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pdf
-
资源ID:91006956
资源大小:6.19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pdf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长度单位备课人:高 韧 单元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长短”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两个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 米 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单元目标1、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生活中长度单位的作用。2、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 步 建 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r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掌 握1米=100厘米。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设计课题:长度单位备课时间:2011.8.3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201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的设计意图,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其通过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虽然测量的是同一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数量不同;二是虽然测量的是不同长度,但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量得的数量可能相同。由此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这样的观察、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册“比一比”中学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所以学生在处理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中,获得关于测量的直观经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2、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在活动中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曲别针、新 的 4B橡皮、铅笔、吸管、纸条、文 具 盒(上学期学具袋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卡片等)教学过程:活动一:设疑导入,认识数学书的长和宽。1、认识长和宽。同学们,在你们的桌面上都有一本新的数学书,我们每一节数学课上都会用到它,可以说是和它再熟悉不过了。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的封面看作是一个长方形的话,那么你来摸一摸长在哪里?宽又在哪里呢?2、怎么知道它有多宽呢?你能借助课桌上的学具想想办法吗?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活动二:动手操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首先指导学生选择一种实物作为标准,测量出数学书的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数学书的宽。1、指导学生学会测量的方法。随机提问学生,让学生说一说打算怎样用某一种学具测量数学书的宽?也就是说在我们在选择学具测量物体的时候,你要注意点什么呢?小结方法:要使测量的结果更加准确一些,就要将选择的学具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2、学生自由选择学具进行测量。现在就用你选择的学具,按照要求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宽。学生活动。汇报结果。(先同桌交流后集中反馈)教师随机板书。注意:学生集中反馈的时候要按照选择的学具种类一样一样来汇报,这样既便于比较,产生疑问,同时又便于板书。3、根据结果,引发思考。根据同学们汇报的结果,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感受到使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结果是不同的。)交流后教师小结。由于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再次观察选用统一物品测量的结果,看看有什么发现。统一用一种学具再进行一次测量。如果测量书桌的长,你们打算采用什么学具来进行测量,(也可以直接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为什么?学生测量,教师指导要一个接一个的摆放,或者是一个接一个的排。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做标准进行测量。(-)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的学具。1、在你们的文具盒中还有那么多的学习用具,现在你自己选择合适的学具来任意挑选一件物品进行测量。2、小组操作,教师巡视。3、全班汇报交流,提出质疑。启发学生根据汇报结果提出问题。如:为什么数学课本的长是5 个别针长、铅笔盒是5 把小刀长,都是5 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4、小组讨论。5、选择单一的学具侧量两个不同的物体。(铅笔和文具盒)汇报测量结果总结:因为选用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量,他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和实际不服,应该选用统一物品计量单位去量。铺垫:要想更准确的测量出每一种物品的长度,应该使用什么测量工具呢?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而又统一地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揭示直尺,做好预习。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活动三:巩固提升,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1、做-做 第 1题:提示学生:上面的物品可以用直尺等东西对准各自的竖线比一比。2、做一做第3 题:注意对估算能力的培养。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让学生在脑子里完成。总结: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板书设计: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数学书的宽。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不同的物体。选择工具数学书的宽选择工具物体长度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厘米备 课 时 间:2011.8.3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前面教学统一长度单位必要性时,已经引出统一的长度单位一一正 方 体(1立方厘米),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很不方便。教材由此引出厘米尺,并在尺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了 1厘米的长度。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拓展的基础上,对尺子应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对于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习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建 立1厘米的表象应该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中,获得关于测量的直观经验。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2、初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掌 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以及用尺子量物体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测量过程中,正确测量和准确说出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直尺。教学过程:活动一:合作探究,认识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探究一:认识直尺,初步了解要使用的测量工具。1、检查预习,各自交流一下你对直尺的认识。我们知道要想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谁来说一说,尺上有些什么?指生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刻度数、刻度线、刻度“0”。