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册含期中期末测试卷.zip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单元测试卷全册含期中期末测试卷.zip
期中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杨绛先生的文字淡雅chn()香,如清水芙蓉。她的一生曾遭遇了许多磨难,但都能温wn()应对。她写的干校六记,文字朴实简白,笔调冷jn()。既对弱者予以关爱,又透露着刚正不阿()的精神。她认为,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_永世长存。在历史的天空中,当年的烽火连天、金戈铁马已经远去,但_是在世的老兵还是血染沙场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们永远_。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英雄人物始终是_历史的精神坐标。A.功劳 即使 铭刻 标注B.功勋 即使 铭记 标记C.功绩 无论 铭刻 标榜D.功勋 无论 铭记 标注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们俩虽然是一母同胞,但性格脾气、处事方式迥乎不同。B.我的长征这部影片可歌可泣,很值得同学们一看。C.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叙利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D.他不苟言笑,总是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印象。4.(2017山东潍坊)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每次读阿长与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B.“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孙权劝学选自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B.老王一文中通过叙写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体现了作者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C.令,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等。D.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了众多的小人物,他对这些小人物分外宽厚,笔锋也不像小说那样犀利,如长妈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用诗一样的语言进行赞美。7.古诗文默写。(6分)(1)深林人不知,_。(2)_,寒光照铁衣。(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4)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_,_。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5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折柳”二字在诗中即指_,又含_之事,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一种美好的伤感情绪。(2分)9.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3分)_ 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4分)在国外唱我的祖国叶公觉我的儿子本是一位新生代的骄子,他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对我来说这些歌曲旋律夸张别扭,一点也不好听,有的甚至像说话一样,毫无音乐性,但儿子喜欢,我一向对他喜爱的歌不以为然。自从儿子出国以后,我发现他的爱好有了改变。从他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知道,他开始喜爱中国的山水画,常从网上下载反映祖国风貌的画片,而且也喜欢起一些老歌来,其中一首就是我的祖国。儿子在电子邮件中高兴地告诉我,他如今是每天口不离这首歌,越唱越觉得祖国家乡的可爱。我从小学时代起,就唱“一条大河波浪宽”,但当初注重的是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对于歌词所描写的祖国的形象反而没有注意,大概因为一直生活在很小的生活范围内,对祖国的含意缺乏深切的理解吧?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我和我的祖国的词作者乔羽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那年他来我所居城市采风,我陪同他,与他同行的还有石祥、凯传。后来他还给我写过信,用毛笔写的,很潇洒的笔迹,我至今珍藏着。他待人很热情真诚。他给电影上甘岭写的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美景,仿佛就是描写的我的家乡江南风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写出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这首歌传唱几十年不衰,总是有它的道理的。如今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我的一向不爱好老歌的儿子,也热爱起这首老歌来,可见它的魅力非凡。后来我也有机会去国外小住,在别人的国家里,语言又不能相通,每天除了看看华语电视外,只能读中文书聊解寂寞。有时也哼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来。有一次华人聚会,会后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其中第一个节目就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唱的我的祖国,那身穿鲜艳丝绸中国服装的女留学生一开口就像郭兰英当年唱的那样声情并茂:“一条大河波浪宽”台下的人们似乎迫不及待地附和着唱起来:“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在合唱声中,有鬓发斑白的老学者,有青春年华的留学生,有事业兴旺的企业家,有随夫留洋的伴读夫人,有侨居海外多年的侨界领袖,有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大家似乎忘了各自的身份,都以一个祖国的儿女的同样身份真心实意地唱着这首歌,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祖国,我们是唱着我的祖国成长起来的。歌声中,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美好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发自内心地深情独白:祖国,我爱你!10.文章第段先写儿子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这样写有何作用?(4分)_ _11.“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更深一层的感受”是 指_。(2分)12.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一句中“颤抖”一词有何妙处。(4分)_ _13.结合文章,请你分析我的祖国传唱几十年不衰的原因。(4分)_ _(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2分)小巷里燃起一盏灯李晓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晚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我想起一个人走在乡下黑夜的山梁上,风也是这么来来回回吹,为了壮胆,我独自哼起了山歌。前面一扇窗户里,突然亮起了灯,一扇木窗推开了,灯光投射在小巷里的路上。我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老奶奶正探出头来,朦胧的灯光下,我看见她慈爱的 脸。老 奶 奶 不 说 话,但 我 看 见 她 在 冲 我 笑 着,那 意 思 是 说,_。第二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经过那条巷子时,只见两个老人靠在两把藤椅上,他们手里各自握着一杯热茶,正笑眯眯地说话。我明白了,这是小巷子里的一对老夫妻,望一望他们家那木质雕花的窗户,我想,他们差不多与这条小巷里的风霜岁月同龄吧。几天后,我晚自习后回家,小巷里有了灯光,我一看,呀,是老人把一盏灯挂在了门前,为我,为我这样怀着胆怯心情回家的人,亮起了一盏灯。这一盏灯,就这样陪伴着我读到了初三。