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成型与模具知识13713.pptx
注塑成型與模具知識介紹(二)黃傳權 10/23/2003g模具知識介紹1.模具概述2.模具結構與分類3.模具零件材料選擇4.模具組成系統5.模具流道系統介紹6.模具冷卻系統介紹7.模具排氣系統介紹.g模具概述 塑模種類繁多,此處與各位討論的是“塑膠射出成型模具”日本人稱之為“金型”美國稱之為“Plastic Mold”或者“Tooling”。而塑件係指塑膠產品,因此,顧名思義塑模即是一種用來生產塑件之模具.模具是現代工業之父。g 模具結構與分類M01AM03AM02AF01AF02AM04AE01AE02AP.LP03AP04Ag模具結構與分類模具按其結構形式分為:二板模/三板模/無澆道模具(熱流道)1.二板式模具(由定模和動模組成):g2.三板式模具(由定模和動模/脫料板組成):脫料板定模板動模板頂針板開僻器脫料杆g三板模之開模順序第一次開模:脫料板與定模板分開第二次開模:脫料板與固定板分開第三次開模:動模板與定模板分開彈簧脫料杆開僻器g3.無澆道模具:熱流道隔熱板g熱流道圖示g模具零件材料選擇g模具組成系統模具組成系統1.流道系統:流道選擇/進膠方式2.頂出系統:頂出方式3.冷卻系統:冷卻方式/水路設計4.成型部件:公/母模仁/斜pin/入子/滑塊5.定位導向系統:導柱/回位梢6.輔助支撐定位部件:固定板/模腳/螺紋/鎖模塊g模具流道系統關于流道系統的常用定義:澆口Gate主流道Sprue分流道Runner冷料井g流道介紹1.流道截面形式圓形U 形梯形g流道分布形式原則:流動平衡.節省材料,減小壓力損失其位置取決于型腔產品穴數分布.扇形流道用途:1.解決氣泡與流痕2.產品進膠側有滑塊或有特殊要求g澆口介紹常見進膠方式及參數:g側進膠g搭接式進膠 g潛伏式進膠g香蕉形進膠g扇形進膠g針點進膠g 模具冷卻系統模具溫度調節的重要性 模具溫度對塑料制品的質量和成型周期影響很大。(1)模具溫度的波動對制品的收縮率尺寸穩定性變形應力開裂表面質量等都有很大的影響。(2)模具溫度對成型周期的影響 冷卻時間約占成型周期的80%。冷卻水路也叫溫度調節系統。g水路設計原則1)在滿足冷卻所需的傳熱面積和模具結構允許的前提下冷卻回路數量應儘量多冷卻水路孔徑要儘量大。圖a 圖b圖a 的冷卻速度比圖b 要快。水孔直徑一般取612MM。g2)冷卻水路的布置要合理。當制品肉厚基本均勻時 冷卻水路離成品表面距離最好相等 分布與輪廓吻合 如圖a 當成品肉厚不均一時 則在肉厚的地方加強冷卻 如圖b。g3)設計時冷卻水路的排布一般為11.52 45 即水孔直徑 與成品的間距 水孔間距=1 1.52 45 如圖所示。假設水路直徑為10MM 水路與水路之間的距離為4050MM 水路與成品為3040MM。g常見的產品冷卻形式1 在成品比較小模仁也比較小的情況下 水路可以只經過模板就可以達到冷卻效果。(直流式)g2 當成品長與寬之比例相差比較大 表面比較平整肉厚均一時。水路沿成品長的方向排布(直流循環式)g3 成品面積較大的冷卻水路排布。g4 成品成拱形 且較高時 排布水路會離成品較遠 用隔水板可以很好的冷卻。(隔板式)g5 對于細長的入子 在無法排布水路的情況下 可以用導熱性能比較好的鈹銅材料。入子大頭端與冷卻水連接 熱量通過鈹銅接觸冷卻水而達到冷卻效果。(間接冷卻)g6 冷卻棒用于細長的部件上。g7 噴水管用于細長的入子上。(噴流式)g8 對于流動性差 粘度較高的塑料如PC PMMA POM 等 注射成型時需要對模具加熱。模具的加熱方式有 電加熱油加熱過熱水加熱蒸汽等。如下圖中所示用電加熱方式的電熱管對模具加熱。g模具排氣系統模具排氣作用:1.減小塑膠在 型腔充填阻力.2.提高產品成型質量與周期為何排氣之原因?排氣不良 熔體射速降低 熔膠溫度降低射壓提高料溫提高應力集中熱應力或材料裂解翹曲變形g模具排氣的形式深度(depth):1.0.075 mm 易流塑料(easy-flow mat.)2.0.125 mm 難流塑料(stiffer-flow mat.)3.深度深到流道末端見毛邊為準(deep enough to feel flash at runner end)寬度(width):和流道同寬(as wide as runner dia.)排氣唇部(vent lip):1.5mm A1 拋光(finish)排氣通道通大氣(vent channel to atmosphere):1mm 深(deep)流道排氣g深度(depth):參照廠商建議(refer to manufacturers recommendation)寬度(width):全圓周長(whole perimeter)or 5mm長度(length):1.5mm A1 拋光(finish)排氣通道通大氣(vent channel to atmosphere):1mm 深(deep)分模面排氣Parting Line Ventsg深度(depth):參照廠商建議(refer to manufacturers recommendation)寬度(width):全圓周長(whole perimeter)長度(length):1.5mm排氣溝(vent groove):1mm 深(deep)頂出銷或心型銷排氣Ejector and Core Pin Ventsg其它位置的排氣及注意事項1.結合線位置需加強排氣來改善其熔合狀況.2.大面積靠破位置,其靠破面上需加排氣.3.入子上之排氣來改善加強肋的填充4.滑塊位之排氣.1.排氣的方向要正確:不可產生對流2.排氣的位置要正確:注意事項gENDgg谢谢观看/欢迎下载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BY FAITH I BY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