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材料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ppt
-
资源ID:91054617
资源大小:334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培训材料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_50107.ppt
GB/T 501072010代替GBJ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解析与研讨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11、增加了术语、符号;、增加了术语、符号;2 2、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补充了试件取样频率的规定;3 3、增加了、增加了C60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及以上高强混凝土非标准尺寸试件确定折算系数的方法;定折算系数的方法;4 4、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已知方案中的标准差计算公式;计算公式;5 5、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修改了评定方法中标准差未知方案的评定条文 6 6、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修改了评定方法中非统计方法的评定条文。目 次 1 1 总则 总则2 2 术语、符号 术语、符号 2.1 2.1 术语 术语 2.2 2.2 符号 符号3 3 基本规定 基本规定4 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混凝土的取样 混凝土的取样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5 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统计方法评定 统计方法评定 非统计方法评定 非统计方法评定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本标准用词说明 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 条文说明 1 总则1.0.1 1.0.1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 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保证混凝土强度符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合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1.0.2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本标准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原标准:适用于普通 原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1.0.3 1.0.3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本标准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性评定的具体规定。它对保证混凝(本标准是关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性评定的具体规定。它对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 土工程质量,提高混凝土生产的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作用。)都具有重大作用。)2 术语、符号2.1.1 2.1.1 混凝土 混凝土 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 由水泥、骨料和水等按一定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等工艺硬化而成的工程材料。成的工程材料。2.1.2 2.1.2 龄期 龄期 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自加水搅拌开始,混凝土所经历的时间,按天或小时计。2.1.3 2.1.3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的混凝土强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表征其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本标准中的混凝土强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度是指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2.1.4 2.1.4 合格性评定 合格性评定 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根据一定规则对混凝土强度的合格与否所作的判定。2.1.5 2.1.5 检验批 检验批 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由符合规定条件的混凝土组成,用于合格性判定的混凝土总体。2.1.6 2.1.6 检验期 检验期 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为确定检验批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而规定的统计时段。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 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代表检验批的用于合格评定的混凝土试件组数。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 方差未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 压强度的标准差;压强度的标准差;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方差已知评定方法中,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度的标准差;合格性判定系数;合格性判定系数;第 第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样本容量。样本容量。3 基本规定 3.0.1 3.0.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 符号C 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 以N/mm2 N/mm2计 计)表示。表示。3.0.2 3.0.2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 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 150mm的立方体 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 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 28d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 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应为 应为5%5%。注: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 注: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28d 28d的龄期。的龄期。3.0.3 3.0.3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3.0.4 3.0.4 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节中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大批量、连续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节中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的混凝土强度应按本标准第节中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关于检验批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的分布规律,不但与统计对象的生产周 混凝土强度的分布规律,不但与统计对象的生产周 期和生产工艺有关,而且与统计总体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和 期和生产工艺有关,而且与统计总体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和试验龄期等因素有关,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试验龄期等因素有关,大量的统计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 同一等级的混凝土,在龄期相同、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 本一致的条件下,其强度的概率分布可用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来描 来描述。