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
资源ID:91000598
资源大小:27.7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托辞(cí) 教诲(huì) 不逊(xùn) 深恶痛疾(wù)B诘责(jié) 发髻(jì) 陌生(muò) 抑扬顿挫(cuò)C绯红(fi) 解剖(po) 芦荟(huì) 杳无消息(yo)D订正(dìng) 匿名(nì) 瞥见(pi) 油光可鉴(jià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霄 白齿 蔓延 混为一体B繁忙 嘲讽 渴望 闲情逸志C想象 振颤 威力 煞费苦心D际遇 消逝 愉悦 苦思瞑想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地走向前去找,找到一张有草垫的椅子,坐下了。B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C居里夫人是一个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D“美丽的颜色”指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不懈追求、不与世无争的态度和精神。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B居里夫人即使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也难以掩盖她为科学献身。C人的心灵如浩渺瀚海,如果不断接纳象征希望、力量的百川,才可能长存风华。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重点研究了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将下面的古诗默写完整。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成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成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译注【乙】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小卿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注释】上民:把自己摆在百姓之上,这里是统治人民的意思。下之:以谦下的姿态对待百姓。先民:把自己摆在人民的前面,这里是统治人民的意思。身后之: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重:累、不堪重负。害:受害。厌:不喜欢。我无为,而民自化:自化,自我化育。我无为而人民就自然顺化了。自正:这里指自然会走上正道。小:使变小。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结绳记事。甘其食:使人民吃得香甜。1请帮助小虞完成文言文词汇整理单。类型字词释义一词多义寡助之至至治之极至:_至:达到异词同义故君子有不战是以圣人欲上民故,是以:_古今异义委而去之故圣人云委:古义:_今义:任用:把事情交给别人办云:古义:说 今义:云彩词类活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小国寡民威:用作动词,震慑寡:_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3【乙】文选自老子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小虞在阅读了八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后,产生了困惑,请你替小虞解开困惑。链接材料: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导语小虞:【甲】【乙】两文有相似之处,编者为何选择【甲】文,却没把【乙】文编入第六单元呢?难道就没考虑道德经还有那么多粉丝呢!我:小虞,【甲】【乙】确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表达出_的思想,语言上也都_,从这两个角度看,乙完全符合第六单元单元导语所说“它们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胸襟,但是_,编者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吧。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藤野先生选段,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加点的“他们”分别指什么?(1)_(2)_2“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A日本青年无视周围群众,“我”十分气愤。B日本青年影响“我”观看事实片的兴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C日本青年为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大吼大叫,因此“我”很讨厌。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3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_与_这两件事。(每空不超过6个字)4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释】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823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觉:醒。思想:烦恼。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2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七、作文(共40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这个世界,你会有不同的见解,新的认知。请你以“不一样的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补全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