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最新版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
资源ID:90945911
资源大小:364.0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最新版及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超详细解析答案.pdf
6 1 2 3 5 4 A B C D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33 分共 39 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A.1、2、3 B.4、5、6 C.1、3、5 D.2、4、6 2.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3.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 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 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放大、正立的实像 B.缩小、正立的实像 C.放大、倒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 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D.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8.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 30cm刻度线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9.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 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F F F F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 10.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1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A.小于焦距 B.等于 2 倍焦距 C.小于 2 倍焦距,大于 1 倍焦距 D.大于 2 倍焦距 12.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这是因为 ()A.像真的变大了 B.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 C.像实际变小了 D.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 13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 30cm 处时,在屏上成一侧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 f为 ()A.15cmf15cm C.f30cm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1分)14.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15.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 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有 色的滤光片。16.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调整;(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时,移动光屏 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是 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到某一 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的实像。17.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若要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它的焦距。1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中,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A、B、C三个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像,则在 A点位置放的是 ,在B点位置放的 是 ,在C点位置放的是 。19.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的。当睫 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 处物体;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近处物体。20.如图所示,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是 、的虚像。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 纹,其夹角是 5。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稍微 些。若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10 倍,则他看到的角度是 度。三、作图题(共 4 分)21.画出图中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四、探究与创新题(共 36 分)23.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如图所示,光屏上正好能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该像应该是 、的 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由标尺的 15 cm 处向 30 cm 处移动的过程中,为了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 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位置不变”)。24.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下”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沿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光屏上能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实验结果表明:(1)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填“前”或“后”)移,从而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2)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镜片是 透镜。(3)近视眼镜的作用是将光线 (填“会聚”或“发散”)。(4)请举出一项保护视力的具体做法:。25(2011 中考)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小周在图中所示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她在凸透镜不动的情况下,在光屏上再成一个更小的实像,小周应当把蜡烛向_移动,同时把光屏向_移动(2)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6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把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置在透镜的两侧,但他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的像。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请写出两个)(1)(2)27阅读理解题:眼 睛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 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如图 6 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的 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 10cm.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 25cm.从眼的光心向物体两端所引的两条直线的夹角叫视角视角越大,对物体的观察就越清楚 阅读上文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人眼所看到的像是_的_像,眼睛与照相机不同之处是_。(2)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_。(3)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_处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