因此,本条规定检验批应由强度等级和试验龄期相 述。因此,本条规定检验批应由强度等级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以 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以保证所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这是由 保证所评定的混凝土的强度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这是由于 于本标准的抽样检验方案是基于检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 本标准的抽样检验方案是基于检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而制定的 而制定的。其中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了养护条件。其中的生产工艺条件包括了养护条件。基本规定中基本规定中新标准取消了以下两条新标准取消了以下两条原标准条:原标准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 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 混凝土强度评定要求,混凝土强度评定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 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 按照本标准附录二(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附录二(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的规定结合本单 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位的具体情况确定。原标准条:原标准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 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 采用现场集 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 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 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混凝土生产质量水 附录三(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平)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4 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4.1 4.1 混凝土的取样混凝土的取样 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 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应的取样计划。4.1.2 4.1.2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 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 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取样。4.1.3 4.1.3 试件的 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 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每 每100 100盘,但不超过 盘,但不超过100m3 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2 2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 100盘和 盘和100m3 100m3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 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一次;3 3 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 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3 1000m3时,每 时,每200m3 200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取样不应少于一次;4 4 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本标准第 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本标准第5 5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 章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 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件。关于混凝土取样的几个问题关于混凝土取样的几个问题 施工前确定检验评定方法 施工前确定检验评定方法,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是为了避免因施工、制作、试验等因素导致 应的取样计划,是为了避免因施工、制作、试验等因素导致缺少混凝土强度试件。缺少混凝土强度试件。4.1.3 4.1.3 的规定是最少的数量要求,实 的规定是最少的数量要求,实际应用时应加大取样数量。际应用时应加大取样数量。规定试样应在 规定试样应在浇筑地点 浇筑地点抽取。对于预拌混凝土的交货 抽取。对于预拌混凝土的交货检验,应按预拌混凝土 检验,应按预拌混凝土GB/T14902 GB/T14902的规定执行。(卸料 的规定执行。(卸料口卸料量的 口卸料量的1 1 4 4 3 3 4 4 处 处)一个工作班指 一个工作班指8h 8h。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超过 当一次连续浇筑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超过1000m 1000m3 3时,整 时,整批混凝土均按每 批混凝土均按每200m 200m3 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取样不应少于一次。4.2 4.2 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4.2.1 4.2.1 每次取样应 每次取样应至少 至少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4.2.2 4.2.2 每组三个试件应由同一盘或同一车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每组三个试件应由同一盘或同一车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 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标准GB/T50081 GB/T50081的规定。的规定。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应 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应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为设 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为设计规定龄期。计规定龄期。