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docx
-
资源ID:90980024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遂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哺育(b) 九曲连环(q) 踱步(duó) 郝叟(su)B钥匙(shi) 字帖(tiè) 哽住(gng) 阻塞(sè)C炽痛(chì) 亘古(gèn) 碾谷(nin) 默契(qì)D可汗(hán) 鸣溅溅(jiàn) 燕山(yn) 胡骑(j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 深宵 秩序 契而不舍B调羹 呜咽 绞肉 马革裹尸C镐头 昼夜 草率 妇儒皆知D独裁 吩咐 典藉 目不窥园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C在抗战时期,不知有多少家庭妻离子散,颠沛流离。D我们的党员干部在群众面前必须艰苦奋斗,以身作则。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2015届辽宁营口中考)文言诗文填空。(1)浩荡离愁白日斜,_。(龚自珍己亥杂诗)(2)与君离别意,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辛苦遭逢起一经,_。(文天祥过零丁洋)(4)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5)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纪昀河中石兽)(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既摹写了战争的惊险场面,也表达了词人希望自己能够驰骋沙场、冲锋陷阵愿望的句子是:_,_。(8)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衬托出山势雄浑高耸,给人以壮丽绚美之感的句子是:_,_。(9)全民阅读工程在某市全面启动之后,机关、学校、机场、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千家阅读窗口,那景象真可谓“_,_”。(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乙】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敦慎:诚实谨慎。匡弼:纠正,辅助。尚方:官署,主管皇家日常器物。书契:书籍文契。缣jin细密的绢。造意:想出一个主意。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板_ (2)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3)为予群从所得。 为_ (4)为后世法。 法_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为活板其印为予群从所得B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D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以木为之者3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3)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4甲文是按照程序介绍活字印刷的,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5乙文中写的蔡伦是东汉人,请借助你的历史知识推断,“纸上谈兵”(战国时赵括)和“洛阳纸贵”中的“纸”,原材料分别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光。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不要掉队呀!”“不要落后做乌龟呀!”“我们顶着天啦!”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人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黎明的时候被人推醒,说是准备出发。山下有人送饭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一碗就吃。1下列对战士们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符合文章原意的一项是( )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敌人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B表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C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D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2第段文字中既说“寂静”又写出许多声响,对这种写法的判断正确一项是( )A前后矛盾B以动写静C静中有动D动中有静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中,作者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出老山界高、陡、险的特点。B选文第段在内容上写出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C选文记叙了红军在夜间行军,山路上露营,半夜被冻醒,然后又不知不觉睡到天亮的经历。D第段作者调动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对夜里所见所闻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_”烘托离愁,以“_”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异曲同工,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_”罢了,而断肠之念,读者是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出来的。2自选角度,品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仿照上面的句式,选取你熟悉的一个同学来描写。要求:积极向上有新意。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成长道路上,总有一个人像长妈妈一样伴你成长,总有一个人像老王一样让你感动,总有一个人像卖油翁一样给你以教育请以“只是因为那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