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精.ppt
个体心理与行为分析1 1第1页,本讲稿共75页一、感觉1.概念: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分类n n 内部感觉:感受内部的刺激,感受器在体内;n n 外部感觉:感受外部的刺激,感受器在体表;第2页,本讲稿共75页3.3.感觉的过程:感觉的过程:n n事物事物刺激感官刺激感官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大脑感觉大脑感觉4.感觉形成的条件:n n 在一定的范围和具有一定的强度;n n 感官能够接受刺激,传递途径通畅。第3页,本讲稿共75页5.两种不正确的观点:(1)否认大脑感觉与被感觉之间的联系,认为是个体主观的作用;(2)大脑感觉的反映与刺激事物完全一致。第4页,本讲稿共75页二、认知1.定义大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编码、储存的过程。感觉与认知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感觉只是对信息的直接反映,而认知则是一个信息解释和认识(处理)。第5页,本讲稿共75页2.认知的特性(1)选择性:认知是对所接触的事物有选择性的感知过程。这种选择的影响因素表现在:客观因素:n n 认知对象的特点:n n 认知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关系;n n 认知对象的强度和出现的频率。第6页,本讲稿共75页主观因素n n 个体的兴趣和爱好;n n 个体的需要特点;n n 个性心理特征;n n 以往的知识、经验;n n 个体的注意程度;n n 其他相关因素,如与个体自己的关系等。第7页,本讲稿共75页(2)组合性n n 接近原则:空间、时间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n n 相似原则:具有某些相似性质的对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n n 闭锁原则:同在一个空间的对象往往被知觉组合在一起;n n 连续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有连续的对象容易被知觉在一起。第8页,本讲稿共75页(3)恒常性n n 知觉条件、知觉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但知觉的影象仍然保持相对的变化的现象。第9页,本讲稿共75页3.社会认知(1)社会知觉的定义n n 社会知觉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相互之间关系的知觉。正确的社会知觉对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工作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第10页,本讲稿共75页(2)社会知觉的主要内容n n 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认识其动机、情感、性格等心理特点。内容: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从仪表、言谈举止、表情等体态语言判断。知觉者的认知结构:从自己内在的心理结构方面去知觉,个人认知结构不同,认知结果不一样。第1 1页,本讲稿共75页n n 对人际关系的认识(人际知觉):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情感因素参与,是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决定与他人的亲疏关系。第12页,本讲稿共75页n n 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认知)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形成对自己心理和行为状态的判断。“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特点: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一般更熟悉、清楚、仔细;以他人为参照;第13页,本讲稿共75页n n 对社会角色的认知:对自己或他人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行为与其要求是否一致的认识。第14页,本讲稿共75页(3)社会知觉的特性n n 知觉行为的选择性:对于客观事物的不同的知觉倾向.知觉行为选择性的因素:与刺激物本身的强度有关(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强度,而是物体本身的性质,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大小,是带来奖励还是惩罚)。第15页,本讲稿共75页n n 知觉行为的一致性:认知与行为的统一,(认知行为与认知对象的统一性)。n n 知觉行为的文饰性:自我心理防卫机制的合理化作用。为了保持与外界的平衡,有意歪曲自己的知觉体验,从而减少在心理上的某些压抑的现象.第16页,本讲稿共75页(4)归因分析n n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通过分析和推理,确认其性质,意图和内在动机的过程.归因是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原因,所作的推断和自我解释。第17页,本讲稿共75页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对一个人的行为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析。n n 一贯性标准:一贯的行为表现如何;n n 普遍性标准:与他人的行为表现是否一致;n n 特殊性标准:是否有特殊的原因可以解释。第18页,本讲稿共75页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一个人对自己成功和失败从 一个人对自己成功和失败从能力能力、努力 努力、任务难度任务难度和 和运气(机遇)运气(机遇)四个方面归因。四个方面归因。n n内部因素:内部因素:能力、努力能力、努力n n 外部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外部因素:任务难度和运气(机遇)n n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n n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机遇)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机遇)n n可控制性:努力可控制性:努力n n不可控制性:能力、任务难度、运气(机遇)不可控制性:能力、任务难度、运气(机遇)不同的归因对人的影响各不相同。