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保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
-
资源ID:90980475
资源大小:25.9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保山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xng) 亢奋(kàng) 夜深星阑(lán)B怅惘(cháng) 争讼(sòng) 戛然而止(jiá)C羁绊(j) 磅礴(bó) 大彻大悟(chè)D冗杂(rng ) 晦暗(huì) 张灯结彩(c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敦实羁绊瞬息万变顾名思意B挑剔 俯瞰 相辅相承 风云变幻C辐射 斑斓 目眩神迷 纷至沓来D挑衅 演绎 轻歌慢舞 怒不可遏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B老师的严厉斥责,让他不知所措。C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充满荆棘才充满挑战。D学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课文默写(1)淮南秋雨夜,_ 。(2)_,相伴过年华。(3)转觉鸬鹚毛色下, _ 。(4)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 。(5) _ ,归思方悠哉。(6) _ ,怅望青田云水遥。(7)但是它 _,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 _,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比较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 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暴:通“曝”,晒干。参:通“叁”,多次。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翻译下列句子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_;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4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的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说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3选文中作者认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4下句中加点词加可以删掉吗?为什么?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五、诗歌鉴赏(共5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坼(chè):分裂。1按诗歌体裁分,两首诗都属于_。都是_(朝代)写洞庭湖的名篇。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波撼岳阳城”“乾坤日夜浮”中的“撼”“浮”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3元代方回语:“洞庭湖天下壮观,孟杜二诗尽之矣。”两首诗皆为写洞庭湖的佳作,但所抒感情却不相同,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作者是按_顺序来写的,先写核舟的_面,次写它的_面;写正面,先写舟的_部分,次写_,最后写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请以“答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