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
资源ID:91001444
资源大小:28.4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矜持(jn) 孱头(càn) 迸溅(bèng) 怆然(chuàng)B依傍(bàng) 单薄(bó) 伫立(chù) 决眦(zì)C挑逗(tio) 猥琐(wi) 涉足(shè) 岱宗(dài)D酒酿(niàng) 颤抖(chàn) 路径(jìng) 鸡豚(tú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摇蓝 喧闹 字帖 气势磅礴B臂膀 崎岖 斑澜 九曲连环C斑驳 高粱 澎湃 高山之颠D气概 嗥鸣 懊悔 绝壁断崖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BC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公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但微颔之( ) (2)释担而立( )(3)徐以杓酌油知之( )(4)笑而遣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笔记小说集归田录,全文故事虽短,但记述简洁生动,情趣盎然,人物形象鲜明,哲理深入浅出。B当陈尧咨“十中八九”,而不是百发百中时,卖油翁没有惋惜,反而一副原来如此的样子,这必然激怒陈尧咨前来质问。C面对陈尧咨的怒火,卖油翁以针锋相对的激愤,充满智慧的应对,征服了陈尧咨。D卖油翁展示倒油绝活儿,以此讽喻陈尧咨,精湛的技艺无非是反复练习的结果。4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具体分析杨二相公与陈尧咨的形象有何异同?卖蒜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拳已夹入老人腹中,老人寂然无声,泰然自若。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晩生知罪矣!”老人鼓 腹纵之,默然无语,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选自子不语注释:绝:停止。揶揄:出言嘲笑。成:成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草木结霜鲍尔吉·原野草并不知道,秋天,它们要披上白霜的铠甲。草出生之后被称为青草,它们身穿绿衫在天涯奔跑。草给黑色、红色和黄色的泥土打上绿印,绿是植物的命,是无处不在的生长。天下没有黑草,就像没有绿色的煤炭一样。只有绿才可以打通阳光的能量通道。绿把阳光变成蛋白质,草们吃阳光,喝地下水,草的生活方式至简至净。草在绿里安家,绿色的脉络里有水渠和马路。草的叶子既是肉身也是房子,自己住在自己身上,不假外求。这一点比人强多了,自由从此诞生。春天起,草一直生长。它早上还是夜里长?草什么时候都在长,如同听过“草活一秋”的咒语。人的一生如果只活三个季节,他一定拼命生长,而不是去打麻将、喝酒、看电视剧。草所做的只是生长,它只会生长,那就一直生长。生长很舒服,它觉出自己的腰拔高了,阳光拢在叶子里,暖暖洋洋。草不悲观。悲观是干什么?是跟自己作对吗?大凡生长者都不悲观。当你别无选择地置身于足以悲观的处境里面,先要剔除悲观。我相信草在短短一生中看到的东西比人一生看过的更多。秋天到了,草停止生长。草长了一生也不过一巴掌高。它们站立不动,一如等待判决。它不知是谁、是什么不让它们继续生长,是立秋白露还是欧阳修的秋声赋?在自然界,不生长就意味着凋亡。但草不知道什么叫死,太阳照耀它,雨还在下,土地还有许多地方没长草。草离开此世,世上似乎什么都没少,草没有草的遗产,没有草的车辆和文字。只不过,没有草的土地露出了土地。草站在秋天的驿站张望等待,这时候五谷丰登,果树挂满亮晶晶的水果取悦人类。草在告别,一身之外一无所有,甚至发不出一声鸟鸣来辞行。草叶等待霜降。霜降之前,天要下上几场雨,为霜准备原材料。土地变成一片烂泥之后,白霜从天而降,于子夜,于星星全体明亮之时,草换了衣装。它们白衫白冠,凛然发亮。这是要出征吗?每一根草都像一位士兵,披着亮甲,茎叶有如银枪。这是去杀谁呢?草有什么可杀的东西吗?大地沉寂,无物可杀。阳光转过来,每每融化草的刀枪。至凌晨,它们再度披霜。白霜冻不死树木与河流。它之降临,只为让草退场。霜让绿色从草的身上飞逸,为每一株草换上黄衫。阳光从此停止与草的能量交换,草的叶子呈现白金色人类高档时装的颜色。从此,大地长出一层迷蒙的金羊毛,曰枯草。在落日边上,枯草看上去像血流遍地,像炭火暗燃,像鲜艳的毯子。秋日里,山坡的枯草以黄金的色调显示高雅。枯掉的不过是草的躯壳,草的绿色灵魂升上天庭牧场与上帝欢聚。风吹不走草的白金躯壳,它站在它原来站立的地方。草一生未走半步,却早把种子送往四面八方,换来成千上万条命。于是,枯萎的草仍然优雅,在冬日越来越近的夜晚,它们披挂白盔白甲,尔后在阳光下卸妆。跑步时,我见到北陵后面结霜的草。结了霜的草似乎比原来高了。它们好像刚从西伯利亚回来,好像在卸车,好像长着毛茸茸的睫毛。我放缓脚步并庆幸我还没结霜跑过这些草的身旁。在近于黝黑的松树下面,霜草如同下了半场雪,比夏天在松树脚下环绕的雾气更白,却不像雪那么呆板。太阳出来的时候,草叶上没有一滴水,依然干净。1第段写草生长,第段写草停止生长,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悟?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它们白衫白冠,凛然发亮。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4文章的题目是“草木结霜”,可作者为什么要写草的生长?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春夜洛城闻笛,诗句赏析,不正确的是( )A诗中“折柳”是指一种代表风俗的行为,是作者借柳枝表达思乡以及依依不舍之情。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C题目“洛城”表明客居,全诗扣紧“闻”字,抒写诗人闻笛的感受及引发思乡之情。D第二句极力渲染了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这既是诗人的想象,又是艺术的夸张。2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赏析诗中“满”的表达效果。六、语言表达(共10分)近日上映的电影长津湖,选取抗美援朝长津湖之战为背景,以震撼场面、感人细节和精湛演技,再现“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度赢得全网大热粮、票房大满贯。学校组织大家去影院观影,深入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观影结束后,学校又组织大家去探望健在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让英雄不朽,让精神长存!学校准备让你代表同学们向那些还健在的志愿军老兵装达敬意,你会说:七、作文(共40分)日成一事,事不在大,把身边的小事做好。不在乎轰轰烈烈,而在乎精心行之,踏实而为,有始有终,阅读一本书,就读懂一本书的要义,去粗取精;结交一个朋友,就沐浴品质的芬芳,扬长避短;游览一处风景,就谛听自然的呼唤,心随景动,经历一次挫折,就展露一种胸怀,坦然面对请以“日成一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有出现,一经查实,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