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樟树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
-
资源ID:90986835
资源大小:27.0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樟树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选项中注音、字形有错的一项是A趴(p)下 突兀(t wù) 恍惚(hung h) 参差不齐(cn c bù qí)B酷热(kù rè) 怦怦(png png) 安慰(n wèi) 哄堂大笑(hng táng dà xiào)C厌倦(yàn juàn) 嘲(cháo)笑 畏惧(wèi jù) 惊恍失措(jng hung sh cuò)D附和(fù hè) 晕眩(yn xuàn) 凌乱(líng luàn) 呻吟(shn yí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云霄 感慨 难堪 诅咒B搓捻 啄食 畅销 依恋C渊博 激荡 自卑 抵达D淋漓 淀开 奥秘 惨淡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美菱在服务上精益求精,打通了冰箱行业在转型升级上的所有环节,将产品、销售和服务完美地结合起来。C走进山的怀抱,目观绮丽的山色,耳闻风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D现如今,一些大学生找工作拈轻怕重,认为工作压力小、工作强度低的岗位才是好岗位。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2)歧王宅里寻常见,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回乐烽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枯藤老树昏鸦,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_,_”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画面。(7)孔子教育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他说:“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撒盐空中差可拟( ) (2)相委而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白雪纷纷何所似?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友人因何而怒?其中哪一句表明了友人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4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远行周太舸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不想读书了。”“为啥?”“我这成绩,就中等,始终上不去。”父亲一个响雷:“我一辈子在土里都没有挖出金疙瘩,你还想挖?现如今,种庄稼也要有文化呢。”又到周末,儿子放假回家。“爸,我真的不想读书了。我这成绩,恐怕连高中都考不上。即使考上了高中,也难进大学的门。”“你”父亲老树皮一样的手僵在空中,瞬间便柔了回来。儿子的耳边没有响雷。那夜,父亲在院子里的石磨上,披一身月光,坐成了一尊古铜色的雕塑,烟头的红光时隐时现。第二天一大早,父亲便催儿子起床:“随我去卖猪崽。”儿子揉着惺忪的睡眼,好生纳闷。以前,父亲一大早便催儿子起床读书。莫非父亲默许我不上学了?儿子一骨碌起床,心想,赶场卖猪崽也比上学好。父亲:“本场近,猪崽便宜;赶远场,猪崽贵。我挑四只,你背一只。”儿子:“不骑摩托?或者搭车?”父亲:“摩托坏了。走路省钱。”一只猪崽二十多斤。儿子紧跟在父亲后面,心中颇为惬意。猪崽在背篼里似乎在往大里长,越来越沉。双腿渐渐像灌了铅,身子渐渐僵硬如石块,汗水如泉般淌了出来。与父亲的距离越拉越远,儿子盼父亲倒回来帮着背,以前背柴火,儿子背不动时,父亲总要接一程。可这回,父亲歇下担子,却没有倒回来的意思。儿子恨恨地赶上了父亲,只见父亲被汗水湿透的衣衫能拧出水来。儿子:“爸,这三十多里路,我恐怕走不了。”父亲黝黑红亮的脸膛闪电一样抽搐了一下:“背回去?前功尽弃了!”儿子摇摇头,又点点头。父亲:“你能背到大石头那里吗?”儿子一看,山脚确实有一块大石头,很近,于是说:“能。”又启程,父亲在前,儿子在后,来到大石头跟前。歇息不久,父亲催儿子动身。儿子:“爸,再歇一会儿吧,我实在走不动了。”父亲:“赶紧走,晚了就卖不上好价钱。能背到前面那棵大树那里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确实有一棵大树,很近,于是说:“能。”来到大树下面歇息。父亲:“能背到半山腰吗?”儿子抬眼一看,半山腰很近,于是说:“能。”半山腰歇息。父亲:“能背到那处瓦房吗?”儿子抬眼一看,前面一处瓦房已经亮起了灯光,隐隐约约能听到人声,于是说:“能。”父亲:“能背上山顶吗?”儿子抬眼一看,山顶很近,于是说:“能。”往山顶走,不,准确地说,儿子弓着腰,垂着双臂,是爬。儿子:“爸,我实在迈不动步了。”父亲:“咬咬牙,力气又有了。”爬上山顶,儿子一屁股软在地上。山那边的集镇就在眼前。父亲喘了一会儿,说:“这么远的路都走过来了,好样的!路就是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地走过来的。”猪崽换成了钞票,父子俩美美地吃了早餐。儿子:“回家走路就轻松了。”父亲:“不,回家搭车。”儿子纳闷:“不省钱了?”车上,儿子太疲倦了,渐渐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经到家。儿子:“爸,我要继续读书。”父亲:“好,上学,我用摩托送你。”儿子:“摩托不是坏了吗?”父亲:“没坏。”1请以“父亲”为主语,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25个字左右)2下列是小说中“儿子”的心理变化过程,请补全。不愿上学_畏惧前行_决定上学3小说中父子翻山时的对话似乎显得重复啰唆,说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小说结尾的情节设置别具匠心,请你简要赏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2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写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亲情是_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七、作文(共40分)小作文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的心理描写很精彩,使人物生动形象。请针对某一具体的事件,写一段心理活动。可以写自己害怕时的心境,或担心时的心情,或后悔时的感受。(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