(实物投影出示直尺图。)2、引导学生发现尺子上每相邻两长线的距离一样,每相邻的两短线距离也一样。尺子上还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对着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而且这些数字都是按顺序排列的。探究二:认识厘米,了 解1厘米有多长。1、看一看:请学生拿出尺子,找 到 刻 度“0”,说明:从 刻 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媒体显示尺上1厘米的线段)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观 察1厘米有多长。2、比一比:学生用两指间的距离比划出1厘米的大约长度。3、记一记:看看两指间的距离,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4、找一找:(1)你还能在尺上找到其它的1厘米吗?学生自由回答,要 求 说 清“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教师小结:你们用的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如刻度1到刻度2。)(2)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同桌交流后汇报(手指的宽、牙齿的宽、橡皮的厚度、扣子的直径等)探究三:认识几厘米,为下一步实际测量做好准备。1、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0到刻度2是2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3是2厘米;从刻度5到刻度7是2厘米)2、用手比划一下2厘米大约有多长。3、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找,从哪儿到哪儿是3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5厘米长?你还能找出其它的厘米数吗?4、思考:通过在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相机点明:从0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1厘米。活动二:学习用厘米量。熟练掌握测量方法。1、独立完成练习一的1题。说说图中是怎样测量这根铅笔的长度的?交流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后再进行测量。2、先量书的宽,再估测长度。再我们现在知道,尺子除了可以帮助我们画格子,还可以帮助我们测量物体的长度,现在,我们的书桌上有一些学具,你想知道谁的长度?3、汇报测量结果,共同找出测量错误的原因。教师小结:量一个物体时,可以把尺子“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活动三:测量工具的使用,测量方法的实际运用。1、我们已经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那么现在就来解决刚才的问题吧。快量一量我们的书桌有多长,把测量的结果告诉给你的同桌。2、有什么问题吗?(尺子不够长)3、看来,又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了。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呢?你们能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吗?师:有这么多的好办法呢,你在别人的发言中受到什么启示了吗?你们准备怎样测量呢?想好了,就请各小组开始吧。活动四:总结活动五:布置作业(1)回家后,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以厘米做单位的。(3)测量自己的身高。教学资料链接:人们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选取计量单位的,例如,以成年人足的长作为英尺,以手指关节的长作为英寸,以千步作为里等等,这样确定计量单位,显然缺乏合理性。1 7 9 0年,法国的一位科学家他雷兰提出了制定一个世界各国通用单位的建议。1 7 9 5年,法国的学者取得世界各国的同意,把地球子午线上从北极到赤道的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的单位,叫 做1米。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测量了整整七年,实际还只是仅仅测量了西班牙的巴赛罗纳和法国的敦刻尔克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了最初的1米。后 来1 9 6 0年的国际会议规定。一 米 为 氮(K 8)原 子 在 真 空 中 发 射 的 橙 色 光 波 波 长 的1 6 5 0 7 6 3.7 3倍。1米的百分之一就是1厘米。板书设计:认 识 厘 米 用 厘 米 量1厘米:从0到1是1厘米,2到3也 是1厘米。把 尺 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教学反思:课题:认识米备 课 时 间:2 0 1 1.8.3 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2 0 1 1.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用厘米尺量黑板,感到这样量次数多、太麻烦,用米做单位进行度量比较方便。然后借助米尺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 据1厘 米 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 道1米=1 0 0厘米。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认识了厘米和用厘米量的基础上学习的。尽管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所以学生在处理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注重实践,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要细心、要认真,尽量减少误差追求知识的严谨性。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中,获得关于测量的直观经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掌握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能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表象。教学用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米尺、卷尺、彩带,标签。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汇报身高,引出长度单位“米二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 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在交流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活动二:认识米尺。为认识米作准备。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出示米尺)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数字不同,刻度线不同)2、请一位学生拿自己的尺子来量一量老师的米尺上从0刻度到1 0刻度有多长?(1 0厘米)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活动三:估测1米,初步建立1米的表象。1、让学生用自己的米尺量一量,从地面到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大约是1米呢,(并贴上标签),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高呢,还是不到1米?2、估 计1米的实际长度。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6 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活动四:用米尺量,初步建立1米的表象。1、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1米长的彩带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1米的绸带。你是怎么量的。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也可以用)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刚才在自己身上估计的1米对不对?同桌合作量一量,并把标签帖正确了。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长?量老师的身高到哪是1米?3、测量黑板的长度。4、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同学们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度比1米长还是短。再量一量。交流。问: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5、谈话: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量一量)6、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同学们学的都非常好,那么到底能不能应用呢?下面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活动五:深化对1米的认识。