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点 思维导图 高二化学物质和结构知识点.pdf
-
资源ID:90992273
资源大小:3.09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化学知识点 思维导图 高二化学物质和结构知识点.pdf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 1需水浴加热的反响有:1、银镜反响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但凡在不高于 100的条件下反响,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响的进行。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3能与 Na 反响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4能发生银镜反响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 1/3030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复原性的无机物如 SO2、FeSO4、KI、HCl、H2O2 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 NaOH、Na2CO3氧化复原歧化反响5较强的无机复原剂如 SO2、KI、FeSO4 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9能发生水解反响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响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响、酯化反响、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2 2/3030 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响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响的有机物: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响慢,加热反响快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响: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响呈紫色;2KMnO4 酸性溶液的褪色;3溴水的褪色;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响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2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 N(C)4醇、(醚)、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响的溶剂,使参加反响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响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响中,参加乙醇既能溶解 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响速率,提高反响限度。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 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3 3/3030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 个大气压、20左右)烃类:一般 N(C)4 的各类烃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3 1、化学反响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响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响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计算公式:单位:mol/(Ls)或 mol/(Lmin)B 为溶液或气体,假设 B 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响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响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响速率(正催化剂)浓度:增加 C 反响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响)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外表积(颗粒大小)、反响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响速率。4 4/3030 2、化学反响的限度化学平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响进行到正向反响速率与逆向反响速率相等时,反响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到达外表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响所能到达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响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响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响方向进行的反响叫做可逆反响。通常把由反响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响叫做正反响。而由生成物向反响物进行的反响叫做逆反响。在任何可逆反响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响也在进行。可逆反响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响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 0。(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响。动:动态平衡,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响仍在不断进行。等:到达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响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 逆0。定:到达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 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拟)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响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响适用,即如对于反响)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5 5/3030 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局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SO2、NH3、CO2 等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 BaSO4 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 全部电离,故 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时,电离过程就到达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参加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参加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响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6 6/3030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到达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 Ka 表示酸,Kb 表示碱。)表示方法:ABA+B-Ki=A+B-/AB 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5一、化学实验平安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 Na2CO3(或 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二、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别离和提纯的方法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别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别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7 7/3030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以下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别离互不相溶的液体翻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翻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别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别离 NaCl 和 KNO3 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 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SO42-稀 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四、除杂考前须知:为了使杂质除尽,参加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2.摩尔(mol):把含有 6.021023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 1 摩尔。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 6.02X1023mol-1 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 n=V/Vm8 8/3030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 B 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根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考前须知: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6第一章、化学反响与能量转化化学反响的实质是反响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响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一、化学反响的热效应 1、化学反响的反响热 (1)反响热的概念:当化学反响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响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响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响热。用符号 Q 表示。(2)反响热与吸热反响、放热反响的关系。Q0 时,反响为吸热反响;Q0,反响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响。9 9/3030H 第二章、化学平衡一、化学反响的速率 1、化学反响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响: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响称为基元反响,大多数化学反响都是分几步完成的。(2)反响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响组成的总反响。总反响中用基元反响构成的反响序列称为反响历程,又称反响机理。(3)不同反响的反响历程不同。同一反响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响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响历程的差异又造成了反响速率的不同。2、化学反响速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响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响的快慢,即反响的速率,用符号 v 表示。(2)表达式:v=c/t (3)特点对某一具体反响,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响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响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3、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 (1)反响速率常数(K)反响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响速率,通常,反响速率常数越大,反响进行得越快。反响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外表性质等因素的影响。