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防范课件ceph.ppt
审计重要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性与审计风险风险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6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就意味着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没有错误了吗?当然不是那么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有错误,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还要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呢?这就是一个重要性的问题。在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中,都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认为,上述会计报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ABC公司20X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X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这里所说的“重大方面”,就是对重要性重要性的强调。第一节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审计重要性l一、重要性的概念l二、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l三、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一、重要性的概念一、重要性的概念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理解重要性概念需注意以下几点: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重要性必须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重要性判断离不开特定的审计环境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二、重要性的确定二、重要性的确定l重要性水平l金额和性质的考虑l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l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l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一)重要性水平(一)重要性水平审计重要性的概念理论性较强,很难直接运用于指导审计实践;审计重要性水平就是审计重要性概念的数量化。(二)金额和性质的考虑(二)金额和性质的考虑重要性的数量特征多大金额的错漏是重要的一般认为低于该项目总金额的5的错漏是非重大的;大于10是重大的;介于两者之间要仔细考虑后判断。重要性的质量特征什么样的错漏是重要的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漏。2可能引起违约的错漏。3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的错漏。4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5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6小金额错漏的累计。7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三)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三)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是指总体的重要性。它是确定财务报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的基本界限。2.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是指形成财务报表的各账户和交易的重要性水平。它是根据总体重要性水平分配得来的。只有单个账户和交易的错漏报不超过其重要性水平,会计报表层次的错报或漏报才不会超过总体重要性水平。账户和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可容忍错报。(四)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四)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l从财务报表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判断基础,并乘以相应的百分比,以得出重要性水平。l选择判断基础时,应当考虑三个确定依据:l所选择的判断基础必须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l应该能够反映财务报表使用者主体的要求;l需要考虑判断基础的具体情况。v资产总额 0.51v净资产 1v营业收入 0.51v净利润 510判断基础和相应的百分比参考值判断基础和相应的百分比参考值当确定的各个重要性水平不同时,应选择其中最低者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五)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五)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确定l实务中,一般选择资产负债表账户作为分配的基础。l应当考虑的因素有:l各账户或各类交易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性程度;l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性质及错漏报的可能性;l各账户或各类交易的审计成本。项项目目金金额额甲方案甲方案乙方案乙方案现现金金7007007 72.82.8应应收收账账款款2,1002,100212125.225.2存存货货4,2004,20042427070固定固定资产资产7,0007,00070704242总计总计14,00014,000140140140140 甲方案是按确定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相同比例分配的,一般不可行,因为它没有考虑各账户或交易的性质、错漏的可能性及审计成本。存货交易频繁,账目较多,可将重要性水平适当提高,这将大大降低审计成本;固定资产业务较少,降低重要性水平,也不会增加较多审计工作量,总的来说,审计成本是降低了。当然,在提高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账户及其交易的性质和错弊可能,不能一味地为降低审计成本而提高重要性水平。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的账户和交易出现错弊的可能较大,故降低重要性水平,以扩大测试范围。至于应收账款可以按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倒推,且与甲方案变化不大,也可与其它项目作适当的调整。在审计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作适当的调整。三、重要性的运用三、重要性的运用l两个目的: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两个目的: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l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的情形:报表审计中运用重要性的情形:1.审计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审计计划阶段: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和范围时2.审计报告阶段:评价审计结果时审计报告阶段:评价审计结果时确定重要性初步判断(报确定重要性初步判断(报表层重要性)表层重要性)将报表层重要性分配于各将报表层重要性分配于各账户账户实实质质性性测测试试并并推推断断(估估计计)各账户的错报、漏报各账户的错报、漏报汇总各账户的错报、漏报汇总各账户的错报、漏报将错报、漏报汇总数与报将错报、漏报汇总数与报表层重要性进行比较表层重要性进行比较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审计计划阶段)(审计计划阶段)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审计实施阶段)(审计实施阶段)评价审计结果评价审计结果(审计报告阶段)(审计报告阶段)任务任务l报表层次的重要性的估计l将总体重要性进行分配制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制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考虑被审计对象越重要,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也越低,相应的测试范围就应该越大,同时选择的测试类型也应以实质性测试为主,测试的时间也应尽可能覆盖整个会计期间。制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考虑制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考虑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目的:主要是用于评价审计结果。重要性水平确定: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平一般应与计划重要性水平相同,但也可能不同于计划的重要性水平。错漏的汇总应当包括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的误差。汇总的错报或漏报与重要性水平的对比l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l错报或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此时,重要性水平被看作是错漏报是否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标 准。错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错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l措施1:扩大实质性测试范围,搜集更多证据;l措施2: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如果扩大测试后尚未调整的错漏汇总数仍然超过重要性水平,则可以考虑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可以考虑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错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错漏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l措施1:追加审计程序,搜集更多证据;l措施2: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第二节第二节 审计风险审计风险l一、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思想和最新发展l二、审计风险模型l三、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运用审计方法演变与审计史审计方法演变与审计史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审计目的发生改变审计目的发生改变审计环境发生改变审计环境发生改变传统风险基础审计(三因素模型)传统的风险基础审计,是建立在传统风险模型基础上的,它要求审计人员通过综合评价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来控制检查风险。新准则下的风险基础审计(两因素模型)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从宏观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一、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思想和最新发展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按审计人员综合分析风险各要素之后订立的风险水平,来确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风险要素分析和风险水平的确定,是通过运用审计风险模型来实现的。二、审计风险模型l审计风险的含义l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l新准则下的审计风险模型(一)审计风险的定义(一)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漏,而CPA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有两层含义: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导致不恰当意见产生的两个因素1.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的风险,即客观风险;2.审计人员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没有发现重大错报或漏报的风险,即主观风险。(二)新准则下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指财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漏,而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1、重大错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l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l只与被审计对象直接相关,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是不可能改变它们,但它们的存在会对审计人员的测试产生影响,因此审计人员在确定测试范围时必须考虑到它们的存在。