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题.docx
-
资源ID:90985692
资源大小:28.3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邳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灯笼(long) 领域(yù) 焰火(yàn) 马前卒(zú)B皎洁(jio) 褪色(tuì) 斡旋(wò) 熙熙然(x)C宫灯(gng) 点缀(zhuì) 锵然(qing) 暖融融(róng)D怅惘(wng) 幽悄(qio) 焚身(fén) 滴滴金(d)2、选出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A中考和高考都提出了对字迹工整、书写清楚的试卷酌情加分。(修改:在句末加上“的要求”。)B习近平主席主持并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相关活动。(修改:删去“相关活动”。)C只有真正做到尊师敬教,就能赋予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修改:把“就”改为“才”。)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修改:在“后继有人”前加“是否”。)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因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从狭小的冰洞里限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图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慢慢从乐石堆上走下来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是否善于积累,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B在老师的鼓励下,使小明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C听她讲话的声音,这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特色。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_(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_(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_(4)延安人待客的方式: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上令封德彝举贤, 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 , 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上:皇上,指唐太宗。封德彝(568 -627);名伦,字德彝, 唐代官员,官至尚书右仆射。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骈死于槽枥之间 槽枥:马槽。B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C上令封德彝举贤 举:举荐。D各取所长 长:长处。2下列句子朗读语气处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陈述语气)B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诘问、祈使语气)C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反问语气)D德彝惭而退。(陈述语气)3下面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写出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B乙文中唐太宗认为,古代能治理好国家的帝王,是发现并使用自己国家的人才的。C甲乙两文反映的都是统治者对人才的态度。D甲乙两文都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5阅读甲乙两文内容,选择其中一处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冯骐才我每次看皮影,都要跑到布幕后边瞧上几眼。因为那些在布幕上神出鬼没、又哭又笑的灯影子都是在后边耍弄出来的。严严实实的布幕后边总是充满了神秘感,给我以极大的诱惑。今晚_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剧目叫做王翦平六国,说的是秦代名将王翦辅助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故事。这出戏是张进绪从他父亲张维秀手里接过来的。张维秀在三十多年前就已去世,如今张进绪也是六十开外;个子矮矮,灰衣皂裤,头扣小帽,神色平和,然而,他往布幕后边一站,立时好像长了身个儿,一员大将似的,气度不凡。布幕后边的地界挺小,不足一丈见方,叫拉琴击鼓的乐队坐得密不透风。布幕下边是一条长案,摆着各种道具;其余三面使竹竿扎成的架子,横杆上挂了一圈花花绿绿、镂空挖花的皮影人。张进绪的这些皮影人儿和全套的乐器,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老物件,摆在那儿,有股子惟老东西才有的肃穆又珍贵的气息。尤其这上百个皮影人,生旦净丑,一概全有。好似人间众生,都挂在那里等候出场。但他们不是被无序或随意挂在那里的,而是依照着出场的前后排次有序。别看他们面无表情,神色木然,只要给张进绪摘下来在布幕前一耍,再配上锣鼓唢呐,以及那种又有秦腔又有道情又有当地的山花的腔调,便立时声情并茂地活蹦乱跳,眉飞色舞,活了起来。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衰,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_。后台是他的舞台。他略带沙哑的嗓子又唱又说又喊又叫,两只手把一桌子的皮影折腾得飞来飞去。看他的表情真像站在台上唱戏演戏一般,给我以强烈的感染。但在布幕那一边,却早化成戏中一个个性情各异的灯影子了。当我回到布幕前边,坐下来细细品赏,便看出他演唱的高超。他不单唱得味儿如醇酒,大西北的苍劲中,兼有黄河滋育的柔和;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一时觉得,这唱不是张进绪唱,分明是灯影子在唱。于是,灯影、乐声和剧情浑然一体。如今的贺兰还有多少人有这种功夫?据说,此地的皮影是一百多年前由一位名叫赵小卓的满族人从陕西带到宁夏来的,后来由贺兰县几位颇具才情的村民接过衣钵,继承发扬,在皮影制作、演唱风格上融入本地的文化与气质,深受百姓热爱。昔时,交通不便,钱太少,戏班子很难深入到穷乡僻壤。老百姓便用这种简朴又优美的影戏自演和自娱。这应是一种原始的“影视艺术”。这种“唱灯影子”不单在贺兰县这一带扎下根,成了气候,影响还远及银南、隆德、盐池和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据说,当时传承赵小卓皮影戏的有刘派(刘有子)和张派(张维秀)两家。但刘派后继无人,人亡而歌息;张派却传了下来。难得的是今儿的传人张进绪的禀赋依然很高,又深爱这门古艺,所有家传皮影和演奏器具都好端端保存至今。时下,逢到各乡各村举办节庆或喜事的时候,都会请他去演出助兴。届时,他弟弟、妹妹、孩子全是伴唱奏乐的成员。如今这种家庭化的影戏班子,已经非常罕见,传承人的水平又如此之高,真叫我们视如珍宝了。我忽然想到,这么好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可千万别只叫我们这代人看到。(文/冯骥才选自今晚报2009年10月6日刊有删改)1根据提示请在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完成填空:主演,主宰,主导,主办。(1)今晚_这台戏的师傅是贺兰县无人不知的张进绪。(2)身材矮小的张进绪一旦入戏,便有股子霸气,好似天下事的兴表,戏中人的祸福,全由他来_。2阅读全文,请将表格中。“我”的活动补充完整,布幕后边“我”欣赏灯影表演3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描写的皮影戏的特点。4请赏析文章画线的句子。那些灯影子的举手投足,则无不鲜活灵动,神采飞扬,而且居然能随着说唱和音乐的节奏,摇肩晃脑,挺胸收腹:甚至连同手指头也随之顿挫有致。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文化遗产。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义连贯。传统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_,_、_,元宵节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冬至(前夜)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