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 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牌大约有3人。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小组活动。组织交流。3、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活动六:课堂总结。板书设计:认 识 米 用 米 量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教学反思:课题:认识线段备课时 间:2011.8.3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线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实际。说它抽象,是因为教材在处理“线段”时不是先讲直线,再从直线定义线段,而是直接讲线段。但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线段就显得很抽象,孩子难以理解,必须把线段最主要的特点、属性反映出来。说它实际,是现实生活中处处有线段,尽管孩子年纪小,但已有一些这方面的生活积累。学情分析: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比较严格的定义到高年级再予以介绍。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中,获得关于测量的直观经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可度量的。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测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画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教学难点:用尺子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教学用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直尺、卷尺、毛线、剪刀。教学过程:活动一:认 识 线 段,初步培养线的空间观念。1、谈话引入:今天老师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根毛线,别小看这根毛线,它身上可藏着数学知识呢!想不想研究它?2、操作观察,并小结。a、观察课桌上的毛线,说说它的形状是怎样的?(让学生感知放松的线是弯的。)b、现在请你把这根毛线拉紧。和原来比,它的形状有了什么变化?(让学生感受到拉紧的线形状变直。板书:直的)c、为什么它会变成直的?(把它拉紧了。)对,我们掐住了线的两端,把它拉紧了。(感知线头的两端。)d、生演示,师说明: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是线段。(板书:线段)我们手掐住的线的两端就是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3、体验感知,认识线段: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a、请坐在左边的同学拉紧毛线,坐在右边的同学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从哪儿到哪儿?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b、好,交换!请坐在右边的小朋友拉紧毛线,坐在左边的同学用手摸一摸这条线段。它的两个端点呢?c、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儿的吗?4、那,表示线段的图形是怎样的呢?请同学看老师画一画。(师画线段。)5、寻找身边的线段。你知道吗?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引导学生观察直尺、黑板、课本的每条边,动手摸一摸每条边和端点,让学生知道这些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看谁先找到!(可动手摸一 摸)小结:为什么这些物体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你记住线段的样子了吗?你能告诉大家吗?好,下面老师就考考你。练习:7页7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2)看来大家真的记住了线段的特点,那你能数出图形中的线段吗?7页8题,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的?活动二:尝试创造,学 画 线 段。1、尝试画:同学们数线段数得又对又快,说明线段已经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你能把这位好朋友的样子画下来吗?自己试一试,画一条线段,千万别画走了样。2、交流画法。肯定不同画法,喜欢怎样画就怎样画,只要别走了样。但要注意对断端点的看法。(直的线。)3、创造画:除了用尺可以画线段,请同学们想一想还能用其他的工具画线段吗?(提示:能利用你手边的一些物体吗?)请你用最喜欢的工具再画出一条线段,看谁画得又好又快!(巡视时要指出有的不行。)活动三:由浅入深,巩 固 新 知。1、7页8题 和10题。2、任意画出3点,看看在这3个点之间能连成多少条线段?有几种方法?3、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折纸吗?下面我们要玩的这个折纸游戏可是要动脑筋的,想试试吗?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照老师的样子折一折,再打开。(摸。)折痕就是一条线段。你能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吗?你能折出最长的一条吗?你还能折出比原来这条线段短的折痕吗?(每次折好后摸一摸。)感知线段有长有短。活动四:走进生活,发散练习,巩固线段的知识。1、(不折)如果把这条毛线剪两次,你猜猜会得到几条线段?动手剪一剪,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得到了几条?为什么?(线段的特点。)那剪三次得到几条?四次呢2、(对折后再剪)如果把这条毛线剪一次,你猜猜会得到几条线段?动手剪一剪,看看你的猜想对不对。得到了几条?为什么?(线段的特点。)那剪三次得到几条?四次呢总结:看,我们又从这条毛线上学到了有趣的知识。其实,数学知识隐藏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事物上,如果你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定会发现它。板书设计:认识线段线段直的两个端点教学反思: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备课人:高韧单元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5、加减法估算本单元的编排特点1、情境创设系列化2、体现算法多样化(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2)笔算中体现多样化。(3)连加、连减体现多样化。(P 2 6-2 7)(4)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幻1 3 3、计算法则淡化文字表述,注重自主概括理解。单元目标:1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掌 握1 0 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能够运用所学的1 0 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4培养认真的态度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其中,两位数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课时分配:1 3课时课题:不进位加备课时间:20 1 1.8.3 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不进位加法部分,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着重解决笔算加法写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解决从个位加起的计算顺序问题。教材在不进位加法的编排上采取了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利用前面情景图所提供的乘车素材引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二是充分利用一年级所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旧知识,从口算过渡到笔算,有利于密切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中感受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多样性;三是利用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键在于竖式的掌握。教学目标:1、结合摆小棒活动,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2、培养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4、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认真的学习态度。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相同数位对齐。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投影,小棒。