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zvh.pptx
第六章 技术创新组合范式 要达到技术创新诸能力间协调的发展,必须要达到技术创新诸能力间协调的发展,必须要达到技术创新诸能力间协调的发展,必须要达到技术创新诸能力间协调的发展,必须遵循技术创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遵循技术创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遵循技术创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内在规律性,遵循技术创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合理的组合。进行合理的组合。进行合理的组合。进行合理的组合。竞争能力与核心能力的提高不仅根植于企业竞争能力与核心能力的提高不仅根植于企业竞争能力与核心能力的提高不仅根植于企业竞争能力与核心能力的提高不仅根植于企业内部力量的合理组织与提高,而且借用外部技术内部力量的合理组织与提高,而且借用外部技术内部力量的合理组织与提高,而且借用外部技术内部力量的合理组织与提高,而且借用外部技术力量与结成战略联盟也成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力量与结成战略联盟也成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力量与结成战略联盟也成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力量与结成战略联盟也成为企业提高技术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要途径,重要途径,重要途径,因而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从内源扩大到外源。因而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从内源扩大到外源。因而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从内源扩大到外源。因而技术创新的组合范式从内源扩大到外源。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 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第六章 技术创新组合范式本章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本章分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1.技术创新组织: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发展:技术创新组织: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发展:2.2.引进与自主创新组织方式的选择:引进与自主创新组织方式的选择:3.3.组合创新范式:组合创新范式:4.4.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协同: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协同:5.5.合作创新:合作创新:6.6.战略联盟。战略联盟。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 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 技术创新的组合 这一节着重讨论技术创新组合的由来,发展,重要性和必然性,并在这个基础上讨论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组合。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 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1技术创新组合的产生与发展 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重视产品创新而忽视工艺创新的倾向和行为,不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仅在我国,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普遍存在。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 4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1技术创新组合的产生与发展 表表表表6-1 1086-1 108个技术创新项目分析个技术创新项目分析个技术创新项目分析个技术创新项目分析表表表表6-2 6-2 主要国家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主要国家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主要国家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主要国家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投入比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 5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产品早日进入市场取得较大经济利益,必然首先把资源投向产品创新,尤其在资源不足情况下更是如此。在我国情况尤甚,“以产品为龙头”是我国企业历来推进技术创新的传统观念,而用以保证产品生产的工艺,特别是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则被认为是从属于产品需要的,是次要的。产品生产需要什么工艺、装备,就去“攻关、移植或引进,换言之,产品是主要矛盾,工艺是次换言之,产品是主要矛盾,工艺是次要方面,主要矛盾一解决,一切矛盾可以迎刃而解。要方面,主要矛盾一解决,一切矛盾可以迎刃而解。显然,这种旧的思想观念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须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的规律的。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6 6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1技术创新组合的产生与发展 浙大创新研究组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与效益进行实证研究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企业的产品创新具有很高的水平,但工艺缺少创新,由于工艺的落后,使企业的生产效率低,缺乏竞争能力。例如,在对某制氧机公司技术创新进行分析时,发现该企业通过产品二次创新,其产品已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第五代技术的产品水平),但因工艺创新不足,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落后(见表63),无法在国际竞争中取胜。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7 7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表表6-3 6-3 指标比较指标比较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8 8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全面提出组合创新并对它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我国。这个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技术创新与劳动生产率的研究。美国生产率促进委员会认为,美国大部分产业和企业在80年代的世界竞争中之所以被击败,原因之一是技术创新上的失衡,工艺创新落后于产品创新,使其产品在质量,价格,效能上落后于日本与德国企业。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9 9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1技术创新组合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创新组合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创新组合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创新组合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技术创新组合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是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对于创新组合的研年代,对于创新组合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产品创新方面,即研究不同类的优究主要停留在产品创新方面,即研究不同类的优化组合,以保持企业持续发展。