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docx
-
资源ID:90982023
资源大小:25.4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é) 告诫(jiè) 怒不可遏(è)B俯瞰(kàn) 矗立(chù) 目眩神迷(xuàn)C棱角(léng) 驰骋(chéng) 接踵而至(zhng)D出轧(zhá) 蜷卧(quán) 大煞风景(shà)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雾蔼丛莽俯瞰五彩斑澜B告诫炫晕焦炙轻歌漫舞C驰骋寒禁急湍振耳欲聋D演绎懈怠皱褶川流不息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异想天开,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B成都有锦里、宽窄巷子、太平巷里等著名景点,这些地方的建筑精致、小巧,鳞次栉比。C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9月6日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视美方行动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D2018年开学第一课共分为四节课,令别为“梦想”“奋斗”“探索”未来“,多角度诠释了对创造的理解,让观众获益匪浅。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窈窕淑女,_。(2)蒹葭苍苍,_。所谓伊人,_。(3)_,相期邈云汉。(4)树木丛生,_。_,洪波涌起。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注释】上:唐太宗。致治:治理国家到达大治。异:其他的。正:只。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岂借才于异代乎( )(3)策之不以其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B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安可诬一世之人C骈死于槽枥之间 岂借才于异代乎D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不知马也3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揭露了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做法。B【乙】文中,唐太宗对人才的态度是不仅重视人才,而且主张用人要各取所长。C【甲】文中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甲】【乙】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4针对【乙】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课文“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到结尾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选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为什么说“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3“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么意思?4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称,但这首诗为什么一反常态,只写个人的遭遇?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示例拟写句子。【示例】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3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七、作文(共40分)任务:从抗击疫情到脱贫攻坚,从航天征程到冬奥赛场中国青年用不懈的奋斗,创造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少年是未来的青年,是祖国的明天。少年的我们,应有怎样的精神风貌?请以“_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写作要求:先补全或自拟题目;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