满天、鼓寒声沉鼓角齐鸣,杀生干云,战争的残酷壮烈。秋色雄浑壮烈之美 易水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悲壮。设 计 意图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再现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品味诗歌形象、生动、凝练的语言,以进入情境,感悟作者感情。四、悟诗,领略豪迈情感美 1.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用典、情感)2.点生朗读最后两句诗,读出坚定、豪迈之情。3.教师配乐深情地诵读全诗 4.全班齐背诗歌。(注意抑扬顿挫,背出铿锵音乐美)设 计 意图 入情入境,让学生受到誓死报国情怀感染,情感得到回归和升华。学习赤壁 一、导入 刚刚我们听到了战场上鼓角齐鸣杀声震天,看到了血流成河惨烈悲壮,感受到了将士们浴血奋战誓死报国,下面我们将走进另外一场战争,看看作者有什么不一样的情感呢 设 计 意图 从诗歌的共同点中,尽快进入另一首诗歌。二、感受诗歌韵律 1.齐读(读准字音)。2.自读(读出节奏)。3.演读(把自己当作杜牧,读出重音,读出情感。第一、二句读出对前朝故物的兴趣,心情的急切,第三、四句读出对周瑜的不屑和嘲讽)。设 计 意图 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三、感悟诗人情怀 1.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2.简介杜牧。杜牧,字牧之,世称樊川先生,后人称“小杜”。杜牧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当时宦官专权,朋党交争,藩镇割据,大唐日益衰微。他是宰相之孙,自视甚髙,喜好谈兵,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十分自负,怀抱用世之心,却始终抑郁不得志。3.从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减法算式和一个加法算式来体会写法及情感。明确:周瑜-东风=铜雀锁二乔 周瑜+东风=二乔留吴 东风”除了实指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的条件,特另是孙权对他的信任,简而言之,就是机遇。“二乔”以两名女子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言外之意我(杜牧)一机遇=壮志难酬我(杜牧)+机遇=大展身手这首咏史诗,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思,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设 计 意图 通过数学公式,学生更能体会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心情,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四、结语 无情的战争给人们带来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而诗词,是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是流传百代依然至纯的盛情。愿我们执诗词之手,与诗词偕老。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渔家傲,引导学生品味诗词深邃内涵和优美韵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2.结合李清照的生平和诗词创作背景,理解词人的情感。3.让学生感受词中壮阔意境,体验词中的浪漫风格和豪迈气概。教学过程:一、导入 1987 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第一批环形山,有十五座环形山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其中一座的名字就是李清照。作为一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能够在数以万计的智者先贤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这是一个多么瑰丽的传奇故事!而李清照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哪一首不是一个深情、美丽的传奇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她精美绝伦的诗词作品,走进一代婉约词宗的内心世界,去领略其中的精彩。设 计 意图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氛围。二、读梦读出铿锵顿挫韵律 1.自读(读准字音)。2.范读(注意语速,读出韵律美)。3.齐读(读出豪迈气概)4.比读(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比赛)。设 计 意图 朗读,感受韵律,体会豪迈情怀,提高对语言美的感受力。三、品梦赏析浪漫豪迈词作 1.描绘美妙神奇意境。冥想,“入定”,用心灵去看,加入适当的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最能触动你的画面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渔家傲(1)炼字:“接”“连”“转”“舞”“归”“嗟”。(2)用典:“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屈原离骚“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3)浪漫主义风格:意境壮阔,想象丰富。“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梁启超 设 计 意图 进入画面情境,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培养想象力。学一点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将能力内化。四、释梦一感悟执著美好追求 词人欲归何处她为什么要去海外仙山词人通过这首词想表达什么情感 明确:李凊照后半生遭遇国破家亡的变故,只身漂泊江南,过着孤寂困窘的生活,她有着真实的感伤、真实的忧愁、真实的愤懑,但也有着执著的追求。她大胆想象,随鹏展翅,她想去那没有战乱、没有离散、没有悲伤的仙竟。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因这份浪漫而熠熠生辉。设 计 意图 感悟,浸入词的整体的情绪感受里,从中理解词人的情感。五、梦醒读懂传奇词宗一生“应是绿肥红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哪一个是真实的李清照 点学生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展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 李清照出身于一个诗书官宦家庭,“自少年便有诗名”,在她的笔下,青春少女是如此的娇羞俏皮,“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噢”“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结婚后,夫妻二人把酒品画,分茶话诗,生活美满幸福。丈夫几次出仕于外,夫妻间的相思是如此浓烈,“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靖康之难后,国破家亡,丈夫病逝,文物丧失,她的心境是如此的悲凉,“只恐双溪炸猛舟,载不动许多愁”“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另一方面,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把眼光投入到国家大事上,“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拓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总结:这些颇具传奇色彩的诗词演绎着一段段传奇的历史、传奇的情感、传奇的人生。这节课我们只是了解这段传奇的开始,希望大家以本课为契机,继续追随她远逝却依然清晰的身影 设计意图 抓住词中的“梦”贯穿全词并展开教学,以李清照的一生为纵线贯穿全课,使课堂板块清晰,结构紧凑;以一首词的学习带动李清照其他诗词的学习,由此把握一代词宗的传奇一生。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诗词五首》名师精品讲义1.pdf)为本站会员(H****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