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90981733
资源大小:27.1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俨然(yn) 箬篷(ruò) 魅力(mèi) 器皿(mn)B窈窕(yòu) 垂髫(tiáo) 造诣(zhí) 蒹葭(ji)C好逑(qiú) 溯洄(huí) 悄怆(chuàng) 雎鸠(j)D豁然(huò) 怡然(yí) 篆文(zhuàn) 荇菜(xì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培训以后,他思路开阔,大不同于以往,真当另眼相看。B美国对别国的人权问题说三道四,横加指责,而对本国侵犯人权的行为却讳莫如深。C目前,我们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当其冲要解决产品质量问题。D为了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这个贩黄窝点曾两次停业,待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科学推进,统筹谋划。B中国乒乓球男队第21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实现了“九连冠”的壮举。C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促成的。D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_,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_的私语;想起祖父_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_;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_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选自论语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学记1辨其音·走进文本: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好”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好语似珠B好学不倦2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面语句的翻译。(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_(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翻译:_,_。3悟其理·丰富思想:礼记中说:“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摘抄下面诗中告诉了我们“至道”的诗句,并将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批注在相应位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句:_;批注:_。4取其精·学以致用:论语中有不少格言警句,如果要选择其中一句作座右铭,你会选择哪句?为什么?温馨提示:座右铭泛指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可以选自以上材料,也可以是论语中的其他语句。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2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3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作者认为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滴尽致。B“流之”“采之”“芼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青年寤寐求之想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D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赞美了一个文静、美丽、热爱劳动的姑娘,歌颂了一个贞洁、有德行的女子。2本诗采用比兴和重章叠句的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你为丽江写一段导游词。七、作文(共40分)请以“感悟人生”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