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90986174
资源大小:28.2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晦暗(huì) 闭塞(si) 亢奋(kàng) 飞溅(jiàn)B恬静(tián) 羁绊(j) 烧灼(zhuó) 冗杂(róng)C颤栗(chàn) 骤雨(zhòu) 震撼(hàn) 磅礴(bàng)D瞳仁(tóng) 戛然(jiá) 辐射(fú) 蓦然(mò)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霎时 酝酿 推推搡搡 络绎不绝B寒噤 蠕动 酒气醺醺 熠熠烁烁C黧黑 虔诚 瞬息万变 纷至踏来D雾霭 霹雳 气喘吁吁 潺潺成溪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BCD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动,我市人民都认识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B在安塞腰鼓的表演舞台上,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表演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D弘扬传统文化一定要避免形式主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蒹葭采采,_。所谓伊人,_。(诗经·蒹葭)(2)四面竹树环合,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论魏晋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B芳草鲜美 鲜美:气味芬芳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D阡陌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不知有汉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何陋之有C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其人视端容寂D后遂无问津者 似与游者相乐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东晋文学家,桃花源记是他的代表作。B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表现了作者对桃花源内人不闻外事、幽闭生活的同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是为桃花源外频繁因改朝换代而产生的战争浩劫以及苛捐杂税无休、贪官酷吏横行的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无限灾难而慨叹悲悦。D文章最后两段中渔人找不到做好的标记和南阳刘子骥寻源未果病终的故事,更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选文,完成各题甲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乙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 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1甲段文字中有不少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赏析乙文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一句在表达上的妙处。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阿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谈谈你对结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营造了寂寞、凄清的氛围。B“碾”字既表现了摧残者的无情,也写出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大。C作者仕途上屡遭排斥的遭遇与梅花“一任群芳妒”的经历相类似。D本词表现了梅花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高洁坚贞的品质。2为什么说这首词虽在“咏梅”,但意在言外?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演讲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感情。请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课文片段在线】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写法分析】语段中的三个“你们”构成排比,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质问的语气,让读者感觉有一股强大的愤怒的力量直入心扉。七、作文(共40分)本学期我们读过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苏菲的世界等名著。请你选择其一,写一篇读后感。提示及要求:根据你表达的观点,自拟题目。文章可以针对名著的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任一方面来写;可以着眼整体,也可以着眼某一个章节、片段。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