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104811
资源大小:123.0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把握一滴水的游踪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3.理解作者独特的写景角度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揣摩品味本文富有诗意的语言【课型】自读课【课前预学】1.阅读课文,圈划出文中涉及的地点与独特景物2.根据课文,绘制“一滴水”的丽江游踪【教学过程】一、漫谈“不好写”同学们,你们去过丽江吗?(播放视频)2012年6月,阿来第三次来到丽江,受友人所赠十三卷本云南史料丛刊的“诱惑”,阿来应允写一篇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有关丽江的文章。说起一滴水经过丽江背后的故事,阿来说道:“武威行后,又到丽江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这是很不好写的文字”那么到底为什么不好写呢?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想想阿来为什么说写关于丽江的文字是“很不好写”的。(此时,你可以按下暂停键)或许你们已经发现了:1.丽江太美了,景点太多不容易写玉龙雪山、丽江坝、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金沙江边等2.丽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3.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给小学生读的,内容和语言都要让小学生能接受4.去过丽江的人太多了,同样,写过丽江的人也太多了,佳作太多总结来说,写丽江内容繁多,时间上,空间上,自然景物,人文风情,都要有所涉及,要兼顾读者对象,还要写得出彩,确实“不好写”。不光是写关于丽江的游记,写每一篇游记都会遇到“内容繁多”“读者对象”“别致新颖”三个问题。但如今这篇文章被收录进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并为世人称道,请大家将视线转移至我们的课后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想知道从“不好写”到写得“别具一格”,有什么秘诀呢?请大家跟着王老师的三个小任务去打开阿来通过一滴水经过丽江教给我们的三个“游记锦囊”吧。任务一:跟着水滴游丽江【解决“内容繁多”的问题】课前绘制水滴的游踪图(1)观察这滴水的游踪,并思考阿来为什么这样安排这滴水的行踪?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1.从上到下,秩序井然2.贯穿丽江的主要景点,还融合了丽江的历史所以,写游记要注意安排行踪,既有时间维度,又有空间维度。(2)观察两部分的文字,有什么不同A.“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B.“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明确:对于著名的景点,详细描述,部分景点简略提及。方法总结:有序安排,详略得当任务二:品味语言读丽江【解决“读者对象”的问题】作者这篇文章是写给小学生读的,内容和语言都要让小学生能接受,同时阿来的文学生涯是从写诗开始的,在写作时语言不可避免地有着自己的风格。那么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何独特之处呢?(1)语言的生动(拟人、借水抒情)作者将自己化身为一滴水,用的是拟人的手法,联系具体语段来看:1.“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第3段)赏析:通过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刻画了一滴水的两种不同状态:做雪山冰川中的一粒坚硬的冰是沉默的,不能自由行动的;做玉龙瀑布中一粒快乐的水滴是喧闹的,表达出自由奔流的快乐,无束缚的喜悦。2.我是被亮光惊醒的。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第7段)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vs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赏析:“被亮光惊醒”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水在地下落水洞中流动多年突然流入黑龙潭,重见光明的情景,也表现出了水滴的喜悦。小学生喜欢读,活泼、有趣的文字,使得最初的读者对象问题就解决了。(2)语言的诗意作者在创作时难以避免带有自身的语言风格。语言的诗意首先体现在抒情性与节奏感上。诗意是阿来文学风格的灵魂。无论是他早期的诗歌,还是中后期的小说、散文,都有优美的句子,丰富的内涵,诗意的境界。任务要求:找出文中富有诗意的句子,体会作者饱含的情感,并批注在旁。(此时,你可以按下暂停键)示例:1.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在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 一只硕大的银盘。批注: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掠过月亮时的形态诗意化,写出了作者对丽江古城夜景的由衷的赞美。2.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批注:连续使用“看到了”,赋予简略传神的描写一种诗意的抒情3.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批注:连续的两个“想”、三个“被”,“那样”与“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断开,在有意识的重复中,在长短节奏的鲜明对比中,强烈地表达了“一滴水”的心愿。4.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批注:连续使用“我来到”“我知道”“我终于”,形成一种语言上的复沓,不断突出抒情主体,包含了无尽欢欣、无情感慨,有着浓重的抒情诗的韵味。方法总结:语言生动,彰显风格任务三:再探视角悟深情【解决“佳作太多”的问题】在本单元的游记专题中,大部分文章都是以作者本人的游踪为线索,像本文一样,以丰富的想象,化身为一滴水浏览丽江的视角可谓别具一格,这一点,相信同学们都十分赞同。但是作者为何偏偏要化身为一滴水而不是一片树叶或一只鸟儿呢?结合课文与相关材料,探究上述问题。资料链接材料一: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海拔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古城的评价中就指出丽江“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的发挥着作用,水既是风景,也是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材料二:材料二:“藏族的传统观念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有灵魂的,包括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投射在阿来的作品中,即为一种平等的生命观,这种观念决定了其写作的态度与创作视角阿来于文学创作中追寻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主题,展现了承寓共生意识的灵魂本真谢慧论阿来原生视野中生命的三重内蕴1.选取特色景物丽江本身就以水见长,作者选择一滴水而不是一片云一只鸟,充分考虑了描写对象本身的特点。2.选取视角灵动一些在时空上不相连的景物,景物之间容易出现断裂,一般的写法需要相当数量的文字来消除这种断裂感,但本文的作者,只需要简单的交代,一滴水的流动,就可以完成一个景物到另一个景物的过渡。譬如,对于一些作者想点到却不愿详细描写的景物事件,如东巴文字,主人与客人的对话,游客在晚间的活动等,常常利用水滴的跳动或跳跃,让文章获得了自由的视角。3.视角巧蕴哲思根据材料二可知,丽江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在文章的末尾,作者以“水”的视角写道:“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这里讲远方的游客两种不同的心境做对比,突出自然美丽的古城是人心灵最好的栖息场所,句子中还把宁静的心灵世界比作晶莹的雪山水滴,赞美了古城流水的冰清洁白,表达了对丽江古城的喜爱之情。水最能彰显丽江的地貌风情,也最能让我们感悟心灵的一尘不染。方法总结:巧选视角,巧蕴哲思三、总结“一滴水”从丽江的自然风景、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起步,指向人性的纯美与清澈,指向心灵的纯真与守望,指向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这“一滴水”看似轻盈灵动,实则丰富深邃。从“很不好写”到“别具一格”,这种创新,看似只隔了一滴水的距离,实则是一颗心的距离。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有着对丽江丰厚历史文化的深层了解,一颗灵动的、纯净的、有爱的水一般的心,才能用美的文字写出美的风景。方法总结:有序安排,详略得当语言生动,风格鲜明巧选视角,巧蕴哲思写游记,我们都可以换一种手法去尝试,用上本节课所学习的方法,带上阿来给我们的一点启示,用手中的笔,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