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
-
资源ID:90987200
资源大小:26.3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要塞(sài) 颁发(bn) 仲裁(zhòng) 锐不可当(dng)B翘首(qiáo) 镌刻(jun) 绯红(fi) 筋疲力尽(jng)C喝采(hè) 佃农(diàn) 不辍(chuò) 杳无信息(yo)D侏儒(rú) 吹嘘(x) 黝黑(yòu) 藏污纳垢(gòu)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溺爱 狼籍 铭记 如梦初醒B燥热 呓语 娴熟 白手起家C不辍 妄图 咆哮 深恶痛疾D匿名 桅杆 镌刻 殚精竭虑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3月3日这一天,天无纤云,草堂外戏蝶在菜花里飞舞,几若透明。B精彩的歌舞让人头晕目眩,拍手叫好。C三峡的山真高啊!隐天蔽日,不是正午时分,根本见不到太阳。D深秋时节,九寨沟林寒涧肃,别是一派清秋一洗的别致风光。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B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C战争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依然没有走出战争的阴影。D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填空。曹操龟虽寿(1)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人生苦短的诗句是“_,_;_,_”。(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壮志犹存、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3)诗中表现诗人珍惜生命,敢于有所作为,让有限生命得以永恒的诗句是“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寝(睡觉)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C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尝试)D思欲就亭止息(到,靠近)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B【甲】文中的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C【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D【甲】文中“相与步于中庭”属于倒装句;【乙】文“意谓是如何得到?”是反问句。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B【乙】文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C【乙】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长,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D【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场景不同,却情怀共通:乐观、旷达,随遇而安。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1选段的说明对象是_,其特征是_。2选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下列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释】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觉:醒。思想:烦恼。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钱塘湖春行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贾亭西”终,以“春”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B早兴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钱塘湖春行中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早兴中“乡梦”指的是“酣然入睡的情景”。D两首诗都借景抒情,都能够抒发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1)夫环而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入则无法家拂士( )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让自己美好,就能看到自己的成长;让自己美好,也能带来彼此的美好。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