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东乡县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docx
-
资源ID:91001646
资源大小:27.2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东乡县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收敛(lin) 缄默(jin) 豁然贯通(huò)B琐屑(xuè) 媲美(pì) 锲而不舍(qiè)C盘旋(xuán) 倔强(jiàng) 长吁短叹(x)D绮丽(q) 卓越(zhuó) 心会神凝(níng)2、下列各项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弟 托词 宽恕 颔首低眉B奥秘 滞留 犀利 不修边副C遨游 褪尽 广漠 冥思暇想D拨弄 胆怯 心靡 海誓山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当年的情景又历历在目地浮现在他的眼前B大风朔雪冰冻接踵而至,天气越来越冷,冰层越结越厚,一片冰川期降临的预兆C泰山悠久的历史背景,深邃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名人墨客纷至沓来,朝山览胜D宾利先生仪表堂堂,大有绅士风度,而且和颜悦色,没有拘泥做作的气派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B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C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D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成行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衿,_。(2)海内存知己,_。(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6)小石潭记中以“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 尤:格外B日光下澈 澈:清澈C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D悄怆幽邃 邃:深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心乐之 肉食者谋之B全石以为底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以其境过清 以刀劈狼首D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3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柳宗元,曾写下了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本文为其中之一。B文章第一段寥寥数语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C作者的情感由“寂寥”逐渐转为“乐”,但掩盖不住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情感。D文章的语言精炼优美,句式灵活,以四字句为主,杂用其他,有参差错落之美。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问题。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2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3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划线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4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北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西江月(北宋)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障泥: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阅读上面两首词,回答问题。(1)第二首词中“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2)两首词都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作品,请分析其思想情感的不同之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各用一个词语概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_七、作文(共40分)作文春节拜新年,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明月一个个传统节日,荡漾着两千年不曾间断的精神涟漪,联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演绎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结合生活经历,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我国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名称,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腊八等等。叙事要感情真挚、朴实、自然。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