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docx
-
资源ID:90999500
资源大小:27.4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怒号(hào) 鲦鱼(tiáo) 其名为鲲(kn)B挂罥(jun) 兑命(yuè) 尽粟一石(sù)C布衾(qn) 骈死(pián) 两鬓苍苍(bìn)D槽枥(lì) 塘坳(ào) 徙于南冥(tú)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告诫如丝如缕寒噤怒不可遏B弥漫勇往直前迂回前呼后拥C横溢推推搡搡漩涡千军万马D刹时博大宽厚驰骋振耳欲聋3、将下面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段落,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非物质状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时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现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等。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包涵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B通过创建文明城活动,使海拉尔区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C中国两弹一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虽然已87岁高龄,但“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他的事迹感动着中国,激励着我们。D运动会上,张明把运动员拼搏的身影和同学们呐喊加油的声音拍成照片发到了班级群里,为同学们留住了精彩瞬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默写。(1)半匹红纱一丈绫,_。(白居易卖炭翁)(2)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缺月挂疏桐,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题目。【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乙】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选自贞观政要,有改动)【注释】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 存:抚恤。 耽:沉溺。 九重:深宫之内。存意:用心操劳国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弗食,不知其旨也 _ 兑命曰“学学半” _犹割股以啖腹 _ 若耽嗜滋味 _(2)下列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损百姓以奉其身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以其境过清C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策之不以其道(3)请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4)班级要召开“学会反思”主题班会,你代表小组发言,请从【甲】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你发言的论据。(5)【乙】文第二段中,太宗关于“为政”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请自己概括写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一文,回答小题。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严毅梅 人类一直好奇:为何唯独我们这个物种才有语言?语言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为此,从事现代生物学、当代语言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科学家,研究了人类语言的起源和演化。最新的研究表明,气候可能影响了语言的形成和演化。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迦勒·埃弗雷特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发现,某一地区的湿度可能对当地的话言造成影响。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大多出现在非洲和南亚的湿热地区,北美、亚马逊和新几内亚的潮湿地带以及中国以南的地区,比如越南语、缅甸语等:而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 我们知道,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和拉紧,并控制呼吸,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引起振动而发出声音:而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 今日多数的欧洲语言被认为源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印欧语。它最早是由气候干燥的黑海北部草原地带的先祖所使用的。因为吸入干燥的空气会令声带干涩,缺乏弹性,所以较难发出声调复杂的语言。因此,埃弗雷特认为干燥的气候可能使住在该地区的人的语言声调平和。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因而声调多变的方言一般出现在气候潮湿的地区。比如粤语中共有9个声调,而北方人利习惯了普通话的4个声调。 埃弗雷特认为,这意味着在漫长的岁月中,气候是影响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要素之一。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因为控制声带的肌肉必须调整才能发出新的声调。 (选自青少年科技博览,有删改)1下面对全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为何唯独人类这个物种才有语言。B声带是负责人类发声的器官。C气候可能影响语言的形成和演化。D刚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时难度较大。2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研究了3700多种语言,发现629种声调多变的语种。(列数字)B声调平和的语言如蒙古语、埃及语等,大都出现在在干燥或干旱的地区。(举例子)C声调是由声带振动时的长度、张力、质量和位置决定的。(下定义)D与干燥的气候相比,湿润的气候使人的声带更富有弹性,从而能够发出更多的声调。(作比较)3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加点词“大多”表示对范围的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段写人类发声的基本原理,与“语言的形成和演化受气候的影响”没有直接关联,因此可以删去。C第段中加点词“它”,指代的是前一句中的“原始印欧语”。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关于语言形成和演化的科学研究成果。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清晨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B颔联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C尾联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为衬,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D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幽深寂静的境界,既抒发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之情,也表达出他建功立业的渴望。2结合加点词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联的妙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综合实践。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学校近期将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七、作文(共40分)作文回望过去,我们身边的父母师长、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他们曾以各种特有的方式陪伴过我们成长,给予过我们力量。请以“别样的_情”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补全题目;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