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现象.pdf
优秀资料 欢迎下载!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1.用橡胶槌敲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放入盛着水的水槽中,看到水面溅起水花;再次击打音叉,用手抓住音叉,使音叉不能振动,结果声音消失;2.敲击音叉并迅速用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3.用小锤敲打撒有碎纸削的鼓面时,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纸屑来回上下跳动;按住鼓面后,纸屑不再跳动,声音停止;总结:1.水槽、纸屑的作用是把人眼不易观察微小振动放大为容易观察到的现象-转换法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反过来,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描述为: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因为振动停止,物体不再发声,但声音不一定消失;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即:振动可以发声;如:没有介质、发出次声波、超声波;4.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发声体):向暖水瓶中倒水,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听到的声音的发声体是空气柱;5.声音的记录:磁带-电磁转换 光盘-光电转换(保存时间长)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物理实验:将一只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逐渐减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坡璃罩内,又会重新听到声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叫声波;总结:1.发声体振动发声时,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同的波,向外传播;2.声波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用水波来抽象认识声波-类比法;3.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原声和回声相差0.1s以上才可以区分;能听到回声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 17 米;声速:在 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最慢,一般,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总结:声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每升高 1,声音在空气中每秒钟传播距离增加 0.6m;在同种介质中,声音走温度低、密度大的路线;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大 C.宇航员在月球上要用无线电交谈 D.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2.下列记录声音的装置中,哪个是利用振动记录声音的()A.磁带 B.激光唱盘 C.八音盒 D.电脑光盘 3.一段长为 18m的装水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 5200m/s、1500m/s 和 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 0.1s)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性(三要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如:大象和小鸟、男人和女人;总结:1.音调高低跟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在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2.频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符号:Hz;3.频率越高,音调越高;4.乐器分为管乐器、弦乐器、打击乐;管乐器振动的发声体是空气柱,振动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空气柱越短,越容易震动);弦乐器的振动发声体是弦,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钢琴的弦越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琴弦越短,越细,发出的音调越高 5.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高于 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核爆炸等都伴有次声波;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能听到次声波;6.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你会听到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拨动刻度尺,观察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的变化(注意不要听桌子被拍打的声音)(可以认为尺子是弦乐器);例题:1.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空气柱长度越_音调越_;优秀资料 欢迎下载!(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_;2.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1)如果要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的琴弦;要探究音调与弦的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编号为_的琴弦;(2)要探究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用编号为_的琴弦;(只填字母代号)(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他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 _;我们用这种方法的实验还有_;(举一例即可)编号 弦的材料 长度(cm)横截面积(mm2)A 钢丝 20 0.3 B 钢丝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丝 30 0.5 E 尼龙丝 40 0.5 3.物理教科书上有下列两则信息,如下图 1 和下图 2 所示。根据上述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 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 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4.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一次慢些,是为了研究声音的_;5.我们平时挥手没有声音是因为_;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象利用人们听不见的超声波进行交流.B人们利用听得见的次声获得信息,来预测火山、地震、海啸等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发生 C玩具激光器发出的是超声波 D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能产生次声波 响度:(音量)声音的强弱(大小);如:行驶的火车,钢轨振动的频率不变,驶近的火车声音变大;总结: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响度逐渐变小,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说话时,双手合成喇叭状围在嘴边)2.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3.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实验验证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关系: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靠近悬挂小球,观察悬挂小球被弹开的距离的现象;(保持前后两次敲击音叉的速度不变)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放入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水花溅起的大小的现象;(保持前后两次敲击音叉的速度不变)3.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压在桌子上的钢尺的外端,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大小;(保持前后两次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4.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放有碎纸削的鼓面,观察鼓面是碎纸削跳起的高度的现象;(保持前后两次敲击鼓面的速度不变)音色:(音品)声音固有的品质;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总结:1.发声体的材料不同、结构不同,音色不同;例题: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_;“声音刺耳”是指声音的_;“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_;2.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响度相同的是_;3.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用小锤敲打撒有碎纸削的鼓面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反过来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描述为振动停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发声体向暖水瓶中倒水我们以听到声音听到的声优秀资料 欢迎下载!声音的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声音能传递能量;总结:1.蝙蝠飞行时发出超声波,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叫回声定位;如:倒车雷达、声呐(判断鱼群的位置、海洋地理环境);2.“B 超”是医生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受人体内脏器官的回声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波探伤(根据音调)3.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听诊器起放大作用)、农民用手拍打西瓜(音调)、利用次声波预测自然灾害(次声波对人体有害);总结:1.超声波清洗牙齿、钟表、精密仪器等;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加湿器(用超声波把水击碎成小液滴后吹入室内);2.去掉罐头盒两端的盖子,将一端蒙上橡皮膜,用橡皮筋扎紧,对着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晃动,甚至熄灭;例题:1.以下利用超声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机械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人们利用超声波作为载体传递图文信息 D人们利用超声波发出追求异性的信息来诱捕老鼠 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响,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右边音叉通过_把振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左边音叉_响,小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声音能_;噪声的危害和利用:分贝: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用符号 dB 来表示;总结:1.0dB 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 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 90dB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 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dB;噪声:在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音体的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生活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 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即:不需要的声音;总结:1.噪声污染与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被看成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环境问题;噪声的控制:总结:1.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源传声介质人耳;2.在发声处减弱:如:消声器;3.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两植树造林、装隔音罩、隔音壁;4.在人耳处减弱:如:戴上耳塞;例题:1.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些声音肯定是噪声()A响声大的声音肯定是噪声 B振动无规则的声音是噪声 C爆竹爆炸时发出的“吧吧”的响声肯定是噪声 D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肯定是噪声 2.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一边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 B关上房门,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 3.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安装隔音壁 B带耳塞 C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D手枪上安装消音器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 OK 厅播放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 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用小锤敲打撒有碎纸削的鼓面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反过来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描述为振动停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发声体向暖水瓶中倒水我们以听到声音听到的声优秀资料 欢迎下载!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 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 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 5.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 C幸存者都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音叉接触悬挂的泡沫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用小锤敲打撒有碎纸削的鼓面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反过来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不能描述为振动停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发声体向暖水瓶中倒水我们以听到声音听到的声