4.3 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4.3.1 4.3.1 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 GB/T50081的规定 的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 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定:1 1 取 取3 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2 2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 值的15%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3 3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 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 间值的15%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注:对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评价时,可根据设计 注:对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评价时,可根据设计规定,可采用大于 规定,可采用大于28d 28d龄期的混凝土强度。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新标准关于新标准关于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评定龄期的规定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评定龄期的规定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目前多数混凝土中掺有矿物 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目前多数混凝土中掺有矿物掺合料,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实验表明,掺加矿物掺 掺合料,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实验表明,掺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强度与纯水泥混凝土相比,早期强度较低,合料混凝土的强度与纯水泥混凝土相比,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发展较快,在 而后期强度发展较快,在温度较低条件下 温度较低条件下更为明显。为 更为明显。为了充分利用掺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本标准 了充分利用掺加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本标准以 以注 注的形式规定,其混凝土强度进行合格评定时的试验 的形式规定,其混凝土强度进行合格评定时的试验龄期可以大于 龄期可以大于28d 28d,具体龄期应由设计部门规定 具体龄期应由设计部门规定。(一般 一般可取 可取60d 60d、90d 90d。)4.3 4.3 混凝土试件的试验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4.3.2 4.3.2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 当采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应将其抗压强度乘以尺寸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 折算系数,折算成边长为150mm 150mm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的标准尺寸试件抗压强度。尺寸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尺寸折算系数按下列规定采用:1 1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60 C60时,对边长为 时,对边长为100mm 100mm的立方体 的立方体试件取,对边长为 试件取,对边长为200mm 200mm的立方体试件取。的立方体试件取。2 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60 C60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时,宜采用标准尺寸试件;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其 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其试件数量不应少于 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0 30个对组。个对组。新标准修改了新标准修改了C60C60以上高强混凝土试验折算系数以上高强混凝土试验折算系数 原标准规定对边长为 原标准规定对边长为100mm 100mm的立方体试件,不论强度等级大小统 的立方体试件,不论强度等级大小统一取的折算系数。大量试验证明,一取的折算系数。大量试验证明,当混凝土强度等级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60 60时,取的 时,取的折算系数是偏大的。折算系数是偏大的。新标准对于强度等级 新标准对于强度等级60 60时,采用边长为 时,采用边长为100mm 100mm的立方体试件没 的立方体试件没有给出具体的折算系数取值,给强度的评定又带来了不便操作的问 有给出具体的折算系数取值,给强度的评定又带来了不便操作的问题。题。引用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引用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折算系数 度折算系数 的建议:的建议:cu,10 cu,10(N/(N/2 2)55 55 56 56 65 65 66 66 75 75 76 76 85 85 86 86 95 95 96 96 kk 0.95 0.95 0.94 0.94 0.93 0.93 0.92 0.92 0.91 0.91 0.90 0.905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统计方法评定统计方法评定5.1.1 5.1.1 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1 1 当连续生产的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当连续生产的混凝土,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保持一致,且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保持稳定时,应按本标准第条的规定强度变异性保持稳定时,应按本标准第条的规定进行评定。进行评定。(方差已知或统计方法(方差已知或统计方法11)2 2 其它情况应按本标准条的规定进行评定。其它情况应按本标准条的规定进行评定。(方差未知或统计方法(方差未知或统计方法22)5.1.2 5.1.2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 3组试件,其强度应 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同时符合下列规定:(标准差已知或统计方法一)(标准差已知或统计方法一)0.7(5.1.2-1)0.7(5.1.2-1)0.7(5.1.2-2)0.7(5.1.2-2)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5.1.2-3)(5.1.2-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 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0.85(5.1.2-4)0.85(5.1.2-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 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0.90(5.1.2-5)0.90(5.1.2-5)式中:式中: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N/mm2 N/mm2),精确到),精确到(N/mm2 N/mm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2 N/mm2),精确到),精确到0.1 N/mm2 0.1 N/mm2;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N/mm2),精确到),精确到(N/mm2 N/mm2););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时,应取 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时,应取2.5 2.5 N/mm2 N/mm2。前一检验期内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 前一检验期内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i i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 压强度代表值(N/mm2 N/mm2),精确到(),精确到(N/mm2 N/mm2);该检验期不应少于);该检验期不应少于60d,60d,也不得大于 也不得大于90d 90d。