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
-
资源ID:91000519
资源大小:27.9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肇庆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骗(hng) 闹哄(hng) 起哄(hng) 哄抢(hng)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C撺掇(cu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D皎洁(jo) 归省(xng) 絮(xù) 晌午(shng)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灼热 焦灸 独踞苍穹B急湍 倾泻 瞬息万变C浮躁 打嗝 色彩变换D精致 敞篷 名幅其实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铮铮誓言中,我们读懂了他们治病救人的神圣使命。当前,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者仁心”“医道无私”的理念世代相传。广大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生动彰显出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不懈追求,在最危险的地方展现出最崇高的精神品质。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ABCD4、下面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管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黄发垂髫的孩童,都被这盛大的场面深深地吸引住了。B初次见面时,还只是十来岁的孩子,年龄的差距使我们没有太多的话题,因而谈得很少。C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是否通过生活现象地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D未来战争必将是海、陆、空、电、网一体化的新型战争,而在这神秘的战场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得到体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1)诗中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_,_。(2)诗中“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各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耳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下列四项中加点字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以其境过清B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C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D佁然不动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写出了发现小潭的经过,给文章增加了探奇的情趣。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子明写游鱼,暗写潭水的清澈,这种衬托的笔法极其巧妙。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犬牙相错的特点,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衬托出了作者那种渴望热闹的心境。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本文的作者是唐代柳宗元,其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总称为“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C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幽深冷寂的环境和气氛,意在表现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1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C本文以非常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2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的表达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写于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初贬黄州时。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达四年多。孤雁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川,滞留夔州。1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词牌名_,本册教材中还有一首相同词牌名的词,作者是_(人名),词的题目是_。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疏”“漏”有什么表达效果?3两首作品都写到了“孤鸿影”,请分析表现手法和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你的同桌小琪抱怨古诗文难学,她认为现在又不写古诗文,没有必要学。对此你该怎样劝说她改变这种想法?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写作。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请你以“一段 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