化组合,以保持企业持续发展。(产品新颖程度产品新颖程度)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是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重点研究的是技术组年代,重点研究的是技术组合创新中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合创新中的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关系。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是始于是始于2020世纪世纪9090年代。这时的研究已突年代。这时的研究已突破了技术创新的组合,超越技术领域进入了涵盖破了技术创新的组合,超越技术领域进入了涵盖组织,文化等内的组合创新。组织,文化等内的组合创新。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010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 传统的技术的关联模式-是一种机械的,单向的主从关系,即产品创新决定工艺创新,看不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之间的辩证的,双向的,互动关系。根据产品决定工艺创新,但又受制于工艺环境的规律。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11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浙大创新研究组突破了传统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二源简单模式,冯、希伯尔的供应者、生产者、使用者创新三源模式和德鲁克的意想不到的事情、不协调现象、过程的需要、畜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人口变动、观念转变、新知识的七源模式,把工艺创新分为三个层次: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21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1 1、工艺创新第一层次:、工艺创新第一层次:源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工艺创新。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未来产品型号发展必需的关键工艺;二是从技术发展趋势看必然要发展的技术(如CAD、CAPP、FMS、CMS)等;三是为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而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工艺(例如管加工工艺)。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31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 2 2、工艺创新第二层次:、工艺创新第二层次:源于产品创新的工艺实时创新。即产品研制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于产品创新中当前产品设计投入生产的技术瓶颈,主要为正在研制的产品服务。这一阶段的工艺创新更多地利用现有技术进行二次开发。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414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 3 3、工艺创新第三层次:、工艺创新第三层次:源于规模经济的批量工艺创新。即批量生产阶段的工艺创新,其创新源是规模经济,目的是使试制的产品达到批量生产的质量和效能的要求,其实质是科技成果的工程化。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515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浙大创新研究组对江浙机电行业产品创新能力浙大创新研究组对江浙机电行业产品创新能力较强较强(近近5 5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2020以上以上)和创新能力较弱和创新能力较弱(近近5 5年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年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5 5以下以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各2020家做了比较研究家做了比较研究(结果结果见表见表64)64)。表表6-4 6-4 企业工艺创新的比较企业工艺创新的比较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616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往往比较重视工艺创新。根据案例分析与对专家、企业家的咨询,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关联模式如6-1所示。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717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图图6-1 6-1 产品为龙头的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产品为龙头的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 图图6-2 6-2 理想的技术创新关联模式理想的技术创新关联模式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818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1.2 技术创新的关联模式这一技术创新关联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这一技术创新关联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在:1、传统的工艺创新是产品创新推动模式,产品创新是市场拉力一技术推力综合作用模式。2、传统的工艺创新源于产品创新。3、传统的工艺创新过程链接较长。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1919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 引进与自主创新组合方式的选择在技术创新组合模式方面,除了按技术创新的内容合理组合外,还存在着创新方式的组合(创新路径的组合),即如何处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这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在从引进迈向自主技术创新过程中重要的战略选择。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020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1组合创新的四种方式 实践证明,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采用引进技术与自主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模式仍是多数企业普遍适用的模式。根据研究,存在着以下两种不同组合方式,它按自主创新水平与技术引进水平两个维区分。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12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图图6-3 6-3 组合创新的四种方式组合创新的四种方式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22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1组合创新的四种方式1.高层次混合创新(方式1)这是一种层次较高的技术创新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是以自主研究开发为主.2.高层次二次创新模式(方式2)这种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引进,通过消化吸收再进行二次创新的模式 3.自主型混合创新(方式3)4.