不同的归因对人的影响各不相同。第19页,本讲稿共75页(4)社会认知失真的重要原因(社会知觉偏见)A.A.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 素不相识,在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素不相识,在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双方日后的交往态度和行为。第一印象是根据人的表面 着双方日后的交往态度和行为。第一印象是根据人的表面特征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特征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n n 相貌因素 相貌因素:n n 性格因素 性格因素:n n 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管理中有重要意义 了解第一印象的作用在管理中有重要意义:n n 应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 应避免第一印象的影响,切勿以貌取人 切勿以貌取人.利用第一印象影 利用第一印象影响他人 响他人.第20页,本讲稿共75页B.晕轮效应(光环效应)指在观察某个人时会被他的突出的品质或特征所指在观察某个人时会被他的突出的品质或特征所掩盖,因而影响到对此人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识掩盖,因而影响到对此人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识别。(一俊遮白丑;情人眼里出西施。别。(一俊遮白丑;情人眼里出西施。)n n在管理中的应用在管理中的应用:管理者应尽可能的了解全面情况,实事求是的看待管理者应尽可能的了解全面情况,实事求是的看待职工,公平看待先进者和落后者。职工,公平看待先进者和落后者。管理者应尽可管理者应尽可能的控制个人情感的参与,以理智代替情感能的控制个人情感的参与,以理智代替情感.第21页,本讲稿共75页C.C.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n n 优先效应(首因效应):最先给人形成的认知印象产生了较大的;n n 近因效应: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往往对人有强烈的影响.n n 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是相对的。n n 管理中的应用:管理者不要只看职工的一时表现,要多注意平时的一贯行为,尽量避免近因效应的影响.第22页,本讲稿共75页D.D.社会刻板印象(定型效应)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看法法,是一种概括化和类化。是一种概括化和类化。n n人们常常有意无意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民人们常常有意无意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等来对人进行归类。族等等来对人进行归类。n n管理中的意义管理中的意义:深入了解职工深入了解职工,了解人与人之间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的差异,针对差异进行管理,正确认识这些偏见针对差异进行管理,正确认识这些偏见,尽量避免它的不良影响。尽量避免它的不良影响。n n 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防止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巧 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防止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巧妙应用首因效应、消除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妙应用首因效应、消除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第23页,本讲稿共75页F.行为者 观察者效应n n 对同一行为,行为者本人和观察者之间往往存在不同的归因分析。n n 行为者:失败归于外因,成功归于内因;n n 观察者:失败归于内因,成功归于外因;第24页,本讲稿共75页G.G.自我粉饰偏见n n 即人们常常把功劳归于自己,失败归于别人的现象。第25页,本讲稿共75页(5)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A.A.知觉对象本身的的特点 知觉对象本身的的特点n n 魅力 魅力 外在:一个人的容貌 外在:一个人的容貌,行为举止 行为举止,言语谈吐等 言语谈吐等.内在:指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等 内在:指个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等.有魅力的人容易成为 有魅力的人容易成为焦点 焦点.人格魅力影响力最持久。人格魅力影响力最持久。第26页,本讲稿共75页v v知名度和权威由于知名度和权威有吸引力,可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v v自我表演由于知觉对象的掩饰性,虚假性的表现,可以导致社会知觉的偏差。第27页,本讲稿共75页B.知觉者的因素n n 知觉者过去的知识和经验;n n 个性特征;n n 需要与动机;n n 情绪状态与期待。第28页,本讲稿共75页C.知觉情境的特点n n空间距离空间距离:人人与与人人之之间间的的交交往往距距离离表表明明了了交交往往者者之之间间的的关关系系,也也会对社会知觉产生不同的影响。会对社会知觉产生不同的影响。n n背景参考背景参考:知 知 觉 觉 对 对 象 象 周 周 围 围 的 的 环 环 境 境 导 导 致 致 对 对 其 其 行 行 为 为 关 关 联 联 性 性 的 的 知 知 觉 觉。分 分 析 析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行为。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行为。第29页,本讲稿共75页n n 思考题:n n 1.个体心理行为有那些特点?n n 2.个体心理行为特征对管理工作有何启示?