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
-
资源ID:91123753
资源大小:105.0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凛冽(lng) 溃退(kuì) 浩瀚(hàn) 殚精竭虑(dn)B酷似(kù) 仲裁(zhòng) 桅杆(wéi) 屏息敛声(lin)C娴熟(xián) 悄然(qio) 由衷(zhng) 摧枯拉朽(xi)D舰艉(wéi) 镌刻(jun) 轻盈(yíng) 眼花缭乱(liáo)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领空翔舞的“飞天”。B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破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C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D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前WWE巨星科迪·罗兹接受了专访,谈到父亲去世,至今仍触目伤怀。B书法之迷人在于不期而遇的妙手偶得。C王健从小身体健壮,小学毕业就进入业余体校,繁重的田径训练,锤炼了他不折不挠的精神。D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张口结舌、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共享单车价格低廉,用途便捷,低碳环保,大大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与出游。B路旁增设阅报栏,不但可以方便市民阅读,而且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C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你会感觉非常惬意。D许多超市将个头大的西瓜切成小块出售,一块西瓜不超过5块钱左右,非常划算。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积累。(1) 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黄鹤一去不复返,_。(崔颢黄鹤楼)(3)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作者对故乡无限留恋,依依不舍的诗句是:_,_。(5)请写出连续两句描写鸟的古诗文名句: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与朱元思书吴 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游斜川诗序陶渊明辛酉岁正月五日,天气澄穆,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注】邻曲:邻居。曾城:山名。南阜:南山,指庐山。名实旧矣:这里指庐山的美名和美景,我久已熟悉了。嗟叹:这里指吟诗作赋。皋:近水处的高地。灵山:指昆仑山最高处的曾城,此处指诗人游斜川时,由目前所见之曾城,而联想到神仙所居的昆仑曾城。率尔:即兴。疏:有条理地分别记载。乡里:指籍贯。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一百许里( ) (2)窥谷忘反( )(3)临长流,望曾城( )(4)率尔赋诗( )2下面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自以为大有所益B经纶世务者/晓之者亦舍然大喜C与二三邻曲/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水鸥乘和以翻飞/屠惧,投以骨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4文眼是文章中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语句。【甲】【乙】两文与朱元思书的“文眼”各是什么?5【甲】【乙】两文都以山水为描写对象,说说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共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散,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阅读选文段,请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点是什么?2选文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3“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苏州园林中的池沼是怎样与“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词,结合梧叶卡片上的相关信息,说一说它们为什么都选择梧桐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六、语言表达(共10分)“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对这一选择的理解。【链接材料】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摘自鲁迅呐喊·自序)七、作文(共40分)作文小练笔。桥梁专家茅以升对中国石拱桥的介绍高屋建瓴、游刃有余,他抓住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举了例子;更值得一提的是语言准确,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突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你能试着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你所熟悉的建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