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秋思》研课报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9104875
资源大小:19.25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之《天净沙.秋思》研课报告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知人论世品愁情初中语文天净沙.秋思研课报告 古之文人吟咏秋天的诗作不胜枚举,而但凡吟咏秋天又总是凄凉与愁苦、萧瑟与落寞,似乎悲秋成为了中国文学古老的传统,因此诗人刘禹锡曾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的作品中最为优秀的当属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被誉为“秋思之鼻祖”。曲中只有短短5句28字,句句带悲,字字催心。东篱先生非常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通过秋天景物的选择与组织,烘托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衬托了漂泊天涯者的彷徨悲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面对一群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青少年时,如何能把诗人这份痛彻骨髓的落寞乡愁讲解出来,这实在是一个有所逃战的课题。基于此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做深入研究。教研内容 教研结果 研究理念研教学目标1、品秋景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的方法来品 读诗词中的景物描写。2、悟秋情通过“知人论世”来体悟、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3、绘秋图通过扩展写作的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小曲所展示的画面。教学目标的设计更遵循的是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诗词鉴赏的一种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学习。研教学思路一、听曲(引导学生在听范读录音后,对本首散曲的整体朗读基调有一个初步的感受,为下一步在品析散曲后,深入感受朗读散曲时做好铺垫。)2、 思曲(这一部分则是通过几个思考题来深入剖析并鉴赏散曲,这一环节的学习完成之后,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这首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散曲,它融入诗人骨髓深处愁苦。)三、读曲(这时候再来引导学生在试图把握诗人的情感的基础上投入感情再度此曲,来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能力的培养恰到好处。)四、绘曲 (在散曲的分析鉴赏之后,相信学生对马致远的这首散曲中的主题思想以及它的艺术特色已经能清晰地把握,这时候自然而然地设计了扩写散曲的学习环节,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这首散曲。)四个教学环节体现了教学层次感,学习的逐层深入,这很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同时也是在三个教学目标的维度下展开的教学环节。整个教学环节可以说是一目了然,环环相扣。研问题设计1、 请问听了这首散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将同学们的感受抓关键词写在黑板上)2、 你从这首散曲的哪处描写中获得了这样的感受?(这首散曲的前三句写了哪几种景物)3、你从这首散曲中读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又是从哪句诗词中读出了这种情感?三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赏析诗词的技巧:1、赏析诗词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词的意境。2、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深刻的体悟到作者的情感。研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安排的教学方法1、听-思-读-绘(逐层深入的教学设计)2、充分利用多媒体音像教学3、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合作学习(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思想与智慧的火花就会应运而生。)马致远就是用这样一支极其简短的曲子,来道尽秋深岁暮羁于旅途的天涯游子 “肠断”之悲愁,现在为了能让学生深入体会“断肠人”之悲苦必须要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充分利用音频为学生营造诗的氛围与意境。同时充分利用语文学科写的技能培养,设计让同学们对这首散曲融入合理的想象展开扩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写作技能同时也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中深刻地感受到马致远“天涯游子”肝肠寸断般地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