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docx
-
资源ID:90984195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云浮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归省(xng) 缅怀(min)挑拨离间(jiàn) 戛然而止(jiá)B凫水(fú) 狩猎(shòu)强词夺理(qiáng) 安营扎寨(zh)C缥缈(pio) 蒹葭(ji)阳奉阴违(wéi) 络绎不绝(yì)D骈死(pián) 缄默(jin)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A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散文的范畴。B刘禹锡与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为“刘柳”。C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D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回延安的作者是当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这首诗采用山西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使用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山西风情。B马说是唐代韩愈的一篇杂文,“说”是“谈谈”的意思,是一种议论文体裁。全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式,对统治阶级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抨击。C庄子,名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出自庄子的成语有鹏程万里、越俎代庖、游刃有余和井底之蛙等。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自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关雎就属于“风”,而蒹葭属于“雅”。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变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B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逐年增加的原因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所致。C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D几个学校的校长到我们班上作了精彩的演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斯是陋室,_ 。(刘禹锡陋室铭)(2)忽如一夜春风来,_ 。(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3)俶尔远逝,_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4) _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5)“登高”是古诗中常见的题材:望岳中的杜甫,由泰山的雄奇美丽引发“ _ ,_ ”的雄心壮志;(6)登飞来峰中的王安石则由登高后的所见所闻,领悟到“ _ ,_ ”的人生哲理,看来,自然风景无时无刻不在拨动诗人敏感的心弦。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 尤:格外B往来翕忽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C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D悄怆幽邃 悄怆:凄凉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A如鸣珮环,心乐之。B凄神寒骨,悄怆幽邃。C日光下澈,影布石上。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小石潭,重点写石之奇异,“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石多、石怪,成为小石潭的特色,潭因此而得名。B本文写游鱼,重点写水之清,且通过鱼、日光、鱼影的描绘,运用直接描写突出了水的清澈。C作者以严谨、自然、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小石潭石之奇、水之清、鱼之乐、人之情。D作者不仅善于捕捉山水的自然美,且在写景过程中巧妙含蓄地暗寓了自己心情的内在变化。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恐龙无处不在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1选文按照_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提出说明的主旨_,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都有发现的事实,阐释_,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板块构造”理论提供了证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涉及的地质学和生物学虽处于不同的领域,但这两个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B“板块构造”理论为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问题提供了不解之谜。C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南极也有恐龙化石。D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2)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字。2感悟诗人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地壳表层岩石(母岩)在大气、水、生物、冰川等地质作用下,逐渐分解、破碎、松散形成各种风化产物。这些风化物又在风力或流水等外力搬运作用下,在湖泊、海洋等地表低洼处沉积,经过长期固结成岩,最终形成沉积岩。(1)第句修改意见:_(2)第句修改意见:_七、作文(共40分)请根据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一篇半命题练笔。要求:题目:小石潭真 (只允许填一个字)。200-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