第30页,本讲稿共75页第二节 个体心理系统个体心理行为是为了满足:n n 个体本能性的需要(人的生物属性);n n 个体社会性的需要(人的社会属性);n n 个体精神性的需要(人的精神属性);第31页,本讲稿共75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本我 一、本我1.1.本我过程的目的与模式本我过程的目的与模式本我:包括个体的各种本能以及由本能所产生本我:包括个体的各种本能以及由本能所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目的:满足个体产生的各种需要(主要是生理性的)。目的:满足个体产生的各种需要(主要是生理性的)。模式:需要 模式:需要-满足满足-消除紧张 消除紧张第32页,本讲稿共75页2.本能n n 本能包括一切先天的生理机制、生理需要、各种生理功能,以及由生理需要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n n 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大类:n n 生的本能:求生存、发展的各种本能;n n 死的本能:包含对自己和别人死的欲望。第33页,本讲稿共75页二、自我1.自我心理过程的本质与模式n n 本质:调节个体本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n n 基本模式:需要-紧张-计划与行动-满足(或不满足)第34页,本讲稿共75页2.自我心理过程的内容 自我的心理过程实质是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分析、判断、认 自我的心理过程实质是自我意识,对自己的分析、判断、认识和评价等。识和评价等。(1 1)自我识别: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形成)自我识别: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区别,形成“我 我”的概念。的概念。(2 2)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认识。)自我知觉:对自己的认识。n n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n n 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认识;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认识;n n 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认识、看法。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认识、看法。第35页,本讲稿共75页(3)自我评价n n 物质性自我评价;n n 社会性自我评价;n n 精神性自我评价;第36页,本讲稿共75页自我评价的两种结果:n n 自我肯定:形成对自己肯定性的评价,既可以是客观的,也可能是过高的评价;n n 自我否定:对自己形成的否定性的评价,往往会导致过分的自卑。第37页,本讲稿共75页(4)自我认同n n 对自己本质的认识,对自己全面的、真正的理解。第38页,本讲稿共75页三、超我1.超我心理过程的本质与构成n n 超我是将社会的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社会价值内化为自己的态度体系,支配自己的各项心理活动。n n 构成:理想与良心。第39页,本讲稿共75页2.超我心理过程的超越性质(1 1)超我快乐原则:为了追求理想、信念等目标而甘愿受苦受难;)超我快乐原则:为了追求理想、信念等目标而甘愿受苦受难;(2 2)超我现实原则:超脱现实与改造现实;)超我现实原则:超脱现实与改造现实;(3 3)超越历史:进行各种有历史价值的活动;)超越历史:进行各种有历史价值的活动;(4 4)超越有限:某些追求超越时空限制的精神追求。)超越有限:某些追求超越时空限制的精神追求。第40页,本讲稿共75页n n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各自的概念和内涵不同;n n 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第41页,本讲稿共75页第三节 个体能力、态度和价值一、能力一、能力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完成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1.1.能力的分类能力的分类(11)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22)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第42页,本讲稿共75页2.能力的差异(11)发展水平的差异:同类活动程度、水平上的差异;)发展水平的差异:同类活动程度、水平上的差异;(22)能力类型的差异:表现在不同方面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表现在不同方面的差异;(3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个体能力发展的早晚)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个体能力发展的早晚的不同。的不同。第43页,本讲稿共75页3.能力的测量(1 1)测验法:)测验法:应用各种测验工具对能力进行了解。应用各种测验工具对能力进行了解。(2 2)分析法:)分析法:通过个体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解决来分析个体的能力水平。通过个体对问题的认识、分析、解决来分析个体的能力水平。如:如:n n 情景模拟法:模拟各种情景,了解个体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 情景模拟法:模拟各种情景,了解个体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常用。能力,在组织行为学教学中常用。n n 公文处理模拟法:根据个体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对 公文处理模拟法:根据个体处理公文的方式、方法,对个体能力进行的分析。个体能力进行的分析。n n 无领导小组讨论法。无领导小组讨论法。