n n 前一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前一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不应少于 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不应少于45 45;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N/mm2 N/mm2),精确到),精确到(N/mm2 N/mm2)。)。原标准对于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关于标准差已知方案 同一品种的混凝土生产,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质量管 同一品种的混凝土生产,在较长的时期内,通过质量管理,维持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即使有所变化,也能很快予 理,维持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即使有所变化,也能很快予以调整而恢复正常。由于这类生产状况,能使每批混凝土强 以调整而恢复正常。由于这类生产状况,能使每批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基本稳定,每批的强度标准差可根据前一时期生 度的变异性基本稳定,每批的强度标准差可根据前一时期生产累计的强度数据确定。符合以上情况时,采用标准差已知 产累计的强度数据确定。符合以上情况时,采用标准差已知方案,即条的规定。方案,即条的规定。一般来说,预制构件生产可以采用标准 一般来说,预制构件生产可以采用标准差已知方案。差已知方案。标准差的计算方法由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由原极差估计法改为定义式计算法。原极差估计法改为定义式计算法。两种方法估计总体标准差都是正确的,但是 两种方法估计总体标准差都是正确的,但是极差估计法相对 极差估计法相对粗糙些 粗糙些。同时,当计算得出的标准差。同时,当计算得出的标准差小于时,取值为。小于时,取值为。建筑工程一般不适用这一评定方法验收 建筑工程一般不适用这一评定方法验收。5.1.3 5.1.3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0 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 组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要求:(标准差未知或统计方法二)(标准差未知或统计方法二)(5.1.3-1)(5.1.3-1)(5.1.3-2)(5.1.3-2)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应按下式计算:(与原标准的计算公式一样)(与原标准的计算公式一样)(5.1.3-3)(5.1.3-3)原标准对于统计方法二的评定方法 本次修订将原验收界限前面的系数去掉,本次修订将原验收界限前面的系数去掉,fcu fcu,k k 改为 改为 fcu fcu,k k,调整了验收函数系数 调整了验收函数系数 1 1取值 取值,取消了 取消了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2 N/mm2),),精确 精确 到 到(N/mm2 N/mm2););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 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计算值小于 时,时,应取 应取2.5 N/mm2 2.5 N/mm2。合格判定系数,按表取用;合格判定系数,按表取用;n n 本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本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表 表5.1.3 5.1.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试件组数 试件组数 10 10 14 14 15 15 19 19 20 20 1.15 1.15 1.05 1.05 0.95 0.95 0.90 0.90 0.85 0.85 5.2 5.2 非统计方法评定非统计方法评定5.2.1 5.2.1 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 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小于 小于10 10组时 组时,应采用非统计,应采用非统计 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5.2.2 5.2.2 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按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5.2.2-1)(5.2.2-1)(5.2.2-2)(5.2.2-2)式中:式中:,合格评定系数,应按表取用。合格评定系数,应按表取用。表 表5.2.2 5.2.2 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C60 C60 C60 1.15 1.15 1.10 1.10 0.95 0.95原标准中非统计方法评定原标准与新标准(标准差已知)评定方案对比原标准与新标准(标准差已知)评定方案对比GBJ107-87 GBJ107-87 GB/T50107-2010 GB/T50107-2010 一个检验批 一个检验批=3=3组 组 评定条件:评定条件:m mcu cu cu.k cu.k+0.7+0.70 0 cu cu,min mincu.k-0.7 cu.k-0.70 0 等级 等级C20 C20,cu cu,min min0.85 0.85cu.k cu.k 等级 等级C20 C20,cu cu,min min0.90 0.90cu.k cu.k 检验期不超过三个月,总批数不得 检验期不超过三个月,总批数不得少于 少于15 15。一个检验批 一个检验批=3=3组 组 评定条件:评定条件:不变 不变 m mcu cu cu.k cu.k+0.7+0.70 0 cu cu,min mincu.k-0.7 cu.k-0.70 0 等级 等级C20 C20,cu cu,min min0.85 0.85cu.k cu.k 等级 等级C20 C20,cu cu,min min0.90 0.90cu.k cu.k增加 增加:0 02.5MPa 2.5MPa 检验期不应少于 检验期不应少于60d,60d,也不宜大于 也不宜大于90d 90d 前一检验期样本容量 前一检验期样本容量n45 n45组 组原标准与新标准(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案对比原标准与新标准(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案对比GBJ107-87 GBJ107-87 GB/T50107-2010 GB/T50107-2010 评定条件:评定条件:n10 n10组 组 m mcu cu 入 入1 1 s s cu cu 0.9 0.9 cu cu,k k cu cu,min min 入 入2 2 cu.k cu.k 注:注:s s cu cu 0.06 0.06 cu cu,k k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判定系数评定条件:评定条件:n10 n10组 组 m mcu cu cu cu,k k 入 入1 1 s s cu cu cu cu,min min 入 入2 2 cu.k cu.k s s cu cu 2.5 2.5 N/mm2 N/mm2注意:试件组数的划分界限有变化。注意:试件组数的划分界限有变化。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n n 10 10 14 14 1519 1519 20 20入 入1 11.15 1.15 1.05 1.05 0.95 0.95入 入2 20.90 0.90 0.85 0.85n n 10 10 14 14 1524 1524 25 25入 入1 11.70 1.70 1.65 1.65 1.60 1.60入 入2 20.90 0.90 0.85 0.85原标准与新标准(非统计方法)评定方案对比原标准与新标准(非统计方法)评定方案对比GBJ107-87 GBJ107-87 GB/T50107-2010 GB/T50107-2010 评定条件:评定条件:n n 10 10组 组 m mcu cu1.15 1.15 cu cu,k k cu cu,min min0.95 0.95 cu.k cu.k 原规定对强度等级为 原规定对强度等级为C60 C60及以 及以上的高强混凝土是过于严格的。上的高强混凝土是过于严格的。因此,因此,本次修订在采用蒙特卡罗 本次修订在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 法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对C60 C60及以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 上强度等级的 高强混凝土评定作 高强混凝土评定作了适当调整。了适当调整。