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复习.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专题复习 专题 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一)、原子结构:原子的表示方法:XAZ,其中 X 是_,A 表示_,Z 表示_ 原子:核电荷数 原子序数 质量数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A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bB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 (二)、同位素:(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如:氢元素的同位素有 ,碳元素的同位素有 ,氧元素的同位素有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 到 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 个),次外层不得超过 个(四)、画出 118 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请画出以下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原子)符号 Na Mg Al H C O S F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符号 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原子序数 周期系数 ;主族系数 最高正价(O、F 除外)最高正价负价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周期:族:(二)、元素周期律: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 (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都呈现 变化。3元素周期律是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三)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重点、难点)性质 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 1、2、非金属性 1、2、3、同周期与同主族的变化规律 以第三周期、第 IA、A族为例:第三周期: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a Mg Al Si P,O S 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钠镁铝金属性:Si P S Cl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 ,O 和 S 呢?Si P S Cl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 和 Si,N 和 P Si P S Cl 非金属性:C 和 Si,N 和 P 三、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 和 分子间作用力)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离子键判断方法:,举例 共价键判断方法:,举例 分子间作用力:定义 分子间作用力仅存在于由 构成的物质,它的作用力比化学键 (“强”或“弱”),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的 和 重要因素之一。用电子式来表示以离子键结合的物质,AB 型:NaCl MgO (KCl CaO 等)A2B 型:Na2O K2S (Na2S K2O 等)AB2型:MgCl2 (MgBr2 CaBr2等)拓展:NaOH 用电子式、结构式来表示以共价键相结合的物质 单质:N2 (F2 Cl2等)化合物:HCl H2O CH4 CO2 用结构简式来表示下列物质 NH3 CO2 四、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及晶体类型的关系 不同类型晶体的比较 自然界的固体物质有 和 之分。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型,其本质原因是 。构成晶体的微粒可以是 、等。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 原子晶体*金属晶体 定义 构成微粒 金属阳离子 与自由电子 微粒间的 作用力 复杂的 静电作用 实例 钠、铝、铁等 物质类别 金属 晶体物理 性质特点 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 金属键 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 “四同”的比较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系物 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概念 研究对象 实例 专题 2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知识要点:1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例题解析:例 1.在给定条件下,氮气与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起始时加入氮气和氢气且浓度分别为 1.0 mol/L 和3.0 mol/L,2 秒后,氮气的浓度为 0.8 mol/L,氢气的浓度为 2.4 mol/L,氨气的浓度为 0.4 mol/L。分别用氮气、氢气和氨气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这 2 秒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多少?有什么关系?分析:例 2:在 25时,向 100ml 含 14.6g 的盐酸溶液中放入 5.6gFe,(不考虑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反应开始至 2min 末,收集到 1.12L(标准状况)H2.在此之后,又经过 4min 铁完全反应.则:(1)在前 2min,用 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2)在后 4min,用 HCl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3)前 2min 和后 4min 相比,反应速率较快的是 .其原因是 .例 3.对于反应 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哪些条件能加快该反应的速率?()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体积不变充入 N2 使压强增大 C.体积不变充入 He 使压强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 N2使体积增大。知识要点:1.化学反应限度:.2.可逆反应:.3.化学平衡:(1)研究对象:.(2)平衡状态的建立:A.速率-时间图象:B.浓度-时间图象:(3)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等:动:定:变:同:.例题分析:例 1:将 4molA气体和 2molB 气体在 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气)(气)2(气)若经 2s(秒)后测得 C的浓度为 0.6,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 A表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mol用物质 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mol2s 时物质 A的转化率为 70%2s 时物质 B的浓度为 0.7mol其中正确的是()。分析:例 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逆反应(气)3(气)2(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C 的生成速率与 C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生成 nmolA的同时生成 3nmolB C.A、B、C、的浓度不在变化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分析:【知识要点】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_。(2)吸热反应:_。