自主型二次创新(方式4)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32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2 创新方式的选择 企业的外部环境可由三个主要变量描述:1)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进入市场的壁垒等);2)产业特征(技术发展阶段,产品类型等);3)环境的不确定性(动态性,复杂性与对抗性)。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424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2 创新方式的选择在企业外部环境背景大多相似的条件下在企业外部环境背景大多相似的条件下,可侧重考可侧重考虑企业内在因素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虑企业内在因素对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企业的内企业的内在因素很多在因素很多,包括包括:企业的规模企业的规模,资金能力资金能力,技术能力技术能力,谈判能力谈判能力,人才资源人才资源,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 。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525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2 创新方式的选择综观这些因素,我们概括地以两个指标(或两个维度)将所分析的企业分类。两个维度是:一是企业规模二是企业的技术能力.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626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2 创新方式的选择由此可见由此可见:1)1)类型类型(1)-(1)-规模大,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规模大,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较多地较多地采用高层次混合创新方式采用高层次混合创新方式(1),(1),创新度大创新度大,企业的经企业的经济增长较快济增长较快,后劲较足后劲较足.2)2)类型类型(2)-(2)-规模大,技术能力弱的企业规模大,技术能力弱的企业,较多地较多地采用高层次二次创新方式采用高层次二次创新方式(2).(2).创新度较低创新度较低,它可给它可给企业的技术能力以一个质的飞跃企业的技术能力以一个质的飞跃,但显得后劲不足但显得后劲不足.3)3)类型(类型(3 3)规模小,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较多规模小,技术能力强的企业,较多采用自主型混合创新方式(采用自主型混合创新方式(3 3),创新新度较大。),创新新度较大。发展迅速。发展迅速。4 4)类型)类型(3)-(3)-规模小,技术能力弱的企业规模小,技术能力弱的企业,创新度创新度小小,较多地采用自主型二次创新方式较多地采用自主型二次创新方式(4),(4),企业发展企业发展缓慢缓慢.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727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表表表表6-5 6-5 创新四种类型的比较创新四种类型的比较创新四种类型的比较创新四种类型的比较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828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图图6-4 6-4 组合创新方式的进化轨迹组合创新方式的进化轨迹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2929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2.3 组合创新方式的进化轨迹 据统计据统计,70%,70%是由轨迹是由轨迹1 1发展而来的发展而来的,而其余而其余的的30%30%是由轨迹是由轨迹2 2发展而来的。一般地发展而来的。一般地,轨迹轨迹1 1较适于资金能力强较适于资金能力强,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的企业发展。按轨迹企业发展。按轨迹2 2发展的企业大多是研究发展的企业大多是研究与发展能力较强与发展能力较强,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产品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在一般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按轨迹按轨迹1 1发展发展,其速度快于按其速度快于按轨迹轨迹2 2发展的企业。发展的企业。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030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 组合创新范式企业组合创新范式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组合包含了五个方面的组合协调关系协调关系:1)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协调2)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协调3)创新的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的协调4)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协调5)企业的内部自主创新与同外部组织机构合作创新相结合.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13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图图图图6-5 6-5 企业组合创新结构企业组合创新结构企业组合创新结构企业组合创新结构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23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1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组合 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在技术上有根本性突破,通常技术创新的特点是在技术上有根本性突破,通常是研究与发展部门大规模研究的结果,而渐进性是研究与发展部门大规模研究的结果,而渐进性创新则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创新则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根本性创新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以往根本性创新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以往的技术创新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根本性创新上,的技术创新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根本性创新上,而对渐进性创新的重要性及在经济上的积极作用而对渐进性创新的重要性及在经济上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认识不足。渐近性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渐近性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渐近性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渐近性创新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但缺少定量化的实证支持。要性不可低估,但缺少定量化的实证支持。要性不可低估,但缺少定量化的实证支持。要性不可低估,但缺少定量化的实证支持。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33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1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组合浙大技术创新研究小组曾把新产品开始活动分为三大类:全新产品开发只要其符合市场需要,其经济效益大于原有产品;渐进产品开发效益是依次递增的,从经济效益来讲,其是优于全新产品开发的;差异产品开发经济效果是递增的,但其经济效果递增量大大低于渐近产品。