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docx
-
资源ID:90998887
资源大小:28.1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即墨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屏息(bng) 梵语(fàn) 干支(gàn) 自出心裁(cái)B悄然(qio) 翘首(qiáo) 广漠(mò) 所向披靡(mí)C匿名(nì) 不逊(xùn) 诘责(jié) 深恶痛疾(wù)D喝彩(hè) 眼翳(yì) 滞留(zhì) 广袤无垠(máo)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映称 眨眼 舰艉 轰鸣 迎风招展B揪心 定格 塔台 跟踪 梦想成真C封锁 紧绷 资态 凌波 默默奉献D咔嚓 咆哮 屏幕 风采 振耳欲聋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韩国物流巨头韩进集团总裁赵亮镐的夫人李明姬长期以来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遭到了曝光。B福彩站主们的生活早已超越了“996”,但他们任劳任怨,真诚用心,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成就自己的彩票人生。C每次一提起自己的祖父,他就热泪盈眶,对这位宽厚仁慈的长辈心怀感激。D每次同学遇到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经过中国小将谷爱凌的奋力拼搏,终于获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B近段时间来,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C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推动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D浩坤湖旅游休闲度假景区,距百色至凌云二级公路约五公里的距离,自然风光十分优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月黑雁飞高,_。(卢纶塞下曲)愿将腰下剑,_。 (李白塞下曲)。蒌蒿满地芦芽短,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惩山北之塞 惩:惩罚B杂然相许 许:赞同C叩石垦壤 叩:敲,打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彻:通达,这里指改变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甚矣,汝之不惠D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交代太行、王屋二山的占地面积、高度,体现了愚公移山面临的巨大困难。B文章写妻子和智叟都嘲笑并且阻止愚公,是为了反衬出愚公移山的坚定决心。C文章以“智叟”来称呼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老头,反差强烈,极具讽刺意味。D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拓展阅读中国首次以国之名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章利新 石莹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刺耳的防空警报13日上午响彻南京城上空。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此举行,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胸佩白花出席仪式。“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说。77年前此日,侵华日军攻陷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施以长达六周烧杀淫掠的暴行,至少30万平民罹难,制造了二战中的大惨案之一。公祭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的共同名义举行,所在地点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下就是埋葬死难者尸骨的“万人坑”之一。公祭开始,全场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随后,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抽泣声依稀可闻。一分钟后,安魂曲响起,礼兵将个巨大花圈安放于“灾难墙”前。接着,77名青少年朗读和平宣言。习近平和85岁的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及遇难者遗属、13岁的阮泽宇一起,为“国家公祭鼎”揭幕。鼎自古是中国祭祀重器。古铜色的“国家公祭鼎”,鼎身和底座重2014公斤,底座重1213公斤,寓意2014年12月13日。大屠杀中,阮泽宇的先人被日军刺死。夏淑琴一家口有人遇难:祖父、外祖母和父亲被日本兵用枪打死,母亲和两个姐姐被轮奸后刺死,一岁的小妹被摔死。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月通过立法,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7年后的公祭,被此间舆论认为非常必要。近年,日本右翼为历史翻案动作频仍,试图推翻二战后国际秩序。在明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前,中国重申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国进入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爱国主义成为凝聚13亿人建设强大国家的动力。习近平强调:“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以国家之名公祭,是为了让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大屠杀幸存者和遗属、国共两党抗战老兵、外国友人以及各界人士一万人参加公祭。大屠杀中对中国百姓施以援手的外国人的后人,以及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已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的父母,也来到公祭现场。一些日本人也在公祭日来到南京。“中国人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公祭,应该成为和平信号传递的新起点。”日本真宗大谷愿寺研究员山内小夜子说。1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温馨提示:概括每句话的要点。)2本文主体部分主要讲了哪些内容?(温馨提示:考查概括能力,和分段写段意类似。)3说说本则消息在材料组织上有何特点。(温馨提示:历史与现实的材料如何组织?)4说说最后几段为何提到众多参与公祭的人员。(温馨提示:从新闻的特点和新闻主题的角度去思考。)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赠从弟(其二),回答下列问题。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亭享”的意思是“挺拔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B诗歌第三、四句中,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C“风声”“冰霜”是环境描写。渲染了风之凛冽和冬之严寒,烘托了松柏的坚韧不拔。D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2“松柏有本性”中松柏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或成语,把序号填在前面的括号里。( )眼花缭乱A.老眼昏花B.花言巧语C.走马观花D.花枝招展( )荡然无存A.碧波荡漾B.动荡不安C.倾家荡产D.飘飘荡荡( )丰功伟绩A.丰富多彩B.丰衣足食C.丰硕成果D.丰碑永存( )富丽堂皇A.对簿公堂B.相貌堂堂C.冠冕堂皇D.厅堂宽敞( )独一无二A.独出心裁B.独立自主C.独树一帜D.唯我独尊七、作文(共40分)请以“我的青春里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