第44页,本讲稿共75页n n企业决策模拟竞赛法;企业决策模拟竞赛法;n n访谈法:电话访谈访谈法:电话访谈 接待访谈 接待访谈 拜访有关人士 拜访有关人士n n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n n即席讲演法;即席讲演法;n n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第45页,本讲稿共75页二、态度n n 指个体对客观事物(人、事、物)的评价以及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第46页,本讲稿共75页(一)态度的成分 态度是在对事物的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说它只是一种评价,态度是在对事物的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所以说它只是一种评价,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一个人的态度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我们只能从一些外在 一个人的态度并不能直接观察到,我们只能从一些外在的语言或动作中去推测了解。的语言或动作中去推测了解。态度这个心理过程包括三方面因素 态度这个心理过程包括三方面因素:n n 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n n 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喜恶所引起的情感体验,情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喜恶所引起的情感体验,情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感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n n 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个体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准 个体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备状态或反应倾向。备状态或反应倾向。n n 三者既可是协调的,也可是矛盾的。三者既可是协调的,也可是矛盾的。第47页,本讲稿共75页(二)态度的种类与组织管理有关的态度主要体现在:1.工作满足:员工对自己工作是否满意的态度。工作满意感,对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绩效有重要的关系。第48页,本讲稿共75页2.工作投入:个体对工作心理上的认同感,工作与个人价值观的联系程度。3.组织认同:个体对组织目标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和自己作为组织成员的认识。第49页,本讲稿共75页(三)态度的一致性n n 态度与个体的行为之间的相关联系。n n 态度可以与行为一致,但也可以不一致,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第50页,本讲稿共75页v 态度的特征1.社会性社会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态度不是天生的,不是本能 不是本能,它是通过后天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的学习获得的。2.2.针对性针对性:态度必须有特定的针对对象 态度必须有特定的针对对象,对象可以是具体 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 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某些事物也可以是某些观念。可以是某些事物也可以是某些观念。3.3.稳定性稳定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绪体验形成的和情绪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占有重要位置其中情感占有重要位置,使得人使得人的态度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的态度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使态度成为个性的一使态度成为个性的一部分部分,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第51页,本讲稿共75页4.4.内隐性内隐性:态度是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然包含行为倾态度是人的内在心理结构,然包含行为倾向但并不等于是行为。态度本身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向但并不等于是行为。态度本身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能从他的言行去推测。只能从他的言行去推测。5.5.协调性协调性:态度本身所包含的三个因素一般都是一致态度本身所包含的三个因素一般都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认识的,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与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倾向。但有时也不尽然,人的认识之相适应的行为倾向。但有时也不尽然,人的认识要比情感更容易改变一些,对有的事情认识上虽然要比情感更容易改变一些,对有的事情认识上虽然知道,但在情感上往往转不过弯来。知道,但在情感上往往转不过弯来。第52页,本讲稿共75页v 态度的功能1.影响人的判断:态度形成以后一般是较难改变的,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态度去感知和判断事物。2.预示人的行为:态度虽然是内隐的,但是人们的行为往往带有某些态度的色彩。3.影响人的工作效率:积极、正确的态度会使人精力充沛、满腔热情,能够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消极的态度则相反。第53页,本讲稿共75页v 态度的形成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征,态度的形成总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过程。心理学家凯尔曼通过研究,出态度的形成过程主要经过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第54页,本讲稿共75页n n服从:也叫顺从,这是态度转化的第一个阶段,指服从:也叫顺从,这是态度转化的第一个阶段,指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这是由于外在的压力,使表面上转变自己的观点。