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例 2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B铁和稀硫酸的反应 C氢氧化钡晶体的粉末和氯化铵晶体混合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例题解析】例 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Q2Ql的是()(A)2H2(g)+O2(g)=2H2O(g);H=-Q1 2H2(g)+O2(g)=2H2O(1);H=-Q2(B)S(g)+O2(g)=SO2(g);H=-Q1 S(s)+O2(s)=SO2(g);H=-Q2(C)C(s)+12O2(g)=CO(g);H=-Q1 C(s)+O2(g)=CO2(s);H=-Q2(D)H2(g)+Cl2(g)=2HCl(g);H=-Q1 12H2(g)+12Cl2(g)=HCl(g);H=-Q2 例 2.已知(l))g(O21)g(H22H2O(g)H1a kJ1mol(2))g(O)g(H2222H2O(g)H2b kJ1mol(3))g(O21)g(H22H2O(l)H3c kJ1mol(4))g(O)g(H2222H2O(l)H4d kJ1mo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ac0 Bbd0 C2ab0 D2cd0 例1 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能量 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 反应物 生成物 能量 H0 反应物 生成物 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燃料主要成分 酒精 焦炭(C)天然气(主要是CH4)氢气 汽油(C8H18为例)热值(kJmol)1367 300 896 286 5472 回答:(1)由表分析,是一种理想的燃料。(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例2计算50mL0.5mol/LH2SO4溶液与100mL0.5mol/LKOH 溶液完全反应放出多少热量。【知识要点】1原电池(1)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形成条件:_,_,_。(3)原理 正极_,负极_。(4)微粒流向 外电路_,内电路_。2.应用 【例题解析】例 1.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黄铜(铜锌合金)制做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分析 例 2.Pt和 Zn 为电极材料埋入人体内作为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它跟人体的体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溶解 O2、H+和 Zn2+进行作用。其正极的反应式为_,负极的反应式为_。【知识要点】1.原电池的设计方法 2.常见化学电源及原理 【例题解析】例 1.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 Li2CO3和 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 CO2的混合气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 650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阳极反应式:。阴极反应式:O2+2CO2+4e-=2CO32-总电池反应式:。分析 例 2.以多孔的铂为电极,采用右图装置在两极分别通入 CH3OH和 O2,使其在 KOH 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电流,经测定,电子运动方向由a到 b。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处通入 O2 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12OH+12e=3O2+6H2O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 2CH3OH+16OH12e=2CO32+12H2O D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3O2=2CO2+4H2O【知识要点】1装置特点:将电能转化转化为化学能 2形成条件:_,_,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_。3反应原理:阳极:_,阴极:_。4.电解产物的判断:(1)_,(2)_,(3)_。5.应用【例题解析】例 1.若某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装置(电解池或原电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是:Cu+2H+=Cu2+H2,则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也可能是电解池 B该装置只能是原电池,且电解质溶液为硝酸 C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且金属铜为该电解池的阳极 D该装置只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不可能是盐酸 例 2.以石墨棒作电极,电解氯化铜溶液,若电解时转移的电子数是 3.01 1023,则此时在阴极上析出铜的质量是 A 8g B 16g C 32g D 64g 例 3.可以将反应 Zn+Br2=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 4 个反应 Br2+2e=2Br-2Br2e=Br2Zn-2e=Zn2+Zn2+2e=Zn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知识要点】1目前世界上所需的能源绝大多数来自于_、_、_。由于_和_所以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2太阳能具有_、_、_的特点。利用的方式有_、_、_。3生物质能具有_、_、_的特点。利用的方式_、_、_。4氢能具有_、_、_的特点。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5能源 一般能源:水能、风能、地热能、核能 新型能源: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 一次能源:_、_、_、太阳能、风能、水力、潮汐能、地热能、6能源 核燃料等 二次能源:电能、汽油、煤油、柴油【例题解析】1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能源又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既成形式提供的能量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反应如下:2H20(l)=2H2(g)+O2(g)-5716kJ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 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 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2)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以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的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2 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的观点:假如硅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妥当的是 ()A.硅便于运输、贮存,从安全角度考虑,硅是最佳的燃料 B.硅的来源丰富,易于开采,且可再生 C.硅燃料放出的热量大,且燃料产物对环境污染较低,容易有效控制 D.寻找高效催化剂,使二氧化硅分解产生硅的同时释放能量,是硅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一项关键技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术 3 既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又属于可更新能源、二次能源和新能源的是 ()A.水能和风能 B.地热和核能 C.焦炭和汽油 D.风力发电和人工沼气 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布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的区域内运以此类推共有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表示每层最多容的电子数为个而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