教学过程:活动一: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1、春华小学二年级秋游准备去参观博物馆,可乘车时遇到了问题,你们能帮他们解决一下吗?2、打开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3、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活动二:探索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1、引出例一的问题,并板书。理解准乘70人的含义。2、估计哪两个班级可以合乘一辆车,要想准确计算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怎么计算?3、探索笔算方法。要想准确的知道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我们就要进行计算。你能解决哪个问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还会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交流。借助小棒来计算。以第一个算式为例,同学们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拿出36根小棒放在上面,右边的同学拿出30根小棒放在下面,看看怎么放合适。你能借助小棒计算出结果吗?(怎样能让人一眼看出你的计算结果)学生汇报小棒的摆放方法,教师演示。如果把第一行的36根小棒换成数字3 6,第二行的3 0根小棒换成是3 0的话,(板书)就是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大家真能干,这些题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结合小棒图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指名汇报。、小组讨论: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首先要将相同的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活动三:巩固计算方法,联系实际应用。1、用笔算的方法解决黑板上剩余的不进位加法的试题。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反馈时,教师对书写格式进行讲解)2、独立完成课本第9页“做一做”3、独立完成课本13页第1题,小组评价。活动四:质疑。交代剩余的两个问题下节课解决。板书:不进位加1、一班和二班合乘一辆车,能坐下吗?2、二班和三班呢?3、二班和四班呢?4、三班和四班呢?36+30=66(A)30+35=65(人)30+34=64(A)34+35=69(人)(竖式)教学反思:课题:进位加备课时间:2011.8.3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教学的,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学生有比较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包括两位数加两 位 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已有知识的和操作小棒或拨算珠的直接经验。教材还安排学生说说笔算加法的注意点,对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初步总结。想想做做 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算方法,再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已经有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而且已经对竖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少数学生来讲可能并不陌生,它只是学生原有知识的一种延伸和深化,但是进位减法是100以内笔算加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有一定的难度,为了突破难点,在新知识讲授前充分复习旧知识,从认知上、思维上做好准备。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让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更好地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及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能正确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进位加法中“满十进一”的方法。2 .在进位加的笔算过程中领悟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从而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整地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学会正确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小 棒(整捆的1 0 0根,散 的2 0根)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出示上节课遇到的问题:二(1)3 6人,二(3)3 5人,两班能合乘准乘7 0人的一辆车吗?1、提出问题。2、用竖式计算。(如果学生能够自己计算出来就直接讲如何进位)自己摆小棒试着解决,小组讨论,汇报算法。3、指导竖式计算。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让学生用学过的不进位加的方法试一试,自己做一做,指导时重点教学生如何记住要把个位进上的1加到十位上。)活动二:练习巩固。做一做。练习二中第四题。(在八格本上做,指导学生书写时要将数位对齐,进 上 去 的1写得小一点,书写时不要忘记把横式上的结果写上。)活动三: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有的学生从十位加起,让他实际操作,体会从个位加起的好处。活动四: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1、爸爸与儿子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与爸爸一起进海洋馆,共需花多少钱?独立演算后,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2、智力题:代表小明感谢大家,奖励一道思考题:考考自己的智力。18 你能象左边那样,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 9 的竖式吗?+81 要求:找两个两位数,加起来和是9 9,它们十位上的和个位上99 数正好交换了位置。关键: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板书设计:进位加二(1)班 和 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36 3t57 1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二中的2-10题备课时间:2011.8.3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扎实,并能熟练的应用。2、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学重点:扎实的掌握计算方法,达到能熟练的应用。教学过程:活动一:加强个别指导,落实计算方法。先在书上完成第三题。2题,在八个算草上重点指导。6题,板演并让学生自己找出错误,并说一说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4、5题。让学生独立的在练习本上完成。同桌之间交流计算的方法以及计算的结果。教师强调学生计算时的普遍问题,夯实基础。8题。用游戏的方式完成此题,同时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活动二:解决问题。7题。这是一道用统计表呈现的加法计算题,是一组将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综合在一起的混合练习。在本题中,教材将统计知识和加法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统计和加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题目,明确要求。独立列式计算出得数,并将得数填在表中。根据计算的结果回答问题。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能力。9题、10题。10题帮学生理解“优惠”一词的含义。这两个题都是对两位数加法的应用。其 中 第10题中的是道多种答案的题目,第题需要选最便宜的两种玩具并计算其价钱,实际上也是让两个数相加的和最小。板书设计:随机出现问题,随机板书。教学反思: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备课时间:2011.8.31课时:1 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教材创设了北京申奥成功的喜庆场面,以及四个城市申奥所得的票数,为不退位和退位减法计算提供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不退位的减法教材中只安排了一道例题,教材通过北京和多伦多所得票数的比较引出减法算式。对于计算,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从口算引出笔算。并且通过直观图配合笔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笔算减法。学情分析:由于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笔算加法的对位以及运算顺序有了比较扎实的掌握,因此本节知识学生掌握起来会相对容易,重点是为下一节课的退位减法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在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中,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2、加强估算意识的培养,养成估算的习惯。