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家经过小巷,只见两个男人从老人房子里抬出一个人,快步冲出小巷。一连两天晚上,小巷里的灯没有再亮起来。第三天中午,我看见小巷里搭起了灵堂,照片上笑眯眯的老人,就是那位老奶奶呀,我满脸都是泪水。几天后,小巷里的灯又亮了起来。看到那团黄色的灯晕,我总觉得,那一盏灯有些温暖,也有些孤独。我白天从小巷里经过,那位老人依然躺在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热茶,笑眯眯地望着我。我冲他点了点头,老人也点点头,似乎是向我示意快回家吃饭。初中毕业以后,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又回到了乡下中学读高中。三年后,当我捧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回到小巷,想再拜访那位可敬的老人。然而,小巷依旧,木门却紧锁,向几户人家打听,我才知道老人早已搬走了。怀着一种怅然的心情,我乘船回家。在江上清凉的夏风中,我默默祝福,老人手里握着的那一杯热茶,永远也不要凉了。多年后,昔日的那条小巷,早已是碧波盈盈的一片湖水了。三峡工程完工后水位上涨,这个城市的下半身,都已被一湖碧水覆盖。然而那条小巷里的灯,依然在我的心里,它一直温暖地照着我,穿过黑漆漆的迷惘岁月,穿过冰凉落寞的忧郁年代。在你的人生中,有这样一盏灯吗?也请你,在那小巷里,为别人,也为自己,燃起这样一盏灯。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_ _15.“一盏灯”在文中多次出现,起到_作用。(2分)16.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_ _17.请把第段横线处老奶奶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3分)_(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注释】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18.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辞而别 蒙辞以军中多务B.精益求精 自以为大有所益C.寻复南奔 寻根问底D.兼有才干 品学兼优19.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C.策之不以其道 D.愿陛下亲之信之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_21.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3分)_ _三、写作与表达。(50分)2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以“一路走来一路歌”为题,写一篇作文。【题二】以“梦想是_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果选择题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期中测试卷1.醇 婉 峻 qin2.D3.B4.C【解析】A项成分残缺;B项结构混乱;D项搭配不当。5.A6.A【解析】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7.(1)明月来相照(2)朔气传金柝(3)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4)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8.折杨柳曲调 折柳送别9.“散”是飘散、飞散的意思,一个“散”字让笛声有了可视可触的形象,使笛声随着春风悄悄地在洛城的夜空飘荡而无所不在。10.一方面引出下文内容;另一方面,与下文写儿子爱好有改变构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儿子的爱国之情。11.由祖国的美丽、富饶、强大所生发出的爱国情感12.“颤抖”表现了“我”在听到这首歌时,从心灵深处涌起的强烈的爱国之情,细腻而真切。13.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写出了家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疾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能唱出祖国儿女的心声。14.示例:本文记叙了我每晚放学经过小巷时,一对老夫妻点燃一盏灯为我照明的故事,赞美了这对老夫妻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15.线索16.示例:环境描写,渲染了小巷里寒冷凄凉的氛围,烘托了我独自走夜路害怕(恐惧、胆怯、孤单)的内心感受。17.示例:孩子,快走,奶奶给你灯光。18.D19.A20.(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21.他们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人(武将、武夫);认识到读书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都有了惊人的长进。(意对即可)【参考译文】【甲】略【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从青州进入魏国,不久又向南方奔走。(他)很有气魄和才干,勇气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狠狠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愤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兼有文韬武略。皇上常赞叹说:“战场上能击退贼兵,平时能作文书,只有傅修期了。”期末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9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6分)行走丰盈生命。在澄()明的清晨或u l()的黄昏,走过卓()尔不群的泰山,走过浩浩荡荡的长江;走过云烟氤氲,走过月色mn ln()。听斜风细雨,看山清水秀,赏桃红柳绿,让心灵行走在新雨后的空山,轻舞飞扬。细数阳光,chn din()在心的依然是生命留下的嫣()然。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天舟一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B.在新书签售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C.她那扑朔迷离的眼神使得大家认为她就是始作俑者。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不同的人生态度,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_;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_;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_。处处为他人着想的,_;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A.B.C.D.4.(2017湖北孝感)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3分)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D.今年五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底两万里 中的尼摩船长性格阴郁,知识渊博,是一名反抗压迫的战士。这一形象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压迫者的进步思想的体现。B.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等。C.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D.虎妞,骆驼样子 中刻画的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有时候更多一些花样。”不幸的是,她最后因难产而死。6.古诗文默写。(6分)(1)_,何人不起故园情。(2)有约不来过夜半,_。(3)(福建南平中考)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4)杜甫望岳中的“_,_”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7.语文实践活动。(5分)(1)音乐课上,老师让同学们收听了以下著名的戏曲片段。请根据你对戏曲的了解,填写剧名。(1分)谁说女子不如男剧名:_ 剧种:豫剧(2)班上要举行“走进戏曲艺术”的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一条标语来活跃现场气氛。(2分)_ _(3)你的同桌李小林只钟情于流行歌曲,很排斥戏曲,也不喜欢参加班内活动。你将怎样劝说他呢?(2分)_ _ _二、阅读与鉴赏。