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434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1重大创新与渐进创新的组合渐进产品开发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是因为渐进产品开发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是因为渐进产品开发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是因为渐进产品开发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是因为:(1)(1)从技术角度看从技术角度看从技术角度看从技术角度看,由于产品开发是基于已有的产品技由于产品开发是基于已有的产品技术基础术基础,它在技术上较为成熟;由于以往产品开发它在技术上较为成熟;由于以往产品开发积累的技术经验积累的技术经验,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使得产品技使得产品技术开发的资源投入可大大地节省术开发的资源投入可大大地节省:(2)(2)从产品的生产制造角度来说从产品的生产制造角度来说从产品的生产制造角度来说从产品的生产制造角度来说,渐进产品系列往往采渐进产品系列往往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用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且往往采用且往往采用较多的通用零件较多的通用零件,对生产成本的降低有一定作用对生产成本的降低有一定作用:(3)(3)从产品的市场因素来考虑从产品的市场因素来考虑从产品的市场因素来考虑从产品的市场因素来考虑,产品在功能上往往是相产品在功能上往往是相似的似的,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存在一定的可替代性,这样这样,对一个渐进产品对一个渐进产品系列而言系列而言,后继开发的产品可取得部分前继产品所后继开发的产品可取得部分前继产品所拥有的用户及市场拥有的用户及市场,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份额。赢得一定的市场占有份额。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535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2 隐性创新与显性创新效益的组合 以往对企业创新效益的评价以往对企业创新效益的评价,大多局限于显性效大多局限于显性效益益,在企业技术项目选择上缺乏长远的考虑在企业技术项目选择上缺乏长远的考虑,而把而把资金等组织资源大量地投入到当期利润获取活动资金等组织资源大量地投入到当期利润获取活动中。中。创新项目对组织创新行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知识创新项目对组织创新行为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知识存量上存量上:现有的知识存量会影响到未来技术的选择。现有的知识存量会影响到未来技术的选择。随着技术创新项目的进行,组织知识存量、技术随着技术创新项目的进行,组织知识存量、技术范式、学习模式和组织柔性都会发生动态的演化,范式、学习模式和组织柔性都会发生动态的演化,并最终表现为组织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提高。并最终表现为组织技术能力的积累和提高。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636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2 隐性创新与显性创新效益的组合创新项目的隐性创新效益创新项目的隐性创新效益是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来实现的。这将对组织后继的技术创新项目的资源使用率的提高,成功率的提高和创新周期的缩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种影响可以统称为“隐性创新效益”。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737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2 隐性创新与显性创新效益的组合一个失败创新项目也能产生正效应(隐性的)一个失败创新项目也能产生正效应(隐性的)一个失败创新项目也能产生正效应(隐性的)一个失败创新项目也能产生正效应(隐性的)但其必然满足下述条件:但其必然满足下述条件:但其必然满足下述条件:但其必然满足下述条件:(1)(1)创新项目的核心技术必须与后继创新项目相同或创新项目的核心技术必须与后继创新项目相同或基本相同基本相同.(2)(2)这类创新项目一般是较大规模的创新活动这类创新项目一般是较大规模的创新活动,涉及较涉及较多的组织资源的投入多的组织资源的投入,所涉及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所涉及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复合性杂性和复合性.(3)(3)这类创新项目的中止这类创新项目的中止,一般发生在创新活动链中的一般发生在创新活动链中的中后期阶段中后期阶段.(4)(4)在创新活动中在创新活动中,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应占主导地位自主技术创新模式应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上尤其是核心技术的开发研究上,而研究与发展将作而研究与发展将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模式为一个典型的学习模式.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838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图图6-6 6-6 失败创新项目的正效应作用机制失败创新项目的正效应作用机制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3939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3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相结合 技术创新能否提高创新工作自身效率和企业取得技术创新能否提高创新工作自身效率和企业取得良好的效益良好的效益,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否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否同组织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和密切配合组织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和密切配合.近年来国内近年来国内,国外对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均表明国外对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均表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取得成效最主要地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取得成效最主要地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1)企业战略与企业家精神企业战略与企业家精神;2)2)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3)3)企业的良好文化企业的良好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三方面包含内容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见图三方面包含内容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见图6-76-7。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040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图图6-7 6-7 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匹配框架技术创新与组织、文化创新的匹配框架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14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3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内容联系可以表述如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内容联系可以表述如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内容联系可以表述如下: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内容联系可以表述如下:1 1)首先,组织创新能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并提高)首先,组织创新能加速技术创新的进程,并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与质量。