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docx
-
资源ID:90980565
资源大小:26.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不愠(yùn) 逝者(shì)B罔(wáng) 笃志(d) 殆(dài) 焉(yn)C箪(dn) 好之者(ho) 曲肱(gng) 惑(huò)D三省(xng) 传不习乎(zhuàn) 逾(yú) 矩(j)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辩证辨别敷衍翻来覆去B俘虏虐杀戏谑喜出望外C荫蔽繁盛委屈花枝招展D蹲下尊守飘落咄咄逼人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B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D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响应上级号召,某社区决定加快创建文明社区的规模与速度。B这次比赛的获胜,将决定着我们能否进入决赛阶段。C通过这次做月饼过中秋的活动,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D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军事活动中,马都起到过重要作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明星联想到街灯的句子是:_,_。(2)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其一)(3)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4)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用“_,_”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传不习乎?”(学而)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不亦说乎_ (2)择其善者而从之_(3)逝者如斯夫_ (4)白首方悔读书迟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从学习态度上来看:<论语>十二章“逝者如斯”的比喻,劝学中“黑发”与“白首”的对比,都在告诫我们要_。(2)从学习方法上来看:<论语>十二章中,学而篇强调“_”为政篇强调“_”;而劝学则重在“_”。(各用文中的一个字作答)4论语中有不少成语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选文中出现的成语。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春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等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是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1朗读,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根据要求回答以下两个小题。(1)(我)盼望着,(我)盼望着,(你看)东风来了,(听到)春天的脚步近了。上面括号中添加的文字,是应该在朗读中体会到的,请你说说这样的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请把上面这句话抄在答题卡上,然后用正确的符号标出的朗读时的停顿与连接,并简单说说这样停顿的原因。2本文集中描绘了那几幅春天的图景?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的特点?3本文除了诗意和情感,还带有对春的思考和哲思,请从哲思角度简单赏析课文最后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4根据要求回答以下两个小题。(1)想象下面句子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本文读起来富有意趣,请从文中找出至少一例,加以品味,写下你的体会。5春无疑是一篇美文,请你结合本文的学习收获,谈谈想要写好文章,应该具备那些条件?(要结合本文内容,至少说两条)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的问题。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在文段的括号内所给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不要叹人生苦短,若把人一生的足迹连接起来,也是一条长长的路( )若把人一生的光阴装订起来,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开拓一条怎样的路( )装订一本怎样的书( )这是一个人生命价值与内涵的体现( )AA,?B,!C;?。D;,!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咏雪一文的比喻句很妙,如:“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等。请你也运用恰当的修辞写一段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