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题单元精品教案.pdf
-
资源ID:91138097
资源大小:32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初中生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题单元精品教案.pdf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适用年级 八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课时,每周 2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是生物课程内容十大主题之一,我选择了本主题的后半部分,既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进行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生命的延续本质上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亲代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主要不是子代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而是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从而使物种在维持稳定的基础上不断进化成为可能。本单元包括“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单存在”和“基因会变化”五个专题。专题一通过调查人类的性状,认识相对性状;通过转基因鼠实验,认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专题二以克隆羊多莉为起点,由相关实验和结论,认识基因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专题三在前两个专题综合的基础上拓展延伸,阐明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其传递特点。专题四补充说明除了生殖细胞外,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成对,并认识性别的决定过程。专题五转向前四个专题的另一个方向:变异。这五个专题的确定以基因为线索,基本覆盖了教材的全部内容,基本不改变教材的教学顺序,个别知识重新规划了专题。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基因的功能、位置、本质、传递和应用。本单元学生通过调查、模型制作、探究实验、模拟实验等方式,认识性状是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DNA 和染色体的关系;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自间传递的桥梁;知道性别决定的道理;认同禁止近亲结婚;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其传递特点。4.说明人的性别差异的原因。5.举例说出生物变异的原因。6.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方法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了解生物的性状及其在亲子代间的延续性。2.通过模拟制作,概括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3.通过探究实验分析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及其传递特点。4.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5.通过探究活动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2.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3.提高探究实验的能力。4.认同近亲结婚的危害。5.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对应课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3.认同优生优育。4.解释人的性别决定。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6.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应用。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你长的像谁?2.为什么你长的像父母?3.为什么你有的地方像父亲,有的地方像母亲?专题划分 专题一: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课时)专题二:基因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 (1课时)专题三: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 (2 课时)专题四: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成单存在 (1 课时)专题五:基因会改变 (2 课时)专题二 专题二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 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本专题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承接前一专题对基因控制生物性状这一功能的认识,开启后一专题基因伴随染色体成对存在于体细胞中。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要知道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 片段,并制作染色体、DNA 和基因关系的模型。首先,在回忆“克隆羊多莉实验”和“转基因鼠实验”的基础上,学生将要推测基因可能在细胞核中;其次回忆“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推测染色体、DNA 和蛋白质中谁是基因;再次通过“人体(女)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图”,计数染色体、DNA 和蛋白质的数量,并从调查的性状大体估计基因的数量,从数量上否定一条染色体不是一个基因,一个 DNA 也不是一个基因;最后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前面的对基因数量的估计,形成基因是 DNA 的片段的认识并制作模型。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事实推断基因的本质。2.通过模型制作,概括染色体、DNA 和基因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基因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专题问题设计 1.“克隆羊多莉”和“转基因鼠”的性状改变了吗?为什么?2.你还记得染色体吗?它是由什么构成的?3.人类有多少染色体?多少 DNA?多少基因?4.你推测基因是什么?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回忆“克隆羊多莉实验”和“转基因鼠实验”,推测基因在细胞核中。问题引领:“克隆羊多莉”和“转基因鼠”的性状改变了吗?为什么?1.通过观察“克隆羊多莉实验”图片,明确“细胞核控制生物的遗传”。2.通过观察“转基因鼠实验”图片,明确“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3.学生之间交流,推测基因在细胞核中。【活动二】回忆“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推测染色体、DNA 和蛋白质中谁是基因。问题引领:你还记得染色体吗?它是由什么构成的?1.通过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图片,明确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燃料染成深色的物质。2.明确“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构成的”。3.学生间交流,推测基因的本质。会有三种可能性:染色体是基因;DNA 是基因;蛋白质是基因。【活动三】通过“人体(女)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和 DNA的关系图”,计数染色体、DNA 和蛋白质的数量,并从调查的性状大体估计基因的数量,从数量上否定一条染色体不是一个基因,一个DNA 也不是一个基因,一个蛋白质是一个基因。问题引领:人类有多少染色体?多少 DNA?多少基因?1.通过“人体(女)细胞内的染色体”和“染色体和 DNA 的关系图”,计数染色体、DNA 和蛋白质的数量:人类体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 23对染色体,23 对 DNA 和大量蛋白质颗粒。2.梳理人类的性状的数量,推测人类基因的数量大于 23 对。3.学生间交流推测基因的本质:一条染色体不是一个基因,一个 DNA也不是一个基因,一个蛋白质是一个基因。【活动四】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前面的对基因数量的估计,形成基因是 DNA 的片段的认识。问题引领:你推测基因是什么?1.通过视频展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明确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2.通过前面数量的要求,将 DNA 分割为片段,明确基因是 DNA 片段。【拓展活动】制作染色体、DNA 和基因关系的模型。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1.从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 评价方法: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实验过程描述正确 实验结论表达正确 2.由结论获得正确的推论。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结论正确 推论合理 3.建立染色体、DNA 和基因关系的模型 评价方法:范例展示 评价说明:将学生课下完成的作品,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进行评价和完善。评价要点:模型能准确全面体现基因是染色体上的 DNA 片段 模型制作精致,不粗陋 模型选材经济易取,有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