(2)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增大反响物浓度,正反响速率增大,减小反响物浓度,正反响速率减小。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响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响速率减小。(3)压强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响,压强的改变对反响速率几乎无影响。1010/3030压强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响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响速率都减小。4、温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响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式中 A 为比例系数,e 为自然对数的底,R 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 为活化能。由公式知,当Ea0 时,升高温度,反响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响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2)活化能 Ea。活化能 Ea 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响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响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 Ea 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越大。5、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响速率影响的规律: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响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响,改变反响历程,降低反响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响速率。(2)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能加快反响速率而在反响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响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二、化学反响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响的限度合成氨反响是一个放热反响,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响,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2、合成氨反响的速率1111/3030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响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2)反响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别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响速率。(3)温度越高,反响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4)参加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响速率。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在合成氨生产中,到达高转化率与高反响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响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响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响温度在 700K 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 1107Pa1108Pa 之间,并采用 N2 与 H2 分压为 12.8 的投料比。二、化学反响的限度 1、化学平衡常数 (1)对到达平衡的可逆反响,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响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 K 表示。(2)平衡常数 K 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响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响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响可以进行得越完全。(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响,正逆反响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响是否到平衡状态:当反响的浓度商 Qc 与平衡常数 Kc 相等时,说明反响到达平衡状态。2、反响的平衡转化率 (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响物的浓度与该反响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如反响物 A 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A)=(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响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提高一种反响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响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3)平衡常数与反响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3、反响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212/3030 (1)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2)浓度的影响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响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响方向移动;增大反响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响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响物的转化率。(3)压强的影响Vg=0 的反响,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Vg0 的反响,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4)勒夏特列原理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三、化学反响的方向 1、反响焓变与反响方向放热反响多数能自发进行,即H0 反响不能自发进行。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响总是向H-TS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 H2OH+OH-水的离子积常数 KW=H+OH-,25时,KW=1.010-14mol2L-2。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W 增大。2、溶液的酸碱度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酸性溶液:H+OH-,H+1.010-7mol L-1,pH1.010-7mol 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1313/3030 (1)强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局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局部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到达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到达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 CH3COOHCH3COO-+H+为例。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 CH3COOH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参加CH3COONa 固体,参加浓盐酸,降温使 CH3COOH 电离平衡逆向移动。2、盐类水解 (1)水解实质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 H+或 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2)水解类型及规律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NH4Cl+H2ONH3H2O+HCl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CH3COONa+H2OCH3COOH+NaOH强酸强碱盐不水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Al2S3+6H2O=2Al(OH)3+3H2S1414/3030 (3)水解平衡的移动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参加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三、离子反响 1、离子反响发生的条件 (1)生成沉淀既有溶液中的离子直接结合为沉淀,又有沉淀的转化。(2)生成弱电解质主要是 H+与弱酸根生成弱酸,或 OH-与弱碱阳离子生成弱碱,或 H+与 OH-生成 H2O。(3)生成气体生成弱酸时,很多弱酸能分解生成气体。(4)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复原性离子易发生氧化复原反响,且大多在酸性条件下发生。2、离子反响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1)根据焓变与熵变判据对H-TSKsp 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Qc (2)沉淀的转化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第四章电化学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2)Cu-Zn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515/3030如图为 Cu-Zn 原电池,其中 Zn 为负极,Cu 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 片逐渐溶解,Cu 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响原理为:Zn 失电子,负极反响为:ZnZn2+2e-;Cu 得电子,正极反响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响为:Zn+CuSO4=ZnSO4+Cu。(3)原电池的电能假设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假设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负极反响:ZnZn2+2e-;正极反响:2NH4+2e-2NH3+H2;(2)铅蓄电池负极反响:Pb+SO42-=PbSO4+2e-正极反响:PbO2+4H+SO42-+2e-=PbSO4+2H2O放电时总反响:Pb+PbO2+2H2SO4=2PbSO4+2H2O。充电时总反响:2PbSO4+2H2O=Pb+PbO2+2H2SO4。(3)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响:2H2+4OH-4H2O+4e-正极反响:O2+2H2O+4e-4OH-电池总反响:2H2+O2=2H2O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2)电极反响:以电解熔融的 NaCl 为例: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响:2Cl-Cl2+2e-。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复原反响:Na+e-Na。1616/3030总方程式:2NaCl(熔)=(电解)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阳极:2Cl-Cl2+2e-阴极:2H+e-H2总反响:2NaCl+2H2O 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粗铜(含 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响: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响 ZnZn2+2e-;NiNi2+2e-FeFe2+2e-Au、Ag、Pt 等不反响,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阴极反响:Cu2+2e-Cu (3)电镀:以铁外表镀铜为例待镀金属 Fe 为阴极,镀层金属 Cu 为阳极,CuSO4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阳极反响:CuCu2+2e-阴极反响:Cu2+2e-Cu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金属外表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响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复原,正极反响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响为:2Fe+O2+2H2O=2Fe(OH)2,Fe(OH)2 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 分解转化为铁锈。