评定条件:评定条件:n n 10 10组 组 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 强度的非统计法合格评定系数强度等级 强度等级 C60 C60 C60 C60 1.15 1.15 1.10 1.10 0.95 0.95 新标准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综述合格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方案(统计方法一)合格评定方法:标准差已知方案(统计方法一)标准差未知方案(统计方法二 标准差未知方案(统计方法二)(最常用)(最常用)非统计方法方案 非统计方法方案 合格评定条件:平均值 合格评定条件:平均值 m mcu cu、最小值 最小值 cu cu,min min 必须同时满足方案要求 必须同时满足方案要求合格验收界限表:合格验收界限表:表中 表中 m mcu cu 平均值验收界限,平均值验收界限,cu cu,min min 最小值验收界限 最小值验收界限 5.1.2 5.1.2 标准差已知 标准差已知 5.1.3 5.1.3 标准差未知 标准差未知 5.2.2 5.2.2非统计方法 非统计方法 m mcu cu=cu.k cu.k+0.7+0.70 0 cu cu,min min=cu.k cu.k-0.7 0.70 0 m mcu cu=cu cu,k k 入 入1 1 s scu cu cu cu,min min=入 入2 2 cu.k cu.k 1 1=1.15=1.15、1.05 1.05、0.95 0.95;2 2=0.9=0.9、0.85 0.85;cu cu,min min=1.15=1.15 cu cu,k k=1.10=1.10 cu cu,k k cu cu,min min=0.95=0.95 cu.k cu.k新标准与原标准计算对比分析 本标准新与原标准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本标准新与原标准的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新新标准均严于原标准标准均严于原标准。对小于。对小于C30C30的混凝土,两者的混凝土,两者相差不大。但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标准差随相差不大。但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标准差随之降低),新方案比原标准越来越严格,但仍之降低),新方案比原标准越来越严格,但仍在适度范围。在适度范围。事实上,从下页可看出:事实上,从下页可看出:新标准在较低强新标准在较低强度混凝土的评定是放松了。度混凝土的评定是放松了。均方差、试件组数对强度均方差、试件组数对强度平均值验收界限平均值验收界限的影响的影响 S S n n C20 C20 C30 C30 C35 C35 C40 C40 C50 C502.5 2.5 25 25 20 201524 1524 20 201014 101422.0 22.022.1 22.122.3 22.3/22.88/22.8831.0 31.0(32.38 32.38)31.1 31.1(32.62 32.62)31.3 31.3(32.88 32.88)35.5 35.535.6 35.635.8 35.840.0 40.040.1 40.140.3 40.33.0 3.0 25 25 20 201524 1524 20 201014 101422.8 22.8/22.89/22.8923.0 23.023.1 23.1/23.45/23.4531.8 31.8(32.89 32.89)32.32.0 0(33.15 33.15)32.1 32.1(33.45 33.45)36.3 36.336.5 36.536.6 36.640.8 40.8(42.85 42.85)41.0 41.0(43.15 43.15)41.1 41.1(43.45 43.45)49.8 49.8(52.85 52.85)50.0 50.0(53.15 53.15)50.1 50.1(53.45 53.45)4.0 4.0 25 25 20 201524 1524 20 201014 101424.4 24.4/23.80/23.8024.6 24.624.8 24.8/24.60/24.6033.4 33.4(33.80 33.80)33.6 33.6(34.20 34.20)33.8 33.8(34.60 34.60)37.9 37.938.1 38.138.3 38.342.4 42.4(43.80 43.80)42.6 42.6(44.20 44.20)42.8 42.8(44.60 44.60)51.4 51.4(53.80 53.80)51.6 51.6(54.20 54.20)51.8 51.8(54.60 54.60)5.0 5.0 25 25 20 201524 1524 20 201014 101426.0 26.0/24.75/24.7526.3 26.326.5 26.5/25.75/25.7535.0 35.0(34.75 34.75)35.3 35.3(35.25 35.25)35.5 35.5(35.75 35.75)39.5 39.539.8 39.840.0 40.044.5 44.5(44.75 44.75)44.3 44.3(45.25 45.25)44.0 44.0(45.75 45.75)53.0 53.0(54.75 54.75)53.3 53.3(55.75 55.75)53.5 53.5(55.75 55.75)6.0 6.0 25 25 20 201524 1524 20 201014 101427.6 27.6/25.70/25.7027.9 27.928.2 28.2/26.90/26.9036.6 36.6(35.70 35.70)36.9 36.9(36.30 36.30)37.2 37.2(36.90 36.90)41.1 41.141.4 41.441.7 41.745.6 45.6(45.70 45.70)45.9 45.9(46.30 46.30)46.2 46.2(46.90 46.90)54.6 54.6(55.70 55.70)54.9 54.9(56.30 56.30)55.2 55.2(56.90 56.90)白体 白体 为 为 原 原107-87 107-87平均值验收界限 平均值验收界限 m mcu cu、黄体数据代表新标准平均值验收界限、黄体数据代表新标准平均值验收界限 m mcu cu 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法标准差未知评定方法最小验收界限值最小验收界限值cucu,minmin nnC20C20C30C30C40C40C50C50C60C60151518.018.027.027.036.036.045.045.054.054.0151517.017.025.525.534.034.042.542.551.051.0原标准与新标准的最小验收界限值 原标准与新标准的最小验收界限值 cu cu,min min 没有变化。没有变化。非统计方法新老标准验收界限值(Mpa Mpa)C20C20C30C30C40C40C50C50C60C60 m mcu cu 23.023.034.534.546.046.057.557.5原标准 原标准69.069.0 新标准 新标准66.066.0 cu cu,min min 19.019.028.528.538.038.047.547.557.057.0新标准除 新标准除C60 C60以上的平均值验收界限减少 以上的平均值验收界限减少5 5外,新标准与原 外,新标准与原标准的平均值与最小值验收界限 标准的平均值与最小值验收界限 m mcu cu cu cu,min min 无变化。无变化。5.3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5.3.1 5.3.1 当检验结果满足第条或第条或第条的规定时,当检验结果满足第条或第条或第条的规定时,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则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不合格。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应评定为不合格。5.3.2 5.3.2 对评定为不合格批的混凝土,可按国家现行对评定为不合格批的混凝土,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进行处理的有关标准进行处理。(。(取消了原标准中的第条取消了原标准中的第条的内容)的内容)原标准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条文原标准混凝土强度的合格性评定条文第条 第条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 由不合格批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或构件,应进行鉴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定。对不合格的结构或构件必须及时处理。第条 第条 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 当对混凝土试件强度的代表性有怀疑时,可采用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 从结构或构件中钻取试件的方法或采用非破损检验方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中混凝土的强度 法,按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结构或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