技术创新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组织创新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一方面,组织创新为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合适的条件,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的拟订和管理,了合适的条件,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的拟订和管理,为技术创新确定了中长期方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为技术创新确定了中长期方向,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资源更集中地投入技术创新潜力大,发展快率,使资源更集中地投入技术创新潜力大,发展快的领域;的领域;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涉及企业组织中的不同部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涉及企业组织中的不同部门和人员,通过组织创新创造良好的组织结构协调门和人员,通过组织创新创造良好的组织结构协调各部门的行动,调动各部门成员的积极性,是技术各部门的行动,调动各部门成员的积极性,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创新成功的关键。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24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3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相结合2 2)其次,一定的技术及其创新要求有一定的与之相)其次,一定的技术及其创新要求有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适应的组织结构。A A、技术创新势必破坏旧有技术组织平衡,要求建立、技术创新势必破坏旧有技术组织平衡,要求建立新的技术体系和新的技术基础上的责、权、利关新的技术体系和新的技术基础上的责、权、利关系。因此,技术创新势必提出先进组织结构调整系。因此,技术创新势必提出先进组织结构调整的要求。的要求。B B、技术创新是一种动态的并需要承担风险的过程,、技术创新是一种动态的并需要承担风险的过程,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具有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具有足够的弹性和柔性,以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作足够的弹性和柔性,以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出调整。C C、技术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对外界环境的创造性学习、技术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对外界环境的创造性学习过程。这需要组织的学习。过程。这需要组织的学习。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34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3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相结合3)再者,从企业组织结构演变的过程来看,技术及其创新对企业组织结构有相关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组织结构的深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与之相对应有四种基本形式,它们是纯等级结构,职能制结构,分权制结构和权变制结构。参见表6-6。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444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3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相结合表表6-6 6-6 发达国家企业组织结构演化与技术创新发达国家企业组织结构演化与技术创新年代年代年代年代18501850年年年年19201920年年年年19501950年年年年主导组织形式主导组织形式主导组织形式主导组织形式纯等级结构纯等级结构纯等级结构纯等级结构职能结构职能结构职能结构职能结构分权结构分权结构分权结构分权结构权变结构(柔性权变结构(柔性权变结构(柔性权变结构(柔性结构)结构)结构)结构)主导技术主导技术主导技术主导技术简单机械简单机械简单机械简单机械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技术机械化技术铁路、电力、铁路、电力、铁路、电力、铁路、电力、化学化学化学化学信息与自动化技信息与自动化技信息与自动化技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术术术企业制度特征企业制度特征企业制度特征企业制度特征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工厂与合作工厂与合作工厂与合作工厂与合作公司公司公司公司有限股份公司有限股份公司有限股份公司有限股份公司有限股份公司与有限股份公司与有限股份公司与有限股份公司与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控股公司控股公司主要技术创新主要技术创新主要技术创新主要技术创新及其完成时间及其完成时间及其完成时间及其完成时间19201920年蒸汽机(年蒸汽机(年蒸汽机(年蒸汽机(100100)汽化器内燃机()汽化器内燃机()汽化器内燃机()汽化器内燃机(3838););););19501950年年年年 尼龙尼龙尼龙尼龙(1111年)年)年)年)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喷气发动机(1010年);聚丙烯(年);聚丙烯(年);聚丙烯(年);聚丙烯(3 3年)年)年)年)激光(激光(激光(激光(1 1年)年)年)年)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545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3.4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相结合企业间寻求各种方式进行合作创新,解决自身力量、资源、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担风险。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646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协同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组织与技术创新总是要受到企业文化的制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变迁。文化创新及其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组织创新的协调匹配,应该是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747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1 企业文化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 技术创新内在地要求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而组织创新本质上是指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那么,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创新都必然内在的与企业制度联结在一起。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848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 图图6-8 6-8 企业文化层次结构企业文化层次结构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4949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1 企业文化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制度实际上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它首先表现为一系列规则与程序首先表现为一系列规则与程序,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外在的限制和规定第二,制度同时又表现为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模式。