(41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4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全诗围绕“_”字来写,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_的气势。(2分)9.诗歌的最后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 _(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1分)菊事丁立梅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挺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年冬天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种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天冷,菊越发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10.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_ _11.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妙处。(2分)_ _12.文章第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_ _13.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_ _(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3分)从心所欲不逾矩莫言少时,父亲就经常教育我们兄弟:一定要把字写好!人生来相貌丑陋,或出身贫困,那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字写不好,则完全是个人的原因。我父亲认为,只要肯下功夫,肯勤学苦练,就一定能把字写好。为了说服我们,父亲还举过很多例子。其中一例说,我们的一位先祖,去参加县太爷举办的社饮,因衣衫破旧,被那些身着绫罗绸缎的乡绅慢待。酒过数巡之后,县太爷令众乡绅赋诗写字。乡绅们先是相互推让,继而踊跃献技。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有人注意到了,便向县太爷汇报。最后的场面是,我那位先祖将身上的破棉袄甩掉,赤膊捉笔,饱蘸墨水,不是往纸上,而是往那白粉壁上,尽情地挥洒。一时龙飞凤舞,满壁生辉。不但字好,词也好。众人刮目相看。我那先祖也被县太爷请坐上席。有一年,我这位先祖,去青州为某大户人家写匾。因东家招待不周,心中郁闷。只写了三个字,尚余一字未写,即呼手腕病发,不能握笔,然后买驴回乡。东家心中大恼,但看看已经写出的那三个字,的确是好得不得了,只好忍气吞声,备厚礼来请。我那先祖却礼数次后,终于答应将那剩下的一个字写完。东家请我先祖上车,我先祖道:“上什么车?”东家道:“去写那个字啊。”我先祖笑道:“写一个字,何必跑那么远?”言毕,从炕席下抽出一片纸,用一块破瓦片磨了一点墨,从墙角捡来一支秃笔,蘸墨挥毫,顷刻便成。见东家面有狐疑之色,我那先祖道:“拿回去贴上吧,若有丝毫差错,我从今往后就不写字了。”时隔多日,远隔数百里,只写一个字,如何能保持与那三个字的风韵、气势、大小的统一性?对此疑问,我父亲的解答是:“他已经把手 靠 死了!”“靠”字是我故乡土语,大意是经过长期训练,手上已经有了感觉。也就是孔夫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很可惜,现在已找不到我先祖所写的字了,因而也就无法领略他写得到底有多么好。尽管我没能在书法方面下功夫,但通过我父亲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还是使我从小就对书法多了一些兴趣,对能写出一笔好字的人自然也格外地尊敬和羡慕。14.阅读全文,请概括文中与先祖相关的两件事。(4分)_ _15.文中第段写道:“我那位先祖在一旁冷笑。”请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当时先祖冷笑的心理活动。(2分)_ _16.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 _17.请从先祖写字和做人两方面解释“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内涵。(4分)_ _(四)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13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m,死)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c)然如抱深忧。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zh,红褐色)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di,欺哄)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砞(p m,捶胸顿足)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湮于沙上 _(2)不亦颠乎 _(3)虽危症亦立愈 _(4)终不反顾 _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求之下流,固颠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转赠以金 扶苏以数谏故C.当求之于上流 归途于窝集遇三盗D.以箧负归 负势竞上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_ _21.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甲】:_ _【乙】:_ _三、写作与表达。(50分)22.(2017贵州六盘水)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选择一题,按要求作文。题一:精彩的瞬间、美好的永恒,点亮了我们生命的星空。还记得吗?那无数次的遇见,曾经遇见的那个人、那道景、那本书、那句话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请以“那一次,我_”为题,在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个人信息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期末测试卷1.chn 瑰丽 zhu 朦胧 沉淀 yn2.B3.D4.A【解析】病因:用词不当,“目不暇接”的意思是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董卿不是物品,故不能令人“目不暇接”;“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诉诸于听觉,也不能用形容视觉的“目不暇接”。5.B【解析】“令”是称呼对方亲属时常用的谦辞。6.(1)此夜曲中闻折柳(2)闲敲棋子落灯花(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4)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7.(1)花木兰(2)示例:走进戏曲艺术,感受传统文化。(3)小林,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排斥戏曲。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民族艺术的经典之一。如果我们用心去欣赏,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我们要努力去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们世代流传,永放光芒!8.望 高大雄伟9.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10.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来温情。11.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的淡定从容之美。12.写空地长满杂草,交代菊花生长的环境恶劣,衬托菊花顽强的生命力。13.示例: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营造温情,改善环境;学会坚守,无论冷落还是繁华。14.先祖参加县太爷的社饮受到慢待,后一展书法技艺,令众人刮目相看。先祖为青州某大户人家写匾,因其招待不周只写了三个字,待东家厚礼上门,才在家中写出第四个字,与另三个字风韵、气势、大小丝毫无差。15.哼,打量我衣衫破旧便如此慢待我,我倒要看看你们腹中是否同身上一样锦绣辉煌,待会儿便叫你们见识我的本事!(意对即可)16.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通过“甩、提、挥洒”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将先祖在粉壁上挥毫泼墨的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了先祖书法技艺的精湛。