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减法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减法算理。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计数器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这是我国申办2 0 0 8 年奥运会成功的一张图片。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吗?你从哪儿知道北京赢了?你能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让学生自由设问,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 6+5 2 5 6-2 2 5 6-1 8 5 6+1 8活动二: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1、将算式分分类。(学过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直接口算完成)按照退位和不退位的减法分类。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板书课题)3、“56-22”说说你打算怎样算?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后集中反馈。4、用计数器拨珠子,来体会整个笔算过程。5、独立笔算。集中反馈。6、学生总结笔算方法。活动三: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练习三中的14题。1、1题。这个题主要是巩固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先仔细观察图,明确题目要求再计算。交流计算过程。2、2 题和3 题。独立做。3、4 题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要用不退位的两位数减法来解决。练习时先独立试做,从图中发现条件和问题,并列式算出得数。5、用 1、4、7、9 四个数字任意组成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并独立解决。活动四:总结,质疑。板书:不退位减法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票?多伦多比北京少多少票?5622=34(票)(竖式)教学反思:课题:退位减备课时间:2011.8.3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退位减法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一部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例题。例2利用前面的情景图,通过北京和巴黎得票多少的比较引出退位减法“5618”,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个位上6减8不够减,怎么办?”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教材借助小棒图展示了其计算过程。退位减法中,被减数的个位是0如何退位,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材安排了例3,教材的编排方法同加法的相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前虽接触过退位减法,但是本节课的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依旧是一个难点,容易出现退位后十位上不去掉1的错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在观察、操作等丰富的活动中,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笔算减法的计算方法。2、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的退位以及按照从个位减起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正确的退位,明 白“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 1”的道理。教学用具:实物投影、小棒学具准备:小棒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情景图,提出问题。观察数学书1 8 页的情景图,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随机板书问题。活动二: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退位减法的方法。1、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计算5 6-1 8。2、交流在摆小棒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你觉得计算时有什么困难)3、怎样计算5 6-1 8 的?(这里讨论一定要充分,随机板书: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1)借助表象:理解从十位退l o竖式计算时,首先遇到“6 减 8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摆小棒,突破难点。先摆5 6 根小棒,按照笔算的运算顺序,先用6减 8,可是不够减,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学生交流怎样减。读书上的小棒图,教师细致地说算理。(2)脱离小棒,完成笔算的过程。讨论:怎样表示从十位退1,你有什么好办法?尝试让学生发现要在竖式中被减数的十位数上面点一个退位点。(3)十位要算几减几?引导回忆操作过程,弄清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的数就少了 1 的道理。1、比较5 8-1 6 和 5 6-1 8 的异同。(二)教学“5 0 24”。1、尝试试做。2、同桌交流算法。3、说说注意的事项。(三)归纳笔算退位减法应注意些什么?1、学生小组内交流。2、指生交流,并不断地补充完善。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要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就向十位退1 当 1 0,然后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活动三: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在书上完成19页的做一做1、2 小题。2、20页练习三的5 题。先借助小棒摆一摆,要注意边摆边说。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的方法,重点说明怎样退位的?3、20页练习三的6 题。这是一组判断并改错的练习题。独立判断并改正。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判断的?错在哪里?又是怎么改正的?4、聪明题。83一 4口减数的个位上填哪些数时,是不退位减法,填哪些数时,是退位减法?活动四:总结、质疑。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问题想提醒同学们?板书:退位减法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北京比巴黎多多少票?5618=38(票)5024=26(票)(竖式)(竖式)教学反思:课题:练习三713题。备课时间:20 1 1.8.3 1课时:1课时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在综合的练习中,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扎实,并能熟练的应用。2、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3、培养学生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教学重点:扎实的掌握计算方法,达到能熟练的应用。教学过程:活动一:单项训练1、第7小题。这是一组针对两位数减法差的十位上是几的专项训练,这组题目的设计主要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记住退位减法十位退1后,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少1;二是学习退位减法以后不要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错误地迁移到不退位的计算上去,要注意两者的区别。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自己分别填几,并说明填写的理由。2、第9题。本练习题渗透了同数连减的思想,它可以为以后的除法学习做准备。主要要让学生经历连续减9的过程,从中感受差逐次少9的过程。活动二:综合训练。第8、1 1、1 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并解决随机出现的问题。活动三:解决问题训练。1、第1 0题。仔细读题并认真观察插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认真检查解决问题的过程。反馈。2、第13题。本题是一道把统计、加减法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综合在一起,并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题目。自由提出两个问题并独立解答。小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