这是由于外在的压力,使个体不得不从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或态度与他人个体不得不从表面上改变自己的观点或态度与他人保持一致。保持一致。n n特点:态度受外部压力的影响、或外力的胁迫、特点:态度受外部压力的影响、或外力的胁迫、或外力的诱惑;表面顺从,内心不相信;服从是或外力的诱惑;表面顺从,内心不相信;服从是一时性的;逐渐形成习惯就可能转为自觉服从。一时性的;逐渐形成习惯就可能转为自觉服从。态度的形成还可以从不自觉的模仿他人的态度开始。态度的形成还可以从不自觉的模仿他人的态度开始。第55页,本讲稿共75页n n 同化:与前者不同,它不是被迫的,而是自愿的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态度相接近。n n 特点:不是压力或不自觉的模仿,而是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和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行为、态度与他人一致;同化是内化的前提和形成或转变个体信念和态度的重要环节。第56页,本讲稿共75页n n 内化:就是一个人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的转变自己的态度。使这种观点真正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n n 特点:内化是人们态度真正形成或者彻底转变的阶段;是态度和行为最稳定、最持久的阶段。第57页,本讲稿共75页v影响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影响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因素1.1.影响形成的因素影响形成的因素n n个体的需要与愿望的满足;个体的需要与愿望的满足;n n 知识和信息的范围、多少、深度、广度等;知识和信息的范围、多少、深度、广度等;n n 所属群体是否对个体形成压力和影响;所属群体是否对个体形成压力和影响;n n 个性的差异性;个性的差异性;n n社会文化等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等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社会文化背景等对人的影响。背景等对人的影响。第58页,本讲稿共75页 2.2.影响转变的因素 影响转变的因素n n 信息接受者的因素 信息接受者的因素n n 原有态度体系的特点:从小形成的态度、极端和绝对的态度、原有态度体系的特点:从小形成的态度、极端和绝对的态度、与信念相联系的、与认知情感行为和信念一致的、有较大价值 与信念相联系的、与认知情感行为和信念一致的、有较大价值的难以改变;的难以改变;n n 个性特点:智力水平高者主动分析;独立性强者有主见;老 个性特点:智力水平高者主动分析;独立性强者有主见;老年人、男性不易转变;黏液质和胆汁质以及自我心理防卫强 年人、男性不易转变;黏液质和胆汁质以及自我心理防卫强烈者不易转变;烈者不易转变;n n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烈的认同感者、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地位、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烈的认同感者、在群体中有一定的地位、被重视者也难以转变。被重视者也难以转变。第59页,本讲稿共75页n n 信息的发出者 信息的发出者n n 是否具有权威性(可靠性与专业性);是否具有权威性(可靠性与专业性);n n 宣传者的个性(诚实、公正、热情);宣传者的个性(诚实、公正、热情);n n 与被宣传者的关系和谐与否(名片效应与自己人效应)。与被宣传者的关系和谐与否(名片效应与自己人效应)。第60页,本讲稿共75页n n信息交流过程信息交流过程n n宣传的形式:口头、文字、形象化;宣传的形式:口头、文字、形象化;n n方式:单面或双面宣传的不同作用;方式:单面或双面宣传的不同作用;n n内容:适当增加情绪的影响;内容:适当增加情绪的影响;n n要求:逐步提出要求(登门槛效应)要求:逐步提出要求(登门槛效应)第61页,本讲稿共75页(四)认知失调理论 1957 1957年由美国心理学家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 费斯汀格提出。费斯汀格提出。1.1.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费斯汀格把人的认知元素分为若干个基本单位 费斯汀格把人的认知元素分为若干个基本单位,例如它包括思维、想象、需要、态度、例如它包括思维、想象、需要、态度、兴趣、理想和信念等因素。若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不一致 兴趣、理想和信念等因素。若其中任何两个因素不一致,就是失调。就是失调。2.2.失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失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1)个人的决策行为 个人的决策行为(2)(2)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动 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动 原理:原理:任何两个因素之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 任何两个因素之间必然存在一种关系: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关系。协调、不协调和不相关关系。n n 例如 例如:认知元素 认知元素A:A:我喜欢吸烟 我喜欢吸烟 n n 认知元素 认知元素B:B:吸烟使人情绪放松 吸烟使人情绪放松,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n n 认知元素 认知元素C:C:吸烟会导致肺癌 吸烟会导致肺癌n n 以上三个元素中 以上三个元素中,AB,AB协调状态 协调状态,AC,AC不协调状态 不协调状态.BC.BC不相关 不相关 第62页,本讲稿共75页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个体的认知元素之间处于协调关系时,个体就会感到愉快。反之,个体就会感到不愉快,接着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促使自己采取某些行为来减轻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关系。即采取平衡措施。第63页,本讲稿共75页3.