(1)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两个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可能影响多项认定。各类账户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有助于注册会计师确定认定层次上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l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l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某一认定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l控制风险是指某项认定发生了重大错报,无论该错报单独考虑,还是连同其他错报构成重大错报,而该错报没有被企业的内部控制及时防止、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2、检查风险、检查风险l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CPA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l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3、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l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l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高,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l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lCPA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以控制检查风险。所要求的审计风险水平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或风险水平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三、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运用三、审计风险模型的具体运用l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本步骤l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的确定l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l检查风险的确定及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一)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本步骤(一)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的基本步骤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确定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2、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调查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水平。3、利用审计风险模型计算检查风险水平,并据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二)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二)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主观确定的、目标期望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完成并发表了无保留意见后,CPA所愿承担的一种主观确定的、财务报表未公允表达的风险。(二)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二)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期望审计风险)的确定l经营风险对审计人员可接受审计风险的影响l外部使用者依赖财务报表的程度l在签发审计报告之后客户发生财务困难的可能性l审计人员对管理层正直程度的评价l审计人员的风险偏好对可接受审计风险的影响(三)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三)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的程序包括: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与披露认定层次评估重大错报风险;3.针对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总体应对措施;4.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认定层次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5.评估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充分性和适当性。4、5两点以后会专门讲述。(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在进一步选择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遇见或事先了解;(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四)检查风险的确定及对实质性测(四)检查风险的确定及对实质性测试的影响试的影响l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对检查风险有直接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就应实施越详细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并着重考虑其性质、时间和范围,以将检查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的关系据的关系l1、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和审计证据(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CPA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l2、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CPA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大。实际承担的)审计风险越大。l3、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反向关系)、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反向关系)CPA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越小,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可以接受的审计风险越小,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越多;CPA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越小,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可以接受的检查风险越小,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越多。一、单项选择题1东方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顺达上市公司2007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派出了注册会计师张敏进入顺达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张敏按资产总额5000万元的2计算了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水平,按净利润600万元的2计算了利润表的重要性水平,则其最终应取(C)万元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A.8 B.0 C.10D.122.如果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通过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降低审计风险。如果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B)的审计报告。A.无保留意见 B.非无保留意见C.无法表示意见 D.标准报告 3.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且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则注册会计师应当()。A.发表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B.发表保留意见C.发表无法表示意见D.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 4.下列有关重要性水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两者只要一个影响了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就是重大的B.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所以对于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只要是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则重要性是相同的C.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D.重要性在计划审计工作和评价错报影响时都要运用5.下列有关重要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重要性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呈同向关系,即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高,重要性水平越高B.重要性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审计证据越多C.重要性不仅包括对错报数量金额的考虑,还包括对错报性质的考虑 D.对重要的账户或交易,为了提高效率,相应的重要性水平应越低二、多项选择题1.如果已发现但尚未调整的错报、漏报的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为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的必要措施包括()。A.实施追加实质性程序,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重要B.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C.扩大实质性程序范围,进一步确定汇总数是否重要D.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以便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2.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和环境来具体确定重要性的基准。以下说法中,你认同的有()。A.由于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B.对于收益不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或非营利组织来说,选择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作为判断重要性水平的基准可能比较合适C.对于资产管理公司来说,净资产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D.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被审计单位而言,来自经常性业务的税前利润或税后净利润可能是一个适当的基准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B.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C.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 D.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6.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发现了一些错报,下列属于尚未更正错报汇总数包括的有()。A.已经识别的被审计单位尚未调整的错报B.已经识别的被审计单位已经调整的错报C.通过测试样本估计出的总体的错报减去在测试中发现的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D.通过实质性分析程序推断出的估计错报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