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91000903
资源大小:28.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昳丽(yì) 玉帛(bó) 小信未孚(fú)B崩殂(cú) 间进(jin) 咨诹善道(zu)C期年(q) 舂谷(chng) 望其旗靡(m)D夙夜(sù) 行阵(xíng) 陟罚臧否(p)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时晨 翘首远望 踌躇满志B蹲坑 心事重重 喃喃自语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D拉勾 垂头丧气 囫囵吞枣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祖母坐在一个靠近她床的松软的大椅子里,无精打采地坐着,闭着眼睛,嘴巴麻木地张开着。B做人要懂得怡然自乐的享受,也需要义不容辞地去担当责任,不能终日异想天开,否则只能贻笑大方。C热衷网络游戏的小明,一边玩着画面光彩熠熠的游戏,一边还像老鼠般战战兢兢的听着门外的动静,生怕被家长发现。D爷爷虽然退休了,但他仍坚持自学英语,不断向年轻人请教。他这种虚怀若谷的学习态度,值得我们学习。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独家原创试题)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2)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4)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守边将士浓烈思乡之情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句子是:_,_。(6)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俗世之温蠖乎?”(原文有改动)【注释】餔:同“哺”,吃,沐:洗发。振:抖落察察:洁白的样子。汶汶:昏暗的样子,引申为不干净的样子。温蠖(huò):尘渣重积的样子。1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遂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B何故而至此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二章)C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孙叔敖举于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由是感激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2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3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4根据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文中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体现在哪里?请摘用原文回答。(2)屈原宁愿以死报国,也不愿随波逐流。你赞同他的做法吗?乙文中的渔夫如果换作是你,打算怎样去劝说屈原呢?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文本,回答下面小题。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读,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案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成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章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比较甲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并说说甲句比乙句好在哪里。甲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乙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也不行。4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望着南飞的大雁,想着远在万里之遥的故土,借一杯浊酒排遣心中的思念。B出征的誓言未能实现,今天又找不到回家的路途,这更加重了征人的愁绪。C夜寒霜浓,耳畔的悠悠羌笛之声更勾起了征人的乡愁,这样的夜怎能入睡?D旷日持久的守边让将士们熬白了黑发,流下思乡的泪,但他们仍矢志不渝。2词的下阕抒情言志,具体内容是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为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决定开展“诵读经典,传承传统”的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诵读经典】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支持人,请你设计一下这次比赛活动的开幕词。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适者生存是自然的选择,舍生取义是孟子的选择,先忧后乐是范仲淹的选择选择时时见勇气,处处显智慧。请以“美好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