采取平衡措施(1)(1)改改变变某某种种认认知知元元素素如如上上例例,ACAC是是不不协协调调的的,我我喜喜欢欢吸吸烟烟,吸吸烟烟会会导导致致肺肺癌癌相相矛矛盾盾,所所以以一一个个人人要要么么改改变变认认知知元元素素AA为为(我 我不 不再 再喜 喜欢 欢吸 吸烟 烟),或 或改 改变 变认 认知 知元 元素 素CC为为(吸 吸烟 烟会 会导 导致 致肺 肺癌 癌是 是没 没有 有根 根据 据的 的)这这样样来来达达到到心心理理平衡。平衡。(2)(2)增加新元素,来缓和不协调元素之间的冲突增加新元素,来缓和不协调元素之间的冲突如如果果认认知知元元素素AA我我喜喜欢欢吸吸烟烟无无法法改改变变,可可以以增增加加新新的的认认知知元元素素D(D(世世界界上上吸吸烟烟的的长长寿寿者者很很多多),使使不不协协调调的的程度降低。程度降低。第64页,本讲稿共75页(3)(3)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 强调某一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在在上上例例中中,如如果果个个体体强强调调元元素素AA,他他会会说说:我我喜喜欢欢吸吸烟烟,吸吸烟烟让让我我感感到到快快乐乐,我我不不会会为为了了将将来来而而放放弃弃现现在在的的快快乐乐。或或者者是是强强调调元元素素CC,他他会会这这样样说说服服自自己己:吸吸烟烟会会导导致致肺肺癌癌,为为了了自自己己和和家家人人的的健健康康幸幸福,我应该尽量的克制。福,我应该尽量的克制。这样,认知元素这样,认知元素AA和和CC之间的冲突就会减少,内驱之间的冲突就会减少,内驱力也相应降低,态度也起了一定的变化。力也相应降低,态度也起了一定的变化。第65页,本讲稿共75页(五)平衡理论这是 这是1958 1958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来的,又称为海德平衡理论,年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来的,又称为海德平衡理论,在管理中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在管理中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1.1.基本观点 基本观点:这种理论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和评价之间 这种理论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和评价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一个人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这些 趋于一致的压力。一个人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是连接为一个整体。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是连接为一个整体。海德把连接为一个整体的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海德把连接为一个整体的两个对象之间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相类似、相接近或相互包含,当人们对于同 这种关系可以是相类似、相接近或相互包含,当人们对于同一单元中的两个对象的态度趋于一致时,其认知系统处于平 一单元中的两个对象的态度趋于一致时,其认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反之,则处于不平衡状 衡状态,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反之,则处于不平衡状态,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会成为促使个 态,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会成为促使个体改变态度的内驱力。体改变态度的内驱力。第66页,本讲稿共75页海海德德用用一一种种三三角角形形的的关关系系来来说说明明一一个个人人和和两两个个认认知知对象之间的态度关系。对象之间的态度关系。P P为为我我(认认知知主主体体),O),O为为你你(另另一一个个认认知知对对象象),X),X为 为吸 吸烟 烟(认知对象认知对象),),表示积极态度 表示积极态度,表示消极态度 表示消极态度态度的平衡状态有四种态度的平衡状态有四种:+O O O O O OO OX X X XX XX XP PP P P PP P第67页,本讲稿共75页 一旦不平衡,人们往往会采取最小努力原则来达到平衡,所谓最小努力原则就是尽可能少的改变情感关系来恢复平衡结构。也就是不以人际关系的破坏作为达到平衡的代价。第68页,本讲稿共75页(六)态度的调查n n 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对员工的态度进行调查,作为预测员工行为的一种手段。n n 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应用各种态度到处方法。第69页,本讲稿共75页v 转变态度的方法n n 参与活动:通过实践改变态度(也可能会形成态度);n n 增加接触:共同活动可以增进了解,消除成见;n n 角色扮演:亲身体验感受;n n 利用群体规范:利用群体的压力、强制力和约束力。n n 逐步提出要求。第70页,本讲稿共75页三、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的观念,是衡量行为与目标的参照点和选择标准。第71页,本讲稿共75页1.工作价值观:人们对待工作、对待劳动的观念,对劳动的看法。2.集体/个人导向性:对待具体与个人的观念、态度。第72页,本讲稿共75页3.价值观的分类n n 理论分类;n n 经济分类;n n 艺术分类;n n 社交分类;n n 政治分类;n n 宗教分类;第73页,本讲稿共75页4.对价值观的研究(11)奥尔波特等人提出,不同得群体有不同得)奥尔波特等人提出,不同得群体有不同得价值观得偏好。价值观得偏好。(2 2)罗克奇价值观的调查把人的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罗克奇价值观的调查把人的价值观分为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值观。观和工具价值观。第74页,本讲稿共75页5.当代员工的价值观(11)不同组织层次的员工存在差异;)不同组织层次的员工存在差异;(22)大部分员工有今不如昔的感受;)大部分员工有今不如昔的感受;(33)更加追求高层次的心理满足;)更加追求高层次的心理满足;(4 4)经济报酬仍然是重要的;)经济报酬仍然是重要的;(55)对公平待遇的评价和提升的期望有所下降;)对公平待遇的评价和提升的期望有所下降;(66)对公司帮助解决问题仍然持较大的期望。)对公司帮助解决问题仍然持较大的期望。第75页,本讲稿共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