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如皋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提分卷.docx
-
资源ID:91001192
资源大小:27.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如皋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亢(kàng)奋 羁(j)绊 两栖(q) 戛(g)然而止B糜(méi)子 褶(zh)皱 追溯(sù) 神色怅惘(wng)C眼眶(kung) 闭塞(sè) 斡(wò)旋 草长莺(yng)飞D家眷(juàn) 束(shù)缚 冗(róng)杂 销(xio)声匿迹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授予实验特地显微镜B测量 支配 细至 一帆风顺C检讨 遵照 缅怀 齐家治国D突破 关键 栽种 袖手旁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场篮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B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如此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D小弟弟在家里整天吵得鸡犬不宁,我头都痛了。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著名作家吴伯箫的籍贯是山东莱芜人,他的散文大多以小见大,善于从平凡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B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众代表积极讨论并认真听取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C通过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让观众在一众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诗词之美。D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继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溯洄从之,_。_,宛在水中沚。(蒹葭)(2)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3)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4)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蜃说(宋)林景熙尝读汉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初未之信。庚寅季春,予避寇海滨。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父老观以为甚异。予骇而出。会颍川主人走使邀予。既至,相携登聚远楼东望。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𪩘,列如崪岫,隐见不常。移时,城郭台榭,骤变歘起,如众大之区,数十万家,鱼鳞相比,中有浮图老子之宫,三门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公输巧不能过。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若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日近晡,冉冉漫灭。向之有者安在?而海自若也。笔谈纪登州海市事,往往类此,予因是始信。噫嘻!秦之阿房,楚之章华,魏之铜雀,陈之临春、结绮,突兀凌云者何限,远去代迁,荡为焦土,化为浮埃,是亦一蜃也。何暇蜃之异哉!【注】林景熙,宋末爱国诗人。走使:派遣仆人。歘(x)起:忽然涌起。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既至向之有者安在是亦一蜃也家僮走报怪事2用“”为下面的句子合理断句。(限断2处)钟 鼓 楼 翼 其 左 右 檐 牙 历 历 极 公 输 巧 不 能 过3翻译下面的句子。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北冥有鱼)4作者借助叙事写景,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至段的论点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B选文第至段主要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C选文第段以大哲学家王阳明为例很有说服力。王阳明尚且如此,何况他人。D作者认为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但认为王阳明先生“格”院子里的竹子的行为是错误的,对其持批判态度。2选文第段中,作者认为“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作者举王阳明的例子目的是什么?3根据选文段内容,分析第结尾为什么说“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下列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起兴,点出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寄寓不必伤别之情。B颔联由景入情,用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劝勉友人,一股“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之情油然而生。C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同为宦游,虽别而如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临“歧路”泣下沾襟。D诗歌以全新的视角,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不舍,依依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2如果你的好朋友即将转学离开你所在的城市,你会选用这首诗的哪个诗句作为赠别留言?说说你选用的理由。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隔篁竹篁竹:_(2)水尤清冽 尤:_(3)为坻 坻:_(4)为屿 屿:_(5)为嵁 嵁:_(6)青树翠蔓 翠蔓: _(7)佁然不动 佁然:_(8)往来翕忽 翕忽:_(9)犬牙差互 差互:_(10)悄怆幽邃 悄怆:_七、作文(共40分)文题一(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文题二(2)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文题三(3)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 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要求:填完整题目,写自己真正的见闻感受。不要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