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104561
资源大小:79.4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设计课题 16.驱遣我们的想象执教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3班学习目标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3.学会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魅力。重点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难点学会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魅力。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初中生活将结束。在三年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课文内容和思想情感,还要注意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点,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 想象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到一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小到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都不能没有想象力的参与。事实上,就连阅读一篇文章,欣赏一种文艺作品,没有想象的参与,都无法尽情领略到它的美感。 那么,如何才能在阅读作品的时候驱遣我们的想象呢?让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告诉你。准备课堂笔记 课堂导入,激发兴趣讲授新课一,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终身致力于出版及语文的教学。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二,预习1字音驱遣(qin)歌谣(yáo)契合(qì)桥堍(tù) 鉴赏(jiàn) 海啸(xiào) 拘泥(nì) 旷远(kuàng) 海啸(xiào) 2.词义(见课本和词语手册)3.题解题目中的“驱遣”,意思是驱动,调遣,使用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鉴赏文艺作品,要驱动、调遣我们的想象力。三,讲解课文边听边读,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透过文字感受到作品的温度,并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1.从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就读者的方面说,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2.感知写作思路 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字与文艺的关系,作者认为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要鉴赏文艺作品要通过阅读文字来实现。 从作者的角度看,要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从读者角度看,就要驱遣想象,一是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二是要在想象中生出翅膀,才能体会到作的意境。 最后得出结论:必须驱遣想象,才能达到鉴赏文艺作品的目的。3.划分文章层次 归纳中心论点。第一部分(17):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第二部分(813):以诗、文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要驱遣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第三部分(14):总结观点:必须驱遣想象力,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的目的。4.归纳中心论点 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5.阅读第57自然段,思考: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6阅读第810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7.文章的第8、9两个自然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进行论证,从而得出了结论:无论是到过北方还是没有到过北方的读者,驱遣着想象来读诗,都能得到审美的愉快,而只死盯着文字的,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 作者通过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自然得出了鉴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的结论。8.请根据110段的论述,总结这一部分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9.阅读11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在论证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以高尔基的海燕为例,先从字面解释来研究,领会不到这首诗的意思;接着又论述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而且展开翅膀随海燕飞掠,就领会了这首诗。 通过举例与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才接触到作者的意境。”读者从中体验到愉快,得到受用。9.作者分析了王维的诗之后,为什么又要举出海燕的例子进行论述? 作者以王维的诗为例,具体分析了怎样驱遣想象,在想象中睁开眼睛,从文字中看出一幅图画,以及这样做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文艺作品都要这样做才能鉴赏。作者又以海燕为例,论述了要驱遣想象,在想象中生出一对翅膀来,才能领会作者的意境,从中受到启发。这样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使论证过程更严密,也使作者的观点更令人信服。10.总结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王维的诗句和高尔基的海燕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驱遣想象的作用。最后得出结论:鉴赏文艺,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 11.主题归纳 文章通过对王维的诗歌及海燕两个例子,分析了怎样驱遣想象,及驱遣想象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了欣赏文艺作品,要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这一观点。【语言品味】 文中有许多句子,都有十分深刻的文艺观,它们或有十分深刻的内蕴,或有写作值得借鉴的实用价值,请阅读下面几句,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1.怎么理解“文艺的创作决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来集合在一起”? 2.第6段中的“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先有所感”怎么理解? 3.第9段中为什么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了解作者,弄清写作背景主动积极作答重点字词补充重点句子翻译讨论交流带疑阅读,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引导思考,激发兴趣熟读课文理清思路板书归纳引导思考,激发解题热情,主动完成课堂内容拓展延伸 文章以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分析了如何驱遣想象和想象力于鉴赏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你能在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你能不能从你读过的文艺作品中选择一例,驱遣你的想象力,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示例: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 如背影中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引导阅读,拓展视野,提升语文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课堂小结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阅读中,要驱遣想象,要注重联系生活,注重用生活的经验、事例来诠释共鸣,这样就能使阅读教学顺畅而和谐。 阅读教学中, 只要驱遣我们的想象,揣摩咏诵,就能让我们“坐于室而观于海,处于今而论久远”,既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又能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