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
-
资源ID:90983168
资源大小:27.8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褶皱(zh) 臀部(diàn) 骨骼(gé)B潮汐(x) 驮着(tuò) 携带(xié)C陨石(yn) 衍射(yn) 排斥(chì)D熔化(ròng) 深渊(yun) 铱(y)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赋与 捶击 蛮横 行将就木B毁灭 昂贵 膏药 自圆其说C祈祷 边幅 萦绕 分崩离析D枷锁 浩劫 拙劣 偷偷摸摸,3、选出划线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帆风顺靠运气,鹏程万里靠志气。B只有天下为公的时候,人们才能各得其所。C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能学得更好,老师教的水平也能得到提高。D由于他喝醉了,昨晚夜不闭户,结果家里的贵重物品被偷了个精光。4、(荆州中考)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阅读下面情境,在横线上填写古诗词名句。(1)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接着以“_,_。”两句诗歌来表现小伙子对美丽而贤惠姑娘喜爱。(2)如果一个人想形容所爱的人在远方,他可以用蒹葭中的两句诗歌来表达,最适合的两句诗歌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雨中上韬光庵,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选自萧士玮韬光庵小记)【注释】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白太傅:指白居易。【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初 到 灵 隐 求 所 谓 “楼 观 沧 海 日,门 对 浙 江 潮” 者 竟 无 所 有。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了了在吾目中矣_ (2)益信声无哀乐也_(3)佁然不动 _ (4)以其境过清 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简析【甲】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萧士玮和柳宗元在游玩时情感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那旧时空的猴子和耍猴人段奇清“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响了,如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下粒粒石子,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小伙伴欣喜地大声叫:“耍猴把戏的来了!”我便拔腿和小伙伴们一道向响起锣鼓声的地方跑去。在一棵绿荫覆盖的大洋槐树下,一个约莫四十岁的中年汉子和一只猴子正敲着锣,打着鼓,我们的目光多是向着猴子:这畜生敲打起锣鼓来并不比人差。耍猴把戏多是在白天,到了村子,耍猴人往往是选择比较宽敞的一户人家的院子。随着锣鼓声,一些忙着农活的人会放下手中的锄头、镰刀等劳动工具,来到这家的院子。随着许多大人围了上来,猴把戏也就正式上演了。主要有猴子翻筋斗、骑独轮车、钻火圈、拉车等传统而老套的节目。拉车时则要狗来配合,猴子扶着车把拉,狗则穿衣戴帽,人模狗样地坐在车子里。有一首诗很形象地描述了猴把戏:“随锣鼓声左右舞,东瞧西瞅骨碌碌,钻圈跳高不停歇,骑车拉车露一手。屁颠屁颠耍滑稽,学过少女学老妪,还做妖冶扭捏态,扮个丑相把人逗。”在人们欢笑时,猴子便开始收钱了。伢们虽说多,却是没钱给的。这时大人们会掏了一分两分的硬币,“哐当”一声丢在猴子托举着的盘子里。“手举托盘讨钞票,来到人前弯弯腰;眨巴眼睛又点头,行着礼儿讨人好。得了钱儿嘻嘻笑,走了云步再蹦跳;先作揖儿再敬礼,点了头儿又哈腰。”那时我就想,叔伯婶们丢了活计来看他们已看了好多次的猴把戏,大概就是为了这一刻:从自己羞涩的口袋中掏出一点儿钱,让耍猴人和猴儿狗儿们能有一个温饱。在猴把戏的表演过程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个节目:耍猴人高举着皮鞭,“叭”的一声向猴子打去,猴子眨巴着眼睛似乎要流泪了。当耍猴人再度挥鞭时,猴子则拿出一把小刀,向耍猴人刺去。其实耍猴人并不是真打,猴子拿的小刀也不是真刀,那只不过是仿真度很高的木刀。耍猴人说,这个节目看起来有一种暴力的辛酸,多次想放弃,只因猴子喜欢演,也就一直保持下来。耍猴人对猴子其实混杂着对牲口、伙伴、兄弟、孩子,甚至对恩人的感情,复杂得就像生活本身。比如说,耍猴人拍全家福,给祖先上坟,都得带着猴子。特别是在吃饭时,无论是饭够吃还是不够吃,都会先盛上一碗给猴子。儿时看过好多场猴把戏,在表演结束后,至今不能忘怀的情景是:耍猴人和猴子依偎在一起,相互捉着虱子。太阳暖暖地照在他们身上,有风缓缓拂过那景象宛然一幅淡淡的风景画。在城市的我如今很少再能见到猴把戏了,尽管记忆中的耍猴人邋遢极了,但耍猴人的艰辛却让人感受到了暖暖的温情。(11)耍猴人对他的猴子是感恩的,对一路养育他的父老乡亲也是感恩的。一个朴实厚道懂得感恩的人,生活对他也是不会太过怠慢的。(选自语文周报2016年第4期)1文中小伙伴们对去看“耍猴把戏”的心情与课文社戏中“我们”去看社戏的心情有何相似之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有哪些?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作者猜想乡民们丢了活计来看他们已看了好多次的猴把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乡民们怎样的性格特点?4第段引用诗句有何作用?5多年后,文中的“我”怀念童年的猴把戏,课文社戏中的“我”也怀念童年的社戏,其原因有何不同?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己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植树节期间,学校倡导同学们每人种养一棵树,与广大干部群众共同打造“绿色杭州”。对此,甲、乙同学有以下说辞,你会怎样有针对性地加以劝导呢?甲:读书都来不及了,哪还有空做这样的事!乙:就是,况且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你的劝导: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回忆研制核潜艇经历时说:潜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关系它的不沉性, 所以要求特别苛刻,当时我们没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个“土办法”在船台入口处摆了 个磅秤,只要拿进船台的不管是什么都要过秤并记录在案;同样的,施工过程中拿出船台的任何 东西也要称一称几年来天天如此。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套作。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卷面书写要求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