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精品讲义,精品讲义设计.pdf
-
资源ID:91132138
资源大小:249.8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精品讲义,精品讲义设计.pdf
精品文档 2016 1/6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教案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算:25+8=36+5=63+7=35 8=85 9=405=6 7=16 4=7 6=18 6=二、探究新知 师:2012 年世博会在上海市举行,上海的一所小学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出发的场景吧。(课件出示)师:在这个场景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精品文档 2016 2/6 预设生 1:有六个年级去参加,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生 2:一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 班 35 人,2 班 34人。生 2:二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 班 39 人,2 班 44人。生 3: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 班 33 人,2 班 36人。师: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1.提出问题 预设生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生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生 3: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吧 2.动手操作,分享展示 (1)呈现问题:教科书 P11 例 1 的第(1)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精品文档 2016 3/6 分析解答: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预设生 1:我们已知一年级 1 班:35 人,2 班有 34人。生 2:题目要求我们求出一年级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买多少张票。生 3:列式是 3534 独立计算: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方法?想一想。学生尝试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小组内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探索的成果(计算方法)。展示汇报:指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计算:方法一,先算 3530=65,再算 654=69;方法二,先算 354=39,再算 3930=69;方法三: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学生在汇报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简单加以概括或提炼。如:方法一,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方法二,先加一位数,再加整十数;方法三,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结果想加。可能有些同学还会说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确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3.比较反思:(1)师:同学们真厉害,想出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精品文档 2016 4/6 么,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种方法都各有特点,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2)如果再让你口算一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口算?4重点呈现:(1)我们看看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2)教师引领板演前第一种口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再利用课件展示第二种和第二种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3)探究:为什么要把 35 分成 30 和 5 两个数分别加呢?(降低口算难度,同时利用转化和迁移的数学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5.总结课题:师:像 34+35 这样的题目有这么多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就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6 再度探究,建构方法 (1)解决问题 2: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自主探究:学生独立解答,并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交流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展示汇报:指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精品文档 2016 5/6 法,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计算:方法一,先算 3940=79,再算 794=83;方法二,先算 394=43,再算 4340=83;方法三:先算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83;(学生汇报方法的同时,教师选择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板书,并画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2)观察比较:本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生:本题是有进位的减法,上一题不用进位。比较相同点:都是利用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3)反思小结:同桌议一议:经过这两次尝试,你最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哪种方法更合理?全班交流。4.减法同上:创设情境;探究算法 65-54=11 65-48=17 (1)课件再次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其他数学问题,师:你能从刚才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解决吗?(2)学生独立完成。(3)反馈:请学生汇报结果与算法,其他学生汇报自己的对错情况。对于出错的学生,师生共同帮助其分析原因。精品文档 2016 6/6 三.知识应用:1.做一做。2.先说一说,再计算。3.填一填。4.小马过河。5.解决问题。四.布置作业。作业:(1)、第 12 页练习二,第 24 题。(2)、第 13 页练习二,第 68 题。教学反思:本节课能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有效地活用教材,教学设计新颖,教学目标明确,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注重为学生营造和谐充满活力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数学从生活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由于这些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学习起也比较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