17.写字:通过长期的练习,书法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论是在纸上还是墙壁上,抑或是隔着远距离补写,都能够驾轻就熟,是谓“从心所欲”。做人:身具傲骨,贫贱不移,面对乡绅大户不折节弯腰,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是谓“不逾矩”。18.(1)埋没(2)颠倒,错乱(3)即使(4)回头看19.C20.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21.【甲】: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乙】:做人要尽孝道。(或有志者事竟成等等。)【参考译文】我十一二岁时,听从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前往(黑龙江),(他)终日忧愁不已。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他)就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用赭土包裹(成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姑且靠骗几文钱糊口。沿途凡买了他的药的人,即使是重病也立即痊愈。(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的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丢弃了钱财,背着骨匣奔跑。强盗追上去抓住了(他),打开匣子见到骨骸,十分奇怪,就问他缘故。他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强盗)都怜悯(他),并放了(他),还赠了(他)一些银钱。(他)急忙拜谢,忽然,一个强盗捶胸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反而做不到吗?诸位保重,我今日要到甘肃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他)挥了挥手,奔西方而去。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告别,(他)最终没有回头。这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了。第一单元测试卷(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草率(shui)选聘(pn)深恶痛绝(w)B.元勋(xn)薪金(xn)锲而不舍(qi)C.殷红(yn)秩序(zh)气冲斗牛(du)D.迭起(di)彷徨(pn)兀兀穷年(w)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抱歉慷慨淋漓锋芒毕露B.抹杀目不窥园燕然勒功C.谣言潜心贯注鞠躬尽瘁D.暑名迥乎不同妇儒皆知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不遵守交通法规乱闯红灯的行为深恶痛绝。C.“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D.中华文明中以家谱、家礼、家规、家训、家祭为主要内容的家教传统举世罕见,已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但这一宝贵遗产在其发源地大陆已鲜为人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B.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均出自孙权劝学这篇课文。C.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D.刚好了,这些就都一起开始了,还计算着出三十年集(即鲁迅全集)。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物理学家杨振宁。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C.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7.班级开展“我也追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题目。(8分)(1)题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凸显主题,请为此次活动题写一则标语。(2分)_(2)设计活动。打开智慧宝匣,为活动再设计两种形式。(2分)A.名人故事大家讲B.瑕瑜互见说名人C._D._(3)你心目中的那颗“星”是谁呢?请你从以下名人中选择一位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备选:邓稼先 闻一多 贝多芬 鲁迅 莫言 林书豪 袁隆平我心目中的那颗“星”是:_理 由 是:_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14分)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8.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3分)_9.文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3分)_10.“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两句话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特点?(4分)_11.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16分)太阳和霓虹灯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从见面到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后一定要让我过目。”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甲)秘书进去请示,老人竟答应了。秘书把时间限定为20分钟。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象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象,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乙)老人都要思考片刻,有两次竟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半句空”;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紫禁城的傍晚很美。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光线柔和。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某些时候却情愿寻求平等,因为它知道这种姿态更有利于交流。都市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并且极富动感,竭力招揽着人们的目光。太阳和霓虹灯同时出现,看上去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也许因为它们都发光吧。12.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中的“竟”都含有_的意思,甲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_之情,乙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_之情。(3分)13.文章段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请从不同角度举出两例,并分析其作用。(4分)_ _14.文章的第段有何作用?(4分)_ _ _15.结合文本谈谈你能从季羡林先生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5分)_ _ 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14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治经为博士邪 为:成,当B.但当涉猎 但:然而,却C.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D.鲁肃过寻阳 过:经过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_(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18.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3分)_ _19.现在人们常用“吴下阿蒙”喻指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