假设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响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1717/3030 (3)金属的防护金属处于枯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外表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到达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7 1.烯醛中碳碳双键的检验 (1)假设是纯洁的液态样品,那么可向所取试样中参加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假设褪色,那么证明含有碳碳双键。(2)假设样品为水溶液,那么先向样品中参加足量的新制 Cu(OH)2 悬浊液,加热煮沸,充分反响后冷却过滤,向滤液中参加稀酸化,再参加溴水,假设褪色,那么证明含有碳碳双键。假设直接向样品水溶液中滴加溴水,那么会有反响:CHO+Br2+H2OCOOH+2HBr 而使溴水褪色。2.二糖或多糖水解产物的检验假设二糖或多糖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的,那么先向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参加足量的 NaOH 溶液,中和稀硫酸,然后再参加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3.如何检验溶解在苯中的苯酚?取样,向试样中参加NaOH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向水溶液中参加盐酸酸化,再滴入几滴 FeCl3 溶液(或过量饱和溴水),假设溶液呈紫色(或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说明有苯酚。假设向样品中直接滴入 FeCl3 溶液,那么由于苯酚仍溶解在苯中,不得进入水溶液中与 Fe3+进行离子反响;假设向样品中直接参加饱和溴水,那么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解在苯中而看不到白色沉淀。假设所用溴水太稀,那么一方面可能由于生成溶解度相对较大的一溴苯酚或二溴苯酚,另一方面可能生成的三溴苯酚溶解在过量的苯酚之中而看不到沉淀。1818/3030 4.如何检验实验室制得的乙烯气体中含有 CH2=CH2、SO2、CO2、H2O?将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品红溶液、饱和 Fe2(SO4)3 溶液、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检验水)(检验 SO2)(除去 SO2)(确认 SO2 已除尽)(检验 CO2)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 CH2=CH2)。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8 1、需水浴加热的反响有:1、银镜反响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但凡在不高于 100的条件下反响,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响的进行。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3、能与 Na 反响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4、能发生银镜反响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1919/3030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4具有复原性的无机物如 SO2、FeSO4、KI、HCl、H2O2 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3含醛基物质氧化4碱性物质如 NaOH、Na2CO3氧化复原歧化反响5较强的无机复原剂如 SO2、KI、FeSO4 等氧化6有机溶剂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属于萃取,使水层褪色而有机层呈橙红色。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9、能发生水解反响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12、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响有: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响、酯化反响、纤维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2020/3030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15、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质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苯酚、强氧化剂、浓的酒精、双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1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响的有机物:具有酸、碱双官能团的有机物氨基酸、蛋白质等 17、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响的有机物: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响慢,加热反响快5蛋白质水解 18、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响:1、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响呈紫色;2、KMnO4 酸性溶液的褪色;3、溴水的褪色;4、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5、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颜色反响。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9一、钠 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钠与 O2 反响常温下: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加热时:2Na+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Na2O2。)2121/3030 Na2O2 中氧元素为-1 价,Na2O2 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 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 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钠与 H2O 反响 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响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 NaOH 遇酚酞变红。钠与盐溶液反响如钠与 CuSO4 溶液反响,应该先是钠与 H2O 反响生成NaOH 与H2,再和 CuSO4溶液反响,有关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 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响时,先与水反响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响钠与酸反响:2Na+2HCl=2NaCl+H2(反响剧烈)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 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外表出现小液滴(NaOH 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 Na2CO3)。二、铝 Al2222/3030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铝与 O2 反响:常温下铝能与 O2 反响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 O2 反响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常温下 Al 既能与强酸反响,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响,均有 H2 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响: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响(如 V、Cr、Mn、Fe 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响 Fe2O3+2Al=2Fe+Al2O3,Al 和 Fe2O3 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响焊接钢轨。三、铁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Fe2O3)。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铁与氧气反响: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与非氧化性酸反响:Fe+2HCl=FeCl2+H2(Fe+2H+=Fe2+H2)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响但无氢气放出。与盐溶液反响:Fe+CuSO4=FeSO4+Cu(Fe+Cu2+=Fe2+Cu)与水蒸气反响:3Fe+4H2O(g)=Fe3O4+4H2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02323/3030 1、SO2 能作漂白剂。SO2 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 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 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复原性,SO2 使含酚酞的 NaOH 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2、SO2 与 Cl2 通入水中虽然都有漂白性,但将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后再通入水中那么会失去漂白性,3、往某溶液中逐滴参加稀盐酸,出现浑浊的物质:第一种可能为与 Cl-生成难溶物。包括:AgNO3第二种可能为与 H+反响生成难溶物。包括:可溶性硅酸盐(SiO3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苯酚钠溶液加盐酸生成苯酚浑浊液。S2O32-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一些胶体如Fe(OH)3(先是由于Fe(OH)3的胶粒带负电荷与参加的H+发生电荷中和使胶体凝聚,当然,假设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那么会溶解。)假设加 HI 溶液,最终会氧化得到 I2。AlO2-离子方程式:AlO2-+H+H2O=Al(OH)3 当然,假设继续滴加盐酸至过量,该沉淀那么会溶解。4、浓硫酸的作用:浓硫酸与 Cu 反响强氧化性、酸性实验室制取乙烯催化性、脱水性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催化剂、吸水剂酯化反响催化剂、吸水剂蔗糖中倒入浓硫酸脱水性、强氧化性、吸水性胆矾中加浓硫酸吸水性 5、能发生银镜反响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可能是: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在碱性环境下进行)6、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响的物质显两性的物质:Al、Al2O3、Al(OH)32424/3030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NH4)2S 等。弱酸的酸式盐:NaHS、NaHCO3、NaHSO3 等。氨基酸。假设题目不指定强碱是 NaOH,那么用 Ba(OH)2,Na2CO3、Na2SO3 也可以。7、有毒的气体:F2、HF、Cl2、H2S、SO2、CO、NO2、NO、Br2(g)、HCN。8、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气体:H2S 和 SO2、H2S 和 Cl2、HI 和 Cl2、NH3 和 HCl、NO 和 O2、F2 和 H2。9、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10、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有漂白作用的气体:Cl2(有水时)和 SO2,但两者同时使用时漂白效果减弱。检验Cl2 常用淀粉碘化钾试纸,Cl2 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11化学的根本要领:熟练记忆+实际操作,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学习要将熟练记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案,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开展。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尤其把元素周期表,金属反响优先顺序,化学反响条件,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