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docx
-
资源ID:90986248
资源大小:27.6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南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踌躇(zhù) 祈祷(qí) 土偶(u) 雷霆(tín)B虐待(nuè) 阴惨(chn) 波澜(lán) 罪孽(niè)C徘徊(pái) 婵娟(chán) 睥睨(nì) 鞭挞(tà)D咆哮(xiào) 污秽(huì) 播弄(b) 稽首(j)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拨索 漫声 撒泄 歪身B峡顶 弹出 咧开 闷雷C翅膀 倘出 铃铛 天际D倒垂 稠粥 绝璧 卸驮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D色彩晶莹的琉璃珠子散得到处都是,在日光下折射出炫目的霞光,令人眼花缭乱。4、(独家原创试题)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9年5月25日,山西太原一路口的红绿灯下设置了屏幕,用以曝光闯红灯的行人。B看到同学们矫健的步伐和庄重的宣誓,我的脑子里不断闪现着一个词,那就是“希望”。C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D此次活动的举行意味着活动各方将深挖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联手发挥各自优势,展示中华文明之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 。四面边声连角起, _,_ 。过尽千帆皆不是,_,_。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历史人物典故希望得以重用的句子是:_,_。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体现出词人渴望功名报效国家的句子是:_,_。写出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国家危急时刻接受重任的句子: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_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2下面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咨臣以当世之事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行者休于树,负者歌于途D微斯人,吾谁与归?3抗金名将岳飞曾经夜读出师表,“不觉泪下如雨”,请结合出师表全文以及你对岳飞的了解,分析岳飞“泪下如雨”的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文本,回答下面小题。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读,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案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成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比较甲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并说说甲句比乙句好在哪里。甲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乙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也不行。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鉴赏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学常识填空。(1)散文诗除具有诗歌的_、_、_等特点外,一般不表现分行和_的要求。(2)散文诗海燕的作者_是_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著名长篇小说有_,自传三部曲是_。海燕成功地运用了_和_的手法。七、作文(共40分)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也鲜花般怒放。半岁时,江梦南因误用药物失聪,开始学说话的时候,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听”和“说”。从小到大,凭借优秀的学习成绩,她成为家乡小镇上近年来唯一考上重点大学,最终到清华念博士的学生。请根据以上材料,挖掘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或者真实材料,以“绝不服输”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书写规范工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