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docx
-
资源ID:9105391
资源大小:48.6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复习学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docx
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追求真理、认识论)导学案一、基础知识过关:(一)实践1含义:_。 (1)主体: ;(2)活动: ;(3)对象: ;(4)性质: 。2基本形式: 、 、 。3特点: 、 、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表现:(1) ; (2) ; (3) ; (4) 。(二)认识1真理(1)含义:_。(2)特点:真理具有_、_和_。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认识具有_、_和_。二、重难点突破:1、实践(1)含义:【提示】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实践。实践外延不能扩大或缩小,不能认为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整个世界/自然界/社会的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活动,即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界,人与物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改造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如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阶级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科学实验(自然科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如改革试点)。(3)实践的特点(注意区别于意识的特点):客观物质性(基本要素、应遵循的规律都是客观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关键词:“计划”“方案”“规划”,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强调“合作”等,横向;受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纵向)。【提示】盲目的实践是错误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提示】认识的来源:唯一(实践);认识的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提示】三种情况: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新要求;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区分来源(从无到有)和动力(由浅入深、不断深化和完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A、 认识本身不能证明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B、 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C、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 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提示】认识的最终(根本)目的、归宿指导实践。(也可体现认识有何影响,即认识的反作用)实践认识实践。 来源 接受检验 动力 目的 (从何而来)(有何影响)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2、真理(1)含义:【提示】认识具有两面性:正确(真理)、错误(谬误)。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不能说真理中包含谬误(2)特点(属性):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检验标准客观。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是绝对的。【提示】不能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一定有用,但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真理是相对的条件性(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强调横向的变化)具体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没有永恒的真理,强调纵向的变化)【提示】并非所有认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只有正确认识即真理才是。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具体性、条件性)。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3、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1) 反复性(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体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而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通常用于遭遇挫折、不顺利时);【提示】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2) 无限性(对象无限变化,主体人类世代延续,实践不断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通常用于取得进步时着眼于未来);【提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3) 上升性(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通常用于与过去比较取得进步时)。【提示】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能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也不能被推翻。 注意认识与意识的区别: 认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对应的是实践;意识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对应的是物质。三、原理必背:1、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可作小切口,如果是大范围,涉及哪一点用哪一点)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两个原理要分别理论+分析)(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如果是大范围,总述+涉及哪点用哪点,如果是小切口,四点表现分别理论+分析)世界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实践。材料内容:涉及认识从何而来(动态)(2)认识的反作用原理:世界观: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材料内容:涉及认识有何影响(对实践)3、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材料内容:涉及真理的衡量标准唯一)世界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具有客观性。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真理。4、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世界观: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5、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认识的过程)世界观: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如果以这个标题出现,就要注意分层次)6、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知识点,没方法论)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注意:是同一时间、同一对象、不同的人)四、可能出现的知识板块范围1、认识论(求索真理的历程/追求真理):(1)实践的特点(知识点,没方法论。)(2)实践决定认识原理(认识从何而来,可以只答总述+涉及的那一点)(3)认识反作用原理(认识有何影响,和认识的目的涉及的材料差不多)原理较多时可合二为一(4)真理的客观性原理(5)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6)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7)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知识点,没方法论)2、实践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的特点(2)实践决定认识原理(3)认识反作用原理3、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4、真理观(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原理(2)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4)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五、判断正误:1、实践具有社会性,单个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2、 物质是认识的来源。3、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4.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5.认识的反复性就是形成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经受挫折。6.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7.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8.科学理论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学理论。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10.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11.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2.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13.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4.真理是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15.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16.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追求真理、认识论)导学案一、基础知识过关:(一)实践1含义:_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_。 (1)主体: 人 ;(2)活动: 改造 ;(3)对象: 客观世界 ;(4)性质: 物质活动 。2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 变革社会的实践 、 科学实验 。3特点: 客观物质性 、 能动性 、 社会历史性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 表现:(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1真理(1)含义:_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_。(2)特点:真理具有_客观性_、_条件性_和_具体性_。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特点):认识具有_反复性_、_无限性_和_上升性_。五、判断正误:1、实践具有社会性,单个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分析:错误。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2、物质是认识的来源。分析: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物质是意识的来源。3、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地实践是不存在的。分析:错误。盲目的实践一般指的是没有正确认识指导的实践活动。4.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实践。分析: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根本任务。5.认识的反复性就是形成认识的过程中不断经受挫折。分析:错误。人们对每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就是认识的反复性。6.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分析:错误。一种思想是否是真理,取决于它同客观事物是否相符,而不取决于是否被社会公认。尽管真理迟早会被社会公认,但被社会公认的思想不一定就是真理。因此,上述观点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7.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现象的正确认识。分析:错误。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正确认识。8.科学理论是真理,真理也是科学理论。分析:错误。只有将真理系统化、理论化后,才形成科学理论。9.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真理是客观的。分析:错误。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10.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分析:错误。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而不是真理具有反复性。11.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分析:错误。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实践与认识的顺序不能调换。12.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分析: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属于实践。13.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分析: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4.真理是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分析:错误。真理是有条件的,是指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的说法错误。15.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分析:错误。既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不能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真理具有客观性,不管是少数人还是多数人,谁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谁就掌握真理。16. 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分析:错误。认识的无限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注意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区别。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