企业制度创新通过组织结构与规章的建立而获得合法性,又通过文化价值模式的认同而取得权威性。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050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1 企业文化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企业文化是一个层次结构,它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和由此形成 的组织潜意识,最外层则表现为企业可显见的产品,标识,建筑物和规章制度等,中间层次是企业员工共有的信念和价值观,而这些信念和价值观赋予企业成员一咱协约的意义,并构成组织内部行为规范,这一层次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151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1 企业文化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联主导信念:主导信念:是指企业对外如何竞争,怎样经营,对内如何管理,怎样引导组织的信念;日常信念则形成了一种特定的组织氛围,反映了人们在企业中工作期望实现的程度。企业文化对制度安排的认同与支持,企业文化对制度安排的认同与支持,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日常信念来实现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日常信念来实现的,而主导信念则是企业战略产生的根基。而主导信念则是企业战略产生的根基。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252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2文化创新及其模式 1 1、首先,有必要弄清楚文化的类型与文化的、首先,有必要弄清楚文化的类型与文化的差异差异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同表现,往往是由企业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而文化差异则是不同类型文化之间差别的具体表现。文化可以被理解为当一个特定组织面对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时,本能地设计出一系列解决方案。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353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2文化创新及其模式2 2 2 2、其次,对创新型文化的特征与文化创新模式作简、其次,对创新型文化的特征与文化创新模式作简、其次,对创新型文化的特征与文化创新模式作简、其次,对创新型文化的特征与文化创新模式作简要讨论要讨论要讨论要讨论创新型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创新型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创新型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创新型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特别强调企业家特别强调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是企业由经营导向发展到的创新精神,创新文化是企业由经营导向发展到技术创新导向的必然要求,它的形成技术创新导向的必然要求,它的形成首先要以企首先要以企首先要以企首先要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为内核业家的创新精神为内核业家的创新精神为内核业家的创新精神为内核,并培植起以科技、竞争、,并培植起以科技、竞争、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体系,使企业的目标、战略、创新为主导的价值观体系,使企业的目标、战略、生产类型与组织互相匹配,适应文化的核心假定生产类型与组织互相匹配,适应文化的核心假定和价值观的需要。和价值观的需要。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454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表表6-76-7文化差异比较文化差异比较 图图6-9 6-9 企业文化类型的模式企业文化类型的模式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555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2文化创新及其模式文化创新实际上就是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更替或文化创新实际上就是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更替或变迁过程。变迁过程。那么,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那么,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文化创新可选文化创新可选文化创新可选文化创新可选择的模式有三个:择的模式有三个:择的模式有三个:择的模式有三个:基一,是直接由效果型文化向创新型文化变革。基一,是直接由效果型文化向创新型文化变革。其二,是首先过渡到参型文化,然后再由参与型其二,是首先过渡到参型文化,然后再由参与型文化向创新型文化变迁。文化向创新型文化变迁。其三,是由效果型文化向秩序型文化转变,然后其三,是由效果型文化向秩序型文化转变,然后再过渡到创新型文化。再过渡到创新型文化。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656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表表表表6-8 6-8 我国企业文化类型状况我国企业文化类型状况我国企业文化类型状况我国企业文化类型状况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757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3技术、组织与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 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同时也伴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并不是孤立发生的,同时也伴随着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变迁。组织存在基础是其目随着某种程度上的文化变迁。组织存在基础是其目标为全体成员所认同,这种认同体现在两个方面:标为全体成员所认同,这种认同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其一:其一:其一:它是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或程序,构成组织它是一系列形式化的规则或程序,构成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成员的行为规范;其二:其二:其二:其二: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模式,表现为组织成又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模式,表现为组织成共享的价值认真对待,并由此产生共同的行为预期。共享的价值认真对待,并由此产生共同的行为预期。正是这两方面的结合赋予了某种组织以特定意义和正是这两方面的结合赋予了某种组织以特定意义和结构形式,组织结构形式是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结构形式,组织结构形式是组织文化的具体表现,组织文化是组织结构形式的抽象规定。组织文化是组织结构形式的抽象规定。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858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图图6-10 6-10 组织结构与文化类型的匹配模式组织结构与文化类型的匹配模式20052005年年2 2月月1212日日5959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王利王利6.4.3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